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機構數有多少家
養老機構,是目前北京養老市場上的主力軍。據調研,截至2017年10月,北京16個區縣內正常運營的養老機構共有490家,其中:東城區12家、西城區32家、朝陽區58家、海淀區46家、豐台區32家、石景山區13家、大興區41家、門頭溝區11家、延慶區33家、房山區46家、通州區家、平谷區31家、懷柔區17家、昌平區52家、密雲區29家、順義區18家。朝陽區擁有的養老機構數量居北京各區之首,其次為昌平區、海淀區和房山區。
根據《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北京市當前正處於中度老齡化時期。北京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萬,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5.7%,預計到2020年,全市常住老年人口將超過400萬,老年人口比例為24.7%。
B. 現在一直推AI人工智慧,智慧照護幫助養老機構管理老人這塊前景如何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健康、養老資源供給不足,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
一、智慧養老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智慧養生態圈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就是「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它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健康信息、養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於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的健康養老信息共享系統,積極推動各類健康養老機構和服務商之間的信息共享、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開展健康養老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應用。
三、信息平台在智能養老的應用現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中通過匯總當今我國信息養老服務平台項目發現:目前我國的信息養老服務平台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著存在著資源配置效率低、信息整合不到位、管理運營不完善等問題,仍需要投入技術、市場等力量與資源去完善。以下是信息養老服務平台項目運營現狀的整合:
正是看好養老產業這一個細分領域的「誘人蛋糕」,多家上市公司悄然布局智慧養老。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養老產業,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建設,通過統計發現,絕大多數商家是通過與政府部門(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切入智能養老服務行業。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C. 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傑佳通 智能居家養老平台的功能比較齊全,具體的您到傑佳通網站上查看居家養老網路中心產品就可以看到齊全的功能。
D. 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優缺點
社區養老讓老人既享有家庭溫暖、又能體會同齡人認同,一種「雙贏」策略。另外,像社區老年大學這樣的機構,還提供「老有所為」的機會,讓老人比有兒女相伴更有價值感。
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院,集中供養,集中居住,由養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養老服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子女的負擔,還可以避免因生活習慣等問題而引發老人與子女的沖突。其次,這種養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家庭的養老風險分散,實現集體成員養老資源的共濟和共享,在一定范圍內使得風險得到化解。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也很少會選擇入住。
E. 請推薦一下北京專業的養老機構
康壹舒院介紹
康壹舒院一誕生就肩負著「消滅」養老院這個使命!康壹舒院的願景是要為爸媽打造城市中一個的世外桃源、一個文化樂園、一個舒服的四合院!
意義:不是養老院的迭代產品—康壹舒院,「都市長者的世外桃源」。
願景:讓晚年生活有意思,受護生命有意義。
特點:康壹舒院位於北京南文化發展中軸帶上的中華文化園公園內,是都市長者結伴躬耕的全新生活方式,我們將在身心康養、回歸自然、中華文化、智能物聯、新社會生活五方面重新定義養老群落。
康壹舒院的理念:新一代的四舒五精!
四舒:住的舒適、吃的舒服、玩的舒心、活的舒暢
五精:精心打造、精品服務、精緻生活、精神矍鑠、精彩人生
一、人文體系 (從社會人情和倫理上,解決長者負面情緒和面子問題)
人情味(倫理):不送爸媽去養老院,送他們去舒院、去公園、去度假、去上學,有心有面。
禮品化(心理):送給父母「一套房」,拿「房本」入駐,將租約禮品化,讓老人心裡美滋滋。
價值感(生活):憑「錄取通知書」報到,讓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學習激活長者退休後的人生價值感。
社群化(人文):精選暖心四合院,打造多重公共空間,讓同齡人、鄰里間的溫情充滿整個院落。
F. 社區居家養老機構如何妥善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服務
都可以通過社村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台進行設置服務項目,統一管理,以便搭建起「互聯網+養老」的信息化養老模式。
1、生活照料類:為老人提供托老、購物、送餐、代購物品、家政服務等一般照料和陪護等特殊照顧的服務。
2、醫療保健類:建立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陪護、陪伴看病、疾病防治、康復護理、心理衛生、健康教育等服務。
3、文化教育類:為老年人提供老年學校、知識講座、學習培訓、書法繪畫、圖書閱覽等服務。
4、法律維權類: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規咨詢、法律援助及維護老年人贍養、財產、婚姻等合法權利等服務。
5、體育健身類: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等服務。
6、志願服務類: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互助、定期看望、電話問候、談心交流等服務。
7、應急救援服務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有需要的獨居、有突發疾病的老年人安裝「一鍵通」電話,利用社區服務中心平台,及時發現並緊急處理老人遭遇的各種疾病和意外生活事。
G. 什麼是養老
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
1、家庭養老,版即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權,主要由具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成員對老年人提供贍養服務的養老模式。主要在以東方文化為底蘊的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種模式適合不願意脫離熟悉環境且子女有經濟能力、閑暇時間、照顧精力和照顧意願的老年人。
2、居家養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會來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歐美等發達國家佔主要。該模式適合子女無暇照顧,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願意離開原有熟悉環境的老年人。
3、機構養老,即將老人集中在專門的養老機構中養老的模式。主要有:養老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
4、其他養老模式。1)互助養老;2)以房養老;3)旅遊養老;4)候鳥式養老;5)異地養老;6)鄉村田園養老
H. 有助於確定社會養老服務資源配置的評估是什麼
有助於確定社會養老服務資源配置的評估是:養老服務評估
養老服務評估,內是為科學確定老年人服務需求類容型、照料護理等級以及明確護理、養老服務等補貼領取資格等,由專業人員依據相關標准,對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經濟條件和生活狀況等進行的綜合分析評價工作。從評估時間上可以分為首次評估(准入評估)和持續評估(跟蹤式評估)。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深入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充分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失獨等老年人服務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力量參與,全面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的客觀要求。各地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社會建設的高度,從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全局出發,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措施,穩步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深入開展。
I. 如何提升養老機構管理者資源整合能力
有助於確定社會養老服務資源配置的評估是:養老服務評估養老服務評估,是為科學確定老年人服務需求類型、照料護理等級以及明確護理、養老服務等補貼領取資格等,由專業人員依據相關標准,對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經濟條件和生活狀況等進行的綜合分析評價工作。從評估時間上可以分為首次評估(准入評估)和持續評估(跟蹤式評估)。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深入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充分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失獨等老年人服務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力量參與,全面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的客觀要求。各地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社會建設的高度,從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全局出發,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措施,穩步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深入開展。
J. 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的優勢
醫療機構牽手養老機構建立醫養聯盟,打通了養老機構與醫院之間資源割內裂的狀態,可以容形成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養老機構可以整合醫院的醫療資源,提高為老人服務的能力,醫院可以樹立社會公益形象,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及醫療服務的覆蓋面;老有所醫和老有所養,可以減輕老人親屬及子女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讓他們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