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探訪養老院活動總結
2021年探訪養老院活動總結(精選6篇)
在一個有趣的活動結束後,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探訪養老院活動總結(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已經結束的養老院活動對我而言自然具備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從活動前的准備到與養老院的老人和睦相處自然認真對待才行,作為活動的參與者自然能夠通過養老院之行意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或者說若是自己能夠學有所成的話自然能夠通過更大的能力為養老院的老人們提供更多的幫助,所以在總結養老院活動經驗的同時也讓我明白能力越大才能更好地幫助老人們。
坐落在xx街道的養老院雖然規模並不大卻也居住著不少的老人,當我跟隨帶隊的老師來到養老院的時候便准備好為老人們提供相應的幫助,雖然對於具體的做法並不了解卻也希望能夠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付出相應的努力,在養老院負責人的安排下我們對生活在這里的老人進行了逐一拜訪並希望能夠獲得他們的信任,盡管他們對這次的拜訪感到有些詫異卻也是十分高興的,畢竟對於老人來說能夠有著他人的照顧與陪伴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我們事先准備的禮物也交給了養老院的的負責人以便於做好相應的管理。
除了簡單的交流以外我們在養老院的主要職責是幫助他們打掃房間,尤其是櫃子的搬運以及床褥的更換是腿腳不便的老人們難以做到的,所以我們在經過初期的慰問以後便參與到房間的整理工作中去,由於我們的工作是分組進行導致也有部分學生專門負責和老人進行交談,在打開心扉的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善舉能夠得到老人們的接納,而我們在做好這部分工作的同時也進行了相應的記錄從而加深了對老人生活的了解,作為大學生應當要多關注孤寡老人的生活才能夠通過自身的善舉幫助到更多人。
活動的過程中養老院負責人強調過不能拍照以免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不便,實際上我們能夠理解這項規定並協助對方完成了許多工作,再加上平時也會有社區的義工幫助養老院改善生活導致這里的狀況並沒有想像中差,但是可想而知的是物質上的匱乏遠遠比不上無人關注導致的孤獨心結,再加上生活在養老院的大多是孤寡老人自然渴望能夠享受到家人的關懷,雖然我們的拜訪讓老人們變得健談許多卻依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
也許讓更多的人關注養老院的生活狀況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盡管感受到肩上職責的沉重卻因為自身能力有限從而覺得無能為力,因此在總結過後不難明白當務之急是應該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面才行,若是我們學有所成並具備更高的能力自然能夠為養老院帶來更多幫助。
我這次組織大家一起去養老院做志願者的活動,也是在這次的活動之中收獲很多,自己也是能力方面獲得了成長,特別是組織能力以及溝通的能力,我也是對這次活動來去做下總結。
在前期的准備之中,我也是考慮這次志願活動是怎麼樣的去做,是去社區做服務,或者是到養老院去看望老人,後來徵求了同學們的一個意見,最後也是決定了去養老院,在確定了活動之後,我也是進行策劃,聯系合適的養老院,和院方去了解,確立了行程,活動的內容,以及去養老院的時間,同時也是和同學們確定的人數,時間的確定,也是有些同學有事無法去到,不過最後的人員構成還是沒有什麼問題,有可以表演節目的,有可以拎東西的,有可以陪老人聊天的,做好了准備工作之後,我也是和每一位要去的同學進行確認,最後購買好禮物,然後去到養老院看完老人。
在看望老人的時候,我也是了解了老人們的一個生活情況,其實物質方面並不缺乏,但是我們送去的水果,一些小禮物也是讓老人們很是開心,特別是給他們表演節目,陪老人下棋,和他們說話聊天,同學們也是各自發揮所長,讓這次活動能圓滿的結束,回去的時候,看著要送我們的老人,他們依依不捨的樣子,我們也是非常的感動,我也是知道,我以後也是需要多去組織這些活動,多去看望他們,老人們的生活不錯,但是精神上的生活卻是比較的缺乏,也是需要我們多去給予他們關心,多去和他們聊聊天,或許並不是需要太多的物質需求,但是精神的需求確實是格外的重要。
在這次活動之中,我也是感受到同學們對於這次活動,有很多的體會,而且好多同學也是希望下次繼續的組織,繼續的去看望老人們,不過雖然這次活動結束了,但是也是有一些組織方面做得不是那麼的好,像買禮物有些的確賣的不是太好,然後活動之中,也是一些事情做得沒有太有條理,而節目的表演也是可以多幾次的排練,這樣節目也是可以表演的更加的好,也是需要在下次的活動之中去把這些做好,這樣才更加的有意義,這次活動的結束也是讓我知道,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真的還有很多,而且我們也是要有一個幫助他人的心,在幫助之中我們的精神方面也是可以收獲到很多的。
作為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我總覺得缺少一點什麼,我們總是呆在風平浪靜的象牙塔做著天真的事。應學校的要求,同時也為了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我和幾位同學籌劃著去敬老院一趟,給他們帶去溫暖。
二月十二號的陽光格外明媚,彷彿為了是再增添溫暖。我大步走在去敬老院的路上,心情頗為激動。邁著歡快的步伐來到了張渚敬老院。
靜溢、和祥,這是我對院里的第一印象,不大的院子里有五六位老人在曬太陽,彷彿我們的到來帶來了熱鬧。原先安靜的老人像充了電一樣。抬起頭來,露出微笑。
我們給老人們買了各類水果、麵包、麥片,每個人手裡都拎滿了東西。我們放下手中的東西,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整個大院里除了同學們的干勁還有老人和工作人員的歡聲笑語,溢滿溫馨好似春花開滿園!
在給老人帶來溫暖的同時,我感悟到了許多。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鋒。
作為當代大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僅僅只是課堂與知識,而應當有較多的接觸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不僅給敬老院里因各種問題而失去家庭溫暖的老人送去了溫暖,也鍛煉了自己。看著老人那落寞的眼神,那被歲月摧折的脊背,那被時光的車輪碾過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都激發了我們愛心。作為青年的我們把自己當作老人們的親孫子,與老人閑話家常,為老人們捏肩捶腿,盡自己的「孫輩」之孝。從此次敬老院的活動中感到了不一樣的人群,不一樣的人生,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重要性。望著那群因不幸而走到一起的老人們,那群因孤獨而相伴終老的老人們,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希冀,希望我們能為老人帶去一絲溫暖,希望老人能夠幸福的安度晚年。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回來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盡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那麼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社會上還有更多的老人淪落到街頭,飽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個熱血青年都不忍讓老一輩人在流離失所中,生活在無盡空虛中。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送溫暖活動結束了,我覺得回校後會發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獻愛心的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臟。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裡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鋒。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於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昆明志願者吧「舉行的這次公益活動主要是進入敬老院陪陪老人們聊聊天,贈送些小禮物,表演些互動節目。其中贈送的小禮物都是參與者們AA制湊錢買的。表演中有個節目是眾志願者們一起唱歌並同時打著手語,趁著還有時間,大家排成列隊,由熟識的人帶著學了幾遍。好在這首歌的手語不是很復雜,用心跟著做了幾次,動作也八九不離十了。
進入敬老院後,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就各位,我被分入到聊天組。走到一個正在看電視的婆婆跟前,由於初來此地,語言還無法做到順暢的交流,只能說些簡單的各自都能聽明白的問好詞彙。我隨即坐在她的身旁,握著她那布滿著滄桑而又飽含著一段甜酸苦辣的人生的手,我心底有些感觸,輕輕地撫摸著她的手,她也用另一隻手來輕輕地壓著我的手,我們就這樣默默的互相微笑著互相對望著。
無需言語,彼此間的動作與眼神已告訴對方想要表達的東西。
我不知她的歷史,但我理解她現在的心情。
她不知我的過去,但她明白我現在的心意。
一切盡在不言中,曾經的就讓她在歷史中飄浮著吧,我們改變不了過去,我們對將來發生些什麼也無法預期,但我們可以擁有並享受到現有的那一片偶然得來的溫馨感覺,那怕這只是一瞬間的火花也能讓我們的心靈在將來的記憶中值得拿出來回味一下。
就這樣過了一陣子,當表演組准備好後,在徵得院方同意後,我們就把還能走得動的老人們小心地扶著走出房間來到地堂上坐著准備欣賞我們的表演。
表演都是志願者們自告奮勇地的上台表演,至於俺嘛,衰哥一個,那來的才藝表演哦,還是乖乖的地做個明白真相的圍觀群眾吧。
表演是互動式的,並不單單是我們這邊的表演,老人們也很樂意表演一下他們的才藝。雙方的互動表演更能調動起現場的氣氛,也能更好的融合雙方因為一些年齡上的隔膜。對老人們而言,能在眾人面前得到施展才藝的機會,是對自己人生價值能得到體現並得到認可,這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積極向上的自我肯定,對老人們在不確定的未來生活中也能保持一定的樂觀心態也有著不少的促進作用。
俗話都說了,歡樂的時光都是短暫的。天色將晚,我們是時候和老人們說聲再見了。先把老人們穩穩而又輕輕的扶著走進各自的房間,再走去和每個曾接觸過的老人們再握握手,各自道一聲珍重。本次書林街敬老院活動也就順利的結束了。走出門口後,大家就近找了個地方圍起來一起說了一下各自的感受及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最後,有事的可以先跑,沒事的就一起AA制去聚個餐腐敗腐敗一下以便繼續聯絡一下感情吧。俺這么好吃的傢伙,自然不能落空了。嘻嘻哈哈的腐敗過程就不說了,漫漫而不堪回首的回程之路也不說了。只說一下俺做為一個活動的參與者與活動組織的旁觀者身份及結合其它志願者們提出的意見來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活動的報名確定過程過於鬆散。組織者對報名才藝表演者的參與者沒有實行跟蹤了解到位,以致好幾個報名者沒有到來,打亂了原有計劃。好在有個小妹妹多才多藝,一個頂三個,能唱能吹能跳,很好地彌補了表演者的不足。
二,對活動中要慰問的對像了解不足。我們AA制買了些牙刷毛巾襪子等小禮物贈送給老人們,但,有幾個老人們腿腳已不便,甚至有腳截肢的。對這些老人們贈送襪子無疑會讓他們觸景情生多多少少會產生些不忍回憶的傷感。
三,在活動過程中忽視了一些基本素質。表演活動中,一些同仁們為了搶拍好鏡頭,努力而又興奮的走在最前面擋著老人們的視線搶佔好位置拍啊拍攝呀攝,而且還時不時使用閃光燈。參加活動拍些照片留念一下無可厚非,但要明白,我們活動的中心是老人們,活動的主角是老人們,活動的目的是首先要他們開心。所以,在實現我們自己的小願望的同時還請時刻記著,不要忽視了他們的存在。我們現在的身份是陪伴者,是襯托者。
四,活動完了就完了,沒人寫紀錄,沒人去對外發送這次活動的過程。昆明的公益事業組織不小,但基本處於原始草根狀態,在印像中好像還沒有一個固定的長期的有影響力的公益事業組織機構出現。在現在這樣一個信仰缺失,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的社會,做了好事,就得秀一秀,不秀怎麼讓大家覺得你做了呢,不秀,怎麼樹立一個榜樣呢,不秀,怎麼讓大家知道這是主流呢!
義工活動宣傳工作長期得不到重視與改善,義工活動就得不到推廣,義工精神就得不到認同,義工隊伍就得不到壯大。那「昆明志願者吧」的宗旨「弘揚人道主義,喚醒人們的公益意識和愛心為已任」就不可能得到實施與實現。輿論陣地,你不去佔領她,敵人就會佔領她!誰佔領了這個陣地誰就能得到廣泛的認同感,並在這個認同感中方便有效地去實施自己的計劃。(這個敵人泛指一些社會不良現象。)
當然也可以說以上種種問題的現象可以歸根於人手的不足。但為什麼這么久了還是人手不足呢,是否可以改變一些原有的操作方向呢。是否可以轉變一下思路去改變面貌呢。
以上所言,我是以一個初次活動的參與者以自己的過往經歷結合本次活動而作的'一些凌亂的感想與見解,話中如有不妥,還請各位昆明同仁們多多包涵。已凌晨四點,話還有一些想寫,但想一想有些話題還是網下討論為好。就此停筆吧。
又是一年三月天,風箏飛滿天。
春風吹撫著大地,海河沿岸一片盎然,熱情的xx義工沒有忘記將春天的溫暖送到時刻需要關愛的養老院。
3月15日,我們帶著春的氣息來到了和平區的xx養老院,看望這里的老人們。帶上我們的祝福和老人們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年前的2月初,我們義工朋友們剛來到過這里為老人們表演精彩的文藝節目,彷彿就是昨天的事情,依然瀝瀝在目。
今天,我們再次帶著年後的祝福來看望老人們,老人們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露出了愜意的微笑,親切的拉著我們義工的手,看得出他們對我們義工的依戀和信任。
這次的活動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因為天氣剛剛轉曖,室內外的溫差變化較大,而老人家多數都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在這個季度都會一些不適;而過了春節,人又長一歲,很多的老人也會在春季里會有恐懼心理,針對初春的季節特點,應養老院的負責人的意思,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到各個房間和老人們說說話,嘮嘮嗑,做一些折紙繪畫類的小型活動。
一大早,大家在養老院負責人的指揮與安排下分三個小隊到各個樓層分別和老人們互動。義工們一進房間還沒有介紹完我們的本意,有的老人就親切的伸出雙手迎接我們,我們坐在床邊和她們說話。一個個房間走過去,看到的都是那麼溫馨,義工們有的像兒女一樣陪著父母,有的像爺孫一樣逗樂,一張張笑臉都是那麼真誠,整個樓道飄滿了歡聲笑語,看得出來老人對義工們的到來是盼望的。或許,在他們的眼裡,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親人,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溫暖。看到老人家那份快樂,我們更有動力要求自己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多為老人們盡一份心,讓這份愛一直傳遞下去。
整個活動在熱鬧活躍的氣氛中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活動快結束時,我們的一個老義工想起來當天是正月二十五,天津的老傳統講究要在這一天揭吊錢\添倉。於是,義工朋友們一邊和老人道別,一邊幫助把各個門上的吊錢慢慢揭下來,予示著老人們中午喝上一大碗魚湯,把這一年的倉都添滿了。
這簡單的動作,又溝起了老人家對來年豐收的期盼,一個個又來了精神,高興地看著義工們揭吊錢。
這一天的活動,雖然簡單,卻為老人家留下了一個念想,我們相信,那是幸福的下一站。
在今天將愛傳遞下去的有:xx。謝謝你們!
來到大學兩年時間,參加了很多活動,著次是我第二次去養老院,因為有這樣一部分被我們遺忘的老人生活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給他們帶來溫暖去給他們送去幫助,有能力,為什麼不去呢?
我想在大學期間鍛煉自己,同時也想要奉獻,自己努力去做好自己的基本任務,去完成工作的責任,我帶領著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一起到敬老院,給他媽鞥分配一些任務,任務不難,就是及時的給他們送去一些溫暖給老人帶上一些禮物,去給他們關懷,畢竟在這里的老人他們都比較孤獨,喜歡熱鬧的氛圍,我們就用我們的心去溫暖他們的心。
我們的世界,是老一輩人用自己的一身建立起來的,是靠著大家一起努力才完成的,著里有著太多的寄託,我們享受到了上一輩人給我們的福利就需要不照顧好老人。這次的互動是由學校發起,我們大二的同學一起帶隊。這次的活動,不但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好的學習機會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同時尊重老人,敬愛他們。
一次活動不單單是簡單的意義,更是非常重要的責任每個人都必須要完成相應的努力,這次活動的重點不在乎做的多好,最重要的是讓老人笑起來,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中有很多同學都多才多藝,有的人給老人獻上了優美的歌聲,有人為老人獻上了美麗的舞蹈,歌舞相伴匯成衣服動人的畫卷,老人們都從他們的房間中出來,坐在凳子上面看著大家的表演,一個個拍手稱呼,對於這次大家的做法。老人們非常滿意。
活動的意義都多樣的,每個人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不同,但是打架都對這次活動感到滿意,畢竟這次的活動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不但給老人表演,還給老人們打掃衛生,給老人們幫助,講故事,講笑話,端茶遞水等等,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老人,雖然做的不一定好但是也都盡全力了。
活動的結果也都很不錯我們得到了養老院老人的一致好評,他們對我們充滿了笑容,對我們滿是友好這樣的生活真是他們所期望的,而我們只需要獻出自己很少的游戲時間就能夠幫助到這些老人,這是分行不錯的做法,從參與的這些人我們就能夠看出大家都是充滿了愛心,也都是一些志願者,願意幫助老人,這份心這份情,留給了老人,也讓老人更加高興,活動的意義也就達到了當然這次的活動也給以後活動做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可以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大家一起來關懷這些老人。
7月3日為了響應學院安排,提高學生素質,豐富廣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科技優勢為社會服務,積極貫徹「修身博學明志成才」的育人理念,我們10國貿三班進行主題為「青春有愛,志願服務」的暑假團隊實踐活動。
未雨綢繆,精細的活動准備工作
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通過小組成員討論決定,我們將本次實踐的目的地定在了,鄭州市康樂養老院。然後跟與養老院的負責人取得了聯系,並徵求了他們的同意,也受到他們的歡迎。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我們也制定了活動的時間和內容。
愛心奉獻,敬老哀牢活動過程
早上六點整我們小組成員在桃李園集合完畢,乘坐公交車出發,趕往目的地。
在路上我們為老人們購買了水果,糕點等。雖然東西不多,但代表了我們的一片心意。到達養老院後,我們受到了老人們和院領導、工作人員的歡迎。隨後,我們就投入了緊張有序的忙碌中。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拖地,洗衣服,擦扶手,提水,做飯。每個人都拿出了全部的熱情和干勁。在這之後,我們又陪老人們聊天,下棋。在這期間我們也都拿出來全部的耐心和愛心,給老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11點時活動進入了尾聲,在老人們依依不捨的眼神中,我們不得不離開。
依依不捨,揮手告別的活動後期
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回顧整個活動過程,我感慨良多。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我們經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傾聽他們的訴說,他們會感到很高興。
實踐結束,令人深思的活動感想
活動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瑕疵,首先之前的活動准備的不是特別充分,所以大家都是即興表演,多少還是有些過於倉促;其次,這也是我們第一去敬老院,沒有經驗,因此有些事情想的不夠全面;第三,因為有些老年人年紀大等原因,說話不清楚,溝通有些困難,還需要工作人員的幫助。我們小組經研究決定,與敬老院的老人們保持長期聯系,不定期的前往探望。因為我們明白敬老活動不是一時興起才做,這需要的是一種堅持,也希望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讓更多的老人得到關愛,也讓更多的同學得到鍛煉。
;Ⅱ 學校要組織我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求一個適合我們中學生的,看望老人的三句半。
鑼鼓一敲響連天,
我們四個來表演,
今天來段傳統戲
(鐺!)三句半。 (這里的鐺是鑼聲,表演的時候要是沒鑼也可以用鍋盆等代替)
我們來段三句半
就為大家能笑笑
若是不笑怎麼辦
(鐺!)--我笑(這里想寫成撓撓,不過覺得撓撓用的有點太廣了,詞多則爛,大家可以給點意見)
今年過的真幸福
新馬歐非都玩到
各地美食全嘗鮮
(鐺!)--做夢
鄭州(可以改成你們學校)義工人數多
裡面美女真不少
本大帥哥只要到(呵呵,這里本來打算寫成「只要看見我緊張」我緊張是我在義工聯群里的網名。不過我沒打算演第三個人)
(鐺!)--嚇跑
說第三句話的人擺出一副帥哥氣宇宣揚的姿態。
今天運氣真是好
出門就有財神到
撿個錢包打開看
(鐺!)--壹毛(這時第四個人可以拿個一毛錢的道具說的時候拿出來比劃給大家看。)
愛老敬老新風尚
聯歡搞笑在一堂
說的不好請見諒
(鐺!)--棍棒(可以拿話筒或其它道具代替,或者空手做虛握狀)
這時有人插話,「說三句半拿棍棒幹嘛啊?」第四個人接話「不鼓掌開笑,就讓棍棒到。」繼續有人接話,「得了吧你,底下最不厲害的也拿過全國搏擊冠軍。」此時 第四人可做腿軟狀)
下面觀眾真熱情
大家聽我來發言
我是高手我先說
(鐺!)--散會(這里用「散會」好還是「解散」好大家給提下意見)
說完這段第三個對第四個人做欲打狀。
老人辛苦獻一生
晚年更該有幸福
大家一起來照顧
(鐺!)--奉獻
敬老勿忘家中老
羔羊跪乳鴉反哺
爭取都做孝兒女
(鐺!)--支持
宣傳敬老齊上陣
華夏共建愛老城
豈能少了我一個(說時做洋洋得意狀)
(鐺!)--夠戧(說的時候可以凝望第三人)
人生難得有相逢
相逢既是有緣時
我給老人鞠個躬
(鐺!)--摔倒
獻上禮物獻水果
送完節目送歡笑
那個姑娘真漂亮(說這里時找一漂亮MM做凝望)
(鐺!)--你姨
第三人說完可以搭話給第四人說你成心和我過不去是不是,第一個人搖搖頭接著說三句半
保定義工活動多
敬老環保與助學
我給大家做領導
(鐺!)--全跑
為了辦好敬老會
大家辛苦來准備
後面還有好戲看
(鐺!)--不退
四個人這時可以臨場發揮來些搞笑的語言動作
一個敬老的同時簡介咱義工的三句半,除了模式化的開場結尾,其它皆為原創,倉促中寫了幾段,不好請見諒,大家提意見好做修改,共同的力量才是無敵的
寫三句半一二四句需要壓韻,第三句則不用,三句半又做十七字,寫五言我不大會寫,故七言為之,不過寫著玩念著順口就可以了,寫三句半的高手莫見笑。如果大家能夠採納我所寫的,也可以成為以後敬老的一個小節目。當然更需要的是有四個義工朋友肯表演。尊老更要在社會平常生活中做。
Ⅲ 去敬老院敬老的公益活動總結
敬老院活動總結
為了豐富我們的周末生活,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國際部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9月17日,我們前往民眾老年公寓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包括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歌舞表演,集體購買慰問品,以及向負責人員詢問地點、安排訪問時間等等。
8點30分,兩個班級的的三十幾位同學到哈九中江南校區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裡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中巴車前往民眾老年公寓。經過了三十多分鍾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和二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由於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隨後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青協志願者此次來的目的。在和老人們聊天拉家常的過程中,我們三十多位成員為他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有唱的、跳的,雖然有的節目排練的有些許瑕疵,但從老人們的臉上還是可以看出他們喜悅的心情。小演員們唱了很多懷舊的歌曲以及幾首紅歌,老人們一邊認真的聽著一邊為我們打拍喝著,融洽的氛圍讓我們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盪漾開來。在表演的結束後,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大家的即興表演不僅提高了老人的興致,也使此次之行變得更加完美。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後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後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後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需要的並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我們還需要像這種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Ⅳ 重陽節前夕,學校號召同學們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可媽媽不贊同你參加這次活動
重陽節簡介: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陽詩篇: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Ⅳ 就是嗯,我們學校組織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們一群學生給老年人唱歌,我不知道為什麼想笑我怎麼了
你可能覺得在敬老院的老人比較老了,
在他們面自己前像小孩子一樣,
覺得給他們唱歌很好玩,
所以就很想笑,
沒關系的,
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就好。
Ⅵ 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需要做怎樣的准備啊 我們在黨支部去 主題學雷鋒 第一次 還不知怎麼組織 麻煩幫幫忙 謝謝
首先要預約,並來准備一些東西,買些自水果、營養品,帶些梳子、指甲鉗,幫老人梳頭、剪指甲。如果離浴室近,還可以帶老人去洗個澡,還可以跟老人拉拉家常。當然要帶數碼相機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就是這樣帶高中學生去做的。
Ⅶ 看望養老院的老人是為了什麼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謝謝!
為了復慰問敬老院的老人,讓制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
目的和意義:走進敬老院,關愛老年人,讓他們和我們共享社會的溫暖;一起營造和諧校園的新風尚,讓孤寡老年人充分體會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更加深化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意識;同時體現了當代大學生關愛老年人,關注群體,奉獻社會的高尚品德,為同學們展現愛心提供一個平台。
Ⅷ 學校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進行獻愛心活動,我們可以做什麼
這個你看看行不行?也許可以幫到你!
校團委組織區黨校學員於12月27日上午到梨園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今天的天氣格外寒冷,但同學們還是義無反顧的來到在通州的敬老院看望老人,每個人的手裡都拿著禮物,准備送給這里的每位老人,並帶去節日的祝福。
我們開始分組,分別探望住在不同區域的老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奶奶,當我們進去給她禮物後,奶奶就開始失聲痛哭,她一直在說:「有人看我了,有人看我了,我會記你們一輩子的」從她模糊的聲音中,我聽到了她的感動,她感受到了我們的關心。看到她坐在輪椅上,揮舞著雙手,一次次的跟我們說著感謝,我的眼睛都濕了,如果做這么一點點就能讓這些孤零零的老人開心的話,那每個人都有能力為社會的愛心事業多做貢獻。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另外一間屋子,看到了一位面色慈祥的老爺爺。旁邊的阿姨告訴我們,老爺爺已經102歲了,年輕的他是一個「文化人」,一直從事書法工作。聽著爺爺在為大家講述著自己當年參加革命的故事,從宣統帝降到新中國成立,我看到了祖國的前進,國家的富強。
之後我們又開始幫忙打掃衛生,大家都很開心的一起為爺爺奶奶們服務。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問題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盡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
這次的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作為後輩的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奉獻我們的愛心,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Ⅸ 單位準備在重陽節組織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動,領導將此項任務的組織工作交由你,你會如何開展。
【答題要點】
1. 抓住開展活動的目的,緊緊圍繞目的進行效果的達成;
2. 前期與敬老院溝通,切實了解我們老人們的需求;
3. 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制定我們的敬老方案。
【參考答案】
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切實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為了更切實際的解決老人們的需求,做好敬老服務工作,我會先期聯系敬老院的負責人,通過溝通了解我們老人都有哪些需求?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前往敬老院深入了解,方便開展准備工作。
對於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比如修葺屋頂,清掃天花板,搬挪傢具等,由單位的男同事組成服務隊,准備工具。對於老人們的文化生活,由單位的同事們准備文藝節目,包括談心聊天准備。對於老人們想念家人,我們聯系其家人,可以幫助老人們回家看看,還可以接上老人們的孫子、孫女前來探望老人。
除此之外,准備好路由器、老年智能手機等設備,前往敬老時,為老人們搭建好WiFi,並手把手的教會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與家人視頻聊天。對於具體的操作流程,還要用截圖標識做成海報,這樣方便老人們在操作手機時有比對指示。
最後制定一份服務聯系手冊,當關愛活動結束後,老人們有什麼需求可以通過聯系本單位來安排同事前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