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膈疝請大家看看是么
隔疝手術三甲醫院都能做。總費用一般3千多,不過各地價格不一。
2. 請問膈疝、胸腔胃是否可以做微創治療手術
問題分析:這種一般都是開放手術,不過大的疝氣,有的醫院都是用微創了,因為牽涉到用補片修補,所以手術的難度比較大意見建議:一般的醫院做微創肯定做不了,我知道的北京朝陽醫院做這種微創疝氣,不管是隔疝,還是腹壁疝氣,都比較多
3.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重點科室
首都兒科研究所(原中國醫學科學院兒科研究所)呼吸研究室(科)創建於1958年,1960年成立呼吸病房,1975年發展呼吸專業並建立呼吸功能室,並開展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器治療,1980年成立哮喘專業門診,1984年開展反復呼吸道感染(RRI)及免疫治療門診。1985年與國內協作組合作,牽頭正式成立了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1992年成立哮喘防治、教育中心。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科目前為我院重點科室。
1986—1988年在國際兒童基金會(UNECF)資助下,在分布於我國南、北、中部的社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小兒肺炎流行病學的調查,並引用WTO的病歷管理方法結合我國情況建立一套有我國特色的管理方法,開展小兒肺炎的防治工作,1986年在山西稷山縣進行的肺炎監測中,發現流行性喘憋肺炎流行,並證實其病原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為此後該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做出了巨大貢獻。2000年12月,我所申請獲得「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支持的重點呼吸學科;2002年,呼吸科正式組建國內第一個系統的、規范的兒科門診呼吸治療室,在為患兒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我國呼吸治療醫師的培養方向。同年成立了纖維支氣管鏡室,用於呼吸系統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在科研方面:呼吸科與臨床實驗室、高科技實驗室等合作,在呼吸道疾病病毒監測與檢測的研究方面,取得多項突破。2003 年2月成立了北京市兒童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治療中心,此項目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資助,為北京市重點扶植的學科。 是醫院重點專業,由國內知名專家和中青年業務骨幹組成。學科帶頭人馬繼東主任醫師,任中華小兒外科學會委員、北京市產前診斷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等。我們發揚醫療、科研和教學相結合的優勢,使本專業保持在國內學術界的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臨床治療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新生兒外科是小兒外科領域唯一以年齡為依據劃分的專業,病種幾乎涉及各個器官系統。其工作重點是對於各種先天性畸形的診治。典型疾病包括:食管閉鎖、先天肥厚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直腸肛門畸形、膽總管囊腫、臍膨出、腹裂、膈疝、部分泌尿系畸形、運動系統畸形及各種發生於胚胎期的腫瘤等。以上絕大部分疾病經過治療可以得到康復。 姓名:盧平
性別:男
職稱:葯師職務:黨委書記、副所長
職責范圍:主管黨、工、團、老幹部全面工作及人事科工作。
聯系方式:85628364
工作經歷:
1973.6-1985.1北京宣武醫院 葯士
1985.1-1987.10 北京宣武醫院 團委書記
1987.10-1993.1 北京市衛生局 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
1993.1-2000.7北京兒童醫院 副院長
2000.7-2003.11 北京市衛生局機關服務中心 副主任
2003.11-2006.2 北京衛生技術發展服務中心主任
2006.2-2006.6首都兒科研究所所長
2006.6-至今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
發表論文:
1、《關於用於SARS病人呼吸機消毒問題的探討》-《醫療裝備》雜志2003、7
2、《關於建立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機制的思考》-2004.8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年會論文集
3、《構築現代醫院UPS安全供電保障體系》-2004.8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年會論文集
4、《關於醫療衛生機構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9
5、《建立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規范化後勤服務體系》-2005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年會論文集
6、《醫院安全用電解決方案概論》-2006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年會論文集
獲得獎項:
1986年北京市優秀團幹部
1991年北京市迎亞運工作個人一等功
2001年北京市綠化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北京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社會團體兼職:
中國社區衛生協會 常務理事
中國醫院協會後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兒科醫學(中青年)研究獎勵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協會理事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醫院行政後勤管理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醫院建築學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市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
北京中醫葯協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科研院所企業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醫葯衛生文化協會副會長 姓名:范茂槐
性別:男
職稱:主任醫師職務:所長、黨委副書記
職責范圍:主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公室、財務科、葯事委員會工作。
畢業學校:首都醫科大學(大學)
北京大學國際MBA(碩士)
聯系方式:85628362
工作經歷:
1974—1977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學習
1977年12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外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1989-200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
1995-1999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
2006-至今 首都兒科研究所所長、院長、兼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
發表論文:
第一作者8篇、第二作者5篇、第三作者9篇。
獲得獎項:
參與「小兒漏斗胸手術方法的臨床研究」——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
參與「小兒胸壁器械的研製」——北京市衛生局技術改進二等獎
「小兒損傷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療」——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優秀論文獎
「兩期手術治療高位隱睾症」——醫院臨床科研二等獎
「淺談醫院品牌建設與聲望」——中國現代醫院管理雜志優秀論文獎
社會團體兼職:
北京醫學倫理學會醫院倫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編委
北京市扶助貧困兒童健康就醫基金會理事
北京醫學會理事
北京醫院協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市醫葯衛生界海外聯誼會理事
北京醫師協會常務理事
北京科研院所聯誼會副會長
北京市衛生經濟學會理事
北京市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
北京醫葯衛生文化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葯科學雜志編委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醫院控煙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健康雜志 理事
4. 熟悉北京市兒童醫院的請進!
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
尹惠英
職稱: 副主任醫師
專業: 胸外科
出診時間: 【外科門診】周三全天
個人介紹:
1955年6月生於北京,自1978年在北京兒童醫院從事小兒胸外科、普外科專業工作30餘年,1989年評為北京市臨床優秀青年醫師。1993年晉升副主任醫師。參與科研課題《小兒漏斗胸手術方法的臨床研究》,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在《中華小兒外科》、《小兒心胸外科》等雜志參與發表醫學論文6篇。
個人專長:
熟悉小兒外科基礎理論,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
從事小兒胸外科專業20餘年,能完成胸廓畸形(雞胸、漏斗胸、叉狀肋)的矯正術;膈疝、膈膨升重疊修補術;縱隔腫瘤、肺腫瘤、食道囊腫摘除術;先天性肺囊腫、各段肺葉切除術。
能勝任小兒外科門診接診和急診處置工作,能按照《醫療診治常規》規范接診和處置病例,合理安排各項檢查和用葯。在闌尾炎、斜疝、包莖、腸套疊、嵌頓疝、隱睾、各種感染和全身小腫物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曾騏
職稱: 主任醫師、副教授
專業: 胸外科
出診時間: 外科門診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個人介紹:
小兒消化道畸形及腫瘤外科專家,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從事小兒胸外科10餘年,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小兒胸外科專家,在兒童胸壁畸形、胸腔畸形、膈疝、胸腔積液等胸外科疾病的救治上居國內領先水平。
我空間有專家詳細的出診時間表,號很難掛。
到西客站北廣場坐387路,到北京兒童醫院下車就可以了。
5. 引起Von-Bergmann綜合征的原因是什麼
【別名】裂孔疝綜合征;食管裂孔疝;VanBergmann疝;間歇性裂孔疝;滑動性膈疝綜合征();老年性復發性膈疝;胃心綜合征(gastro-cardiacsyndrome);膈上疝綜合征;食道旁疝(parae-sophagealhernia)。
裂孔疝綜合征(hiatusherniasyndrome)於1932年由德國醫師VonBergmann首先報道,1934年Cuuha提出用VonBergmann綜合征描述老年人復發性膈疝,此名詞近來很少應用,但食管裂孔疝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而且症狀復雜,診斷不易。
解剖學:食管裂孔之壁由橫膈膜的肌肉組成,橫膈右腳的肌纖維,前後分離再集合形成一個三角形缺口,直徑為2.5cm左右,成為食管裂孔,食道以向前、向下、向左傾斜的方向通過食管裂孔。在正常情況下有一段長約2cm的食管位於橫膈下,稱為腹部食管,食管下端和食管胃連接部分分別由上及下橫膈食管韌帶(膜)固定於食管裂孔處,以保持其正常位置。
病理生理及發病機制:吸氣時,膈神經興奮,橫膈下降,使食管胃連接部的折角變小,食管裂孔亦縮小。正常食管內的壓力低於大氣壓,而胃內則高於大氣壓,若以胃底壓力為「0」越接近賁門越高,到食管胃連接部壓力最高,可達2.5kPa,稱為「高壓帶」,升至食管則壓力迅速下降,且呈負壓。在橫膈下,吸氣時的壓力比呼氣時為高。食管胃連接部在正常情況下,能防止胃內容物逆流及胃疝入,其機制如下:
1.所謂「內括約肌」的存在。在食管、胃連接部,解剖上並無內括約肌,但如上所述,此處有高壓帶,因此使胃內容物不會逆流進入食管,出現食管裂孔疝時,此高壓帶壓力下降,且壓力高峰向食管方向移位,因此減少了防止逆流的作用。
2.食管下端與賁門位置的因素。這是由於:(1)腹部食管的存在;(2)食管與胃軸位置呈銳角(His角);(3)胃泡之存在(胃底高位);(4)賁門開口部在胃內呈楔形突起,這些因素都可以增強自胃向食管方向的阻力。
3.橫膈右腳。橫膈右腳之收縮或緊張使食管裂孔縮小,局部壓力增加,構成高壓帶力量的一部分。
凡某種因素破壞了以上3個因素之一,即可產生食管裂孔疝和胃向食管的逆流。
【病因病理】先天因素如發育不全、膈裂孔比正常寬大鬆弛。食管胃韌帶(膜)變長變細,失去系帶作用,是使胃底向上疝出的條件;肥胖、妊娠後期、腹內腫瘤(如巨大卵巢囊腫)、腹水、脊柱後凸側凸等使腹內壓力經常增高、賁門周圍的支持組織(如肌肉、韌帶、筋膜)減弱等均有利於裂孔疝的形成,可使腹內壓力驟然增加,常為發病的先驅因素。
病理分類繁多,吳鐵鏞等於1976年綜述提及近35年來就有50多種分類法,我國1962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曾經提出:(1)食道裂孔障礙;(2)可恢復性食管裂孔疝;(3)不可恢復性食管裂孔症。在後二類中,按發病原因與機制的不同,又可分為先天性、後天性、牽引性與壓力性等4種。
近年來北京、上海等醫院認為分成以下三類,比較實用。
1.滑動型裂孔症(滑入型裂孔疝)。最多見,佔85%~90%。食管胃連接部高於橫膈,食管與胃軸構成的His角消失,胃的一部分疝入膈上,牽拉食管韌帶和腹膜,構成不完全疝囊,疝囊的後壁為胃,疝比較大時,部分大腸、大網膜可進入疝囊內。本型患者,胃液易反流至食管,加上食管被疝擠壓後,局部循環發生,加上食管被疝擠壓後,局部循環發生障礙,故下段食管炎常見。炎症反復發作及癒合可引起食管的瘢痕性狹窄,有時炎症蔓延至食管壁外,可致食管周圍炎。
2.食管旁疝。食管裂孔擴大到10~12cm,食管胃連接部仍位於正常部位,胃底和大彎向上移位,高於橫膈滾入胸腔,因而又有滑入型疝之稱。腹膜被牽拉通過擴大的食管裂孔進入縱隔,形成完全性疝囊。
3.混合型裂孔疝。最少見,食管胃連接部高於橫膈,胃底和大彎在食管旁,疝入胸腔。
真正的先天性食管過短症極為少見,這是由於胚胎發育障礙,食管下段及部分胃底位於胸腔內,在出生亦未下降到膈下正常位置。一般認為和後天性短食管型一樣,都不能稱為裂孔疝,不易與滑入型裂孔疝區別。
【臨床表現】本病患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女性多於男性,約3:1~2。但是國內吳鐵鏞等的資料與上述不同,男性多於女性,約2:1。40歲以上者佔64.3%。年齡最小者為14歲,最大者84歲。
臨床症狀可分為四組:
1.多部位疼痛。常見之腹痛多在中上腹,亦可單在左或右上腹。局限於劍突下的腹痛為本病較突出的症狀,腹痛可單獨或同時出現背痛或胸痛。少數病例呈急腹症表現而手術(尤其與膽石症或胃穿孔很難區別),疝小者往往疼痛較重,疝大者很少劇痛。有心前區痛、陣發性心律失常、胸悶及緊束感等,有時很難與心絞痛、心肌梗死鑒別。食管裂孔疝患者中有心臟症狀者佔13.2%~35.7%,可分為三種情況:(1)有食管裂孔疝而無心電圖改變,因有心臟症狀,飽餐後誘發,很象心絞痛,而在平時或彎腰時症狀往往加重;(2)食管裂孔疝伴有心電圖改變,心臟無器質性病變,心電圖改變是由於食管裂孔疝刺激迷走神經,而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稱為食管-冠狀動脈綜合征,常見於沒有動脈硬化的年青患者;(3)食管裂孔疝與冠心病並存。
2.反流症狀。由於食管裂孔的增寬和食管胃連接部高壓帶上移,下食管括約肌的抗反流作用明顯減弱,胃內容物可自由地經賁門逆流進入食管腔內,噯氣、反酸、吐食、嘔吐等均為反流症狀。食管內是鹼性環境,下食管黏膜在胃和腸的反流物不斷刺激下可出現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見胸骨後灼痛、刺痛、燒心等。反流有時可在睡夢中發生,並伴吸入性肺炎。
3.梗阻症狀。約佔14.1%~33.3%,患者有吞咽困難,部分胃疝入胸腔後可發生嵌閉,常有食管炎伴食管下段痙攣,食管腔狹窄等而出現發噎、下咽不順等症狀。賁門部附近的這些改變反射到咽部,可有咽部異物感,咽部發堵等症狀。
4.出血症狀。出血的發生率2.5%~20.7%,甚至高達33.3%不等,多由於下食管黏膜或疝入的胃黏膜糜爛、水腫、充血、潰瘍、梗塞或壞死及疝入裂孔以上部分因血液瘀滯使靜脈擴張至破裂而引起出血,多為間歇性黑便,亦可有嘔血等,出血量與疝入的大小無關,約佔20%之患者可伴有貧血症狀。
纖維內窺鏡檢查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而在疑有食管癌和原因不明的嘔血病人,可進行食管胃纖維內窺鏡檢查,以作為鑒別診斷的措施,內窺鏡檢查可見:(1)疝本身稍帶蒼白的食管黏膜(食管鱗狀上皮)與顆粒樣桔紅色胃黏膜(胃柱狀上皮)的交界線位置上移,但在有食管炎時,此線看不清楚。此外在食管裂孔疝的膈面上方,於內窺鏡下見到有胃黏膜的疝囊腔,具有持久的半月狀光滑邊緣,其上界為食管鱗狀上皮與胃柱狀上皮交界線,下界為膈關口處。吸氣時膨脹,呼吸時消退;(2)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現:有人認為只要有食管反流即可診為食管裂孔疝。輕症食管炎表現為皺襞粗大,表面發紅,重者可有糜爛或潰瘍,表面有白色纖維索性滲出物覆蓋,用鏡端推開時有滲血,病久者可見瘢痕和管腔狹窄。
【影像學表現】
X線表現
1.食管裂孔疝需靠X線檢查,包括:(1)抬腿腹部加壓法;(2)卧位轉換體位法;(3)頭低足高連續服鋇法等。其關鍵為在頭低位、右側卧位、深吸氣時進行檢查。
2.X線檢查時,呼吸動作對提高診斷率有十分重要意義,吸氣時除膈下壓力升高外,深吸氣時膈腳收縮,食管裂孔和腹部食管向下,此時食管縱行肌肉對牽拉動作產生反射性收縮,而使食管裂孔以下的食管和賁門疝入胸腔。
3.食管下段正常壺腹要與食管裂孔疝相鑒別,以避免錯誤地診斷為食管裂孔疝,吸氣時正常壺腹立即消失(此時拍片)而食管裂孔疝消失慢些。
4.有時腹部平片檢查對食管旁疝的診斷也有意義,在心臟影內可見到胃底部之圓形透亮區。
CT表現可顯示經食管裂孔疝入縱隔內的大小不同的疝囊。增寬膨大的疝囊位於橫膈中心腱上方,疝囊內為胃壁組織和(或)充有液-氣平面的胃腔,與腹腔內的胃相通。食管旁型裂孔疝則可見疝入胸腔內的胃並列於遠端食管周圍,而賁門仍位於膈肌下方。CT對顯示巨大裂孔疝並發胃扭轉特別方便、有利。
6. 先天性膈疝
現在懷疑胎兒隔疝,由於腸管等臟器突入胸腔會影響肺部的發育。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胎兒孕周太小,需要等待其他器官發育成熟後才可以分娩。
(北京協和醫院劉海元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 胎兒膈疝到底要不要
唉,我在孕23周也查出胎兒膈疝,等到26周又看了一次,還是膈疝,問了北京兒研所的大夫,認為發現的比較早,有可能比較嚴重,當然只是可能,具體胎兒肺發育情況不好估計,就做了引產。
8. 北京兒童醫院周六日內分泌有門診嗎
周六和周日都沒有門診
北京兒童醫院 科室列表
小兒中醫科 小兒呼吸內科 小兒感染內科 新生兒內科 小兒內分泌科
小兒血液內科 小兒消化內科 小兒普通外科 小兒腎內科 小兒心胸外科
小兒急救科 小兒內科 小兒骨科 小兒皮膚科 小兒心內科
小兒耳鼻喉科 小兒神經內科 小兒眼科 小兒精神科 新生兒外科
小兒泌尿外科 小兒風濕免疫科 小兒腫瘤外科 兒童營養保健科 小兒整形外科
小兒神經外科 小兒口腔科 兒童保健中心 影像中心
張燕 [住院醫師] 小兒眼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各類小兒眼科疾病,斜弱視,視光學專業疾病的診治
曾騏 [主任醫師] 小兒心胸外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胸外科疾病,小兒消化道畸形,腫瘤外科,兒童胸壁畸形,胸腔畸形,膈疝,胸腔積液
朱紅 [主任醫師] 小兒口腔科 北京兒童醫院 擅長:各種類型的兒童牙體疾病,兒童牙齒正畸,錯頜畸形及口腔黏膜病的診治
吳滬生 [主任醫師] 神經內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癲癇,小兒神經常見病,神經肌肉病,發作性睡病,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重症肌無力
吳敏媛 [主任醫師] 血液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各種血液疾病,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障,貧血,淋巴瘤,組織細胞病
賀延儒 [主任醫師] 心胸外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胸外科,小兒胸壁畸形矯治,腔腫瘤等症,尤其擅長漏斗胸,雞胸矯正
邢環 [主任醫師] 皮膚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擅長小兒皮膚科常見疾病、疑難病的診治,如:小兒濕疹,蕁痳疹,過敏性紫癜,玫瑰糠疹
張振英 [主任醫師] 耳鼻喉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聽力語言疾病,先天性頜面耳鼻喉畸形的矯治,尤以小兒咽喉及小兒氣管、食管疾病的
朱逞 [主任醫師] 內分泌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內分泌,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病,糖尿病,腎上腺疾病等
張毓文 [主任醫師] 腎病內科北京兒童醫院擅長:小兒腎臟疾病,腎症綜合症,小兒紫癜性腎炎,小兒血尿,腎功能衰竭,溶血尿毒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