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2019養老機構與老年人口比例

2019養老機構與老年人口比例

發布時間:2023-01-07 12:06:30

1. 中國養老行業的現狀

2009-2012年中國養老機構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中商情報網 http;//www.askci.com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2008-2009年中國養老機構產業發展環境分析,2008-2009年中國養老機構產業運行形勢分析,2008-2009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研究,2008-2009年中國老年社會福利院產業經營模式分析,2008-2009年中國知名養老院運行情況分析,2008-2009年中國老年公寓產業發展動態分析,2008-2009年中國托老所建設項目分析,2009-2012年中國養老機構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09-2012年中國養老機構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金融危機對中國養老產業投資影響及企業應對策略分析【報告名稱】:2009-2012年中國養老機構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 鍵 字】: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產業運行形勢 老年社會福利院產業 經營模式 養老機構產業前景預測 發展策略 投資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報告頁碼】:110頁 【報告格式】:PDF電子版或紙介版 【交付方式】:Email發送或EMS快遞 【中文價格】:印刷版6800元 電子版7000元 印刷版+電子版7500元 【英文價格】:印刷版14000元 電子版14500元 印刷版+電子版15000元 【報告編碼】:HJ【報告描述】: 目前,中國養老機構的發展遠遠不能適應老齡化的需要,機構養老服務的總體供求之間呈現嚴重失衡的狀態,嚴重地制約了機構養老事業的快速發展。200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3億,占總人口的10.97%。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05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7%。2006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5億,老年人口總數為14657萬人。200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53億人,占總人口的11.6%。快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已經並將進一步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截至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5989億人,占總人口的12%。2010年老年人口將達1.74億,2020年進一步增至2.48億。 老年人對養老機構服務需求大、增長快、要求高與全社會養老機構數量少、質量差、增速慢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目前中國每9人中就有1位老人,到2050年,每3―4人中就將有1位老人,養老機構與設施嚴重匱乏。截至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級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近39546家,床位149.7萬張,收養老人1102895名。僅就床位數來講,剛剛超過老年人總數的1%,較之於國際社會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遠。 隨著老齡化社會腳步加快的壓力,巨大的養老需求日益凸顯,政府公辦的養老機構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已漸成一種時尚,這也為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然而,部分地區民辦開放式住戶型老年公寓,由於護理員招聘難度大、資金無法周轉等問題,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尷尬。低檔標准養老院占養老院總數的80%左右。中檔佔10%左右。這個檔次的養老院,目前最受歡迎。高檔和豪華的養老院佔10%左右。 盡管這幾年我們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場所,興辦了7898所社區服務中心,「星光計劃」也建起了近3萬個「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幾萬張社區的養老床位,但與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務需求比起來,還屬杯水車薪。許多貧困、邊遠地區及靠民間力量創辦起來的養老機構囿於經費短缺、資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務內容不豐富,顯得相對單調、貧乏,與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服務需求也有較大的差距。

2.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18.7%,七普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攀升,結婚率和出生人口持續下降。五年間,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會上通報: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老年人口有關政策

機構養老社會關注。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養老機構和床位數分別從2002年的3.76萬個、114.9萬張增加到2011年的4.09萬個、351萬張,管理運營機制從政府主辦向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轉變。

同時,各地近年來持續加大了養老事業投入,民政部還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相關協議,探索社會化投融資渠道,和國家發改委起草關於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意見,通過稅收、土地、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更多民營資本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3.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0%,65歲及以上人口佔13.5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總量減少,同時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而與人口老齡化相伴隨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這降低了新增勞動力的增長速度。當勞動力新增數量地獄退出數量、新增速度慢於退出速度時,勞動力市場上年輕勞動力的數量越來越少,這必然使得勞動力的平均年齡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

2、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成本的影響

2005年10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個勞動力就要贍養一個老人。這就意味著在不降低養老保障待遇標準的條件下,勞動力的人均養老保障負擔將一直不斷加重。雖然養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責任主體所承擔,這些最終都會轉化為勞動力成本。

3、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口結構趨於老化,年長勞動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創新精神不足,不能適應技術革新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職業的轉換和必要的調動,不利於企業的改革創新。

4、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考驗著政府規劃養老的能力。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7623個,養老床位245萬張,僅佔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2%—3%的水平。

5、養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還需要大量的適合老年人心理、醫學等諸多方面的專業護理服務。

未來養老的發展應該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漸走向社會化,變家庭養老為社會養老,由政府承擔是大趨勢。盡管機構養老在中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補充地位,但其作用卻是相當大的。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

4. 養老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養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養老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宜華健康(000150)、華天酒店(000428)、世榮兆業(002016)、延華智能(002178)、奧維通信(002231)等。

本文核心觀點:居家養老模式,智慧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政策

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需求擴大

聯合國規定: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以上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重逐年升高。2020年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91億人,占總人口的13.5%。預計在未來,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速,促進了養老需求的增加。

——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中國老齡人口占的比例是多少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近日發布《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億6736萬人,占總人口的18.9%。我國老齡工作政策體系、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務、老年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老年友好型社會加快構建。

6. 養老產業缺口巨大 1000老人僅17張床位

養老產業缺口巨大 1000老人僅17張床位

專家稱,應提升至國家層面統籌安排

我國養老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相關政策和制度很不完善,養老體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設施較少、服務不夠多樣、運營效益低、專業人員匱乏的問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雖然近幾年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與發展全面提速,但相對於人口老齡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的需求來講,仍顯得嚴重不足。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養老機構38060個,擁有床位266.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10.9萬人。但全國養老床位總數僅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59%,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至7%的比例,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至3%的水平。也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平均1000名老人僅擁有17張床位。

我國60歲以上空巢老人數量及比例逐年增加,並出現了空巢期提前、失能問題凸顯等特徵,從而使得我國養老產業面臨重重壓力。許多專家建議,我國應構建應對老齡化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全面加強社會保障及養老機構建設,甚至應將養老產業提升至國家層面加以統籌安排。

半數老人守空巢

“日子越過越憋悶。”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新華社區71歲的陳穎慈老人說,由於子女不在身邊,她和老伴一直過著空巢生活,每天除了做飯就是看電視,沒有外人聊天。

《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其中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39萬人中老年人超過6萬,“養老”正在成為社會突出問題。

自1999年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空巢老人數量持續增加。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吳玉韶介紹,目前我國空巢家庭及兩代老人共同居住的類空巢家庭,約占老年家庭總數的50%左右、達9000萬人,且空巢化趨勢日益凸顯,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的特點。

陝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認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出現人口生育高峰,同時從30多年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的父母相繼步入老年,是形成空巢現象的主要原因。而城鄉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人口數量增長,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動,使空巢家庭數量不斷增加,居住條件的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變化也使越來越多的兩代人願意分開居住。這些現象,均導致老年化、空巢化加劇。

子女大多很苦惱

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如今已陸續到了“知天命”年紀。對於其中很多人來說,他們一邊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一邊也開始考慮著自己的養老問題。

今年48歲的劉振清在吉林省長春市一家汽車公司上班,作為公司生產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每月薪水不低,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然而,一談起養老問題,他就大倒苦水。他的父親已去世,70多歲的母親患有腦血栓,行動不方便,只能請家庭保姆照顧。他一周去看望母親一次。

“我估計我老了以後,還不如我媽呢!”劉振清說。前幾年,他唯一的兒子去了澳大利亞讀書,眼看著快要畢業了,孩子卻希望留在國外工作。盡管十分不情願,劉振清最後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希望兒子將來有個更好的發展”。說到以後,他表示壓力很大。一來母親年齡不斷增高;二來自己的養老也擺上日程,到時誰來照顧自己,這讓劉振清十分無奈和苦惱。

漸已成為社會各行業中堅力量的“70後”,工作壓力大、日常應酬多,有空照顧老人變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的李銳在政府機關工作,36歲的他已經當上科長,雖然官職不大,但屬於著重培養的後備幹部。李銳說,每天的工作就一個字———忙,“白加黑、五加二”是常事。

李銳的父母也在濟南,已經退休在家。盡管兩家住的地方相距不遠,但李銳很少有機會回家。除了白天忙不完的工作,晚上一般都有應酬。妻子除了上班,還得照顧11歲的兒子,也很難擠出自己的`時間。“前不久我媽生病住院,打了一個星期的點滴,都是我爸在醫院照顧,我就抽時間去過兩次”,李銳說。看到父母日漸蒼老,平常在家也沒事可干,他也想回家多陪陪他們,但總是被工作打斷,“過幾年父母身體不好了,需要人照顧時,日子肯定更累”。

剛剛步入社會開始打拚的“80後”,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和競爭激烈的工作,同樣有許多苦惱。對於父母養老問題,“囊中羞澀”的他們甚至發出了“十年後,我的父母誰來養”的感慨。

今年28歲的劉弨已經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家企業工作了四年,現在每月工資在4500左右,年終還有1萬元的獎金。應該說,這在當地算一個不錯的工作。去年,准備結婚的劉弨貸款買了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日子一下子就過得緊巴了”,劉弨說。為了這套房子,父母把這些年的積蓄基本都給他用作首付了,而劉弨也把這幾年的積攢用了大半。今年6月房子交鑰匙後,劉弨又開始忙起裝修,等搬進去,他的銀行卡上還剩幾千塊錢。

說起父母以後的養老問題,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劉弨顯得有些沮喪,“父母養老的錢都給我買房了,我的錢剛剛夠用,以後結婚有了孩子,更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想想以後,真覺得對不起父母。” ;

7. 養老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

根據聯合國規定,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以上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我國從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我國老齡化進程在不斷加快。2019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2.6%,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8.1%。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8. 養老服務行業前景

截至2017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0.1%(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7》),遠高於7%這一老齡化衡量指標。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國家老年社會保障的完善和消費水平的升級換代,養老服務業逐漸被市場認可。

一、產業發展趨勢

在老齡化時代和消費時代大背景下,養老服務業前景十分可觀,我們認為養老服務產業總體呈現多元化、市場化和社區化三大發展趨勢。

(1)養老服務內容向多元化發展

養老服務隨著時代需求的演變,已經脫離了本身的老年照顧、生活服務為主的含義,如今的養老服務是個包羅萬象的綜合性服務,涉及到醫療、商貿、旅遊、咨詢、管理、文化、地產等諸多內容,主要可以理解為養老服務業和養老地產的結合,養老服務為養老地產提供服務功能,養老地產為養老服務提供項目載體,表現在居住層面和服務層面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養老需求。

養老服務方面,按照服務的功能可分為三大類醫療服務、生活服務、輔助性服務,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主要圍繞老年人的「吃、穿、用、行、醫」,出現的類型有護理服務、康體服務、家政服務、用品商貿、老年教育、老年咨詢等。同時養老地產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例如有養老院、托老所、護理院、獨立式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區等。



圖:養老服務業產業內涵

(2)社會養老服務向市場化發展

養老服務一直以來就是社會保障型事業,但是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產業鏈條的細分深化,政府承擔的養老服務重擔逐漸交還市場,養老服務開始走向公益性和盈利性平衡發展的道路,成為了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其一,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看來我國的養老服務主要由政府主導,但是市場資本不斷瞄準這塊巨大的蛋糕,開始進入市場化的開發運作,例如大連第一家養老超市、上海純市場化親和源養老地產、青島的日式養老培訓基地等。這些新業態的出現,體現了我國養老服務不但在種類上創新增加,還在模式上積極突破,同時在合作上加強汲取先進國家經驗,使得養老服務的發展蒸蒸日上。

其二,從政府支持來看,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養老服務市場化,引入多方資源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一方面改善民生、擴大就業、提高我國整體養老整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市場手段,為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帶來經濟效益,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實現經濟效益。

(3)傳統家庭養老向社區化發展

受代際生活習慣及老年人對自身生活水平要求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受教育程度高、退休金多的中高收入老年人,開始願意嘗試且逐漸接受現代養老模式。

在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的社會背景下,社區養老模式更加凸顯了優勢;社區養老符合老年人的地緣文化觀念,在家庭輻射半徑下享受養老服務更加貼合老年人「戀家」的情感需求,同時開放利用社區資源,搭建了家庭與社區共同養老的橋梁,同時減少資源的浪費,滿足老年消費的需求。在未來的社區老齡工作將與第三方養老服務對接,相互結合搭配,充分發揮國家對養老領域的扶持政策,同時以第三方服務彌補社區專業養老服務缺口。

9.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18.1%。據統計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54億,占總人口比例18.1%,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76億占總人口的12.6%。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態勢雖然絕對值很高,但是目前來講還是年輕老人比較多,也就是小老人比較多。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老年人好習慣

健康飲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平時更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高脂肪肉類盡量少吃,但不能不吃,葷素搭配才是呵護身體的關鍵。飯後適當散步,既能幫助分解血糖,又能減少對胰島素的刺激,防止患糖尿病。

擁有一個愉悅心情,才能促進腸胃進行蠕動,讓食物更快的消化、分解。要養早睡早起的好慣。通過好習慣來改善和預防,這些好習慣你若能堅持,相信身體會越來越健康,長命百歲。

閱讀全文

與2019養老機構與老年人口比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