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敬老院的社會實踐活動 心得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共同努力,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安心的這一代。所以,在X年X月X日,放寒假回到家裡做了幾天調整,今天我准備要開始事實我的寒假計劃
的第一站,就是去我們縣的敬老院去看望一下那些老人,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過年了,希望我能給這些老人們帶去一絲溫暖和快樂。
首先,我利用了我的優勢條件,在我家的廣告公司做了兩幅宣傳的條幅,一個上面寫著「寒冷的冬天,你我的努力會讓這里溫暖如夏」,另一幅寫著「多一份愛心,少一份寒冷」。帶著這兩幅條幅和一些大家湊到的食品,我跟我的父母和五個高中同學一起趕去了「湯原縣敬老院」。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說話間,我們到達了縣敬老院,一下車,我發現牌匾上「敬老院」的「敬」字少了「艹」。於是,我們就進去找到了敬老院的負責人也就是「劉院長」,向她表明了我們的來由。劉院長便向這個老爺爺、
老奶奶說明了一下我們的來由。這些老人知道我們的來由後,全都露出了和藹的笑容,連聲向我們道謝,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才好,第一次發現,這些老爺爺,老奶奶真的特別可愛。
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後,我們開始實施起來了我們來之前做好的計劃。首先,找來了梯子,把牌匾上掉下來的那個「艹」字安裝上;然後選了兩個醒目的地方,把事先做好的條幅掛了上;接著就是往下搬運食品,幫著收拾一下敬老院的衛生。
一切都做好了,我們便跟老人們一起坐到了活動室里,跟這些和藹的老爺爺,老奶奶聊了起來。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大家在一起歡歌笑語,好像真的融入到了一起似的,真的很開心,很欣慰。
不知不覺中,天黑了,今天的實踐結束了,我們不得不往回啟程了。這一天,我們傾聽了各式各樣的精彩和辛酸的人生歷程,讓我們的思緒也停留在那個貧苦年代。看著他們臉上的皺紋,都是歲月的痕跡,我想他們心中的皺紋深度,更是無法估量的。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
B. 急求一篇關於敬老院的寒假實踐報告,1500字~2000字,謝謝哈
給三篇樓主參考下
「愛心溫暖敬老院,真情常駐我心間」寒假實踐報告
為了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讓孤寡老人過上一個安心而舒適的暖冬,1月16 日上午,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尊老敬老」志願者服務隊來到市人民醫院附屬敬老院,為這里的老人送溫暖、獻愛心。
看到志願者的到來,老人們都顯得十分激動。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志願者們分組進入各個公寓,以各自熱情的行動為老人獻溫暖。只見幾名志願者或合力攙扶、或用輪椅輕推,將老人們送到陽光下享受「日光浴」,那小心翼翼的神態彷彿他們在輕捧著稀世珍寶;其他隊員們也跟老人聊的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幾位隊員還給老人做起了按摩,使老人們舒服的不住贊嘆。志願者們還根據老人們的欣賞與愛好,演唱了經典的紅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志願者們的歌聲一響起,就有不少老人打著節拍輕輕跟唱,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奶奶更是隨著節奏跳起了扇子舞,雙方的互動為敬老院增添了更多的歡樂與溫暖。
從上午聊到下午,大家總有那說不盡的心裡話「我陪伴這位爺爺聊了一整天,他還是咱聊大的『老前輩』呢!他不止一次的要我去看看他那些『老照片』,上面有他年輕時建設聊大的影像。我感覺這兒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說到情動處,這位隊員和老人不時互相輕拭對方的淚花,溫馨的情意彌漫在所有人心間。
在百般不舍中,志願者結束了此次愛心活動,「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對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在給老人們帶來溫暖的同時,隊員們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以後我們還會定期前往敬老院,為需要溫暖的人獻出我們自己的愛心。」對這次敬老院之行,志願者隊長劉騰感觸頗深。
在我大學第一學期臨近期末之時,突然接到了一項在寒假中必須完成的任務,准確的說就是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就我而言我很少參加此類活動,對於所謂的社會實踐也算得上是知之甚少吧。於是,經驗並不豐富的我決定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開展這次假期的社會實踐,就其經驗不豐富的我對於社會實踐這一概念所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敬老院,盡己所能來幫助一下那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們。於是當這一提案被提出之後我是非常的推崇,因為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次有意義的尊敬幫助老人的活動啊!活動時間定於考完試之後的第一天,而地點則定在離學校不遠的龍門敬老院。而我也十分熱切的盼望著那一天的到來。
在出發之前,班上作了不少的准備工作,參加實踐的同學紛紛慷慨解囊,大家湊錢購進了許多水果、一袋大米和一項酸奶,作為孝敬老人們的禮物。於是在24號的上午方7點多的樣子,同志們就踏著輕快的腳步出發了。
我們要先出發去學校新區,再在新區趕7路公交,只需坐兩站的路程就能到達。因為天色尚早,除開少數我估計是上班的人外,整輛車基本上都是咱班的同學了,大家一路上歡聲笑語,感覺像是去春遊一樣,可見沒有人把此次活動作為一個負擔,大家都把它當做事了一次有意義的事,准備以飽滿的熱情和自己的努力來把它做好。
終於,汽車到站。我們一大堆人跟著班長向傳說中的龍門進老遠走去。我看了看四周的環境,覺得這里是一個滿偏僻的所在,雖說偏僻一般適合靜養,對老人不錯,不過我總覺得像這樣一個窮鄉僻壤的地兒對行動不方便的老人而言也許並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所在。不過再想想自己畢竟對附近不熟悉,也許這里也很方便也說不定,於是就放下了這個念頭。
站在敬老院的門口,我覺得這個敬老院與想像中的差距太大了,雖說我沒有去過類似的地方,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敬老院應該是有點像小區和醫院似地綜合式建築群,而這里僅僅只有一個小小的中央花園和一座比較寬敞的平房而已。要不是門口三個大字,我一準會把它認作是哪個農家小院。門外的環境還不錯,有條小河(如果可以稱作是河的話,它更像是條快乾的小溪),河中有白鷺(也可能使其他的鳥,不過我看著像是鷺)在哪裡游來游去,時而飛到一邊。樹蔭比較少,給人感覺像是在小山村裡的某個地方一樣。
敬老院中的老人們對我們很是熱情,大多數老爺爺老奶奶對我們都是滿臉堆笑,還有一個年紀比較輕的(只是相對而言)奶奶還主動向我們介紹這里的情況以及老人們一天的活動等等。雖說如此熱情,但是我們還是迷茫了好一會,因為我們本打算在這里幫忙掃地或者整理院子,可是當我們進去之後發現這里是如此的干凈,以至於完全沒有我們插手的餘地,而在這之前我們完全沒有料到這一點,也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以至於我們比較尷尬的站了好一會兒。老人們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尷尬,他們主動邀請我們中的一些人陪他們打麻將、打撲克、下象棋等等,而同學們漸漸也放開了,主動的融入老人們中去,陪他們聊天打牌。似乎終於擺脫了開始時候的尷尬氣氛。
我也和一個老人扯起了家常,一開始是我、丁健康、佘義三人和他聊天,我們談了談他的身體狀況,聊了聊這里的生活,以及這里其他老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丁健康同學還很熱心的幫老人把電視機的聲音調大(主要是因為那個電視的按鍵出了問題老人不會調),之後他倆走了,我和王懷鵬陪他聊天。我們驚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於是請求他給我們講一些當年的故事,老人十分健談,很高興的給我們講起往事,因為我的爺爺和王懷鵬的姥爺都是老兵,而且我倆都算是和東北那邊扯得上關系的人,所以老人和我們倆講得格外的情切與生動,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戰事和細節,還有他回國之後在南京的一些個故事等等,甚至還教我們倆說了幾句朝鮮話,雖說到現在我基本都忘記了,但是我覺得這次談話非常的有趣,興許以後和別人吹牛的時候還能用的上呢!
通過剛才的老人,我們又認識了另外一個老人,這個老人從外表上看年紀就非常的大了,滿臉叢生的皺紋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脫盡的牙齒,以及他有點點背的耳朵,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歷史的老人。聽說他曾經參加抗日戰爭。於是我們又和他聊了起來,但是他的發音因為牙齒脫落的緣故含糊不清,我也只能憑其一言半語猜出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我還是耐心地聽他講完,大概了解到他是軍隊中搞測繪的,因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給我們講地理知識,雖說含糊但也比較有趣啊。
之後的事也就不做細說,總之,大家都比較愉快。臨近中午的時候我們向老人們告別,並且和他們合影留念,老人們很熱情的挽留我們吃午飯,只是我們下午有人要回家於是婉言拒絕了,並且說以後還會回來看他們。
經歷了這次活動,每位參與的同學一定都感觸頗深,最近老人並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話,而應該是一件放在手中的事,這是我在這次似箭中最深刻的體會了。當然也希望所有人都關心愛護身邊的老人,雖說敬老院並不簡陋,不過我猜測老人們還是應該更喜歡自己的家,也許有一天社會上不需要敬老院這種形式上的集體之後,人們才真正懂得了關心愛護老者吧。
1月19日,聊城大學社體部志願者為傳承世博志願精神,開展了以「慰問孤老,傳遞愛心」為主題的志願活動,為鳳城老年公寓的老人們送去了關愛 。
進入敬老院後,同學們便按照分工積極打掃衛生,他們有的到老人房間掃地、擦玻璃,有的到餐廳幫忙擦桌子、拖地,盡管天氣寒冷,同學們卻幹得熱火朝天,努力為老人提供一個舒適干凈的環境。同學們的辛勤勞動得到了敬老院工作人員及老人們的一致好評。隨後,志願者們分組走進老人房間,他們與老人坐在一起,詳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建議老人們多做運動,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在與老人聊天談心的過程中,班長王建鵬在每人手中發了兩個帶來的橘子,並且主動走到一個老奶奶的身邊,將細心剝好的橘子掰下一瓣送到老人的嘴邊,老奶奶已經約莫80歲光景,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痕,滿頭白發梳的很齊整,她看著趙亮滿臉露出慈祥的微笑。老人們講述的過去艱苦生活使同學們很受教育,進一步體會到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而同學們演唱的紅色歌曲也進一步拉近了他們與老人的距離,房間里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此次敬老院之行不僅促進了社體部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給老人送去了關心與溫暖,培養了同學們敬老愛老的意識,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體現了聊城大學學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C. 求一篇暑期去敬老院社會實踐的實踐總結
暑期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在一個庄嚴的法庭上,法官剛結束一件案子,判處被告每月按時給原告300元。這並不是一個欠債還錢的案件,這是一位年過七十仍以拾垃圾為生的母親狀告不孝子的案件……看著這一幕,不禁的讓我疑問:中國這是怎麼了?一向以尊老愛幼為傳統美德的中國是怎麼了?
今年暑假我和我們鎮上的幾位大學生來到了我們鎮上的敬老院,看望住在那裡的老人。老人們一看到冒著酷暑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們的手問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們沒有因為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當今社會,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掙錢吃飯後,就將年老的父母給拋棄!任由他們艱苦度日。
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的說:「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我們鎮上也贏得的一致好評。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D.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在敬老院陪老人500字)
LZ說話說清楚,,,你要找人幫寫文章?
給足夠的分,的話我明天早上給你文章~
E. 急需一篇1500字敬老院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帶著新奇和期待,我度過了短暫充實的大一上學期。早早就開始計劃這大學的第一個寒假,為了讓它變得更有意義,我來到了一所敬老院做了4天義工。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准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裡。
我們一行人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房間。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大家就跟著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一邊慰問一邊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大家早已沒有先前的拘謹同學們都爭著給老人喂飯,雖然動作顯的笨拙。可一見到老人的笑臉大家就笑的很開心。感覺像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一般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煉身體了.敬老院有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有很多鍛煉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散步和鍛煉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游戲.
通過聊天,我們了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這里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里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的。因此,老人在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敬老院的1樓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動較為不便的。2樓的老人有相當部分是剛住進來沒一年的。我們上了2樓,發現有些老人在和他們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她說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里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阿婆說「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阿婆表演節目,阿婆才破涕為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院總共有2層,一二樓都有老人住的房間。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們分散去陪老人聊聊天。這里分成好多個小套間,一個小套間裡面有3個老人住,小客廳有一台電視機。我們進去後見到三個婆婆正在坐著看電視。坐下後,缺乏經驗的我們,有點點冷場,剛接觸我們老人家有點見外,我們變化了好幾個話題,都是保持一問一答的形式。「在這里住的習不習慣」 「在這里住得習慣不?」「習慣。」「平常這里有些什麼活動嗎?」「沒有。」「家裡人經常來探望你嗎」 「有啊。」相當尷尬, 這種局面足足保持了3,4分鍾後。 後來談及家人方面的問題,有個婆婆眼裡閃出了淚光。 我們覺得她應該是想起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哎~~~感覺事情被我們搞砸了似的。 好幾次我們想讓她說出心中的委屈,好讓她心裡好受點,不過回答基本上都是「沒事」後來大概了解到的是 他們相當一部分都是不願意來到這里的 遠離了子女 在這里生活覺得很孤獨無助, 免得再挑起她的痛苦回憶我們,對於他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 我們還是不要 「宜將剩勇追窮寇 」了 , 否則說多錯多啊。。
大概一個小時之後,我們用輪椅把老人家帶到陰涼的地方集中。我們給老人家表演一些小節目 ,唱了幾首歌,感恩的心 團結就是力量 東方紅 還有 原版和現代版的帝女花呢~~~~汗 不足之處我們准備不夠充分 節目之間的銜接不夠流暢 不過老人家也挺合作 也樂於和我們互動 他們玩得也挺開心 這個是我們唯一感到欣慰的。唱完歌後來也表演了一些舞蹈,還有讓些喜歡唱歌的老人家上來為大家展示下歌喉。接近11點時我們以 《感恩的心》大合唱作為節目的壓軸結束了所有的節目。
這天一早,我們小隊一行五人就帶著精心製作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頁和海報趕到敬老院,那裡的爺爺奶奶們見到我們很高興,對我們要講解的心理保健知識更是充滿好奇。我們緊張的情緒立刻消退了很多,並且都鼓足了信心。活動伊始,我們攙扶著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進入活動室里,我們遞給他們早就准備好的純凈水,可那些爺爺奶奶們卻關切的把水給我們喝,甚是親切。之後,由團隊里的一位同學給他們講解心理保健知識,爺爺奶奶們不住地點頭,露出肯定和贊許的神色。爺爺奶奶們聽完後,也親切的告訴我們,你們學生也得注意健康,好好學習為社會做貢獻。一位爺爺竟然為我們唱起了《東方紅》,我們充滿感動地鼓掌、微笑,整個敬老院里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還有一位很健談的爺爺,親切地給我們講述他們那個年代上學的情況以及他的親戚家上師范大學的孩子的一些情況。最後,我們給在場的每位爺爺奶奶單獨拍照,並答應他們等我們把照片洗出來之後,帶著照片再來看望他們,他們連連點頭期待。
實踐已經過去幾天了,可每每想起老人的面龐,我總是動容且想念。這些曾經也一樣年輕過且貢獻了一生的人逐漸老去,他們確實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和愛護。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我們長大了,肩上有了更多的責任。
F. 急求一篇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的 然後是在敬老院的
敬老院社會實踐 很高興能有這樣的一次機會!今天我去了我們市的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在那裡我和幾名同來的朋友為那裡的老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工作,之後又陪老人聊天,我們知道,老人最缺少的就是關愛,最害怕的市孤單和寂寞,最希望的是可以在幸福和安逸的環境中享受自己的夕陽紅。 今天一大早,准確的說是2010年2月26日,早上還下著雪,我和幾名同學約好一同前往位於市郊的敬老院,我們帶了一些水果懷著很興奮的心情一路直奔目的地。令我們很意外的是有幾位老人正好在正門外,我們上前去問,原來他們早知道有幾個大學生要來看望他們,這樣的事情令我們受寵若驚。 我們隨同老人們一起進入了裡面,進入裡面的娛樂室,整個房間里坐滿了人,和我們之前想的完全不同,老人們見我們來了很高興,我們做了自我介紹之後,便按照事先的安排為老人們表演了幾個簡單的小節目,說實話這幾個節目用我們的話來說是慘不忍睹,但老人們還是高度贊揚了我們弄得怪不好意思的,老人們也不示弱,有為滿頭白發的老爺爺給我們唱了一小段京劇,那架勢。絲毫不遜於我們看過的正規京劇演員的表演,之後我們才知道,這位老人十分喜歡戲曲要不是條件不允許,早就成了正式演員啦,這水平真是了不得。 後來,我們又和老人們聊天,從這些聊天中,我有很多感觸。通過聊天,我們了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老人家在這里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里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的。因此,老人在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一般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煉身體了.敬老院有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有很多鍛煉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散步和鍛煉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游戲.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臨走我們部分同學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後,老人對我們說:「你們照片洗出來後能不能給我一張?上面寫上你們的名字。」「好的,好的,沒問題。我們過兩天洗好後給您送來!」我們爭著答道。 老人們平日里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我們現在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們可能會特別的想念自己已故的親人,不自覺得就想和老年人們親近親近,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樣,想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而他們也會把我們當成孫女,孫子一樣,拉著你的手,把他們的那份慈祥加註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逝去……
我想,只要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過,努力過,無論成敗,我們都已擁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們沒有好遺憾的了。現在我可以想像,那時候的我們是否也會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樣知天達命呢?一定會的。
通過今天的實踐,我懂得了很多,我以後希望有更過這樣的機會!總之,今天很開心!
G. 關於寒假獻愛心,敬老院拜年的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報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觀點明確,論據詳實,條理清楚,文字簡練,格式規范,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創新性,正文字數一般不少於2000字。
(二)內容提綱
前言
一、 實習目的
二、 實習時間
三、 實習地點
四、 實習單位和部門,實習單位的生產(經營)工作情況、管理情況及對員工的要求
五、 實習內容:實習的項目、程序、方法、計算成果及示意圖,按實習順序逐項編寫;
六、 實習總結: 實習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情況,實習的心得體會,意見和建議
七、對母校教學實習工作的建議
(三)格式
標題(三號黑體)應准確、簡潔,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標題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不要超過15個字,不用標點符號,文內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一、(一)1.(1)」編序。(一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楷體,以下層次的所有標題用小四宋體)
正文內容:字體—宋體;大小—小四;1.5倍行間距。
左右頁邊距:自動
(四)表格應採用三線表,可適當加註輔助線。
(五)插圖(含照片)應採用計算機製作,插圖下方應註明圖序和圖名。照片要主題鮮明、層次清晰、反差合適、剪裁恰當。
H. 求一篇800字的寒假實踐活動總結,關於去敬老院關愛老人的,個人總結和感悟,不是小組的,謝謝!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去年寒假的社會臘槐實踐活動我選擇去了鎮里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裡的孤寡老人。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裡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如:軍人、教師、幹部等!他們選擇敬老院缺歲,有的是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拒老人進入敬老院時辦理的手續來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來到敬輪扮友老院,在這里有專門的人手負責照顧他們,他們的飲食都是根據老人們的需要,並且每個人每月還有一定的補助金!
每周日的下午,老人們都會聚集到敬老院內的一個禮堂里,並且有代表到台上提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及老人們的需要,且在某段時間內發放老人們的生活必須品,還將老人們所喜愛的菜列出,再投票決定本周的菜譜,在此同時,發放生活費!
老人們一看到冒著寒冷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為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著那裡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喂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這里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煉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