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幽夢影論友文言文翻譯
翻譯為:
孔子說:「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們,這是有益的,同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當面恭維,背後誹謗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1)少年人須有老年人之識見擴展閱讀:
孔子論結友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1)也日益(2),賜也日損(3)。曾子曰:「何謂也?」孔子曰:「商也好與賢己者(4)處,賜好說(5)不若己者處,不知其子視(6)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
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7)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8),久而不聞其臭,也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焉!」
注釋:
(1)商:與後文的「賜」 ,都是孔子的學生。商即子夏,賜即子貢。
(2)益:長進。
(3)損:減損。
(4)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
(5)說:談論。
(6)視:看,比照。
(7)化:融合。
(8)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
參考資料:網路—孔子論結友
●幽夢影卷上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 集宜春,其機暢也。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無善無惡是聖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 善無惡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
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 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 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 以靈均為知己;蒓鱸以季鷹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宋宗為知己;鵝以右 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 之於秦始;鶴之於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為月憂雲;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 蘿;人不可以無癖。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 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鱗蟲中金魚;羽蟲中紫燕;可雲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 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
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 處。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昔人雲: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雲:若無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願作木而為樗;願在草而為蓍;願在鳥而為鷗;願在獸而為鹿;願在蟲而為蝶; 願在魚而為鯤。 古人以冬為三餘。
予謂當以夏為三餘——晨起者,夜之餘;夜坐者,晝之餘;午 睡者,應酬人事之餘。古人詩雲"我愛夏日長。
"洵不誣也。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 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聲有 言之極韻,而實粗鄙者,賣花聲也。
才子而富貴,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遲上。
躬耕吾所不能,學灌園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學草而已矣。 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 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 執著。
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可不羨長房之縮地;死者可以晤對,可不需少 君之招魂;五嶽可以臥遊,可不俟婚嫁之盡畢。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 取解語者也。
窗內人於紙窗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 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至清明十日前之內,及穀雨節中;夏雨, 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秋雨,宜於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 雨也。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 死後必多跪拜。 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 長安道上。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翻譯為:孔子說:「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們,這是有益的,同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當面恭維,背後誹謗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1)少年人須有老年人之識見擴展閱讀:孔子論結友原文: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1)也日益(2),賜也日損(3)。曾子曰:「何謂也?」孔子曰:「商也好與賢己者(4)處,賜好說(5)不若己者處,不知其子視(6)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
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7)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8),久而不聞其臭,也與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焉!」注釋:(1)商:與後文的「賜」 ,都是孔子的學生。
商即子夏,賜即子貢。(2)益:長進。
(3)損:減損。(4)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
(5)說:談論。(6)視:看,比照。
(7)化:融合。(8)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
參考資料:網路—孔子論結友。
1)原文: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月宜對高人譯文:觀賞花兒應有美人作伴, 月下暢飲應有詩人相伴,月下暢飲應有詩人相伴, 玩賞雪景應有高士為伴。
玩賞雪景應有高士為伴。 (2)原文:律已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譯文:要求自己應該帶有秋天的嚴厲之氣﹔ (2)原文:律已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譯文:要求自己應該帶有秋天的嚴厲之氣﹔ 與世人相處應該帶有春天的溫和之氣。
與世人相處應該帶有春天的溫和之氣。 (3)原文:蒔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 (3)原文:蒔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 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 植柳可以邀蟬譯文:種花可以招來蝴蝶堆石可以招來雲彩植松可以招來清風蓄水可以招來浮萍構築高台可以招來明月種植芭蕉可以招來雨水栽植柳樹可以招來蟬鳴植柳可以邀蟬譯文:種花可以招來蝴蝶堆石可以招來雲彩植松可以招來清風蓄水可以招來浮萍構築高台可以招來明月種植芭蕉可以招來雨水栽植柳樹可以招來蟬鳴 (4) 原文:雲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灧如水, (4)原文:雲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灧如水, 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譯文:雲所呈現的模樣,有時像高俊的山,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譯文:雲所呈現的模樣,有時像高俊的山, 有時像盪漾的水,有時像人,有時像盪漾的水,有時像人, 有時像野獸,有時像鳥的細毛,有時像魚的鱗片有時像野獸,有時像鳥的細毛,有時像魚的鱗片 (5)原文: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5)原文: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皆以閱歷之淺深, 為所得之淺深耳譯文:少年時讀書,就像從縫隙中窺看明月中年時讀書,就像站在庭院中觀賞明月老年時讀書,就像立在高台上玩賞明月都因為個人人生經驗的深淺多寡來決定他們領悟境界的深淺罷了為所得之淺深耳譯文:少年時讀書,就像從縫隙中窺看明月中年時讀書,就像站在庭院中觀賞明月老年時讀書,就像立在高台上玩賞明月都因為個人人生經驗的深淺多寡來決定他們領悟境界的深淺罷了 (6)原文:楷書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 (6)原文:楷書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 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 譯文:楷書需寫得如文人一樣,草書需寫得如名將一樣,譯文:楷書需寫得如文人一樣,草書需寫得如名將一樣, 行書則介於兩者之間,如晉代的羊叔子,緩衣帶披輕裘,最是佳妙。
行書則介於兩者之間,如晉代的羊叔子,緩衣帶披輕裘,最是佳妙。 答案補充 (8)原文: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姜芥. 譯文:春風如酒,濃厚甘甜。
譯文:春風如酒,濃厚甘甜。 夏風如茗,澀中帶香。
夏風如茗,澀中帶香。 秋風如煙,忽隱忽現。
秋風如煙,忽隱忽現。 冬風如姜芥,陣陣刺痛麻癢難止。
冬風如姜芥,陣陣刺痛麻癢難止。 (9)原文: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9)原文: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譯文:花兒不能無蝴蝶采蜜,青山不能無泉水川流,石頭不能無青苔點綴,水面不能無萍藻漂浮,高樹不能無藤蘿攀爬,人不能無自己的嗜好。
譯文:花兒不能無蝴蝶采蜜,青山不能無泉水川流,石頭不能無青苔點綴,水面不能無萍藻漂浮,高樹不能無藤蘿攀爬,人不能無自己的嗜好。答案補充 (10)原文: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 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 邱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譯文:梅花會讓人感到高潔,蘭花會讓人感到幽雅,邱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譯文:梅花會讓人感到高潔,蘭花會讓人感到幽雅, 菊花會讓人感到野趣,蓮花會讓人感到澹泊,菊花會讓人感到野趣,蓮花會讓人感到澹泊, 春海棠會讓人感到艷麗,牡丹會讓人感到豪情,春海棠會讓人感到艷麗,牡丹會讓人感到豪情, 芭蕉與竹子會讓人感到情韻,秋海棠會讓人感到嬌媚,松樹會讓人感到飄逸,梧桐會讓人感到清遠,柳樹會讓人感到感動芭蕉與竹子會讓人感到情韻,秋海棠會讓人感到嬌媚,松樹會讓人感到飄逸,梧桐會讓人感到清遠,柳樹會讓人感到感動11)原文: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 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 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譯文:閱讀經書適宜在冬季,因為精神能夠專一.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譯文:閱讀經書適宜在冬季,因為精神能夠專一. 閱讀史書適宜在夏季,因為閱讀的時間充裕.閱讀史書適宜在夏季,因為閱讀的時間充裕. 閱讀諸子適宜在秋季,因為思緒情致清晰有條理.閱讀諸子適宜在秋季,因為思緒情致清晰有條理. 閱讀集部適宜在春季,因為生機盎然情感豐富閱讀集部適宜在春季。
有一種被誇贊得很幽雅,其實是很蕭索敗興的景物,就是久下不絕蒙蒙細雨; 有一種被描述得很優雅,其實是不堪忍受的境遇,那就是貧病交加;有一種被稱許得很有韻味,而實則粗鄙不堪的聲音,那就是賣花人叫賣聲。
分析:這是作者為了諷刺一些無聊文人,在酒足飯飽之後,吟風弄月詩酒唱和故作風雅,絲毫也不關心下層人民的疾苦,所作的憤世嫉俗的宣言。煙雨、貧病。常常是文人們呤頌的事物。他們沒有經歷貧病的折磨,也沒有 在「煙雨」中從事農作,更沒有去親身體驗賣花人成天吆喝導致喉嚨嘶啞的窘況,人間的艱難與他們無關。他們的無病 *** 的文風,深為作者所詬病。所以作者在這里故意和他們唱反調。
第二句
雨這個東西,可以使白天變短,可以使夜晚變長。
分析:這是作者自己對雨的感受。他為什麼得出這種感受呢?這一點我們只能猜想。下雨天光線極暗,一覺醒來已是近午時分;不知不覺,又一個黑夜又降臨了。唉還是睡吧(沒電燈電視互聯網,不睡作甚?)。漫漫長夜,輾轉難眠,窗外是不歇的雨聲——何時才天明啊。
未看到原文。不知作者的身世背景,分析可能不到位。
原文在這,如再加譯文太長了。
●幽夢影 卷上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 集宜春,其機暢也。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無善無惡是聖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 善無惡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
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 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 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 以靈均為知己;蒓鱸以季鷹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宋宗為知己;鵝以右 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 之於秦始;鶴之於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為月憂雲;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 蘿;人不可以無癖。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 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鱗蟲中金魚;羽蟲中紫燕;可雲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 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
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 處。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昔人雲: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雲:若無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願作木而為樗;願在草而為蓍;願在鳥而為鷗;願在獸而為鹿;願在蟲而為蝶; 願在魚而為鯤。 古人以冬為三餘。
予謂當以夏為三餘——晨起者,夜之餘;夜坐者,晝之餘;午 睡者,應酬人事之餘。古人詩雲"我愛夏日長。
"洵不誣也。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 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聲有 言之極韻,而實粗鄙者,賣花聲也。
才子而富貴,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遲上。
躬耕吾所不能,學灌園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學草而已矣。 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 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 執著。
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可不羨長房之縮地;死者可以晤對,可不需少 君之招魂;五嶽可以臥遊,可不俟婚嫁之盡畢。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 取解語者也。
窗內人於紙窗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 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至清明十日前之內,及穀雨節中;夏雨, 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秋雨,宜於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 雨也。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 死後必多跪拜。 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 長安道上。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詩僧時復有之,若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當為花中之萱草;毋為鳥中之杜鵑。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 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
耳聞不如目見,於此益信。 尋樂境乃學仙,避苦趣乃學佛。
佛家所謂極樂世界者,蓋謂眾苦之所不到也。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閑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聞其聲。 目不能識字,其悶尤過於盲;手不能執管,其苦更甚於啞。
並頭聯句,交頸論文,宮中應制,歷使屬國,皆極人間樂事。 《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雲:"為何不姓李。
"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 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
客套誤事
【原文】
於嘽子與友連床圍爐而坐。其友據案閱書而裳曳於火,甚熾。於嘽子從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禮而致詞曰:「適有一事欲以奉告,念君天性躁急,恐激君怒;欲不以告,則與人非忠。敢請,唯君寬大,能忘其怒,而後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陳?當謹奉教。」於嘽子復謙讓如初,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時火燃君裳也。」友起視之,則毀甚矣。友作色曰:「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緩如是!」於嘽子曰:「人謂君性急,今果然耶!」
【注釋】
1、床:古代指一種坐榻。
2、據:靠著。
3、案:矮桌。
4、曳:拖。
5、熾:火燒得很旺。
6、謙謙:謙虛的樣子。
7、唯:希望。
8、作色:改變臉色。
9、逡巡:有顧慮而欲進不進,猶疑遲緩的樣子。
10、適:剛才。
11、裳:古代專指下身穿的衣服。
12、寬假:寬容大度。
13、謹:謹慎小心。
14、奉教:恭敬地聽從教導。
15、陳:陳述。
【參考譯文】
於嘽子跟朋友坐在爐子跟前烤火。朋友專心看書,長衫的下擺被火烤著了也沒有發覺。於嘽子站起身來慢條斯理地抱拳作揖:「適才有一件事情想告訴您,因為您天性性急,怕您生氣;想不告訴您吧,那又對朋友不負責任。請您答應我,您寬容大度,決不發怒,我才敢奉告。」朋友說:「您有什麼事情就說,我一定虛心聽取您的意見。」於嘽子又像剛才那樣謙讓,又來一次,到第三次,他才不緊不慢地說:「剛才爐火燒著您的衣服了。」朋友起來看,已經燒掉了好大一塊。朋友的臉都氣白了:「為什麼不急著告訴我,反而像這樣迂腐緩慢!」於嘽子說:「人們說你性急,果真如此!」
參考:
網路
/link?url=ZT_VdV1w3wf07TLZZgX6zbopRuGc7yxg-F-W_hul8PVfpwe32pFrCbgLIZENqJmd
原文: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譯文:
禮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呢?回答說:人生來就有慾望;如果想要什麼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沒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沒有個標准限度,就不能不發生爭奪;一發生爭奪就會有禍亂,一有禍亂就會陷入困境。古代的聖王厭惡那禍亂,所以制定了禮義來確定人們的名分,以此來調養人們的慾望、滿足人們的要求,使人們的慾望決不會由於物資的原因而不得滿足,物資決不會因為人們的慾望而枯竭,使物資和慾望兩者在互相制約中增長。這就是禮的起源。
② 我想知道清代張潮《幽夢影》全文謝謝
幽 夢 影
(清)張潮
●幽夢影卷上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
集宜春,其機暢也。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無善無惡是聖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
善無惡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
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
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
以靈均為知己;蒓鱸以季鷹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宋宗為知己;鵝以右
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
之於秦始;鶴之於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為月憂雲;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
蘿;人不可以無癖。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
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鱗蟲中金魚;羽蟲中紫燕;可雲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
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
處。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昔人雲: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雲:若無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願作木而為樗;願在草而為蓍;願在鳥而為鷗;願在獸而為鹿;願在蟲而為蝶;
願在魚而為鯤。
古人以冬為三餘。予謂當以夏為三餘——晨起者,夜之餘;夜坐者,晝之餘;午
睡者,應酬人事之餘。古人詩雲"我愛夏日長。"洵不誣也。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
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聲有
言之極韻,而實粗鄙者,賣花聲也。
才子而富貴,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遲上。
躬耕吾所不能,學灌園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學草而已矣。
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
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
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可不羨長房之縮地;死者可以晤對,可不需少
君之招魂;五嶽可以臥遊,可不俟婚嫁之盡畢。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
取解語者也。
窗內人於紙窗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
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至清明十日前之內,及穀雨節中;夏雨,
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秋雨,宜於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
雨也。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
死後必多跪拜。
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
長安道上。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詩僧時復有之,若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當為花中之萱草;毋為鳥中之杜鵑。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
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耳聞不如目見,於此益信。
尋樂境乃學仙,避苦趣乃學佛。佛家所謂極樂世界者,蓋謂眾苦之所不到也。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閑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聞其聲。
目不能識字,其悶尤過於盲;手不能執管,其苦更甚於啞。
並頭聯句,交頸論文,宮中應制,歷使屬國,皆極人間樂事。
《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雲:"為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
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
塵於目而棘於耳也。
花之宜於目而復宜於鼻香,梅也、菊也、蘭也、水仙也、珠蘭也、蓮也;止宜
於鼻者,櫞也、桂也、瑞香也、*2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臘梅也。余則
皆宜於目者也。花與葉俱可觀者,秋海棠為最,荷次之。海棠、酴箝、虞美人、水仙,
又次之。葉勝於花者,止雁來紅、美人蕉而已。花與葉俱不足觀者紫薇也、辛夷也。
高語山林者,輒不喜談市朝事。審若此,則當並廢史漢諸書而不讀矣。蓋諸書所
載者,皆古之市朝也。
雲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灧如水;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故
天下萬物皆可畫,惟雲不能畫,世所畫雲亦強名耳。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長廉靜,家道優裕,娶婦賢淑,生子聰慧。人生如此,可
雲全福。
養花膽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須與花相稱。而色之淺深濃淡,又須與花相反。
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
十歲為神童;二十三十為才子;四十五十為名臣;六十為神仙,可謂全人矣。
武人不苟戰,是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為文中之武。
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斗方止三種可存:佳詩文一也;新題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情必近於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結實。甚矣全才之難也。兼之者,
其惟蓮乎。
著得一部新書,便是千秋大業;注得一部古書,允為萬世弘功。
延名師,訓子弟;入名山,習舉業;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無是處。
積畫以成字,積字以成句,積句以成篇,謂之文。文體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
文、如詩、如賦、如詞、如曲、如說部、如傳奇小說,皆自無而有。方其未有之時,
固不料後來之有此一體也。逮既有此一體之後,又若天造地設,為世所應有之物。然
自明以來,未見有創一體裁新人耳目者。遙計百年之後,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見耳。
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岩而成瀑。所託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願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
大家而不得,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名家而不得,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強漸近自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清虛有何渣滓。
雖不善書,而筆硯不可不精;雖不業醫,而驗方不可不存;雖不工弈,而楸枰不
可不備。
方外不必戒酒, 但須戒俗; 紅裙不必通文, 但須得趣。
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 竹傍之石宜瘦; 盆內之石宜巧。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厭催租之敗意,亟宜早早完糧;喜老衲之談禪,難免常常布施。
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
月下談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
情意益篤。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
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一日之計種蕉;一歲之計種竹;十年之計種柳;百年之計種松。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
詩文之體,得秋氣為佳;詞曲之體,得春氣為佳。
鈔寫之筆墨,不必過求其佳,若施之縑素,則不可不求其佳;誦讀之書籍,不必
過求其備,若以供稽考,則不可不求其備;
游歷之山水,不必過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則不可不求其妙。
人非聖賢,安能無所不知。只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復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
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
止知其一,惡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 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
記為難。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
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
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水滸傳》是一部怒書;《西遊記》是一部悟書;《金瓶梅》是一部哀書。
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言妻子難言之情,乃為密友。
●幽夢影卷下
風流自賞,只容花鳥趨陪;真率誰知,合受煙霞供養。
萬事可忘,難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宜於耳復宜於目者,彈琴也,吹簫也。宜於耳不宜於目者,吹笙也,汜管也。
看曉妝宜於傅粉之後。
我不知我之前生當春秋之季,曾一識西施否;當典午之時,曾一看衛�否;當義
熙之世,曾一醉淵明否;當天寶之代,曾一睹太真否;當元豐之朝,曾一晤東坡否。千
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數人,而此數人則其尤甚者,故姑舉之以概其餘也。
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沉,美人不可見其夭。
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書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適,方有實際。否
則皆為虛設。
以松花為糧,以松實為香,以松枝為麈尾,以松陰為步障,以松濤為鼓吹。山居
得喬松百餘章,真乃受用不盡。
玩月之法:皎潔則宜仰觀,朦朧則宜俯視。
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痴,
若行善則不可不痴。
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
文名可以當科第,儉德可以當貨財,清閑可以當壽考。
不獨誦其詩,讀其書,是尚友古人,即觀其字畫,亦是尚友古人處。
無益之施捨,莫過於齋僧;無益之詩文,莫過於祝壽。
妾美不如妻賢,錢多不如境順。
創新庵不若修古廟,讀生書不若溫舊業。
字與畫同出一原。觀六書始於象形,則可知已。
忙人園亭,宜與住宅相連;閑人園亭,不妨與住宅相遠。
酒可以當茶,茶不可以當酒;詩可以當文,文不可以當詩;曲可以當詞,詞不可
以當曲;月可以當燈,燈不可以當月;筆可以當口,口不可以當筆;婢可以當奴,奴不
可以當婢。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
不得已而諛之者,寧以口,毋以筆;不可耐而罵之者,亦寧以口,毋以筆。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盡屬紅顏;
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
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在動物莫如鳥,在植物莫如柳。
涉獵雖曰無用,猶勝於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於不識時務。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
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蠅集人面,蚊嘬人膚,不知以人為何物。
有山林隱逸之樂而不知享者,漁樵也,農圃也,緇黃也;有園亭姬妾之樂,而不
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黎舉雲:"欲令梅聘海棠,橙棖臣櫻桃,以芥嫁筍,但時不同耳。"予謂物各有偶,
擬必於倫。今之嫁娶,殊覺未當。如梅之為物,品最清高;棠之為物,姿極妖艷。即使
同時,亦不可為夫婦。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櫞臣佛手,荔枝臣櫻桃,秋海棠嫁雁
來紅,庶幾相稱耳。至若以芥嫁筍,筍如有知,必受河東獅子之累矣。
五色有太過有不及,惟黑與白無太過。
閱《水滸傳》,至魯達打鎮關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樁快意事,方不枉
生一場。即不能有其事,亦須著得一種得意之書,庶幾無憾耳。
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如姜芥。
鳥聲之最佳者,畫眉第一,黃鸝、百舌次之。然黃鸝、百舌,世未有籠而畜之者,
其殆高士之儔,可聞而不可屈者耶。
不治生產,其後必致累人;專務交遊,其後必致累己。
昔人雲:婦人識字,多致誨淫。予謂此非識字之過也。蓋識字則非無聞之人,其
淫也,人易得而知耳。
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游山水者,無
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 花月亦山水也。
園亭之妙,在邱壑布置,不在雕繪瑣屑。往往見人家園子屋脊牆頭,雕磚鏤瓦,
非不窮極工巧,然未久即壞,壞後極難修葺,是何如樸素之為佳乎。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語恨。
官聲陋於輿論。豪右之口,與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於成心。艷媚之評,
與寢陋之評,概恐失其實。
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閑作輟。
蛛為蝶之敵國,驢為馬之附庸。
立品須法乎宋人之道學,涉世宜參以晉代之風流。
古謂禽獸亦知人倫。予謂匪獨禽獸也,即草木亦復有之。牡丹為王,芍葯為相,
其君臣也;南山之喬 , 北山之梓 , 其父子也 ; 荊之聞分而枯 ,
聞不分而活 , 其兄弟也 ; 蓮之並蒂 , 其夫婦也 ; 蘭之同心 , 其朋友也。
豪傑易於聖賢,文人多於才子。
牛與馬,一仕而一隱也;鹿與豕,一仙而一凡也。
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有青山方有綠水,水惟借色於山;有美酒便有佳詩,詩亦乞靈於酒。
嚴君平以卜講學者也;孫思邈以醫講學者也;諸葛武侯以出師講學者也。
鏡不幸而遇嫫母;硯不幸而遇俗子;劍不幸而遇庸將;皆無可奈何之事。
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游;
無花月則已,有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已,有則必當愛慕憐惜。
秋蟲春鳥,尚能調聲弄舌,時吐好音。我輩搦管拈毫,豈可甘作鴉鳴牛喘!
媸顏陋質,不與鏡為仇者,亦以鏡為無知之死物耳。使鏡而有知,必遭撲破矣。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寫之以顯淺之詞;理之顯淺者,宜運之以曲折之筆;
題之熟者,參之以新奇之想;題之庸者,深之以關系之論。至於窘者舒之使長,縟者
刪之使簡,俚者文之使雅,鬧者攝之使靜,皆所謂裁製也。
筍為蔬中尤物;荔枝為果中尤物;蟹為水族中尤物;酒為飲食中尤物;月為天文
中尤物;西湖為山水中尤物;詞曲為文字中尤物。
買得一本好花,猶且愛憐而護惜之,矧其為解語花乎?
觀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識其人之交遊。
水為至污之所會歸,火為至污之所不到。若變不潔而為至潔,則水火皆然。
貌有丑而可觀者,有雖不醜而不足觀者;文有不通而可愛者,有雖通而極可厭者。
此未易與淺人道也。
遊玩山水,亦復有緣。苟機緣未至,則雖近在數十里之內,亦無暇到也。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古人之所賢也;貧而無驕,富而無諂,今人之所少也。足以
知世風之降矣。
昔人慾以十年讀書,十年游山,十年檢藏。予謂檢藏盡可不必十年,只二三載足
矣。若讀書與游山,雖或相倍蓰,恐亦不足以償所願也。必也如黃九煙前輩之所雲"
人生必三百歲",而後可乎。
寧為小人之所罵,毋為君子之所鄙;寧為盲主司之所擯棄,毋為諸名宿之所不知。
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得為君子。
蟬是蟲中之夷齊,蜂為蟲中之管晏。
鏡中之影,著色人物也;月下之影,寫意人物也。鏡中之影,鉤邊畫也;月下之影,
沒骨畫也。月中山河之影,天文中地理也;水中星月之象,地理中天文也。
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若無詩酒,則山水為具文;若無佳麗,則花月皆虛設。
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匪獨為造物之所忌。蓋此種原不
獨為一時之寶,乃古今萬世之寶,故不欲久留人世取褻耳。
閑人之硯固欲其佳,而忙人之硯尤不可不佳;娛情之妾固欲其美,而廣嗣之妾
亦不可不美。
才子遇才子,每有憐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無惜美之意。我願來世托生為絕代
佳人,一反其局而後快。
予嘗欲建一無遮大會,一祭歷代才子,一祭歷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當為
之。
聖賢者,天地之替身。
擲陞官圖,所重在德,所忌在贓。何一登仕版,輒與之相反耶?
動物中有三教焉:蛟龍麟鳳之屬,近於儒者也;猿狐鶴鹿之屬,近於仙者也;獅
子牯牛之屬,近於釋者也。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蘭蕙之屬,近於儒者也;蟠桃老桂
之屬,近於仙者也;蓮花葡萄之屬,
近於釋者也。
佛氏雲:"日月在須彌山腰。"果爾則日月必是繞山橫行而後可。苟有升有降,必
為山巔所礙矣。又雲:"地上有阿耨達池,其水四齣,流入諸印度。"又雲:"地輪之下
為水輪,水輪之下為風輪,風輪之下為空輪。"余謂此皆喻言人身也:須彌山喻人首,
日月喻兩目,池水四齣喻血脈流通,地輪喻此身,水為便溺,風為泄氣。此下則無物矣。
予嘗偶得句,亦殊可喜,惜無佳對,遂未成詩。其一為"枯葉帶蟲飛",其一為"鄉
月大於城"。姑存之以俟異日。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二句,極琴心之妙境:"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二句,極手
談之妙境:"帆隨湘轉,
望衡九面"二句,極泛舟之妙境。"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極美人之妙境。
鏡與水之影,所受者也;日與燈之影,所施者也,月之有影,則在天者為受而在
地者為施也。
水之為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泉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有松濤
聲,有秋草聲,有波浪聲;雨之為聲有二:有梧蕉荷葉上聲,有承檐溜筒中聲。
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於詩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璣錦綉譽之,則又何也?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書籍當友朋。
鄰居須得良朋始佳。若田夫樵子,僅能辦五穀而測晴雨,久且數,未免生厭矣。
而友之中,又當以能詩為第一, 能談次之,能畫次之,能歌又次之,解觴政者又次之。
玉蘭,花中之伯夷也。葵,花中之伊尹也。蓮,花中柳下惠也。鶴,鳥中之伯夷也。
雞,鳥中之伊尹也。鶯,鳥中之柳下惠也。
無其罪而虛受惡名者,蠹魚也; 有其罪而恆逃清議者,蜘蛛也。
黑與白交,黑能污白,白不能掩黑;香與臭混,臭能勝香,香不能敵臭。此君子小
人相攻之大勢也。
恥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
鏡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權,劍不能自擊。
古人雲:"詩必窮而後工"。蓋窮則語多感慨,易於見長耳。若富貴中人,既不可
憂貧嘆賤,所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惟有出遊一法,即以
所見之山川風土物產人情,或當瘡痍兵燹之餘,或值旱澇災聳之後,無一不可寓之
詩中,借他人之窮愁,以供我之詠嘆,則詩亦不必待窮而後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