㈠ 老年人有哪些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
主要心理需求
1、健康需求
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 [1]
2、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子女的孝順,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
3、安靜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些老年人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子女、兒孫都來了,亂哄哄地度過一天,對老年人來說,這樣的星期天是「苦惱的星期天」。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鄰居關系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5、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於年老後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6、求偶需求
老年人喪偶後生活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之計,所以子女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7、尊敬需求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願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鬱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8、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
9.學習需求
活到老,學到老。老人更應通過豐富的學習老年業餘生活,發揮自身余熱。
老年人的 心理適應
1、對老年期的退行性變化對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備
2、社會角色和活動的積極轉換
3、體現老年人的價值,維護自我尊嚴
4、夫妻恩愛、家庭和諧是老年人辛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間的友誼關系
6、避免逃避式的適應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