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級護理的四個級別
分級護理是根據對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同時可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的四個級別。
『貳』 護理等級一二三級標准
一級護理:用於病情重或較大手術後病情不穩定的病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護理比較繁瑣。二級護理:病情期急性症狀消失,大手術後病情穩定,但生活不能自理。三級護理:一般慢性病、輕症、術前檢查准備階段的病人、正常孕婦等。
確定患者的護理級別,應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依據,並根據患者的情況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1.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重症監護患者,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2.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3.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
4.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5.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6.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法律依據: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條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第二條:護理分級: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或)處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定的護理級別。
『叄』 護理級別分為哪四級
即特別護理(特別專護)、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普通護理)四級護理(特別護理)。
其中特別護理(特護)用大紅色標記,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術後的病人,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需要嚴密觀察和加強照顧。特護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一定都要特護。一級護理用粉紅色標記,表示重點護理,但不派專人守護。對絕大多數重危病人來說這就算是高等級的護理。
(3)養老院護理級別的劃分擴展閱讀:
護理注意事項: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肆』 護士級別分幾級
護士職稱分為五個級別,護士級別劃分(從低到高):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1、護士
受過中等護理專業教育,熟練掌握基礎護理和一般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能,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一定時間的護理臨床實習8個月以上,並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可成為初級護士,是具有一定衛生預防工作能力的中級衛生人員。
主要在醫院和其他醫療預防機構內擔任各種護理工作,配合醫師執行治療並進行護理,或負責地段內的一般醫療處理和衛生防疫等工作。
2、初級護師
條件相當於大專水平的護理人員。一般為護理專科、本科畢業或中專畢業5年以上經過培養提高,達到上述水平者,是從事護理專業工作的人員通過考試而取得的資格認證,這代表了相應級別技術職務要求的水平與能力,是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
在病房(科室)護士長領導下和本科主管護師指導下,參加病房臨床護理工作,指導護士進行業務技術操作,能帶領護士完成護理難度較大、新業務、新技術的臨床實踐;承擔中專護理教學,帶教護生實習,參加本科室的科研工作,撰寫科研論文和工作總結。
3、主管護師
為護士評定職稱級別之一,護理人員的中級技術職稱。
在護理部主任或科護士長的領導下進行檢查督促工作,解決本科護理業務疑難問題,配合科護士長組織本科護師、護士進行業務學習,編寫教材,負責講課,協助組織大專及中專護生的臨床實習,協助科護士長制訂本科的科研計劃並指導本科護師、護士開展科研工作。
4、副主任護師
是護理人員的高級職稱,副高級技術職稱,介於主管護師和主任護師之間的護理職稱。
應具有護理本科水平,並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科研成果,進行護理理論、技術及科研和教學工作,負有提高護理質量,發展護理學科的任務。組織主管護師、護師、進修護師的業務學習,擬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材、負責講授,承擔不同層次護理本科和專科學生的臨床實習教學;善於總結護理經驗,能撰寫護理論著和譯文;協助護理部主任加強對全院護理工作的領導。
5、主任護師
是護理人員的高級技術職稱。
『伍』 養老院是怎麼劃分入住老人等級的
大部分養老院都有自定的老人護理等級,主要是根據入住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醫療介入情況來劃分的。
根據《青島永安養老院各護理等級的護理規定》。
分級護理標準是根據老人的年齡、生活自理程度、身體狀況以及特殊要求而制定的。
可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護理和專項護理。也可分為全自理護理,半自理護理,完全不自理護理。
1.全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老人吃葯,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
2.半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並幫助老人吃葯,提供可以半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幫助他們健身以恢復他們的肢體功能。
3.完全不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喂老人吃飯吃葯,每天最少3次幫助肢體活動,按摩、翻身、擦洗污漬等。為老人洗衣服,提供老人用防褥瘡床墊,每月擦洗一次身體。對於一些特殊的老人經家屬同意會增加一些服務項目。
(5)養老院護理級別的劃分擴展閱讀:
入院須知與要求:
一、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入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三、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四、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五、入住老人不得將電器帶入敬老院。若確實需要,經院方同意方可帶入使用,全部費用(包括電費)由家屬擔負。
六、敬老院對老人提供流動服務與呼叫服務相結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項服務,應該與院方協商。
七、入住老人如果不習慣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費用按天數退還。
『陸』 養老院護工護理等級不同工資也不同嗎
是的
養老護理員大部分是臨時工,低待遇、低薪水已是不爭的事實。就全國而言,養老護理員月平均工資低的僅有1000至2000元。
公辦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工資僅在2000~3500元之間;民辦養老機構視經營情況而定,工資也在2500~5000元之間。除少數經濟較發達城市,絕大多數城市沒有為護理員上五險一金,致使多數護理員有「臨時」思想,缺乏職業歸屬感。
養老護理員工資及等級
初級:3500起步,要求:老人能自理不住家
中級:4500左右,要求:飲食照料、排泄照料、功能訓練
高級:5500左右,要求:除以上技能外還要掌握應急急救、心理保健等,一般是不能自理的老人。
但是如果有護理員證的話,就可能會好一點。養老護理員和育兒嫂都是按級別分類的,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根據提供服務內容的不同,目前初級養老護理員的工資每月約在3500元左右,這是在老人能自理、護理員不用駐家的情況下。如果老人不能自理,那麼,初級護理員的費用要提高至4000元。
養老護理員工作前景
現狀:三低三高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持證率低於50%,且初級養老護理員占持證人員的70%以上,養老從業人員呈現社會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和流動性高、職業風險高、年齡偏高的「三低三高」現象。
前景:重點行業推進
提高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將養老護理員行業作為重要行業推出;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同時為養老護理員繳納五險一金;完善職業發展體系,把養老護理員納入專業技術人員而非技術工人隊伍;加強養老護理員的繼續教育培訓;給予養老護理員政策補貼。
『柒』 護士的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一、護士等級分級標准
護士(初級職稱)——主要是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
護師(初級職稱)——是指醫師或技師,可以是大中專學歷的護士工作三/五年後通過考試獲得,也可以是護理本科生在畢業後工作滿一年後通過考試獲得。護師具有一般的護理工作的操作能力,可以獨立完成護理任務。
主管護師(中級職稱)——要求須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了解相關的學科知識和國內外本專業發展的大趨勢,並且還要有一定的護理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和常用的急救技術,能獨立處理較復雜技術問題。
副主任護師(副高級職稱)——須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相關學科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備種疾病護理常規及技術操作規程,較全面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的大趨勢,並且能將理論運用於實踐當中。
主任護師(高級職稱)——是護理人員中的正高級職稱,是護理行業裡面職稱級別最高的醫護人員。在護理部和(科)護士長領導下,指導本科護理業務技術、科研和護理教學工作以及檢查、指導本科危重症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護理措施的落實及效果評價。一般慢性病、輕症、術前檢查准備階段的病人,正常孕婦等。
『捌』 養老院里的護理分幾種
養老院里一般分三級護理:自理、半護理、全護理。
『玖』 護理的等級分別是什麼意思
分級護理是根據對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可分為以下四級:
一、特級護理
護理要求
1、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
2、隨時觀察和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瞳孔、尿量的變化;
3、按護理計劃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
(1)完成靜脈輸液和靜脈給葯。
(2)保持各種引流管通暢,觀察並記錄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質,有異常時留取標本。
(3)做好晨、晚間護理,保持床鋪清潔,乾燥,舒適,保持病員皮膚清潔,及時清理嘔吐物、排泄物。
(4)每2-3小時幫助病員更換體位,按摩受壓部位,拍背,預防並發症。
(5)每日兩次口腔護理。
(6)昏迷病人每5-10分鍾吸痰一次。
(7)用氧帳療法者,按時檢查氧的濃度、流量和溫濕度。
(8)定期抽動脈血檢測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
(9)用電動呼吸者,嚴密觀察機器效能,每日4-6次濕化痰液,定期消毒螺旋管。
(10)用三腔管止血者,定時進行氣囊減壓。
(11)准確完成各項治療,如透析、脫水劑的應用等。
4、做好對症護理。
(1)根據病情留取各種標本及時送檢,負責取回化驗報告。
(2)完成床邊心電圖、X光線等各項檢查。
(3)高燒病人要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
(4)昏迷病人及時清除嘔吐物。
(5)休克病人一方面有效的輸液補充血流量,另一方面嚴密注意血壓、脈搏的變化,記每小時的尿量。
(6)必要時給病人電除顫、氣管插管、心肺復甦、三腔管止血等。
5、營養護理
(1)能進食者給予喂飯,原則少吃多餐。隨時喂水。
(2)昏迷病人行鼻飼供給營養。特護人員按病員標准體重每日的總熱量和液體量及每日所需要的營養成份,配製成流質,每日六次由胃管注入。
二、一級護理
護理要求
1、根據病情制訂出護理計劃,各班按護理計劃護理。
分級護理
分級護理
2、每1h巡迴觀察一次病人,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意識等變化。做好特別記錄。
3、保持引流管的暢通,注意引流物的色、量、性質。按規定時間和操作要求更換引流裝置。
4、准備好各種搶救葯品、儀器、用物。
5、熟練掌握並及時應用三腔管止血、電除顫、氣管插管、心肺腦復甦。
6、認真做好基礎護理。
三、二級護理
護理要求
1、注意觀察病情,觀察特殊治療或特殊用葯後的反應及效果,每2h巡視一次。
2、根據病情可在床上或室內輕度活動。
3、協助病人做好晨、晚間護理。
4、針對不同疾病做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
四、三級護理。
護理要求
1、每日巡視2次(新標準是3個小時巡視一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況,注意病人飲食及休息。每日測體溫、脈搏2次。
2、督促遵守法規,做好衛生宣教。
3、參加力所能及的輕微活動。
(9)養老院護理級別的劃分擴展閱讀
一、特級護理適用對象
用於生命垂危、病情多變,隨時需要進行應急搶救的病員以及大面積灼傷,大手術後病人,24小時專人守護。
二、一級護理適用對象
用於病情重或較大手術後病情不穩定的病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護理比較繁瑣。
三、二級護理適用對象
1、病重期急性症狀消失,大手術後病情穩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
3、普通手術後或輕型子癇等。
四、三級護理適用對象
1、一般慢性病、輕症、術前檢查准備階段的病人,正常孕婦等;
2、各種疾病或術後恢復期的病人;
3、能下床活動,生活自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