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唐山市區條件好『環境好的養老院。。。。。。。
常記共產主義大院養老院
② 少先隊去敬老院唱什麼歌
如果要去敬老院表演的話,我個人覺得還是有點革命氣息的歌,他們會比較喜歡的,因為在敬老院,很多老年人都是從戰爭時代過來的,他們對革命氣息的歌非常的有親和力,比如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或者從老人喜歡的歌曲著手,因為這樣老人會比較感興趣,我比較推薦唱紅歌,比如說《東方紅》、《歌唱祖國》等等,這些都是老人耳熟能詳的歌曲,更能夠讓老人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
③ 孔繁森的事跡簡介
1979年,他告別母親、妻子和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間,他經常深入鄉村、牧區與群眾一起干農活、修水利。
1988年,他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敬老院和養老院,為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地震災區的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並隱姓埋名先後3次為他們獻血。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