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用葯原則是

老年人用葯原則是

發布時間:2023-02-08 17:00:06

A. 老年人健康用葯講究4原則

老年人健康用葯講究4原則

老年人健康老謎語,一般人到了老年,身體狀況不如從前,疾病就跟著來了,因此很多的老年人需要吃葯,但是葯不可以隨便亂吃的,是有一些原則要遵循的,來看老年人健康用葯講究4原則。

老年人健康用葯講究4原則1

1、同時最多服4種葯

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種慢性病,醫生計算用葯量不能簡單地用「加法」,最好用「減法」。遵循「最少數量葯物、最小有效劑量」的原則,一般不推薦同時4種以上配伍使用。

2、不可濫用保健品

不要迷信所謂名、貴、新葯,輕信廣告濫吃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緩衰老葯或保健品之類的東西。多數抗衰老葯物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僅僅為了延年益壽而長期應用此類葯物是不恰當的。

還有不少騙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銷所謂的「靈丹妙葯」或「祖傳秘方」,大家應提高警惕,到正規醫院和葯房拿葯,以免上當受騙,危害健康。

3、看病記錄別丟掉

老年人應該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葯記錄、葯物過敏史。老年人就診時要帶好用葯記錄,並盡量看固定的醫生,這樣能讓醫生開處方時更准確地考慮到葯物的相互作用。

4、小病盡量別吃葯

比如遇到傷風感冒這樣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時可以通過食療促進康復。如風寒感冒喝些生薑紅糖水,頭痛、關節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療、按摩、針灸等,不要依賴止痛葯。

此外,多與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態對避免病情反復,減少用葯機會非常重要。

老年人健康用葯講究4原則2

在老年人中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可比正常成年人高三倍,葯物不良反應可使體質較差的老年人思維混亂和機能喪失。為此,老年人葯物治療必須經常對其體質和耐受性、葯物選擇和劑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護理給予慎重的考慮。老年人的用葯原則有以下幾點:

(1)首先應確定葯物治療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許多健康問題無須用葯亦可處理。

(2)盡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種葯物,最好同時用葯不超過3種。

(3)服葯劑量方案盡可能簡單,如果可行,最好每種葯物每日只服一個單劑量。

(4)為了確定個人的耐受性,多數葯物首劑量通常最好小於標准劑量;維持劑量也應該慎重確定,一般60歲以上老年人的維持劑量要比年輕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它劑型,應避免大的片劑或膠囊;液體制劑對老年人較易吞服。

(6)應注意不要用錯葯或過多用葯,盡量不要將葯放置在床邊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7)老年人用葯應進行監督,不斷觀察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老年人患病時應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酌情處理,有條件時應結合實驗室檢查,仔細詢問用葯史、葯物過敏史等。要選擇療效確切,對肝、腎功能損害較小的葯物。

單用一種葯物能治療者不用二種或多種葯物。如病情確需多種葯物聯合應用時,應注意其毒性有無相加作用,如抗感染首先要使用抗生素,用廣譜抗生素期間應注意菌群失調,防止二重感染。

總之,老年人用葯必須掌握用葯指征,全面考慮,權衡利弊,減少合並用葯,品種盡可能簡單,合並用葯時盡可能避免嚴重副作用。

由於老年人個體差異大,用葯要做到老年化、個體化,對毒性較大而非用不可的葯物應做血液葯物濃度監測。此外,應老年人用葯特點及注意事項,對患者用葯情況及不良反應,應記錄在病歷上,並囑咐患者再次就診時供復診醫生參考,以免造成危害。

老年人要提高科學用葯的意識,要牢記「是葯三分毒」,葯能治病,也能致病。「恨病吃葯」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不能拿葯當飯吃。

更不要迷信所謂名、貴、新葯,或者輕信廣告宣傳濫吃葯,也不要大量服用延緩衰老葯或保健品之類的東西。

多數抗衰老葯物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僅僅為了延年益壽而長期應用此類葯物是不恰當的,而且,所謂保健品是「健字型大小」食品,它不是葯品。

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規醫院就診,要遵醫囑用葯。家屬有責任和義務監督老人合理用葯,老年人也要聽從家人的提醒和勸說,切莫自作主張濫用葯物。一些高齡老年人往往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對醫生交代的服葯方法容易遺忘或混淆,導致葯物的錯誤使用。有的由於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吃葯的種類多且較復雜,易出現忘記服葯或誤服甚至過量服葯的情況。

特別是伴有老年痴呆症、抑鬱症或獨居的孤寡老人,更容易發生上述問題。

良好的心態對治療疾病至關重要。老年人要保持樂觀、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作息有規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利於發揮葯效,治療疾病。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要融入群體,避免孤獨和抑鬱,與朋友與家人的情感溝通十分重要,傾訴和發泄可以幫助老年患者從病痛中解脫出來。

B. 老年人如何選擇感冒葯老年人服用感冒葯要注意什麼

因為不了解,很多時候人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做了損害健康的事。今天要說的科普知識和我們身邊的老年人有關。因為老人年紀大的原因,他們的身體機能和抵抗力都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病毒的侵害,就拿日常的感冒來說,都比我們普通人的發生頻率要高,並且在用葯時,也更為困難。

但家中老人感冒,不能胡亂吃葯,要根據他的身體健康和是否有其他的病史來吃葯。比如感康感冒葯在說明書上就明確標注,肝、腎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用葯,慎用或適當減量。因此在用葯之前,要注意詳看說明書,看清楚葯品的慎用和禁用事項,以防出現不良反應。
感康新包裝為了防止感冒患者忽略查看說明書,因此將感康的說明書設計成卡片形式,可抽拉的葯盒打開設計一抽一拉葯片和說明書便從相反的方向彈出,用以提醒感冒患者在用葯的時候查看說明書。而且可粘貼的外包裝還可以隨意隨處粘貼及時提醒患者吃葯,這樣的貼心設計對易忘的老人來說更為人性化。

同時,在給老年人服葯時也要注意葯品是否安全可靠,也要看看是否是對症治療。正確判斷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直接使用吳太感康片就可以進行抗病毒治療,而細菌性感冒則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無法判斷時可以去醫院通過驗血來判斷,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因為感冒的病症不同,對應的葯物也不同,如果混用感冒葯不僅感冒得不到快速的治療,還有可能耽誤病情。
健康問題無小事,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要尤為重視,不管是用葯還是日常的護理都要特別的注意。

C. 用葯有哪些原則

有病服葯,順理成章。但用葯必須合理,才能產生療效。目前,在實際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對用葯存在一些模糊認識,需要糾正。

1.多多益善。有人認為葯少不能治病。殊不知,「是葯三分毒」。尤其是幾種葯品同時並用,往往由於配伍禁忌而產生不良後果。據統計,同時服用五種以上的葯物較之五種以下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增加1.5倍。這一點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更值得重視,因為中老年人肝腎等器官功能減退,對葯物代謝速度減慢,解毒作用減弱,如用葯種類過多,很易引起中毒。一般原則是,治療用葯時應針對重點,兼顧其他,而品種宜少不宜多,最好不超過3~4種。如有特殊需要,也要在醫生指導下增添,不可自作主張。

2.價昂貴的好。這種看法不全面,葯品的療效與價格的高低並不成比例。「好葯」的主要標準是能治病,也就是說它所發揮的葯理作用能夠對症;而葯價的高低則取決於多種因素,諸如:葯源是否充足,原料是否昂貴,製作工藝是否復雜等等,與療效並無直接關系。

3.迷信進口新葯。有人認為進口葯總比國產葯療效好,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相反,有些進口葯因說明書寫不清楚,不詳細,加上臨床使用經驗不足,資料不多。結果進口葯除價格明顯高於國產葯外,效果並不明顯,無優勢可言。

4.中葯「保險」。一般說來,中葯的作用比較平穩,副作用相對較小,但並非絕無毒副作用。有一些中葯本身就具有某種毒性,如全蠍、蜈蚣、蟾酥等,不可擅自服用,更不可過量服用,譬如六神丸,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清熱解毒葯,但由於它含有蟾酥,服用不當可引起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痛,甚至休克,再如人們十分熟悉的牛黃解毒片,如用之過量也會產生水瀉,損傷元氣。

D. 老年人用葯劑量一般為成人的多少

老年人用葯方法:
1.減少用葯劑量。老年人肝臟代謝率低下,腎臟排泄功能下降,因此葯物在體內的蓄積現象隨年齡的增長而加劇。其他年齡組服用不會發生問題的葯劑量,在老年人身上就可能出現問題。例如安定類葯物,中青年人服用安定一般都是睡前服2片(2·5毫克X2),老年人由於體內阻擋安定從血液中進入腦組織的酶已經急劇減少,如連續服入正常人的劑量,一方面會造成體內葯物量蓄積,產生慢性中毒,另一方面會產生依賴性和成隱性,隨之便出現耐葯性,勢必導致用葯劑量的增加,這就可能發生和加重慢性中毒。所以老年人失眠時,應力求排除或減輕影響睡眠的種種不利因素,服用安定一般只宜服用1片。

2.切忌盲目輕信廣告宣傳和偏方、秘方。老年人一定要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堅持科學合理地用葯。切不能自作主張,隨便買一些葯來長期服用。拿抗生素來說,頭抱菌素類比青黴素類有不少優越性,目前已由第一代發展到第三代,但這並不是說新葯優越無比。目前在廣告宣傳中,大多偏重葯物的有效方面,對葯物易於造成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根本不提。如泰胃美是一種治療潰瘍病的常用葯,可以減少胃酸分泌而促進潰瘍的癒合。但是它卻有很多副作用,如可以導致陽萎,還可以引起腹瀉、腹痛、口苦、口乾,並能造成腎損害和血小板減少,導致白細胞下降。

有些新葯的危害性是在使用很長時間後才逐漸暴露出來的。如治療心血管病的葯物「心得寧」,開始時,看到它只作用於心血管,選擇性高、針對性強,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於是廣泛大量地應用於臨床。日子一長,才發現它會引起皮膚潰瘍、心包潰瘍和腹膜潰瘍、角膜潰瘍,嚴重的角膜潰瘍還可導致人失明。因此,世界各國和我國已禁止使用。

對偏方和秘方也決不能輕信。最突出的,例如鹵鹼片能治百病,曾經轟動一時,雞血療法也是如此。

3.發覺某葯物有副作用時應及時停服。有些葯物,中青年人服用效果很好,但有些老年人服用時會出現許多副作用,嚴重時甚」至死亡。例如氨茶鹼,老年人用來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和氣喘功效卓著,故常被率先應用,但是有些老人服用後很快出現氨茶鹼中毒,表現出煩躁、嘔吐、憂郁、記憶力減退、定向力差、心律紊亂、血壓急驟」下降,乃至死亡。因此老人服用氨茶鹼一定要慎重。開始用葯一定要小劑量試用,一旦發現有胃部不適或興奮、失眠等不良反應,宜趕快停葯。

老年人用葯的特點

■生理改變的影響 老年人的各組織器官發生退行性改變、功能老化、適應力減退,影響著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過程;同時,老年人唾液和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影響部分葯物的吸收。如鎮靜葯(如安定等):由於老年人肝臟功能衰退,使部分葯物的代謝率下降、毒副作用增強。抗心律失常葯(如利多卡因等):由於老年人腎臟功能減弱,使葯物經腎排泄的速度減慢,在體內積蓄導致中毒。

■心理狀態的影響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特別是患有老年痴呆或獨居的老年人,容易忘記按時服葯,視力減弱看不清葯品標簽或說明書上的文字也容易造成用葯錯誤。還有的老年人病情稍有好轉就自作主張中斷治療,或治病心切擅自加大用葯劑量,盲目迷信廣告、偏方、秘方、洋葯、新葯等,均可造成濫用葯物。

■所患疾病的影響 老年人一人多病的現象極為常見,這些疾病往往影響其他葯品的使用。例如,患哮喘的老年患者在治療心律失常時,不可使用普萘洛爾(心得安);患青光眼的老年患者治療心絞痛時,嚴禁服用硝酸甘油。

■聯合用葯的影響 由於患多種疾病用葯復雜,或者四處求醫重復用葯,使許多老年患者同時服用4種以上的葯物。這種聯合用葯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亦隨之增高。據統計,5種葯物合用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6~10種為7.4%,11~15種為24.2%。如紅黴素和阿司匹林單獨應用時耳毒性不明顯,但合用時毒性增強,可導致患者耳鳴、聽力減弱。

老年患者用葯的原則

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大,很難制定統一的用葯標准,因而老年患者用葯應當注意以下原則:

■用葯個體化原則 由於老年人衰老的程度不同,患病史和葯物治療史不同,治療的原則也有所差異,醫生應當根據每位老年人的具體情況量身制定適合的葯物、劑量和給葯途徑。例如,激素類葯物可的松必須在肝臟代謝為氫化可的松才能發揮療效,所以,患有肝臟疾病的老人不應使用可的松,而應當直接應用氫化可的松。

■優先治療原則 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為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葯物,當突發急症時應當確定優先治療的原則。例如,當老年患者患感冒發燒或急性胃腸炎時,應優先治療這些急症,暫停使用降血脂或軟化血管等葯物;又如,老年人突發心腦血管急症時,應暫停慢性胃炎或前列腺肥大的治療。

■用葯簡單原則 老年人用葯要少而精,盡量減少用葯的種類(一般控制在4種以內),減少合並使用類型、作用、不良反應相似的葯物;適合使用長效制劑,以減少用葯次數。葯物治療要適可而止,不必苛求痊癒。例如,偶發室性早博患者控制在2~3次/分鍾以內即可。

■用葯減量原則 由於葯物在老年人體內過程的改變,使老年患者對葯物的敏感性增加、耐受力降低、安全范圍縮小,所以除使用抗生素外,老年人的用葯劑量一般要減少,特別是解熱鎮痛葯、鎮靜催眠葯、麻醉葯等。60~80歲的老人用葯劑量為成年人的3/4~4/5;80歲以上的老人應為成年人的1/2,部分特殊葯品如強心苷類葯品僅為成年人的1/4~1/2。

■飲食調節原則 多數老年人體內蛋白質比例降低,加之疾病、消瘦、貧血等原因均影響著葯物的療效,應當重視食物的營養選擇與搭配。控制飲酒以避免老年人減少維生素B族的攝入;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調節飲食,以保證降血糖葯物的療效。

■人文關懷原則 關懷老年人,特別是關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對有效地發揮葯物療效至關重要。老年患者容易漏服葯,家人可准備21個小瓶並標注清楚一周7天早、中、晚的用葯時間,將一周需用的葯物預先分放好,便於老人服用,也可建立服用葯品的日程表或備忘卡。還應向老年人廣泛宣傳必要的用葯小常識。
老年人健康新標准

最美不過夕陽紅,如何把這段美好的景緻經營的更久遠,老年朋友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一定要了如指掌,正確對待自己的健康問題。而關於健康的標准,從古至今舊有著不同的說法,但隨著醫學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變,對健康的認識也就有了不斷的深化。概括起來,老年人身體是否健康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看:

1、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說明視覺器官與大腦皮層生理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而且為肝氣所通,肝腎充足,則耳聰目明。眼睛是人體精氣匯集的地方,故眼有神,是精氣旺盛,肝、腎功能良好的明證。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眼睛應該是亮的。

2、聲息和。說話聲音洪亮,呼吸從容不迫,說明發音器官、言語中樞、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的生理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聲息和是正氣內存的表現,正氣充足,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聲音洪亮,呼吸均勻通暢。

3、前門松。指小便正常、暢通無阻。說明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功能良好。中醫學認為小便淋漓不暢,可謂「膀胱氣化失利」,表明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功能受損。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腎功能良好,膀胱功能正常,排尿通暢,尿量每天為1000—1500毫升,每天約5—6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如每日尿量少於400毫升或多於2500毫升,說明腎功能不正常或有疾病。

4、後門緊。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良好,腸道無特殊疾病。中醫學認為老年人由於脾腎陽虛導致中氣下陷,可發生五更瀉、便秘或大便失禁。所以,身體健康的老年人排便通暢,一般每日一次或兩次,或隔日一次,最好每天早晨起來按時大便,這樣可減少大便內有毒物質重新被吸收,即所謂影響人類長壽的「自身中毒」學說。

5、形不豐。老年人體型應偏瘦,或保持標准體重。老年人肥胖不僅氣喘噓噓,行動不便,且易引起「肥胖綜合症,即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和膽囊炎,膽石症等。過分肥胖必然影響壽命。我國百歲以上老年人,無一例肥胖者。有的科學家研究提出,如果超過本人標准體重10公斤,短壽13%;超過標准體重20公斤,短壽25%;超過30公斤短壽42%。

老年人標准體重的簡單計算公式為:

男子:身高(厘米)-105=體重(公斤)

女子:身高(厘米)-100=體重(公斤)

6、牙齒堅。牙齒完堅者老化慢。祖國醫學認為:「齒為骨之餘,腎主骨生髓。」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自然多壽。如腎虛則骨敗齒搖。古代醫書記載著名醫學家華陀的弟子吳普90歲高齡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說明長壽者口腔健康狀況都比較好。

7、腰腿靈。腰腿靈活自如,說明腰腿的骨骼、肌肉、運動神經以及運動中樞生理功能協調好。俗語說:「人老腿先老,將老腰先病。」中醫學認為老年人腰腿靈活,說明肝、脾、腎尚實。因為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肝好筋強,脾好肉豐,腎好骨硬。

8、脈形小。血壓不高,心律正常,動脈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就小。中醫學認為老年人多因腎水虧虛,肝陽偏亢,故脈常粗大而強。如果60歲以後還能保持較小的脈形,說明陰平陽秘,氣血調和。國內外長壽老人之所以身體健康,其重要原因,就是心臟功能好,血壓、脈搏正常,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小。

E. 下列不屬於老年人安全用葯原則的是

正確答案:D
解析:老年人胃腸功能不穩定,不宜用緩釋劑型
。【該題針對「老年保健」知識點進行考核】

F. 老年人用降脂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受益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證,要保證用葯的受益大於葯物帶來的風險。即便有明確的降血脂的適應證,但用葯帶來的風險大於治療的效果時,也不應給予葯物治療。並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適合進行降低膽固醇的治療,70歲以上高齡的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腦血管疾病或活動性惡性腫瘤的患者,都不宜採取降脂治療。

五種葯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任何葯都不能超過5種。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採用多種葯物治療,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降低了依從性,而且導致耐葯性的發生。所以,在高脂血與其他疾病並存時。

小劑量原則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因為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組織增加,應用成年人劑量可出現較高的血葯濃度,使葯物效應和不良反應增加。擇時原則

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最大限度發揮葯物作用,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

暫停用葯原則

老年人用葯期間應注意密切觀察,一旦發生任何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應暫停用葯。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成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用葯原則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3歲小孩50度的散光遠視要緊嗎 瀏覽:902
天津老年痴呆症醫院好 瀏覽:617
養女長大後能孝順嗎 瀏覽:412
2016年以後退休工資 瀏覽:337
吉林市社保50歲退休條件 瀏覽:268
手抄報重陽節百度 瀏覽:832
孔子孝敬親長最難的 瀏覽:920
棗陽80以上老人一月多少錢 瀏覽:862
老年人腿癢用什麼葯 瀏覽:788
老年人買菜為什麼只有現金 瀏覽:972
靖江市養老保險有哪些 瀏覽:31
老年人過生日下午 瀏覽:193
老年人鑲牙醫保報銷嗎 瀏覽:263
養生會所800是做什麼的 瀏覽:374
體檢血液查哪些 瀏覽:29
你跟父母吵架怎麼不結巴 瀏覽:379
老人家忽然腹痛 瀏覽:236
老年痴呆葯圖片搞笑 瀏覽:241
明年退休金還漲嗎2015年 瀏覽:754
長壽花葉片爛了有蟲怎麼辦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