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老人打乒乓球是由很多益處的,那麼老人如何打乒乓球呢,大家有什麼方法介紹嗎,下面我為你分享老人打乒乓球的方法吧!
1、學會握拍
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主要是看什麼情況。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太用力握拍會影響發揮,而太松會影響准確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關節和食指第二關節扣住拍柄兩側,呈鉗狀,距離適中,拍柄壓住虎口。
橫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貼住球拍的根部,中指、無名指小指三隻手指彎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則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適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發球的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
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後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檯面的水平面之上;
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3、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彈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於球自身固有的彈跳特性。一隻標準的乒乓球,從30cm高處垂直落下,落到一張標準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應彈起23cm。當然,我們還需要習慣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彈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實際向前運行的規律,這些有待於通過隨後的練習來掌握。
5、進行單人練習
老年人學習打乒乓球最好的練習方法莫過於顛球了,拿一個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彈出,你就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試幾次,如果你能做到讓球連續地、穩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彈起、落下、再彈起……本項練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已經會「顛球」了。顛得高而慢是一種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種成功。還可以「畫地為牢」,為自己限定一個范圍,看你在變換「顛球」時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動練習
乒乓球的擊球過程是互動的,球的彈跳不可能單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還需要找一個練習對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個最初級的對手——牆。連續對牆擊球,並逐漸改變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兩面,直到球完全聽話為止。
;Ⅱ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
乒乓球是老少皆宜的運動,那麼你知道打乒乓球有什麼技巧嗎,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1
1、球拍在發球時鬆些好
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擊球後,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很好的放鬆同時回到標准准備動作。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後跟要抬起來。打球要有4個意識:盯球判斷來球,移動腳步,擊球,還原。
2、拉加轉球雙腿下蹲
下蹲時,先碎步側身讓開球的路子,然後雙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體稍微一側,右肩放鬆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時,右腳蹬地不要使身體有竄高的動作,應該感覺重心是平行移動。
球拍要沿著球的下降軌跡引拍,當球下降到合適位置,再向上拉,這樣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轉弧圈動作要領:調整位置側身。雙腿下蹲。胳膊放鬆。向上發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調整步法和擊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發球動作標准規范
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4、四分之一定律
開始練習正手攻球,要牢記個1/4,一是,手臂揮拍的軌跡是1/4園,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揮拍放鬆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圓弧--陸教練在球案上以端線為直徑,中線與端線的交點為圓心,劃一園弧,右半邊的弧線就是手臂揮拍的下投影。然後面對牆,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備動作,以腰部高度劃1橫線,眉毛高度為最高點,劃一圓弧,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執拍右手拇指壓拍,食指放鬆,中指頂拍,在劃1/4圓弧過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圓弧的微調動作,擊球上部1/4圓弧。同時前臂也要有1/4圓弧的旋轉。
5、越用力拍越下壓
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托,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力小時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6、多體會打磨比例
當你沖不沖時你會以為多向前撞擊球即可彌補速度,這有點飲鴆止渴,其實撞擊球過多易造成弧線不好,失誤多。且因旋轉不強,也使拉出的球前沖不強,特別是在近台以外。摩擦過多會導致球速滿,力量小。
7、注意發球力量
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只要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磨擦力,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效果。
8、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加減分制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9、利用旋轉組合
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10、研究發球規律
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21、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正手發奔球: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要點:拋球不宜太高,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發短球: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正手發轉與不轉球: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的發球動作,製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推擋球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其技術要領:在推擋時,兩腳站位與肩同寬,後腳跟稍抬起,身體重心提高,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觸球主要靠手和小臂向前發力,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伸開,主要靠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中指和無名指要在拍後用力頂住拍子,配合發力。
運用技巧:推球主要用於不轉球和弱上旋球為主;擋球主要用於強上旋球,就是借力把球封過去。在運用上還有大力推擋,象蔣鵬龍那樣,推出的球特別有力量。另外還能推下旋球,這就改變了對不出台的下旋球只能靠搓接的老辦法,這樣推過來的球又平又快,還有點下旋,會給對方造成麻煩。推下旋要在掌握推上旋的基礎上,再去練這種技術。拍面要後傾,並把拍子插到球底部,向前推的時候,大母指松開,變拍子後傾為前傾,有點翻拍猛力前送的感覺。
3、打乒乓要用重心控制球
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並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並送出的感覺。反沖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
盤點乒乓球運動的三大好處
1、強身健體,增強活力。
乒乓球運動彈性很大,有勁可以使出全身力量,不需吝惜自己的體力。進攻恨不能泰山壓頂,拉弧圈一會兒就大汗淋漓;力量小的可以採取防守策略,四兩撥千斤,把千鈞之力化為繞指柔。乒乓球運動是最佳的鍵腦運動:運動者在球台邊進行運動時,大腦在短時間內,要對來自眼睛、耳朵的信息進行思考分析與綜合,調動視覺、聽覺各感覺器官、運動中樞及全身肌肉快速工作,選擇最佳擊球點,進行恰如其分的回擊,長期練習,可大大提高神經系統反應速度和綜合協調能力。
2、切磋球藝,提高實力。
「良玉須切磋,璵璠就其形。」乒乓球技巧無邊,打乒乓球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運動,每一拍打的都與前面打的不一樣,技術的提高沒有止境,2。7克的重乒乓球,要控制好確實是需要技巧的,同樣是為了把乒乓球擊打過網,就有抽、拉、沖、掛、撕、帶、劃、撇、劈、擰、挑、彈、砸、扣等多種技能、技巧。
打乒乓球到底可以減肥的嗎
因為乒乓球不是持續的高強度運動,每次幾次擊球後都會撿球,相當於短暫的休息,所以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這種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以及肌肉耐力以及消耗大量糖分,起到減肥作用。
那麼打乒乓球是如何達到減肥的目的:打乒乓球運動時間長了,中間一般都要補充水,甚至是糖水來補充能量。如果減肥為目的就盡量不補充糖水或類似食物,可以中間稍作休息,休息的時候少量喝水或者健康飲料。
除了減肥,常打乒乓還可以預防近視、增加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還可以提高身體對外界的反應速度。由於乒乓球速度快,要求動作精準,所以打球時腦子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因為打乒乓球是兩人之間的對抗,不會像別的運動那樣一個人做的很乏味,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了樂趣,這樣我們就會更加容易的堅持下來,打乒乓球的成本很低,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能起到減肥的作用,這不就是一舉兩得了嗎。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3一、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在乒乓球運動中,發力的方法對了,才能提高擊球的效率。而發力的難點在於正手。
當用腳蹬地,力量隨著腿部傳遞到腰部,隨著轉體,可以傳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於球拍擊球,這是一般的順序。這些力的傳遞過程環節很多,往往會出問題,初學者要多體會,否則其中有一環錯誤,那結果就是錯誤的,至少效率會降低。
正手擊球是我們得分的重要手段,因為正手相對照顧范圍大、力量足、落點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進攻上。但是,正因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術動作上更難練習,容易犯的錯誤也更多。為了有效率的發力,正手攻球的支點應該在右腳上(右手持拍者),側身攻斜線時在腰部,側身攻直線時也在右腳上。擊球時,大臂特別要注意放鬆,然後蹬地的力量由腰腿傳遞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縮小臂擊球即可獲得滿意的鞭擊效果。
二、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1、學會握拍
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主要是看什麼情況。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太用力握拍會影響發揮,而太松會影響准確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關節和食指第二關節扣住拍柄兩側,呈鉗狀,距離適中,拍柄壓住虎口。
橫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貼住球拍的根部,中指、無名指小指三隻手指彎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則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適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發球的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
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後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檯面的水平面之上。
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3、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彈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於球自身固有的彈跳特性。一隻標準的乒乓球,從30cm高處垂直落下,落到一張標準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應彈起23cm。當然,我們還需要習慣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彈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實際向前運行的規律,這些有待於通過隨後的練習來掌握。
5、進行單人練習
老年人學習打乒乓球最好的練習方法莫過於顛球了,拿一個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彈出,你就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試幾次,如果你能做到讓球連續地、穩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彈起、落下、再彈起……本項練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已經會「顛球」了。顛得高而慢是一種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種成功。還可以「畫地為牢」,為自己限定一個范圍,看你在變換「顛球」時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動練習
乒乓球的擊球過程是互動的,球的彈跳不可能單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還需要找一個練習對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個最初級的對手——牆。連續對牆擊球,並逐漸改變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兩面,直到球完全聽話為止。
三、老人打乒乓球有什麼好處
1、養神——乒乓球是一種有趣的運動,能調動人的情緒。有時遇到什麼煩心事,打一會兒乒乓球後出一身大汗,那種特有的愜意能讓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另外,「以球會友」也是件樂事,跟球友場上切磋、場下談心,可令人心情舒暢、神清氣爽。
2、護眼——打乒乓球時,由於球的來往速度飛快,來球落點或近或遠,或左或右,或旋轉或不轉,為了作出准確的判斷,多通過眼睛獲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終處在高速的運動中,並與大腦進行快速反饋聯系。這種對眼睛及視力的調節的獨特體育項目,對學業負擔過重,長時間近距離看書的中、小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狀肌的功能,對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都有積極作用。
3、健腦——在所有球類運動項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較快的。由於球體小而輕,攻防轉換迅速,它要求運動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調動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對變化著的來球做出准確的判斷和反應。這種需要勤動腦的特點,能很好地鍛煉老年人的反應能力,鍛煉人腦對周圍事物的靈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預防老年人腦痴呆,延緩老年人腦動脈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維記憶力。
4、助消化——由於打乒乓球消耗的體力很大,可增進食慾。另外,身體不停地來回運動,也能促進腸胃的蠕動。
5、勤四肢——乒乓球運動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腳步也需迅速移動作出配合,長期鍛煉可使上下肢的關節更靈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壯,整個人的身體機能被充分調動,協調性和靈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滿活力。
;Ⅲ 如果從60歲開始練乒乓球,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打的比較好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不一樣,有的學習快,有的學得慢。而且60歲已經是高齡人了,反應能力會變慢很多,肯定是不及年輕人學得快的。
如果是出於朋友打打玩玩,或者是用於休閑運動,那麼一般練習個半個月,一個月就可以正常的上手了。如果是像掙輸贏,或者是想打比賽,那就得受過專業的訓練,練習個兩三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
乒乓球還有很多其他的技巧,比如削球、壁球、反手等,但是這些技巧新手在沒有專業的教練的指導下學習很困難。所以新手最重要的還是練習一些基本的乒乓球技巧,另外要想練好乒乓球要多和朋友打,實戰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實戰中才能練習到擊球的時機、力量以及反應等,總的來說還是要多在實戰中練習。
Ⅳ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就是非常好的項目,因為它沒有身體對抗,不容易受傷,那麼,兒童乒乓球的訓練方法是什麼?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一 、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
將乒乓球的無數擊球線路歸納、簡化為五條基本球路,然後再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
(一)單線練習法:按規定的單一線路練習,
1、方法
(1)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單一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對攻。
(2)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的削中反攻練習。
2、作用
(1)學習、熟悉某一單個技術或改進某動作的某些缺點:如通過看右方斜線的中台對攻,解決攻球時用腰腿協調發力的問題。
(2)單一線路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戰術練習。如,為加強左半台的進攻能力,可採用左半台對練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圍內,發球、接發球、搓、拉、攻、擋多種技術配合,並帶有一定的戰術意識。
3、注意點
(1)在實際訓練中,所謂的單線練習,常是規定擊球區域的練習。如,兩條斜線經常是以對角半台為界,兩條直線往往是以同邊半台為界。
(2)即使是單一線路的單一技術練習,也不能站死不動地打球,最起碼應有單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換。
(二)復線練習法
1、兩點打一點的練習
(1)方法
①有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如:一左一右.一左兩右等。
②無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
在以上的練習中,兩點打一點者可使用一種技術(如正手2/3台走動攻)或兩種(左推右攻)及兩種以上的技術,一點打兩點者,可使用一種(如反手推擋)或兩種以上的技術(如在擺速練習時,反手推結合反手攻或側身攻)。
(2)作用
①兩點打一點者
a.可提高將幾種技術結合起來的技能,如反手推擋與正手攻球的結合、反手攻球與正手攻球的結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動速度,特別是用一種技術(如正手攻球)在走動中擊球時,對鍛煉步法的意義尤為明顯。
②一點打兩點者,可提高控制與變化落點的能力。
(3)注意點
①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無規律變化的練習難度大,應在有規律變化的練習基礎上進行。
②陪練者(一點打兩點者)擊球的速度和落點、角度的變化應適合對方的水平,最好是經對方努力後即可完成,不經努力就可完成或經過努力也難以完成的練習都是不好的。
③練習目的不同,應有不同要求,如練習反手推擋結合正手攻時,要求用跨步或並步;練習正手2/3台走動攻時,要求用並步或滑跳步。
另外,還應特別注意不能用降低技術質量的方法進行敷衍式的練習。如練習推、側、撲時,不能用勉強的小側身攻。
2、兩點對兩點的練習
(1)方法
①兩斜對兩直:規定一方只能打兩條斜線,另一方只能打兩條直線的練習。
②逢斜變直、逢直變斜:一方可隨意向對方全台擊球;另一方遇斜線未球必須回直線,遇直線未球必須回斜線。
③全台無規律地變化落點的練習。
(2)作用
①走動中將兩種技術結合運用,並有意識地控制擊球落點.
②途斜變直、逢直變斜的難度比兩斜對兩直大,既可提高判斷能力,又可鍛煉步法和有意識地控制落點調動對方的能
③全台練習,往往與戰術相結合。
(3)注意點
從易到難,練習雙方應密切配合。
(三)長短球練習
1、方法:在上面的練習中加進短球的內容,從有規律到無規律。這里的規律有兩個含義:
(1)長短球的落點變化,如,同線長短、異線長短。
(2)長短球變化的間隔時間,如,一長一短、兩長一短或無規律地變化長短落點。
2、作用
(1)提高前後步法及其與左右步法的結合能力。
(2)把打台內、近台及中遠檯球的技術結合起來。
3、要求
(1)手法與步法相結合。
(2)為提高效果,在練習中可結合旋轉變化。
(四)死線活練
1、方法;從右方斜線對打練習始,漸至中路直線對練。又漸至左方斜線對練,再漸至中路對練,漸至右方斜線對練……
2、作用:擊球線路既有規定,又不是一成不變,雙方在走動中練習了所有的線路。
3、注意點:練習雙方密切配合,開始可適當降低速度、力量,以後再漸提高難度。
二、多球練習法
(一)方法
1、多球單練:練習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單球練習,擊球失誤不必撿球,從筐中取球繼續練習。
2、供多球練習:
(1)自供自練:如練習發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擊球練習。
(2)他人供球練習:陪練按要求供球,主練照計劃練習。
①單人供球
②雙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將球擊給供球乙,供球乙再將球按要求供給主練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給供球乙,供球乙拉沖弧圈球,主練者進行攻打弧圈球的練習。
(3)機器供球,即利用發球機進行練習。
(二)作用:
1、加大了練習的負荷(包括密度、強度、難度和運動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於集中力量解決某一專項身體素質、技術或戰術問題。尤其是解決有些用單球不易練到的技術難題時,效果特別明顯。如解決攻下旋與上旋球的動作變換問題,可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隨意變換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機會適應來球的旋轉變化。
(三)注意點:多球練習的球性與對練不盡相同,而且不利於培養盯球的意識(因為無對手),所以應注意與單球練習結合。此外,供球密度與難度亦應適度,否則會事與願違。
三、幫助練習法
顧名思義,一種需藉助他人幫助的練習方法。
(一)方法:
1、男幫女練習法:一般情況下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高,男幫女可明顯提高女選手的練習效果。
2、高幫低練習法:請比自己水平高的運動員陪練,以提高訓練質量。
3、按己要求陪練法:請對方按自己要求陪練,利於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項技術或戰術水平。
4、模擬對手陪練法:找打法與自己將要比賽的關鍵選手十分相近者,模擬未來對手進行訓練與比賽,以提高對未來比賽對手的適應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隊發明了弧圈球,中國隊由廖文挺模擬三木、余長春模擬木村進行陪練,取得了極其明顯的效果。
(二)作用: 提高訓練質量;利於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四、指標訓練法
現一般訓練都是以時間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10分鍾。指標練習法是以完成規定指標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以累計對攻500板為限。
(一)方法:
1、雙方共同完成指標法:需雙方共同努力來完成指標的練習。如上述的正手對攻累計500板。
2、單方完成指標法:要求一方完成規定指標的練習。如,搓中突擊命中50板的練習。
(二)作用: 及時得到定量的反饋,刺激性強,利於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如陳新華在准備第二十八屆世乒賽時,教練員要求他在20分鍾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誤不得超過15分。開始陳竟失誤39分。以後天天練、天天測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大大超額完成了指標。陳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注意點 :所定指標經過努力應可達到為好,切忌指標過高或過低。
五、單個戰術練習法
根據多次比賽的實踐,將復雜多變的戰術簡化、總結成帶規律性、一般性的戰術,反復練習之。如對付正手單面強攻者(包括弧圈與快抽),可歸納為先壓反手大角,後調正手空當,再壓反手的戰術。平時即照此練習。實踐證明,這確是一個事半功倍的訓練法。
六、附加裝置練習法
為更有效地解決某技術問題,對球台、球網做適當調整或增加附加裝置後再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
(一)擊目標練習法: 為戰術需要,在對方檯面上放置半個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運動員在練習時盡力擊中目標。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點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戰術的訓練質量。
(二)升降球網練習法:
1、升網法:將球網稍升高(約1厘米),練習既定內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線的彎曲度,對攻球弧線過直者,頗有實用價值。
2、降網法:將球網略下降,按既定內容進行練習。此法多在練習削球或搓球時採用,可降低擊球弧線的高度。
(三)網上加線練習法: 將球網上方另加一直線,要求雙方擊球皆從中間穿過(中間約為5厘米)。此法一般在對搓時採用,目的是控制弧線高度。
(四)加寬球台練習法 將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個半或兩個檯面,使檯面加寬。
此法多在練習步法時採用,可增加腳步移動的距離和速度。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常在多球練習時採用,大大提高了她側身和撲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練習法: 兒童身材矮,用常規球台練習不利於技術動作的掌握,故將球台高度適當降低。國家體委已正式作出規定:兒童比賽使用矮球台(12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8厘米;10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4厘米;正規球台高度為76厘米)。
(六)噪音干擾練習法: 將正式比賽時觀眾的喧嘩、廣播等雜聲錄音,在訓練中不時地進行潘放,使運動員在平時訓練即對比賽氣氛有所適應。第三十五屆世乒賽在朝鮮平壤舉行,我國選手童玲在與前世界冠軍朝鮮運動員朴英順比賽時,觀眾的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訓練有素,能把朝鮮觀眾的喊聲、掌聲想成是在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反敗為勝。
七、意念打球
這是將心理學知識用於乒乓球訓練的產物。
(一)假想對手,做各種手法、步法練習:腦中想像對手擊出各種球,自己做相應的回球動作。
(二)純意念練習:想像對手擊出各種球,又想像自己做出各種相應的快速還擊動作。也可僅想像自己做快速手法或步法的練習。
(三)暗示拼搶1分法:可在乒乓球常規練習的任何內容中進行。要求練習者在每分球開始前,心中默念(或小聲嘟嚷):「拼,拿下此分!」隨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搶此分,力爭勝之!
此練習的.目的在於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雜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這種心理狀態正是比賽時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難得的,一場或一局比賽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獲得全局的勝利。
採用此法練習時,必須強調一絲不苟地按要求去做。為此,應該讓運動員真正清楚此練習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則敷衍應付式地練習,就難以見效。
筆者曾暗暗做過統計,隊員在練習右方斜線對攻時,若不做拼搶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為43~57%,而做了拼搶的暗示後,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達到80%。
(四)邊練邊想:練球時,利用撿球時機(或有意稍停一會兒)回憶動作,然後再練,切忌一味傻練,應回憶正確動作的肌肉感覺,檢查擊球失誤的動作錯在哪幾,應如何改正。
(五)提高對技術、戰術動作表象能力的練習:表象,即以前經驗過的實物形象在腦中的反映。運動員看了一個動作或一場比賽後,要求他在腦中能清晰地重現動作或戰術變化,重現的形象越清晰越好。這是學習新技術或提高戰術意識的重要前提。
八、發球、發球搶攻和接發球的訓練方法
(一)發球練習法
1、非球台練習:無需球台,在床上、書桌上或其它場地進行發球練習。這在學習或提高某一發球質量時(僅限解決拋球與揮拍觸球動作的配合,提高發球的旋轉強度;不能解決發球的速度和落點問題)很實用。吉林省運動員劉玉成當年就是利用此法發明的高拋抖動式發球,後拿到球合上試驗果然效果不凡!
2、球台上的多球練習:節省了撿球時間,可把旋轉、速度、落點結合練習。
3、有對手接的發球練習:對方練習接發球,發球者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發球的效果,亦可將戰術意識結合到技術訓練中去。
(二)發球搶攻(沖)練習
1、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限定對方接發球的方法(或攻,或搓?)與落點。如,反手發右側上、下旋至對方右近網,要求對方搓接我中左,我搶攻。
決定對方接發球方法和落點的依據有二:
(1)比賽中接此發球的一般規律;
(2)發球搶攻者正待解決的問題;
(3)接發球者的技術情況。如,從以上兩條看,應該讓對方接發球撇一個左方配合挑一板正手,但對方不會撇,所以從實效出發,必須作相宜變更。
2、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落點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術接),可提高發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對各種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搶攻的能力。
3、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點:要求判斷好對方接發球的落點,迅速移步後搶攻。
4、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不限制接發球的方法和落點:對發球搶攻者要求更高,不僅步法要移動,而且能搶攻各種不同性能的球。
5、綜合全面練習:不限制發球的種類、落點,對接發球亦無限制,可鍛煉與考查發球搶攻的實戰能力。
在上述練習中,還應注意培養與提高這樣一種意識和技術,即發球後的第一板無法搶攻(對方接發球甚好)時,不應急干盲目搶攻,而應有戰術意識地先控制一板(如對方反手不擅攻,則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強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後爭取下板再搶攻,此在比賽中很有實際意義。
(三)發球搶攻及其與以後技術的配合練習
發球搶攻練習同前,但規定發搶或對方回球落點,然後再進行相持技術的練習。為確保此練習的可行性,發球搶攻這一板力量不要過大。因為此練習的目的是解決發球搶攻與相持技術的結合,改變有些人發球搶攻沒得分就無計可施的局面。
(四)接發球練習 練習接發球時,發球方發什麼種類、旋轉、落點變化的球,皆應聽從接發球者的意見。
1、單一發、接練習。
(1)規定一種發球的旋轉和落點,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種發球。
(2)規定一套發球變化的規律(如,一長一短、一轉一不轉等),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
在分辨不清某種發球的旋轉變化時,用此練習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斷能力。
(3)不限制發球的變化規律,全面練習接發球的技術。此法比較結合實戰。
2、對方發球後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可進一步提高接發球的控制能力,及時得到反饋,了解接發球的效果:具體練習方法同1,但加強發球後的搶攻。
無論是單純的發、接練習,還是對方發球後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都必須對接發球提出具體的要求,或搶攻、或擺短、或撇一板、或挑起來……總之,不能是毫無要求的泛泛練習。
(五)接發球結合以後技術的練習
1、在其它內容的練習中,加入特定的發球(即規定發球種類、落點或旋轉)。如擺速練習時,加入接右近網的右側上旋發球,不僅可以大大增加接發球練習的機會,而且還訓練了接發球與後面技術的結合能力。
2、進攻型打法在接發球後打對攻(對方為攻球)或拉攻(對方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發球後練削球。
3、接發球與第4板球的結合練習:接發球先控制一板,在限制住對方發球搶攻的基礎上,為自己下板球(第4板)的進攻製造機會,發球者一般不打發球搶攻(個別機會球除外)。
九、比賽法
訓練是為了更好地比賽,但有時比賽亦可作為訓練的一種手段。
(一)檢查性比賽
1、周未或每堂課後進行比賽,為熟悉全面技術,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在小型公開賽或內部比賽中,用教練員規定的技術或技術比賽。如:將練習的新技術放在實踐中考驗,看敢不敢用?命中率如何?與其它技術的結合如何?對整個技術打法的影響如何?
(二)緊張性比賽: 有意製造比賽的緊張氣氛,藉以對運動員的技術、戰術和心理進行全面的鍛煉與考驗。
1、組織觀眾比賽,有意邀請運動員的家長或朋友參觀,為其增加心理負荷。
2、擂台賽:5至6人一組,只比賽一局,勝者繼續打,敗者下台等候輪轉再戰。
3、升降台賽:兩人一台,數台同時比賽,勝者挪向臨近的球台,敗者降到另一方向臨近的球台,若干時間後,優勝者集中到前兩台,失敗者集中到後兩台。可事先規走,依不同台號順序決定獎懲。
(三)特定技、戰術比賽法
1、限定技術比賽。如,拉球對削球的比賽,規定突擊或削中反攻失誤1球丟2分,命中得1分;拉球與削球均為常規記分法,以突出訓練的重點。
2、20平後比賽:可打擂台、升降台或循環賽,以提高打關鍵球的能力。
3、輪換發球法比賽。
4、發球搶攻比賽。
(1)5板球的發球搶攻比賽:發球搶攻者在第5板球內打死對方算勝1分(發球為第1板,接發球為第2板,發球搶攻為第3板……),未打死對方可算失分,亦可再繼續打下去,輸了失1分,勝了不計分。可採用每局21分或11分的比賽方法,亦可從15平,17:18或20平後開始比賽。
(2)7板球的發球搶攻比賽:現接發球水平普遍提高,比賽中常會遇到第3板球難於搶攻的情況,此時勉強搶攻,極易失誤。最好的辦法是先控制一板,盡量使對方無法搶攻,然後在第5板球時再搶攻,力爭第7板球打死對方。
5、接發球比賽,接發球使對方無法發球搶攻或搶攻第1板失誤得1分,接發球失誤或對方搶攻得分算失1分。
(四)適應性比賽: 根據重大比賽的場次、觀眾、地理等條件,安排專門的適應性比賽。
1、模擬將要舉行的比賽規模進行比賽,具體比賽方法、球台、球等皆應與真正的大賽一致。
2、有意選擇和即將舉行賽事的地理、氣候等條件相似的地區、城市中比賽。
最好將1與2結合起來。
(五)讓分比賽法
根據比賽目的和雙方技術實力,規定一方對另一方讓分進行比賽。如,從0:5開始比賽,從16:19開始比賽。
此法可專門培養運動員在比分落後時不氣餒的頑強作風和運用戰術的能力;另外,在內部比賽時,若比賽雙方實力相差很大,亦可採用此法進行比賽。
Ⅳ 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很多老年人都喜歡打乒乓球,那麼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有什麼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喜歡!
一、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在乒乓球運動中,發力的方法對了,才能提高擊球的效率。而發力的難點在於正手。
當用腳蹬地,力量隨著腿部傳遞到腰部,隨著轉體,可以傳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於球拍擊球,這是一般的順序。這些力的傳遞過程環節很多,往往會出問題,初學者要多體會,否則其中有一環錯誤,那結果就是錯誤的,至少效率會降低。
正手擊球是我們得分的重要手段,因為正手相對照顧范圍大、力量足、落點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進攻上。但是,正因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術動作上更難練習,容易犯的錯誤也更多。為了有效率的發力,正手攻球的支點應該在右腳上(右手持拍者),側身攻斜線時在腰部,側身攻直線時也在右腳上。擊球時,大臂特別要注意放鬆,然後蹬地的力量由腰腿傳遞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縮小臂擊球即可獲得滿意的鞭擊效果。
二、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1、學會握拍
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主要是看什麼情況。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太用力握拍會影響發揮,而太松會影響准確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關節和食指第二關節扣住拍柄兩側,呈鉗狀,距離適中,拍柄壓住虎口。
橫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貼住球拍的根部,中指、無名指小指三隻手指彎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則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適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發球的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
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後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檯面的水平面之上。
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3、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彈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於球自身固有的彈跳特性。一隻標準的乒乓球,從30cm高處垂直落下,落到一張標準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應彈起23cm。當然,我們還需要習慣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彈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實際向前運行的規律,這些有待於通過隨後的練習來掌握。
5、進行單人練習
老年人學習打乒乓球最好的練習方法莫過於顛球了,拿一個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彈出,你就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試幾次,如果你能做到讓球連續地、穩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彈起、落下、再彈起……本項練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已經會「顛球」了。顛得高而慢是一種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種成功。還可以「畫地為牢」,為自己限定一個范圍,看你在變換「顛球」時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動練習
乒乓球的擊球過程是互動的,球的彈跳不可能單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還需要找一個練習對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個最初級的對手——牆。連續對牆擊球,並逐漸改變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兩面,直到球完全聽話為止。
三、老人打乒乓球有什麼好處
1、養神——乒乓球是一種有趣的運動,能調動人的情緒。有時遇到什麼煩心事,打一會兒乒乓球後出一身大汗,那種特有的愜意能讓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另外,「以球會友」也是件樂事,跟球友場上切磋、場下談心,可令人心情舒暢、神清氣爽。
2、護眼——打乒乓球時,由於球的來往速度飛快,來球落點或近或遠,或左或右,或旋轉或不轉,為了作出准確的判斷,多通過眼睛獲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終處在高速的運動中,並與大腦進行快速反饋聯系。這種對眼睛及視力的調節的獨特體育項目, 對學業負擔過重,長時間近距離看書的中、小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狀肌的功能,對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都有積極作用。
3、健腦——在所有球類運動項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較快的。由於球體小而輕,攻防轉換迅速,它要求運動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調動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對變化著的來球做出准確的判斷和反應。這種需要勤動腦的特點,能很好地鍛煉老年人的反應能力,鍛煉人腦對周圍事物的靈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預防老年人腦痴呆,延緩老年人腦動脈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維記憶力。
4、助消化——由於打乒乓球消耗的體力很大,可增進食慾。另外,身體不停地來回運動,也能促進腸胃的蠕動。
5、勤四肢——乒乓球運動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腳步也需迅速移動作出配合,長期鍛煉可使上下肢的關節更靈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壯,整個人的身體機能被充分調動,協調性和靈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滿活力。
;Ⅵ 我想問問大家,老年人如何學習打乒乓球
1、學會握拍。
學會握拍乒乓球分為直拍和橫拍。這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這取決於具體情況。不要握拍太用力,握拍太用力會影響表現,而握拍太松則會影響准確度。直拍: 在拍前,拇指的第一個關節和食指的第二個關節在拍柄兩側扣上,形狀像鉗子,距離適中,拍柄壓在老虎嘴上。中指的三個手指,無名指的小指和小指彎曲握住手柄,食指自然地直立在球拍的背面。
Ⅶ 乒乓球訓練中體能訓練方法具體是什麼
乒乓球運動不僅適合青少年群體,也適合老年人群體,在運動過程中,要求人們要有充足的體能、堅韌的毅力。但在目前不少的乒乓球訓練教學中,很多乒乓球教練員會忽視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所以,在乒乓球訓練比賽中,經常會出現運動員由於體力不支而導致自身的真實水平難以發揮。對此,在日後的乒乓球訓練過程中,教練應當重視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幫助運動員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保證其在日後比賽中發揮出真實水平。
Ⅷ 乒乓球基本步法技術詳解 中老年人健身怎麼打乒乓球
1.注重均衡,可以有準備的側身,但是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決定,一般情況下,盡量多練正反手均衡上手。2.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中老年球友的腰部已經很難跟上高強度的拉球訓練,所以拉球訓練多練習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前臂收縮的力量。3.、以中等力量、回合為主。這是跟各位中年初學球友說的,打球時享受,打出精彩的球更是一種享受藝術的感覺,中等力量,多連續,多回合,自己的手感越來越細膩,同時大大增加了乒乓球的樂趣,如果變成打一下,撿球,再打一下,再撿球,樂趣沒有了,興趣也就沒有了,從此放下球拍,那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情。4.、逐漸改變意識,有一部分中老年球友以前打過乒乓球,但意識中都是穩搓、不失誤等老式打法的習慣,隨著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大家也應該逐漸改變自己的固有習慣,讓自己的技術盡可能的接近現代打法。5.先補全,再突出,先進的乒乓球技術講究突出正手、技術全面,最好的防禦是進攻,但是我想說的是中老年朋友先要努力把自己最差的那部分補全,再突出自己的某項技術,只有這樣您才能先積累一部分自己的球友圈子,說白了就是跟人家玩到一起,而後在提高自己的單項技術。6.選擇跑動相對較少的技戰術,中老年的身體素質達不到年輕人的標准,但是同樣可以贏球,靠什麼呢?戰術,揚長避短,攻其不備,從而減少對手回接高質量球的可能,或者逼對手搏殺,導致失位,從而取得優勢,轉為勝勢。7.注意觀察身體的狀況,因材施教,我帶過的中老年球友身體狀況各不同,在訓練和自己練習時,我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比如:意味右腿曾經受傷的老同志想練習拉球,我給他的建議是多練習手指手腕的摩擦,提高預判能力,在球最高點出手,這樣就能更好的降低腿部的壓力,而最高點出手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決手臂伸得過直的問題,雖然從專業角度上講,他的技術並不正確,但這是最適合的訓練方式。8.多球訓練有必要,但是要注意訓練量,訓練量對身體要求是成正比的。9.多練習發球。由於年齡的原因,中老年球友的視力也會逐漸變差,所以要更多的熟悉各種發球。10.多練習發球搶攻,這樣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發球,以及對手接發球的各種可能。11.提高發球質量是得分的重要手段。12.多球訓練單項技術的時候,不要發的國羽密集,因為中老年球友頭腦靈活,理解能力強,但身體反應速度大不如前,要避免在訓練中受傷。13.注意放鬆,只有放鬆才能更好的調動各部位肌肉。14、注重手指和手腕的用力,中老年球友的身體不適合大動作,小巧的技術可以獲得更多的變化。
Ⅸ 中老年人怎樣打乒乓球好
一、打球前注意做熱身活動五至十分鍾。二、每周打球三至五次每次不超二小時。三、打球時要著穿適合自己的運動服裝。四,最好是到鋪好防滑地膠的場地打球。五、打球時盡量和自己水平相近的人打。六、最好為自己買一雙乒乓球專業球鞋。七、根據自己打球特點配置相應的球拍。八、學會與球友相關學習交流搞好關系。九、牢記打球的目的是為了鍛練好身體。十、保持平和心態虛心向技術好的學習。
每天早上7—9點,首先熱熱身,隨意打一陣乒乓球,活動量不能太大,太劇烈,只要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即可,完之後,回家洗漱,都是慢節奏的,一切完畢後,細嚼慢咽開始吃早點,注意要適量補充身體水分,和豆漿、奶子、麥片、米粥等等都行,之後,再想睡個回籠覺也行,小憩,眯一會都行。對老年人來說:這就是一天清晨 健康 的生活方式。
Ⅹ 老年人也需要鍛煉,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什麼呢
乒乓球是一項「全民運動」,是各年齡段人群的鍛煉「神器」。研究表明,參加乒乓球訓練後,學生的視力有了顯著提高。乒乓球還能提高反應能力和柔韌性,對心肺腰肩頸椎都有好處。第一,安全。與其他球類運動相比,乒乓球輕而快,彈跳造成的身體傷害幾乎為零。而直接身體對抗的足球和籃球更容易造成傷害。所以乒乓球老少皆宜。第二,保護眼睛。乒乓球來去速度快,落點近或遠,左或右。要判斷准確,眼睛必須盯著球,大腦必須高速判斷,對調節視力有很好的作用。課業繁重的中小學生常打乒乓球,可有效改善睫狀肌功能,預防近視。第三,健腦。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延緩腦動脈硬化,保持思維和記憶。第四,強身健體。打乒乓球是有氧運動,可以鍛煉心肺功能和內臟系統,提高基礎代謝。打乒乓球有很多好處,比如健腦護眼,但老年人要充分熱身,少點競技性,以免受傷第五,降低剛度。打乒乓球可以鍛煉支撐身體平衡的肌肉,移動平時不動的部位,緩解背痛或肩膀僵硬的症狀。
很可能誘發心臟病。如何避免:避免這種傷害的最好方法就是控制運動量。而且盡量不參加競技比賽,以娛樂為主。2、第二大危害:容易扭傷膝關節打乒乓球時,膝關節始終處於半屈曲位置,關節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由於膝關節力量相對較弱,在擊球過程中容易失去重心,從而扭傷膝關節。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膝蓋扭傷的風險也會增加。如何避免:避免這種傷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前,做一些專項運動,如慢跑、徒手操等,保證膝關節能達到乒乓球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