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多老人去了養老院才知道: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看
我姐姐的婆婆,80多歲高齡,因為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去世的早,姐姐和姐夫又都上班,無人照顧,就和姐夫商量把婆婆送養老院去。
最後在咨詢了多家養老院後,選擇了一家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價格是每個月5300多元,這在我們當地屬於比較高檔的養老院,目的就是讓婆婆在這里生活的比較好。
總結下來:
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請一個住家保姆比較合適,從許多個例來看,請保姆要比送養老院對老人來說要好許多,一對一的服務好過養老院那種亂哄哄的找不到人的服務。
當然請保姆,最好身邊有人陪伴,這樣也不怕保姆虐待老人,如果身邊無法有人,那就至少悄悄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控她,因為現在無良保姆也很多。
『貳』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養老院養老有什麼好處嗎
在老齡化日益加重的大背景下,提出哪怕一個微小的解決思路也能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內,比如老年容人幫助老年人。養老不僅是兒女的事,老人自己也可以大有作為。如同銀行儲蓄一樣,低齡老人關照社區里的高齡老人,等他們變成高齡老人後,後一代的人也可以來幫助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老人們走出家門走進社區聚在一起,生活上互相關照,自己也能找到參與感和滿足感。
『叄』 養老院和敬老院發生本居民樓發生爭執應怎樣協調辦理
可以把雙方當事人叫到一起,在適當的場合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溝通協商。
『肆』 農村建養老院是好事,可為什麼老人都不願去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迎來了快速發展,近年來農村的變化也很大。為了振興農村,國家還出台了許多農村優惠政策。這些不僅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而且給農民帶來了許多便利。考慮到農村養老問題,老齡化加劇,年輕人整年都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在這方面,還推出了相應的養恤金政策。其中,在農村地區建立養老院和在撫養老人方面遇到困難的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在農村建立養老院為老年人提供照顧是一件好事。但是,療養院建成後,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去。為什麼?
第三個原因是養老院的看護是否安全。近年來,發生了許多負面事件,例如在養老院中虐待老年人或給老人喂臟水。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和子女也對養老院產生了一定的抗拒。
最後,農村老人認為他可以生活在家裡更舒坦。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雖然養老院條件良好,配套設施比較齊全,但畢竟很多人住在一起,不像在家。
『伍』 養老院投資十有六七是虧損,為何一說把老人送養老院就頻頻引發爭議
由於在我國而言,一直以來也沒有將爸爸媽媽送進敬老院那樣的習慣,沒有子女養老服務的老人才會進敬老院,或是孩子們都不願意讓爸爸媽媽到自己家的狀況,才會考慮到把爸爸媽媽送去敬老院。這也是我國一直以來的一種傳統式習慣,所以說許多人家都要想能生個孩子,說傳宗接代,便是這個意思。假如把老人送去敬老院得話,非常大很有可能便會被他人罵自身不孝敬,會被他人說閑話的。也有一種將會便是自身的家中還要爸爸媽媽為自己照料,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期待爸爸媽媽去敬老院的。
我認為,實際上去老敬老院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挑選,由於如今的敬老院,標準是比較好的,並且去朗雅苑說也許他敬老院的費用也是非常高的,並不是一般人家都能去的。在那裡可以有專業的工作人員照料,那樣在生活中或是是其它領域可以獲得更快的照料,可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性,讓子女在外面工作中還可以更為安心一些。
『陸』 老人在養老院與人發生爭執後住院,養老院有什麼責任
這位知友,"養老院和別的老人發生爭執,導致老人受傷,責任有誰",這個問題應版該由院長組成調查組,權調查事情的真相,還原事件的原委,誰動手打人,誰負責,對受傷者要及時救治,不能耽擱。如果事態發展嚴重,建議撥打110報警,由警方處置。
『柒』 當前中國的養老院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一方面是人們傳統觀念在作祟,認為老人唯有跟子女住在一起,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才是幸福;
老院始終不能徹底滿足老人的完全認可。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們對於兒女的依戀,捨不得去拆開這個家的概念。幾十年的家庭生活,讓老人們在這個家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可以說已經是根深蒂固。一旦進入養老院,就意味著將這個家拆開。這是老人之所以為什麼選擇在家養老的主要原因,也是養老院體系現在無法補全的最大體系缺陷。這種問題的產生,不僅僅在我國,在世界各個國家的養老院都是這種情況。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養老體系「通病」,也是目前情況下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這種親情鏈接的斷開,是阻礙養老院發展的最大障礙。
另一方面則是對養老院的確存在著誤解。
1、認為條件很差,其實不是這樣的,現在基本設施齊全。
2、收費太高,現在競爭這么厲害,也不存在的
3、服務不行,現在的護理人員都是此證上崗的
『捌』 養老院:單間每月收費過萬,12萬購買入住權,養老院這么做合法嗎
養老院本身這樣的行為其實屬於商業范疇,如果說他沒有違反相應的經營規則的話,其實是不違法的,但如果說他在經營的過程之中違背了相應的市場經營規則的話,那麼他這樣的行為就是應該受到懲處的。首先從養老醫院的收費標准來看的話,其實它的這個收費標准在市場之上,多數的養老院之中並不算太高。
因此這兩位老人對於合同的內容也並不是非常了解,就在這種狀態之下就簽訂了這個合同,可是在他們去了這個養老院之後才發現這裡面根本就沒有相應的醫療配套人員,也並不存在可以醫保刷卡治病的形式。兩位老人因此感到被欺騙,於是向消費部門投訴這件事情最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就這個養老院的行為來講,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本身是不合法的。如果說不存在欺詐行為,只是相應的商業行為的話,那麼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玖』 養老院競爭對手的主要優劣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拾』 為什麼中國老人普遍不願意住養老院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兒女以及社會的撫養,但是中國老人普遍不願意住養老院尤其是養老院開展社區服務受到了很大阻力。
這裡面主要有重要的三點原因:
第一:社會觀念。
有很多老人的社會觀念非常傳統,認為進入養老院就意味著被家庭拋棄,所以寧願在家中養老,也不願意進養老院,主要是因為這些老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也不了解養老院,具體的服務項目,以及能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哪些困難,因此老年人在社區養老方面有著很大的排斥性,也讓很多養老院難以在業務上有所開展,如果老年人能夠摒棄舊觀念,重新認識養老院的定義和服務,那麼自己的養老問題可能也會輕松解決。
第二:養老院技術服務跟不上。
在一線大城市,一些養老院的基礎服務設施非常完善,不僅有24小時陪護,而且還有私人醫生以及醫院可以幫助自己救治,但是一些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養老基礎設施就沒有這么完善,甚至有一些養老院,在建設上也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這就導致沒有辦法給老人提供相對完善的養老服務,導致很多老人的養老慢慢出現問題。
第三:社會負面影響太過嚴重。
中國人口老齡化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固定的事實,但有一些養老院出現了虐待老人,不照顧老人的負面新聞,這些新聞在輿論加持的助推下,讓很多人形成了一個固有的印象,那就是養老院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而不是以服務為目的的機構,因此很多人對養老院沒有莫名的好感,只有莫名的排斥性。
所以中國老人普遍不願意進養老院,主要還是因為傳統觀念影響著每個人的思維認知,認為自己的孩子能夠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而且自己進入養老院也會非常孤單,所以很多老人在思想認知上就已經把養老院排除在外了。
要想真正解決養老院與老人之間的矛盾關系,以及讓老人真正接觸養老院這種養老機構,就必須要真正地把服務放在所謂解決老人們的養老困難問題,只有長久堅持才能慢慢改變這種態度和想法,否則人們的思想觀念會很難被改變過來,甚至每出現一起惡性事件就會讓人們否定一個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