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2016年中國4060老年人

2016年中國4060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2-09-04 06:47:30

① 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據官方權威部門統計,2016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
,佔全國總人口的16.7%。

② 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多少

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占總人口比重達17.3%,平均近4個勞動力撫養1位老人。

平均近4個勞動力撫養1位老人

十三五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由於70年代以來獨生子女較多,將來「四二一」家庭結構比較普遍,一對夫妻要撫養一個子女,照顧四個老人。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中年,父母漸漸變老,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現實壓力。

全國老齡辦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國家將加快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障制度,重點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為他們的長期醫療護理與長期生活照護提供穩定可靠可持續的費用來源和保障。

③ 2006年至2014年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

人口老齡化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構成挑戰。普遍的觀點認為,人口老齡化,導致整體社會消費意願降低,勞動生產率下降,社會經濟因此而中長期放緩。中國政府制定了多方面政策以應對這一趨勢。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過兩億的國家。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占總人口的16.1%;65歲及以上人口1.44億人,占總人口的10.5%。
老年人口還在不斷增長,未來還有加速趨勢。統計數據顯示,自」十一五」規劃以來,十年內,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299萬人,增加比例48.98%,年平均增速為4.90%。從2006年開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增速達到頂峰,2011年有所減緩,2012到2015年依舊保持年平均4.65%的高連續增長。
2006-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國家經濟信息中心預計,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2030年前後將是中國老齡化人口加速發展的時期。
中國老年人口發展趨勢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人口市場深度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二、人口老齡化對於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在一個中長期裡面,在消費、投資以及勞動生產率方面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老齡化從中長期影響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由於收入水平大幅下降,消費大多依靠之前積累的儲蓄,以及社會保障體系、子女的支持等,因此購買能力必然下降不少。這同時導致老年人的消費心理傾向於務實性消費,老年人對新產品、新科技功能也缺乏年輕人那樣的追求,這不利於消費層次的提升,並阻礙消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口儲蓄率的下降,還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社會投資的下滑。步入老年以後,收入水平的減少,導致個人青壯年時期積累的儲蓄呈下降趨勢。反映在整個社會上,當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時,必然帶來居民儲蓄率的降低。中國近30年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高儲蓄推動的投資增長。從這個意義上,未來整體中國的社會投資將呈現下滑態勢。
人口老齡化對於社會經濟的潛在影響,還在於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通常認為,老年人對於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吸收速度要低於青年人,這會削弱整體社會的創新能力,從而削弱了技術進步對勞動生產率提升的貢獻作用。而老年人基於生理機能的原因,本身也會導致生產能力的下滑。這些都不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並將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瑞銀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日本以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不高,即反映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一定程度上,由於伴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人口減少,從而總體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的效率,而儲蓄和消費意願的降低,反過來也會降低社會投資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這些因素將在一個中長期時間裡面壓低社會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效率。
盡管如此,老年人口的增加,對於許多致力於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和產品的企業來講,則是個很好的發展機遇。這樣的產品和服務涵蓋了護理、餐飲、旅遊以及輪椅、助聽器等諸多方面。這會衍生出一個非常可觀的銀發消費市場。此外,積極和恰當的政策,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老齡化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為此進行了積極應對。
三、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一)開放養老服務市場,完善服務配套政策
對於養老服務市場的支持,近兩年以來明顯增多,尤其是進入2016年。
2016年,中國政府出台了7個以上的有關養老領域的政策,涵蓋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等諸多領域,扶持養老服務業,以應對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作為重要的議題,在10月1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改領導小組會議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會議通過了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意見,要求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二)放開「全面二孩」,提高出生率
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提高出生率,以提高未來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行。從1971年中國強調有「計劃生育」,及至1982年確定為基本國策以後,「全面二孩」也是中國在限制生育方面邁出的最大步伐。國金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認為,基於人口結構與經濟狀況的變化,中國人口政策事實上形成一個從限制到鼓勵的過程。而放開二孩政策的本意在於,如果生的孩子多了,老年人在整個人口當中所佔比例提高的速度就會放緩。這被視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個重要舉措。
(三)推動養老金市場化改革
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對於中國的養老金支付產生較大的壓力。2015年8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養老金投資管理改革正式啟動,養老金市場化改革獲得實質性推進。這將提高養老金的資金回報率,有效提升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促進養老保險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健康發展的養老服務市場,還需要在稅收制度、醫療服務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改革。為推動養老服務這一新型服務業的發展,中國政府也在全力推動這些方面的改革。今年5月1日起,中國全面推行的營改增政策,將降低養老服務行業的稅收負擔。此外,媒體多有報道年底前可能出台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方案,也將助力這一市場的發展。
信息化也是這一領域大力發展的重要保障。中信證券報告預計,未來相關養老政策仍會出台,涉及的方向之一將會是促進養老服務信息化,鼓勵遠程醫療服務、家政O2O、醫葯用品配送等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同時,在社會保障方面,將會繼續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理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政府做好基本養老服務,而非基本養老服務交給市場。在養老產品方面,以房養老、長期照護險等養老金融產品的創新和發展也有望加快。
養老服務涉及領域廣泛,目前中國養老服務業尚處於初級階段。考慮到龐大的老年人口,在政策支持下,未來這一領域發展潛力巨大。這也必將對於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④ 中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五、在養老方式上,家庭供養仍然是我國老年人最重要的養老來源。

數據顯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將老年人昀生活來源分為勞動收入、離退休金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財產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員供養以及其他。無論東部、中部還是西部地區家庭,家庭成員供養的來源比例都平均高達40%左右。因此,家庭供養仍然是我國老年人最重要的養老來源,反映出家庭養老仍是我國主要的養老形式。其中,城鎮老年入主要依靠離退休金、養老金養老,農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家庭其他成員的供養是高齡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最主要生活來源。

總體來看,我國老年人口的基本狀況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改善。高齡老人逐漸增多,壽命不斷延長,婚姻狀況不斷改善,家庭供養是老年人的主要養老方式。

⑤ 中國有多少老人

2009統計公布: 中國老年人口1.6億,占總人口12%。2014年年底,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12億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老年人口破2億的國家。 按照專家預測,大約再過20年左右,中國老年人口就將突破3.5億!

⑥ 中國人口老齡化比例多少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版應增長的動態過權程。人口老齡化的具體標準是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
兩個方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老齡問題包括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而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相聯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關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和權益保護看作"老年人問題",把有關老年人增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稱為"老齡化問題",這是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范疇來認識老齡問題。

⑦ 中國哪一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中國於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1999年,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到總人口的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發達國家老齡化進程長達幾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國用了80年,美國用了60年,而我國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的速度還在加快。

(7)2016年中國4060老年人擴展閱讀

1999年,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到總人口的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後,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持續加快。據全國老齡委公布 的數據,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7%,2013年將超過2億。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不僅老齡人口總量世界第一,而且老齡化發展速度世界第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舉國上下必須關注的社會問題。

據聯合國預測,1990-2020年世界老齡人口平均年增速度為2.5%,同期我國老齡人口的遞增速度為3.3%,世界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國由6.1%上升至11.5%;

無論從增長速度和比重都超過了世界老齡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1.67億人,約佔全世界老齡人口6.98億人的24%,全世界四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年人。

2016年1月22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指出,中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截止2014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1億,占總人口的比例15.5%,2.1億的人里有將近4000萬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數量會進一步增多。

⑧ 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全球最高,美國排第三,那印度、日本等國呢

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咱們中國不僅是全球人口數量最高的國家,而且還是當前唯一一個人口總量超過14億的國家。但仔細看人口年齡結構特徵,卻與人口總量在全球排第二名的印度有較大差異。

印度尼西亞在全球排第八名,其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為1637.4萬;義大利排第九,老年人口約1387.6萬;第十名是法國,老年人口約為1367.4萬;第11名是英國,老年人口總數約為1237萬。

南生注意到,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墨西哥、菲律賓、衣索比亞、孟加拉國、埃及這些人口過億大國的老年人口總量均未能排進全球前十名,而德國、法國、義大利卻排進了前十。這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示,有網友知道嗎?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⑨ 中國社會老齡化現狀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測

據統計,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之後,老齡化進程進入減速期。

2007-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及比重

據預測,2016年中國人口數量將達136976萬人,2020年中國人口數量將為137702萬人,2036年中國人口數量為139349萬人。此預測沒有考慮男女比例導致的出生率的變化,從而引起的老齡化的增加對人口增長起制約作用等。

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高齡老人數量從2010年至2050年持續增長。由於高齡高齡老人群體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國失能老人規模或從現階段的625萬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萬人,35年裡增幅高達200%。

中國失能老年人口統計分析

從衡量老齡化社會負擔指標——老年撫養比來看,從2000年至今,老年撫養比加快增長,至2020年將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兒童撫養比的總撫養比指標到2030年將超過50%。數字說明勞動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將嚴重加重未來社會負擔,而為了「孝敬」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高效、有效、專業的養老系統/產業是解決老齡化社會帶來沉重養老負擔的唯一途徑。

中國人口老年撫養比預測

三、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1、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而且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程度。增加的這部分老年人口,由於機體抵抗力的減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會滋生疾病,從而增加城市的醫療消費。而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輕易地自己購葯治療,而會主動求醫治療。由於在當期的醫療體制下,財政對醫院的轉移支付機制尚不完善,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醫護人員往往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給病人開中高端的葯物,以提升自身的收入。這就使得城市的醫療消費往往傾向於中高水平的醫療消費。老齡人口所得的病,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性質決定了治療的長期性。而部分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購置昂貴的葯物或醫療器械。因此,部分老人的當期收入可能未必足以購置,從而激發了預防性儲蓄的動機,誘致當期老年人口跨期進行醫療消費。

2、會減少勞動力供給,降低勞動生產率。有效勞動力供給是確保經濟發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紅利是我國保持長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老齡化尤其是勞動人口的老齡化則會導致適齡勞動力比重下降,使我國喪失勞動力資源的優勢。是會制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目前正處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懂技術、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的支撐。而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必然伴隨著大量勞動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知識更新能力的減弱,制約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勞動年齡人口負擔加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深入,社會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的撫養比將越來越大,再加上對幼年子女的撫養,必將加重勞動年齡人口的經濟負擔。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內地勞動年齡人口總撫養比2010 年為34.2%,而2014 年則達到38.1%。

3、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當前,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進程快於城市老齡化,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正大量外流,這就使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素質整體下滑,不利於現代先進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障礙現代農業發展。同時,農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發展緩慢也必將全面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進程。3、會影響稅收政策和政府財政支出。人口老齡化必然帶來勞動力的減少,相應的就會減少納稅人的比例,而政府為了增加稅收收入,只能提高稅收,從而增加企業的負擔。同時,政府為了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將大幅增加用於醫療、衛生、養老等社會服務的財政支出,從而減少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
4、會減少社會儲蓄。社會儲蓄是經濟建設投資的基本保障,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及老年人收入的減少,其更傾向於消費,從而導致社會儲蓄的減少,並引起社會投資的減少,而影響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

與2016年中國4060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剛剛退休病逝退休金如何發放 瀏覽:120
老年人用什麼擦臉的好 瀏覽:487
老人頭不停的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517
小學生給父母的賀卡怎麼寫 瀏覽:396
甘肅省2014年度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357
重陽節金典句子 瀏覽:382
寧夏城鄉居民養老金怎麼辦理 瀏覽:790
廣州50歲生孩 瀏覽:550
試用期不交養老保險 瀏覽:460
養生養老度假運營機構 瀏覽:637
50歲每天高潮 瀏覽:608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瀏覽:962
50歲男子的精子 瀏覽:592
山東省離退休人員工資 瀏覽:511
50歲引產 瀏覽:435
佛山養老保險政策補貼嗎 瀏覽:918
老年痴呆不睡覺清醒 瀏覽:292
日本女性的退休年齡是多少歲 瀏覽:494
養老房和學區房哪個好 瀏覽:809
長壽花和虎皮蘭同時放在卧室嗎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