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市總共有多少穆斯林回民
乾隆年間,武清縣楊村鎮就建立了清真寺,吸引了大批外地回民來此落戶;薊縣上倉鎮的回民系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山東而來天津市區的回民聚集區也是在清朝未年正式形成的。據統計,光緒十年(1884年)天津的穆斯林約3萬人,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是6.26萬人,1996年人口普查天津穆斯林已有30餘萬人,在天津市29個少數民族中占首屈一指的位置。
㈡ 2010年中國各省清真寺數量或者2015年我國各省穆斯林及清真寺數量。要求數據源於官方網站、文件等,謝謝
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人口為2181萬人,其中,信仰伊斯蘭的人口達1300多萬(維吾爾族10001302人、哈薩克族1418278人、回族983015人、柯爾克孜族180472人、東鄉族61613人、塔吉克族47261人、烏孜別克族10114人、撒拉族3728人、塔塔爾族3242人、保安族568人),佔新疆總人口的一半、全國穆斯林人口的一半。
第一名:新疆,穆斯林人口1340萬,新疆有清真寺24000多座。
第二名:寧夏,穆斯林人口250萬,寧夏有清真寺4000多座。
第三名:甘肅,穆斯林人口137萬,甘肅有清真寺2500多座。
第四名:青海,穆斯林人口115萬,青海有清真寺930多座。
第五名:雲南,穆斯林人口109萬,雲南有清真寺820多座。
第六名:河南,穆斯林人口102萬,河南有清真寺620多座。
第七名:河北,穆斯林人口60萬,河北有清真寺578座。
第八名:山東,穆斯林人口54萬,山東有清真寺506座。
第九名:安徽,穆斯林人口33萬,安徽有清真寺121座。
第十名:遼寧,穆斯林人口31萬,遼寧有清真寺119座。
第十一名:內蒙古,穆斯林人口27萬,內蒙古有清真寺102座。
---------------
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
北京市穆斯林人口249223人,主要分布在近市區的牛街、教子胡同、花市、長營、馬甸、於家務等地和遠市區的大興、昌平、順義、密雲等區縣。北京市有2個回族鄉鎮,分別是:通州區於家務回族鄉、朝陽區常營回族鄉。
天津市穆斯林人口177734人,天津市有53座清真寺。
上海市穆斯林人口78163人。
江蘇省穆斯林口130757人,分布在全省各市縣,以南京、揚州、鎮江、淮陰等市較為集中。
江蘇省有1個回族鄉鎮:揚州市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江蘇省有43座清真寺。
福建省穆斯林人口115978人
浙江省穆斯林人口38192人,主要分布在杭州、寧波、嘉興、義烏等地。
山西省穆斯林人口59709人,主要分布在太原、大同、長治、晉城、臨汾、運城等城市。山西省有106座清真寺,著名的有大同市九樓巷清真大寺、太原市清真古寺、長治市清真北寺、長治市清真南寺等,均建於元、明時期。
海南省穆斯林人口10670人,主要分布在三亞、海口、通什、陵水等市。
三亞市穆斯林,約占海南省穆斯林人口總數的80%,主要居住在羊欄鎮的回輝村和回新村。
三亞市有6座清真寺,著名的有三亞市清真西寺、三亞市清真南寺等。
湖南省穆斯林人口94705人,分布全省122個縣、市(區)中,以常德、邵陽兩市最為集中,兩市穆斯林人口佔全省穆斯林人口總數的73%。湖南省有6個回族鄉鎮,分別是:邵陽市山界回族鄉、常德市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常德市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常德市楓樹維吾爾族回族鄉、常德市青林回族維吾爾族鄉、益陽市鮮埠回族鄉。湖南省有45座清真寺,著名的有長沙市清真寺、常德市清真寺、邵陽市清真古寺等。
陝西省穆斯林人口138716人,在全省10個市地和104個縣市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安、寶雞、咸陽等市和安康、漢中、商洛等地區。陝西省有3個回族鄉鎮,分別是:商洛市鎮安縣西口回族鎮、鎮安縣茅坪回族鄉、寧陝縣江口回族鎮。陝西省有118座清真寺,著名的有西安化覺巷清真寺、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寺、西安小皮院清真寺等。
吉林省穆斯林人口118799人,主要分布在長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延吉、渾江等城市及九台等農村。全省有清真寺96座。吉林省有2個回族鄉鎮,分別是:九台市胡家回族鄉、長春市雙陽區雙營子回族鄉。
黑龍江省穆斯林人口101749人,遍布全境,較集中的地方主要有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佳木斯、伊春、鶴崗、七台河、雙鴨山、牡丹江、雞西、黑河等城市。黑龍江省有72座清真寺,著名的有哈爾濱市清真寺、齊齊哈爾卜奎清真寺、黑河清真寺、阿城清真寺等
㈢ 天津市總共有多少穆斯林回民
據統計天津市總共有穆斯林回民 119,867人。
成都敬老院大全
名稱 地址 電話
保和鄉敬老院 楊柳村五組 4724629
成都市第二社會福利院 龍泉驛區南街70號 4852344
成都市第一社會福利院 楊柳南路 4714258
成都市兒童福利院 營門口路246號 7737372
成都市穆斯林土橋頤年院 金牛壩金牛賓館對面 7514885
成都市青羊區第二人民醫院托老院 銅絲街 6926587
成華區聖燈鄉敬老院 二仙橋路 3349109
金牛區青龍鄉人民政府敬老院 紅花埝村一組 3114613
金牛區天回幸福院 明月村8組 3573826
金堂社會福利院 金堂縣郊山路17號 4982644
錦江區海地通敬養院 花果村8組 4793481
錦江區三聖鄉幸福頤和中心 幸福村2組 4795445
郫縣犀浦鎮敬老院 犀浦鎮 7852581
武侯區簇橋鄉敬老院 簇橋鄉沈家橋村8組 5013487
武侯區漿洗街轄區敬老院 洗面橋下街67號 5592877
武侯區永豐鄉敬老院 高升橋 5061809
新都縣大豐鎮敬老院 新都縣南街 6682007-2067
新都縣軍屯鄉敬老院 新都縣軍屯 3972058
新都縣龍橋鎮山水村敬老院 新都縣山水 3988048
新都縣石板灘鎮福利院 新都縣東風 3987091
新都縣收容所 新都縣新太路 3972537
㈤ 蘭州有穆斯林養老院嗎
蘭州廟灘子有穆斯林養老院
電話3622664
㈥ 蘭州清真養老院有哪些
摘要 伊光穆斯林養老院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五星坪後街170號,總佔地約10畝,建築面積為4000平方米,建設有仿古式標准化老年公寓、醫療室、圖書室,活動中心、餐廳、園林綠化、室外健身活動場所等,設有普通三人間、標准兩人間、標准四人間、標准六人間、夫妻間等46間高標准養老房間,135張床位,房內裝修大方簡潔,多種居家戶型舒適安全,足以滿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院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清幽,遠離城市喧囂,毗鄰考賽勒清真寺,是一所集養老、康復、醫療、履行穆斯林生活習俗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場所。
㈦ 急!誰知道天津市紅橋區穆斯林養老院的電話
27582578 這是電話 天津唯一一家 只收回回的 養老院
㈧ 成都有哪些養老院/敬老院
補充成都養老院
名稱 地址 電話
雙流縣
天府新區一暄康養養老中心 天府大道南段2039號(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內4棟別墅)4000181182
天府新區頤養居養老服務中心 天府新區核心口岸正興大安路 02864130571
康和敏盛社區長輩照護中心 02861814801
金牛區
一暄康養分店 兩河公園中國小鎮A區6棟 4000181182
㈨ 天津市穆斯林的法定節假日是多少天
您好!每年的穆斯林的法定節假日是三百六十五天。信伊斯蘭教可以不用還房貸了,可以不用上班養家糊口了。
㈩ 莒縣附近有養老院嗎
嘿 我來! 復制的 請給我滿分 老大!
【分布情況】2004年西安市725.01萬人,寶雞市369.20萬人,咸陽市489.75萬人,銅川市84.33萬人,渭南市536.75萬人,延安市208.80萬人,榆林市336.79萬人,漢中市373.99萬人,安康市294.97萬人,商洛市240.62萬人,楊凌示範區14.23萬人。
【年齡構成】2005年全省總人口年齡構成為0-14歲人口佔19.76%,15-64歲人口佔71.66%,65歲及以上人口佔8.58%。
【性別構成】2005年全省總人口中,其中男性1913.6萬人,佔51.44%;女性人口1806.4萬人,佔48.56%,性別比為105.93(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城鄉人口】2005年全省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385萬人,佔37.23%,鄉村人口2335萬人,佔62.77%。
【人口變動】2000年總人口3644萬人;2001年總人口3659萬人;2002年總人口3674萬人;2003年總人口3689.5萬人;2004年總人口3705.2萬人;2005年總人口3720萬人。
【西安回民】關中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由東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東南的交通要道;西安——古代的長安,既位於這一重要通道的樞紐,又是溝通東西交通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唐、宋以來,阿拉伯史書、波斯、中亞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員、宗教家在這條路上不斷來往,並且有相當數量的人,由於多種原因,先後定居下來。這一地區在回族形成過程中,就成為重要的地區之一。
伊斯蘭教傳入長安的時間約在7世紀三四十年代。阿拉伯的使者、商人、宗教家,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其中尤以商人居多。當時長安的東、西兩市,是他們的雲集之地,唐人筆記、《太平廣記》中都多次提到「胡店」、「波斯肆」,這是唐代長安穆斯林的來源之一。
唐代在安史之亂期間,曾借過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幫助平亂。中國史書對此有所記載,阿拉伯史書也有記載:阿拉伯帝國應唐朝的邀請,派兵平亂,「唐王曾答應阿拉伯帝國的援唐官兵,可以留住長安,允許他們和中國女子結婚,並在762年(唐肅宗寶應元年)敕建清真寺一座」這是長安穆斯林的來源之二。
《資治通鑒》卷二二五代宗大歷十四年(779)條:「庚辰(七月)詔回訖、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無得效華人」。「諸胡」包括中亞的九姓胡在內。九姓胡是康、安、曹、石、米、何等九個小王國的總稱。他們長期以來,不斷到長安經商,有些住久了,各以國名為姓。在長安及附近回族中,安、曹、康、何、米等姓的為數不少,且多聚居一村,以族姓為村名。九姓胡各國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伊斯蘭教。8世紀以後來長安的九姓胡人中,當有不少穆斯林。明、清兩代長安及其附近的不少回族碑文中的定碑人,是安、石、米、何等姓氏;這些姓氏至今仍為西安回民大姓。根據上述情況看,唐代九姓胡中的穆斯林在長安居留下來,這是當時長安的穆斯林的來源之三。
【人口民族】綜合以上情況,說明唐代國外各地的穆斯林,不少在長安及其附近居住下來,經過唐、五代,長期生息繁衍,使這里的穆斯林人數日益增多。這就為這里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由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滅亡的4個多世紀中,遼、金、夏、蒙古與北宋、南宋先後對峙。中原地區戰亂頻仍,給各族人民帶來長期而深重的災難。另一方面,又使中原的各族人民增多了錯雜居住、經濟文化交流以至聯合反抗各族統治者的斗爭的機會。所以這一時期就成為我國歷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回族的形成也就在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