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秋季老人養生知識
秋季來了,老人在秋季要特別注意養生,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秋季老人養生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1、秋季老人怎樣養生
1.1、調節飲食,養肺生津
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
1.2、多補水趕走秋季乾燥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損傷,所以秋季時節最重要的當數充足補水,老年人同樣如此。
1.3、提高耐寒能力,防感冒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1.4、警惕秋季易發病
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發作、胃病、風濕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疾病等。
1.5、保肝護嗓多休息
俗話說春困秋乏,進入秋季人身體開始進入自我保護階段,這時一定要注意多休息。讓身體好好調養過來,將夏天的虛火都排出體外,不然體內火氣遇上外界的.乾燥很容易引發咽炎。
1.6、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
居室空氣乾燥及過冷、過熱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
1.7、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2、秋季老人養生怎樣飲食
2.1、主食吃什麼好
主食宜粗不宜細,老年人應適當選用粗糧,如小米、玉米、燕麥、紅薯。食用粗糧制的麵包比精白麵包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它含維生素B1較多,因而有助於維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慾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
2.2、低油少鹽 飢飽適度
低油低鹽、少味精醬油,盡量以蒸或煮的方式來烹調,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如果是在外面用餐,可要一杯白開水將菜稍微過一下。少吃加澱粉後經油炸或炒的東西,因為澱粉容易吸油,像炒麵、炒飯、水煎包、蔥油餅等。
3、秋季老人養生的食療方法
3.1、靈芝紅棗烏雞煲
原料:烏雞1隻、靈芝25克、菜膽50克、黃酒10克,雞精、味精各2克,雞油30克,紅棗8枚,竹筍30克,蔥、姜、鹽、胡椒粉少許。
3.2、靈芝紅棗烏雞煲
製法:靈芝切成片,用鱉血炒制;烏骨雞去毛、內臟及爪洗凈;紅棗去核洗凈;竹筍用溫水發透;菜膽洗凈;姜、蔥切段;靈芝、烏雞置大火燒沸,再用文火蒸25分鍾,加竹筍、菜膽、雞精、味精、鹽、雞油煮熟,即成。
功效:益精氣止咳喘、安神、降血糖、利關節,適用於老年性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高血糖等症。
3.3、羅漢果煲豬肺
原料:羅漢果1個、豬肺24克,調料品適量。
製法:將成熟的羅漢果洗凈,切成薄片;豬肺切成小塊,擠出泡沫,洗凈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再放入羅漢果片同煮,煮後加入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清熱化痰,適用乾燥熱咳嗽。
1、入睡時避風寒而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
2、注意居室通風
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鍾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
3、飲食要健康營養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胃腸功能特點,老年人的飲食應掌握三條原則:一是飲食清淡;二是選擇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三是注意飲食衛生。日常膳食最好選擇高新鮮度、高纖維素、高蛋白質的食品。
⑵ 老年人秋季吃什麼養生好
防寒溫里 每日的早餐,用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棗和乾薑、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漿、胡辣湯、羊肉湯、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濕祛風 遇有風雨陰濕天氣或者體內有濕、大便稀的情況,老年人應增加祛風排濕的飲食,如選用大米、扁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蔥、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潤燥滋陰 在乾燥天氣或口乾舌燥、大便乾的情況下,老年人應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種能增強免疫力,可選用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葯、南瓜、蘿卜、白菜、蓮菜、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蒸雞蛋羹等。
收斂陽氣 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老年人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
五味調和 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老年人應注意如下關系:辛辣味與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約的;甘甜味與鹹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約的;鹹味與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約的等。
以上老年人秋季養生吃什麼歸納概括為這五個原則:防寒溫里排溫氣;潤燥滋陰增正氣;降溫降暑斂陽氣;五味調和少疾病。特別是在秋季這樣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老年人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
⑶ 老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立秋之後,秋風秋雨漸多,天氣由熱轉涼,老人在秋季要多注意保暖!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老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1、老人秋季養生應注意飲食
秋天雨少天干,應多飲開水、菜湯、豆漿、牛奶等,還應多食蘿卜、青菜及葡萄、柿子、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食物,少吃辛辣之物,以免引起咽干、鼻燥等秋燥症。同時,秋季也是進補的大好時節,因這時人體精氣開始封藏,利於補品的吸收藏納,有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素質。宜適當吃些紅棗、蓮子、山葯、銀耳、枸杞等食物。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
2、老人秋季養生應注意運動
秋天是戶外活動的黃金時節。實踐證明,加強體育鍛煉能活動筋骨、氣血,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此時,尤要注意耐寒鍛煉,以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運動量必須適度,還需注意增減衣服和補充水分。飯後散步、假天郊遊、登高賞景、打太極拳、慢跑、做操等,都對身心大有裨益。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
3、老人秋季養生應注意環境
秋天應合理安排睡眠。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秋季天高風動,地氣清肅,應早睡早起,不宜終天閉戶或夜間蒙頭大睡,要開窗而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減少患呼吸道感染、頭昏、疲倦等症。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鍾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
老人養生的忌諱事項
一忌久坐,久坐者傷肉。坐是消除疲勞的一種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與萎縮。故老人應多參加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加強肌肉鍛煉,以增強體質。二忌久立,久立者傷骨。老年人氣血運動全靠動靜結合調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動,就會影響氣血運行,使人體部分組織和細胞營養失調,出現氣滯血凝,從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視,久視傷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視就會傷血耗氣,產生頭暈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報或看電視、電影應控制在一至二小時之內,不宜連續觀看。四忌久卧,久卧傷氣廣場舞適合身體靈巧有體力的老人。適可而止的睡眠對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則身體軟弱。要順應四時,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應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五忌久靜,久靜傷神。過分安靜、寂寞、無聊、孤獨的處境,會使老人變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喪失生活信心,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另外,優美的音樂使人輕松愉快,精神煥發。故老年人應有適當的良性聲刺激,以增進身心健康。
適合老人的一些運動
廣場舞適合身體靈巧有體力的老人。隨著音樂,身體舞起來,全身都動起來,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得到運動,大汗淋漓一場,是運動後的暢快。廣場舞還能陶冶情操哦,讓老人們熱愛音樂,重展生活熱情。
做體操也是全身能得到鍛煉的項目。舒展四肢,讓身體每根神經都得到放鬆,可以舒緩老人們僵硬的四肢。太極是斯文的運動,很適合用一句「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來形容。太極可以幫助老人們協調平衡能力,對身體的柔軟度也很有幫助,它更容易能成為老人的一項愛好,不僅僅只是運動。
倒退走路。別小瞧了倒退,人倒退的時候身體往後傾,腰部的壓力也順著往後,對於有腰椎盤突出等病狀的老人是非常好的,可以幫助減輕腰椎的壓迫感,倒退完成後,能換得一夜好眠。
拓展閱讀:老人秋季如何養生
多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老年秋季保健五要點。
調節飲食,養肺生津
相較於年輕人來講,老年人的五臟更加衰弱,腸胃也相對單薄。因此,在秋季,應經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
在為老年人選擇食物時,可以選擇甘平潤燥、養肺生津的食物為主。比方:梨、百合、麥冬、荸薺、山葯、豬肺、蓮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
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自然界秋風蕭瑟的景色,容易引起老年人失望傷感的消極情緒。作為晚輩應提醒老人適當選擇參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旅遊休閑等文化娛樂活動,以使老人們愉悅身心、陶冶性情。除此之外,子女還應盡可能多抽出點時間與老人聊聊天。
注意溫差,預防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和生命。對秋令時節氣候與健康的關系,子女們應有所了解。要注意讓老人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讓他們每日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警惕秋季易發的疾病
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使得老年人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風濕病、和心腦血管等疾病。因此,老年人應結合自身的體質情況重點防範,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疾病。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秋天氣候轉涼,是進行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和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老人秋季應該如何養肺
一、老人秋季養肺的方法
「夏養肝,秋養肺」,尤其對老人來說,秋季養肺正當其時。傳統中醫學認為,秋天天氣乾燥,肺部易受到傷害,綠色植物也會慢慢凋零,肺部易出現供氧不足。此時加強鍛煉,可有效緩解季節轉換對肺部帶來的傷害。據醫生所說,老人如果能在秋季堅持做肺部保健操,再結合養生調理,到了冬季就會少得由肺部引發的疾病。
醫生介紹,老人秋季養肺有四點需要注意。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早晚可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呼吸鍛煉———吐故納新,可有效改善肺部功能。
有兩種簡單有效的呼吸法:
(1)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於慢阻肺和肺氣腫病人病情的恢復。
(2)縮唇呼吸法:快速吸滿一口氣,呼氣時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吹」出,目的是讓空氣在肺里停留的時間長一些,讓肺部氣體交換更充分,支氣管炎病人可常做。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組,每組次數可量力而行。
2、注意飲食,適當按摩。少吃辛辣的食物,適當多吃些百合、梨、蘿卜、大棗、蓮藕等;多飲水,但宜少量多次,忌食寒涼食物。按摩可選擇叩肺俞穴,位置在背後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每晚臨睡前端坐椅上,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背部肺俞穴數十下,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背部由下至上輕拍,持續10分鍾。這種方法可以舒暢胸中之氣,有健肺養肺之功效。
3、應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鍛煉。每天可慢跑2—3公里,也可在每日晚餐1—2小時後,先慢走10—15分鍾,站定後全身放鬆,兩眼徐徐向前平視,雙足邁開與肩同寬,雙掌相搭掌心向上,放於肚臍下3厘米左右的位置,吸氣時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練習半小時,對健肺很有幫助。一些耐寒鍛煉對改善肺部功能也有明顯作用,如用冷水洗臉、鼻,體質好的人還可用冷水擦身、洗腳甚至淋浴。此外,還可選擇一些有助於提高抗寒鍛煉的有氧運動項目,如登山、冷空氣浴、堅持秋冬泳等。
4、老人養肺應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因為健康的情緒可增強身體抵抗力,是最好的防病「葯物」。劉前桂說,在眾多的養肺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尤其對呼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還能擴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二、秋季養肺吃什麼好
1、銀耳
銀耳是真菌類植物之一,素有「菌中之冠」之美稱,同時也屬白色食物,中醫認為銀耳性溫潤,性平,味甘,不僅可滋陰補氣,同時還可扶正固本,又具清腸之功效。特別適合更年期女性飲用。
銀耳粥,或是將銀耳同菊花一起泡水加糖飲用,都具有不錯的保健功效。
2、蜂蜜
蜂蜜具有清熱的功能,空腹喝時不僅潤肺且養顏助消化排腸毒。蜂蜜是蜜蜂的精華,更是花中的.精華,同時蜂蜜以冬蜜最為養人,其礦物質,氨基酸,葡萄糖,果糖等豐富。滋養,潤燥又排毒,實在是養生之佳品。
蜂蜜的飲用一般以溫水為宜,切記用開水沖服,否則容易引起變味,影響其養生保健功效。同時對於嬰幼兒來說,盡量不要喝蜂蜜。
3、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生物鹼成份,不僅具有潤肺止咳之功效,同時還具有養心安神等強大的功效。特別適合更年期的女性及病後虛弱的人經常食用。
百合同粳米一起煮,清肺效果更加明顯。日常也可用百合炒菜吃,用百合燉湯,效果都相當不錯。
4、山葯
山葯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豐富,其中的糖蛋白質的混合物更人有補脾養胃之功效,同時具清肺補腎之功效。
山葯吃法多樣,山葯薏米粥更是粥中精品,此外將山葯同豬排骨一起燉煮後吃,不僅清心爽口,同時更具養生價值。
老人秋季養生的戒律
戒性情懶惰: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近老年會感到兩腿沉重,挪步艱難。因此,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可堅持參加慢跑、散步、打拳、跳交誼舞、做操等健身活動。即使在家裡,也要多幹些家務活,以活動身體,千萬不可久坐。
戒過於疲勞:老人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以後,在學習、鍛煉、家務勞動以及社交活動中要安排得當、有張有弛、勞逸適度,這樣可使機體各組織器官得到適當的休息。
戒飽餐多食:現代醫學認為,飽食(尤其是多食高熱量食物)會增加體重,導致肥胖。肥胖常伴有高血糖、高血壓、高甘油三脂、高膽固醇等「四高」症。這「四高」又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戒遇事發怒:人近老年,情緒容易波動,遇上不順心的事易發怒。人的情緒急劇變化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容易誘發胃腸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因此,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應克制自己冷靜處之。
戒為歡縱欲:醫學家認為房事過度則傷腎。若腎氣衰,輕則頭暈眼花、腰膝酸軟,重則危及生命。為了益壽,性慾應有所節制,切不可縱欲,以免身體受損。
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5、秋季更應注意科學午睡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進入秋季,人們很容易犯困,盡管睡覺時間不少,可白天還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專家建議,入秋也應適當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
⑷ 秋季老年人需要注意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1、在秋季,應經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為老年人選擇食物時,可以選擇甘平潤燥、養肺生津的食物為主。比如:梨、百合、麥冬、荸薺、山葯、豬肺、蓮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
2、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使得老年人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胃病、風濕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等疾病。老年人應結合自己的體質情況重點防範,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疾病。
老年人秋季保健知識大全
3、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要注意讓老人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讓他們每日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洗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自然界秋風蕭瑟的景色,容易引起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還應重視精神方面的保健。作為晚輩,平時應提醒老人適當選擇參加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旅遊休閑等文化娛樂活動,以使老人們愉悅身心、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子女還應盡可能多抽出點時間與老人聊聊天。
5、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百合、芝麻、銀耳)和水果,可以防止身體缺水誘發皮膚乾燥瘙癢。
6、秋季不要每天都洗澡,每天洗澡會過多清除皮脂分泌保護皮膚的油脂,造成秋季皮膚乾燥。
7、秋季養生大家應多泡腳,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疾病發生,還可以使身體酸鹼平衡、放鬆肌肉。
8、秋季不宜久坐,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或萎縮,讀書看報的時間也不宜太久,在1-2個小時內為佳,多參加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改善體質。
9、老年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蓋一個被子,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腰背在夜裡不被凍著,還有就是早晚的時候要注意加一件衣服,預防感冒。
10、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和濕潤度是非常重要的。居室空氣乾燥及過冷、過熱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
11、由於秋季氣候乾燥,老年人不宜多吃煎、炸、熱、燥、油膩之物,少吃蔥、姜、蒜、韭、椒(包括胡椒、花椒、辣椒)、烈酒等辛辣香燥之品。
12、暮秋時節,人體精氣開始封藏,進食一些滋補食品較容易吸收納藏,有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素質,對身體素質虛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進補可以改善體質,有健身、祛病、延年之裨益。適當可多吃些雞、鴨、牛肉、豬肝、魚及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