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腿不好

老年人腿不好

發布時間:2020-12-08 14:30:08

1. 80多的老年人腿無力,發軟,走路沒力氣,怎麼辦

一個人的年紀大了,肯定是容易導致自己的身體渾身無力。所以,想要改善這樣的身體素質,那麼就一定要讓自己懂得如何去改善自己的身體素質。日常的運動是不可少的,只有堅持每日運動,就一定會讓自己的身體素質變得好起來。
一、人渾身無力,要注意運動

一般年紀大的人,肯定是不能夠進行激烈的運動。男人適合打太極,慢節奏的運動方式可以調整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女人則可以選擇散步,這樣的運動方式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身體素質,讓自己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加的好起來。

人的渾身無力,也有可能是天氣的原因。如果天氣太過於炎熱,那麼他自己的感覺精神狀態就會非常的差。所以,若是天氣炎熱,那麼就一定要給自己的生活的環境變得清爽一點。不要說一個老人,若是一個年輕人在炎熱的環境下生活,都是會導致自己渾身無力。因為生活環境,肯定會導致自己的身體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

2. 老年人腿腳不好吃什麼

香蕉、龍眼、荔枝、鴨梨等等之類的1補充維生素B ,2限制油脂攝取量,3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4少吃辛辣食物
5白天多補充6老人飲食應該要注意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統及其他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以下十個方面:
一、飯菜要香 老年人的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所以,為老年人做菜尤其要注意色、香、味。
二、質量要好 老年人體內的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因此要多吃些雞肉、魚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製品,這些食品所含的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三、數量要少 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七八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四、蔬菜要多 新鮮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防癌、防便秘都有重要作用。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五、食物要雜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果條件允許,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在10種左右。
六、菜餚要淡 吃得太咸會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容易引起血壓增高。
七、飯菜要爛 老年人的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
八、水果要吃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金屬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九、飲食要熱 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果經常吃冷食會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性地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口進食為宜。
十、吃得要慢 細嚼慢咽能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吃得慢些還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

3. 老人的腿腐爛,醫了很久都醫不好怎麼辦

老爛來腿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自者表現出患肢麻木發涼沉重足趾處有針刺痛小腿出現間歇性疼痛跛行等知患肢動脈脈搏微弱或者消失。 老爛腿中期(營養障礙期):患者缺血更加道嚴重開始出現麻木發涼怕冷並且伴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乾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回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症。老爛腿後期(壞死期):患肢出現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患肢由於長期血供不足,發生潰瘍或壞死,疼痛劇烈難忍,全身症狀常見有發熱口乾食慾減答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症狀,

4. 老年人腿軟無力是什麼原因

一、老人腿發軟主要與腎虛有關,補腎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腎虛引起腿軟乏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剛開始並不嚴重,只有在上下樓梯及走路時間過長後才會出現。隨著腎虛的發展,腿軟程度越來越嚴重,甚至站立十幾分鍾都困難,還會出現胳膊沒勁兒、膝蓋痛、怕冷、失眠、虛喘、脅痛等症狀。臨床發現,老人腿軟乏力還可能隱含著腦卒中、腦出血、腰椎管狹窄、脊髓型頸椎病、帕金森病等疾病。
二、老年人腿發軟的治療方法: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憋尿、過度勞累、經常熬夜、遭受驚嚇等,這些都會導致腎虛腿軟。黑色食物是補腎佳品,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老人可常吃黑米、栗子、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枸杞、黑松子等。補腎時,要根據腎虛的不同症狀,採取不同的補腎方法。
1、腎氣不足腿軟臂無力。除腿軟外,上肢也沒勁,主要是由於年高體弱,腎氣不能布達四肢引起的。
(1)栗子有補腎氣的功效,對治療腿軟乏力十分有效。將生栗子去殼,細細咀嚼栗仁,每日3—5顆,長期堅持。
(2)氣海穴位於肚臍直下1.5寸處,是補氣的要穴。將一側手的四指並攏,微微彎曲,指腹稍用力呈順時針方向揉,每次3分鍾,每日3次,連續3周。
2、腎陰虛損腿軟膝蓋痛。腿軟乏力,並伴有膝蓋疼痛、潮熱盜汗、小便黃等症狀。多由陰虛體質、陰精不足或虛勞久病,耗損腎陰所致。
(1)在足內側,足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有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太溪穴。刺激此穴位可增加人體的腎精,起到滋陰液、補腎水的作用。一側手的大拇指用轉圈的方式點按另一側的太溪穴,力度以感覺酸、麻、沉、脹為宜,每次3分鍾,之後換手點按另一側。長期堅持,效果更佳。
(2)腎陽虧虛腿軟怕冷。此類患者常表現為腿軟乏力且特別怕冷,夜尿頻多、大便偏稀。
患者可多食「肉桂蒸羊肉」。鮮羊肉150克,冷水下鍋煮熟後取出,切成小塊,加上肉桂6克及料酒、蔥段、薑片、食鹽少許,隔水蒸半小時後佐餐食用。每周3次,連食3周。
(3)關元穴位於肚臍直下3寸處,艾灸此穴可藉助熱力,增強溫腎助陽的作用。將艾條點燃,在關元穴皮膚上方3—5厘米處,旋轉施灸,每次10分鍾,每日一次。
3、腎氣不納腿軟喘息。腿軟乏力伴有喘息氣短、呼多吸少的症狀,是由於久病喘咳、肺腎氣虛、腎不納氣所致。多見於老慢支、肺氣腫等患者。
(1)將山葯100克與五味子3克、大米50克熬粥食用。此粥具有肺腎雙補、納氣平喘的功效。
(2)心腎不交腿軟失眠。患者常表現為腰酸腿軟、失眠、煩躁等症狀,這是腎陰虧損、心火偏亢、心腎不交所致。可將蓮子心3克、女貞子6克,開水沖泡,當茶飲,每日一劑,連服7日。

5. 老年人腿部皮膚潰爛是怎麼回事

老爛腿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者表現出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處有針刺痛,小腿出現間歇性疼痛、跛行等,患肢動脈脈搏微弱或者消失。 老爛腿中期(營養障礙期):患者缺血更加嚴重,開始出現麻木、發涼、怕冷、並且伴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乾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症。老爛腿後期(壞死期):患肢出現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患肢由於長期血供不足,發生潰瘍或壞死,疼痛劇烈難忍,全身症狀常見有發熱、口乾、食慾減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症狀,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6. 老人雙腿無力是為什麼 老年人雙腿無力的幾種原因

1、伴有腰腿疼可能是腰椎管狹窄
有些老年人,下肢無力且伴有腰腿疼,要考慮腰椎的問題。因為腰椎管狹窄有可能壓迫脊髓。老年人腰腿上出現一些毛病是很常見的情況,一些腰椎疾病也會因為腰椎漸漸突出而壓迫到神經,這時候常會出現肢體麻木的情況,甚至有的會出現疼痛的症狀,這時候專家建議老年朋友及時的醫院具體檢查再配合適量鍛煉,尤其不可輕易做按摩,以免加重腰椎損傷。
2、急性發作可能是腦血管病變
對於下肢無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單肢還是雙側,如果是突發的單肢無力且不伴有疼痛,則要排除是否由腦血管疾病引起,因為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偏癱。另外,雙下肢無力也可能出現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一定要及時診治。
3、走路如同踩棉花可能是頸椎脊髓病變
有的老人感覺雙下肢沒勁,走路像踩棉花,深一步淺一步的。坐時間長了或站的時間長一點,就會覺得吃不消,好像隨時都可能癱倒。這時候要留意是不是頸椎的問題,需要到醫院做一個霍夫曼征檢查(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變的神經病理反射檢查)。如果是突然兩腿不能動,且有小便困難,要考慮是否突發脊髓病變,椎體壓迫脊髓造成運動神經紊亂,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致癱瘓。
4、笨拙僵硬可能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還可能表現為行動遲緩,患者也會感覺走路沒勁,其實是邁不開步。這其實是由於帕金森出現的僵硬感,肌張力增高,走路不靈活。通常病情初發時,患者會感覺邁不開步子而且腿沒勁,但走一走步子就可以邁開。此外,帕金森患者走路時會有笨拙、發僵感,出門時也容易摔跟頭,家屬要做好看護,以免摔傷。
老人雙腿無力該如何緩解呢?
1、乾洗腿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從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條腿。重復10—20遍,可使關節靈活,步行能力增強。每天堅持做此項運動,還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書腫及肌肉萎縮等。
2、甩腿
一手扶樹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綳直,腿亦伸直。兩條腿輪換甩動,每次甩動以80—100下為宜。此法可防下肢肌肉萎縮、軟弱無力,或麻木、下腿抽筋等症。
3、揉腿肚
以雙手緊挾小腿肚子,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30次,兩腿交換6次。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部力量,防止腿腳乏力和酸痛。
4、扭膝
兩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樹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乏力、膝關節疼痛。
5、扳腳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雙腳的腳趾20—30次。此法能練腰腿、增腳力,防止推部乏力。
6、搓腳
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腎、降虛火、舒肝明目等作用,還可防止腳部酸痛、麻木、水腫等症。
7、暖腳
俗話說"暖腳涼腦",老年人一般是上熱下寒。暖腳就是每晚都用熱水泡腳,可使全身血脈流通,有利於身心健康。
8、蹬腳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住後腦勺,一條腿彎曲成90度,另一條腿由緩到急向空中進行蹬腳運動,每次3分種,然後再換另一條腿,反復8次即可。這樣,可使腿部血液流暢,有助於盡快入睡。

7. 老年人雙腿浮腫怎麼回事

老人腿浮腫,首先要考慮是否是有腎炎,或者是心臟的疾病,最好做一個腎功能,尿常規的檢查。建議服用由茯苓、蟲草、白木耳、豬苓組成的--苓白多菌粉,非激素,沒有毒副作用,益腎養腎,以調整機體免疫的平衡,增強療效,減少水腫的復發。並且可以長期服用。

8. 急~~~~~老年人腿疼怎麼辦

老年人腿痛怎麼辦?
如果排除風濕外
老年人腿痛的原因:
老人出現腿痛、或間歇性跛行和走路沒勁兒時,可能是血管堵塞了,應該考慮看外周血管科。
供應四肢血液的血管稱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適很常見,常常誤認為「老年關節病,體力不好,或坐骨神經有問題等。
腿痛症狀不能只當成是老年慢性病,不著急慢慢地治療,最終延誤診治良機。
關節病和神經病變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變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區分開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續性的,而後者是間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幾分鍾後出現小腿、臀部、髖部或足弓疼痛、發緊、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幾分鍾後又能恢復行走,反反復復。
另外:
1.骨質疏鬆
2.間歇性跛行:
是否經常感到四肢無力、容易疲勞或出現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覺?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脹、疼痛的感覺,休息後疼痛又會消失。是否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到了夜裡更為劇烈,這些症狀要考慮間歇性跛行
3.血管間歇性跛行:
血管間歇性跛行與神經間歇性跛行的表現有點相似,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屬於血管外科疾病,後者屬於骨科範疇。由於兩者的發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變可以同時存在,所以發病表現相似,不易區別。
血管間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與運動有關,而不是和脊柱姿勢的變化有關。其症狀好發單側,伴有冷感,一般沒有感覺麻痹,步行停止症狀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為動脈閉塞,這一側的足背動脈搏動一定減弱或消失。

4.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其特點是:疼痛-緩解-再疼痛,反復發作。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若處於某位置過久或活動多時,疼痛又起,可聽到關節粗糙摩擦聲。隨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增重,還可影響其他關節部位。
判斷骨性關節炎主要依靠X線檢查,關節間隙不等寬或狹窄、關節處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變形、軟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等,是骨性關節炎的基本特徵。

防骨質疏鬆,平時多注意合理飲食、定期運動。
保持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如高鈣低脂的鮮奶及芝士、魚類及深綠色的菜都是好的選擇。根據體質的陰陽偏頗,定期選服補腎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間接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活動。應戒煙及避免過量飲酒,及時防治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
堅持適當運動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游泳、保健操、太極拳、散步等,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促進骨細胞的活性。但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尤其是引起肌肉過度酸痛的運動。打拳、跳舞時轉身、轉頸及彎腰動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做一些負重的運動,如爬坡、上樓梯等,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工作、活動或休息時,均不要長時間處於同一體位或姿態,要經常進行動作位置的變換調整。

治療腿疼的手法分以下5個步驟: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位於足跟的後上方。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以能耐受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後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兒;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可以塗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推20至30次。
3、點穴:第1個穴位在坐骨結節(臀溝中央能摸到的骨頭尖)和股骨大轉子(胯骨外側突出的骨頭)聯線的中點。第2個穴位是大腿後方中央。第3個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個在內踝的後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脹感為佳,每個穴位點1分鍾。
4、抖腿:站立時,用健側腿持重,患側放鬆,手掌按在大腿後方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鍾,然後坐下,微屈膝關節,手掌按在小腿後方,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鍾。抖動要連續、流暢、自如。
5、牽拉:趴在床上,雙手抓住床頭,由家屬一人或兩人握緊患者的腳脖子向下方牽拉,待患者感到疼痛減輕或消失時,維持這種牽拉力,直至沒勁了為止,連續牽拉5至10次。
除了上述手法治療外,還應該注意保暖防潮,以利於腿痛的防治。

預防腿部衰老5法
1、以手扶牆或桌子,分別用單足站立10秒鍾,左右交替20次。
2、以手扶牆或桌子,抬起腳後跟,然後下蹲5秒鍾,使胸部盡量貼近大腿,反復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時動作要慢。
3、扶牆或桌子,用腳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4、坐在沙發或椅子上,壓膝壓髖,用雙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開、合攏,使髖部盡量外展,做10~20次。
5、平卧床上,左腿盡力屈髖屈膝,雙手抱住下肢使膝關節盡量貼近同側肩部,停留3~5秒鍾復原,左右交替,20~30次。

9. 老年人腿不好怎麼辦

中老年人出現下肢疼痛,麻木,酸脹或間歇跛行時,很多人都誤以為是老寒腿,骨質疏鬆,關節炎等;自行診斷吃點止痛葯,補點鈣劑後,病情卻不見好轉.其實,老年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造成的惡果,應該考慮去醫院看外周血管科。
供應四肢血液的血管稱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適很常見,常常誤認為「老年關節病,體力不好,或坐骨神經有問題等。
腿痛症狀不能只當成是老年慢性病,不著急慢慢地治療,最終延誤診治良機。

另一種常見的下肢水腫是淤血阻滯引起的,表現為下肢皮膚粗糙,隱痛,發冷等氣血不通現象,嚴重者可出現一側下肢靜脈閉塞.但對老年人來說,經常出現下肢腫脹現象還應注意區別腎,心,肝等主要臟器的病因,及時化驗肝,腎功能及尿常規,不要耽誤其他病的診治。
老年人常見的下肢水腫除病因外,生活的調理應注意以下方面:
1.睡覺時下肢適當抬高,坐椅不可太高,減少下肢下垂的時間.衣褲不能太緊,注意保護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環.
2.適當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活動過多,下肢疲乏會加重水腫;不活動則血氣不通,更容易水腫.
3.吃鹽不可太多.太鹹的食品,肥甘厚膩的食品都不利於消化.
4.注意保護腎臟,除經常檢查腎功能外,一般葯物不應使用,以減少腎臟負擔.多吃些有利消腫的食品,如赤小豆,冬瓜,西瓜,葫蘆等,不要輕易使用。

老年人如出現腿抽筋,可立即採取以下方法解救。
(1)立即離床下地走動,並忍痛用患足前掌下蹬地面,常可迅速解除小腿
肌肉的痙攣,使疼痛消失。
(2)立即坐起,把腿伸直,然後用雙手用力將腳掌往背屈方向後掰,可迅速解除小腿痙攣。
(3)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摩、按壓鼻尖下的人中穴,使穴位有酸脹感,可解除小腿抽筋。
(4)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按壓腳後跟兩側,並用力上下搓動,也可迅速解除小腿痙攣。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腿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福中什麼是指長壽 瀏覽:804
普通的入職體檢項目多少錢 瀏覽:436
50歲型男穿衣搭配 瀏覽:79
祝90歲外婆生日快樂 瀏覽:231
關於孝順的經典詩句 瀏覽:737
昌平區陽光之城養老院電話 瀏覽:576
養老院護工私下怎麼收費 瀏覽:260
阜寧縣養老保險 瀏覽:661
黑龍江養老金15年 瀏覽:106
父母的愛心怎麼寫 瀏覽:2
子女和父母住如何管錢 瀏覽:218
辦理佛山戶口最低退休金 瀏覽:977
老年痴呆手淫 瀏覽:261
出生到現在多少歲退休工資 瀏覽:725
想讓孩子長大給父母買東西怎麼說 瀏覽:6
重慶市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瀏覽:790
開個養生中葯材料需要多少錢 瀏覽:218
濟南養老保險去哪裡辦理 瀏覽:993
久久夕陽紅老年公寓 瀏覽:947
老年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