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急救

老年人急救

發布時間:2020-12-07 06:52:22

❶ 老人跌倒 如何急救

老年人突然跌倒時,切不可急於攙扶,否則可能會「幫倒忙」。如因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將其扶起,會加重其出血的症狀,使其病情急速惡化。那麼,當發現老年人跌倒時如何進行急救呢? 首先要觀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態。如其神志清醒,可詢問其摔倒的原因,然後給予幫助。如是心絞痛發作,可協助其服下隨身攜帶的急救葯品。如在現場須進行急救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要判斷跌倒是不是因猝死導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穩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應視為猝死。對發生猝死的患者應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嚴禁搬動。同時,要馬上對其實施心肺復甦術,並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2、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跌倒要警惕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腦卒中常表現為頭昏、眩暈、一側肢體無力、偏癱、運動障礙等。此時,應盡可能避免搬動患者,更不能抱住患者的身體進行搖晃。正確的做法是: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可搬來椅子將其支撐住,或直接上前將其扶住。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將其緩緩調整到仰卧位,同時小心地將其頭面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其嘔吐物誤入氣管而發生窒息。 3、要判斷跌倒後是否發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後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壓縮性骨折。當老年人跌倒後發生骨折時也不要急於將其扶起。因為處理不當不但會加重其損傷和骨骼錯位,還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殘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動的過程中極易損及脊髓,而導致截癱。對懷疑有骨折者應一律按骨折進行處理,並盡快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何生

❷ 家裡有老人,有哪些基本的急救術是需要掌握的

家有一老,若有一寶,有中老年人的家中都會有許多快樂與和諧。可是,專隨之身體健康人屬體器官作用的衰落、一部分體系的變病,加上長期性服食治療葯物的習慣,中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現噎食、中風、摔倒、外傷性等緊急狀況,讓全家人覺得憂慮,為此,熟練掌握某些必需的急救措施,針對確保中老年人性命健康及健康安全,擁有特大的實際意義。

❸ 家裡有老人,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的急救技術

家裡如果有老人,日常會些急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提醒大家,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無論什麼樣的病情,請先撥打急救電話,不要延誤病情。


下面介紹幾種急救方法和日常檢查方法。


  1. 測量血壓血糖: 買一個專業的測量血壓血糖的儀器,如果家裡老人有血壓問題或血糖問題可以每天測量,監控數據,及時治療。


2. 心肺復甦:家裡老人一旦出現昏厥的情況,可以第一時間採取胸外按壓的方式讓患者醒來。

具體操作:確保患者仰卧於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壓板墊於其肩背下,急救者可採用跪式或踏腳凳等不同體位,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將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手指不接觸胸壁。按壓時雙肘須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人按壓頻率為至少100次/min,下壓深度至少為125px,每次按壓之後應讓胸廓完全回復。按壓時間與放鬆時間各佔50%左右,放鬆時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以免按壓點移位。


3. 氣道異物:人老了吞咽功能也會跟著下降,吃東西時容易噎住食道或呼吸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採取以下方法急救:

首先,搶救者站在患者背後雙臂環抱患者。

最後,建議在家裡備一台吸氧儀和一個急救包,避免意外發生時措手不及。

❹ 四種老年突發病的急救常識有哪些

您找的應該是這篇文章吧?
四種老年突發病的急救常識有哪些,許多老年突發病常常叫人措手不及。老人一旦突發疾病,家屬都會將其送往醫院。可許多家屬並不清楚在將病人送往醫院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不但會加重病情,甚至還會危及患者生命。以下介紹四種老年突發病的急救「四不得」:

哮喘病——背不得

李大伯患有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一次天氣驟冷,李大伯突發哮喘病,呼吸困難,其子趕忙將他背到醫院,然而,此時老人已停止了心跳。據醫生分析,是「背送」加速了李大伯的死亡。

專家說,哮喘病發作時,患者由於呼吸困難,胸腹部的呼吸肌會最大限度工作以緩解體內重要器官的缺氧。如此時採用「背送」的方法,會導致患者體內進一步缺氧,甚至造成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正確方法是:讓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姿勢,將其領扣、褲帶松開,並清除口中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呼吸通暢。待患者病情穩定後用擔架或靠背椅送往醫院。

腦溢血——顛不得

住在山區的劉大媽患有高血壓,平時偶爾會感到頭暈。一天,劉大媽突然感到頭暈得厲害,並劇烈嘔吐,隨後出現半側肢體癱瘓,倒地不起。家人用拖拉機將劉大媽送到醫院,而此時劉大媽已停止了呼吸。經醫生診斷,劉大媽的猝死是由於突發腦溢血,加上長時間顛簸造成的。

專家說,老年人突發腦溢血應盡量使其保持平卧姿勢,避免震動,並採取就近治療原則,不宜長途搬運。如必須搬運也應盡量保持其頭部穩定,減少震動。搬動過程中應將患者頭歪向一邊,使其嘔吐物易於流出,以防窒息。如條件允許,在患者剛發病時將冰袋敷在其頭部,以減輕腦部水腫。

中風——慢不得

張大爺是糖尿病患者,一天早晨起床時感覺手腳麻木,並伴有口眼歪斜,視力模糊和說話不清楚等症狀。但並未在意。晚飯時張大爺突然摔倒並失去記憶,家人才將其送至醫院。經醫生診斷,張大爺患的是缺血性腦中風。由於已失去溶栓治療的最佳時機,張大爺只能接受身體偏癱的後果。

專家說,中風患者的治療,關鍵是及時,一定要在發病後的6個小時內得到治療,不然就會錯失溶栓治療的最佳時機。

心臟病——動不得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就告訴他們自己是心臟病患者,萬一發病,請同學千萬不要搬動他,並幫助他從上衣口袋取出葯片讓他吞下,然後撥打「120」。他說他的幾位病友就是在發病時因搬動不當死亡的。後來這位教授發病均因學生的正確配合轉危為安。

專家說,老年人心絞痛發作時,不要隨意搬動,要盡量使其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協助其含服葯物。如患者出現呼吸驟停,要立即實施心臟復甦搶救,並及時撥打「120」。

❺ 老年人自我急救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一、暈厥

(一) 暈厥是指短暫的神志意識喪失。由一過性的大腦缺血而引起。其特點是突然發生、迅速消失。暈厥與眩暈、昏迷、休克不同。眩暈為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感,無意識喪失;昏迷與意識喪失則有較長病程,不會很快恢復;休克為血壓明顯下降,初期意識多數是清楚的。

(二)發病誘因:

劇烈疼痛、恐懼、空氣悶熱、針灸、注射時引起,稱之為普通暈厥;也可因咳嗽、噴嚏時引起,稱為咳嗽暈厥;可因排尿而引起,稱為排尿暈厥;可在久坐、久卧後突然起立時,因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稱為體位性暈厥;也可因穿硬質高領衣服、剃須、刺激頸動脈竇引起暈厥;心臟病病人,可因嚴重心律失常而發生心源性暈厥,出現兩眼上翻,口唇發紫,雙手握拳,抽搐。低血糖性暈厥: 癲癇

(三)急救措施:

1.應立即將病人平放,或抬高下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心臟,幫助腦正常供血。

2.觀察 觀察有否其他部位的損傷;

3.觸摸 觸摸他的脈博是否強、齊。

4.解開病人衣領、領帶,使其呼吸順暢;

5.有假牙者,應取出。

6.剛恢復知覺的病人不要立即起立,防止再次暈厥。

7.對心源性暈厥(一般有心臟病史),如能喚醒或通過刺激恢復神志,心跳過慢的口服阿托品加快跳的葯物;有胸悶、胸痛的口服速效救心丸等葯物,然後馬上送醫院。無法喚醒則關注呼吸、脈搏、大動脈搏動和瞳孔、呼喚120,有心臟驟停應立即用拳捶擊心前區進行復甦,如心跳未恢復還應進行胸外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緩解後,盡快送就近醫院搶救。

二、中風

(一)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卒中。起病急,病死和病殘率高,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搶救方法很關鍵,若不得法,則會加重病情。中風可分腦溢血和腦血栓形成兩種。腦溢血多發生在情緒激動、過量飲酒、過度勞累後,因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腦溢血多發生在白天活動時,發病前少數人有頭暈、頭痛、鼻出血和眼結膜出血等先兆症狀,血壓較高。病人突然昏倒後,迅即出現昏迷、面色潮紅、口眼歪斜和兩眼向出血側凝視,出血對側肢體癱瘓、握拳,牙關緊閉,鼾聲大作,或面色蒼白、手撒口張、大小便失禁。有時可嘔吐,嚴重的可伴有胃出血、嘔吐物為咖啡色。腦血栓形成通常發生在睡眠後或安靜狀態下。發病前,可有短暫腦缺血,如頭暈、頭痛、突然不會講話,但不久又恢復,肢體發麻和感沉重等。往往在早晨起床時突然覺得半身不聽使喚,神志多數清醒,脈搏和呼吸明顯改變,逐漸發展成偏癱、單癱、失語和偏盲。

(二)急救措施:

1、遇到卒中病人,讓其靜卧不動,解開衣領或皮帶。切忌推搖病人、墊高枕頭或晃動病人頭部。可輕擰病人皮膚,以檢查其有無意識反應。

2、環境不良或不安全,必須轉移病人時,應多人協作,一人托穩頭部,水平地移動病人身體。

3、檢查病人的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做心肺復甦。

4、病人意識清醒,可讓其仰卧,保持頭部安穩,頭略向後仰,以利氣道通暢,不要墊枕頭。對喪失意識者,應持錯睡體位,並注意保暖。

5、病人發生嘔吐,讓其臉轉向一側,取出口內的假牙,並用干凈手帕纏在手指上,伸進其口內清除嘔吐物,以防堵塞氣道,引起窒息。

6、病人發生抽搐時,用手帕裹住筷子,插入病人口中,以防咬傷舌頭。也可將手帕捲成條狀,墊在其上下牙之間。

7、急送就近醫院救治。同時要避免強行搬動病人,尤其要注意頭部的穩定,否則會錯過最有利的治療時機而造成病情加重和搶救失敗。

❻ 老人急救是怎樣啊,

看你是需要哪方面的急救。戶外,內科,外科,家庭。戶外運動受傷在所難免,但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以減輕受傷的後果。特此,把急救員學習時的筆跡陸續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幫助。 如何緊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傷後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保障。成人的血液約占自身體重的8%,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血液約有4000亳升。外傷出血時,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20%以上時,出現明顯的休克症狀。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就有生命危險。現場搶救時,首要的是採取緊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斷出血的性質對搶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出血的特點 按損傷的血管性質分類; 1、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液由傷口向體外噴射,危險性大。 2、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危險性小。 (二)出血的種類 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分類: 1、外出血:由皮膚損傷向體外流出血液,能夠看見出血情況。 2、內出血:深部組織和內臟損傷,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或臟器、體腔內,從體表看不見血。 (三)失血的表現 失血量達全身血量的20%以上時,則出現休克症狀:臉色蒼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發涼,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呼吸急促,心慌氣短,脈搏細弱或摸不到,血壓不降或測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壓迫止血): 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後,需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顳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用於頭頂及顳部的出血(圖1-1)。 ②頜外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用於腮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③頸總動脈止血: 把拇指或其餘四指,放在氣管外側(平甲狀軟肌)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可觸到頸總動脈,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後壓迫止血。用於頭、頸部大出血。此法非緊急時不能用,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鎖骨下動脈止血: 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其餘四指放在受傷者頸後,用拇指向凹處下壓,將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橈動脈止血: 將傷者手臂抬高,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於手腕橫紋上方內、外側搏動點(尺橈動脈)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動脈止血: 將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即可止血。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動脈止血: 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股動脈),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用於大腿、小腿、腳部的動脈出血。 ⑧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止血: 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脛後動脈)止血。用於足部出血。 ⑨指動脈止血: 將傷指抬高,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適用於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壓包紮止血: 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後,再用棉花團、紗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墊子,放在傷口敷料上面,然後用三角巾或綳帶緊緊包紮,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度。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此法。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向血。 3、加墊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膕窩放紗布墊、棉花團、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關節,用三角巾或綳帶將屈曲的肝體緊緊纏綁起來。 ②上臂出血,在腋窩加墊,使前臂屈曲於胸前,用三角巾或綳帶把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圖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墊,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用三角巾或長帶子將腿緊緊固定在軀於上。 注意事項: 有骨折和懷疑骨折或關節損傷的肢體不能用加墊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錯位和劇痛。使用時要經常注意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如血液循環完全被阻斷,要每隔一小時左右慢慢松開一次,觀察3-5分鍾,防止肢體環死。 4、止血帶止血: 用於四肢較大動脈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傷肢損傷無法再復原時,才可用止血帶。因止血帶易造成肢體殘疾,故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止血帶有橡皮製的和布制的兩種,如果沒有止血帶時亦可用寬綳帶、三角巾或其他布條等代替以備急需。 ①橡皮止血帶止血: 先在纏止血帶的部位(傷口的上部)用紗布、毛巾或受傷者的衣服墊好,然後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帶頭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繞肢體纏兩圈,並將止血帶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間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絞緊止血: 在沒有止血帶的情況下,可用手邊現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綳帶、手絹、布條等,折疊成條帶狀纏繞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纏繞部位用襯墊墊好,用力勒緊然後打結。 在結內或結下穿一短棒,旋轉此棒使帶絞緊,至不流血為止,將棒固定在肢體上(圖1-15)。 ③用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 止血帶止血法是大血管損傷時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當,也可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如肢體缺血環死、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止血帶不能直接纏在皮膚上,必須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平整的墊子墊上。 上臂避免綁扎在中1/3處,因此處易傷及神經而引起肢體麻痹。上肢應扎在上1/3處,下肢應扎在大腿中部。 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在一般情況下,上止血帶的時間不超過2-3小時,每隔40分鍾至50分鍾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血液循環,松開止血帶之前應用手指壓迫止血,將止血帶松開1-3分鍾之後再另一稍高平面綁扎,松解時,仍有大出血者,不再在運送途中松放止血帶,以免加重休克。 如肢體傷重已不能保留,應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綁止血帶,不必放鬆,直到手術截肢。 上好止血帶後,在傷者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盡快送醫院處理。 嚴禁用電線、鐵絲、繩索代替止血帶。 5、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墊或消毒的紗布填塞在傷口內,再用加壓包紮法包紮。用於大腿根、腋窩、肩部、口、鼻、宮腔等部位的出血 包紮止血法包紮止血法是指用綳帶、三角巾、止血帶等物品,直接敷在傷口或結扎某一部位的處理措施。 操作要領 1.加壓包紮止血法:適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用消毒紗布墊敷於傷口後,再用棉團、紗布卷、毛巾等折成墊 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後用三角巾或綳帶緊緊包紮起來,以達到止血目的。 2.加墊屈肢上血法:在上肢一小腿出血,在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時,可採用屈肢加墊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適宜的墊子放在腋窩,上臂緊貼胸側,用三角巾、綳帶或腰帶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國窩加墊屈肢固定。 3.止血帶止血法:材料取彈性的橡皮管、橡皮帶。上肢結扎於上臂上三分之一處。下肢結扎於大腿的中部。結扎時應先將傷肢抬高,書部墊上敷料或毛巾等軟織物,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繞肢體兩周,在外側打結固定。要標明扎止血帶時間,每四十分鍾放鬆一次。 注意事項 1.如傷處有骨折時,須另加夾板固定。傷口內有碎骨或異物存在時,不得應用加壓包紮止血法。 2.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扎緊,如果扎得不緊,深部動脈仍有血液流出。 包紮傷口要點①對傷口必須進行包紮,尤其是出血多,合並骨折、內臟外露、異物刺入人體的緊急情況下。 ②包紮傷口可用綳帶、三角巾以及就地取材的替代品。 ③包紮的基本方法:先在受傷的部 位放一塊敷料(紗布),然後用綳帶、三角巾等紮好。 ④內臟外露的傷口的包紮,注意不可將內臟送回腹腔內,應該用干凈、消毒的紗布圍成一圈保護,或者用干凈飯碗扣住已脫出的內臟,再進行包紮。 ⑤異物刺入體內,切忌拔出,應該先用棉墊等物將異物固定住再包紮

❼ 掌握幾種老人的家庭急救方法

1、心臟驟停-心肺復甦
當遭遇可疑為心臟驟停的情況(突然倒地,意識不清),首先通過輕拍雙肩並在其雙耳邊大聲呼喊檢查意識。如無意識則立即檢查呼吸並指定一人呼救(無其他人時可先呼救)。檢查呼吸方式為「一聽二看三感覺」,即通過聽患者口鼻處的呼吸音,看胸腹部的呼吸起伏,感覺口鼻處呼出的氣流來判斷是否存在呼吸。如果十秒內無法確定或沒有感知到呼吸的,就認為呼吸停止,即可以認為是發生了心臟驟停事件,需要開始心肺復甦。
當前心肺復甦流程是CAB。第一步C是循環,即胸外按壓,首先按壓30次,目前使用的15版指南中按壓頻率為100次/分~120次/分,深度為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按壓時手臂垂直於胸壁不得彎曲,雙手重疊按壓,以掌根接觸胸壁。按壓位置為胸骨中下段,按壓間隙要求完全放鬆,手掌不能倚靠於胸壁上。至於A是開放氣道,以仰頭抬頜法開放氣道,作人工呼吸准備。B為人工呼吸,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每次吹氣超過1秒。如此以30:2的按壓通氣比例反復進行操作,直到急救人員抵達。
2、氣管堵塞急救
保持老人身體前傾;施救者緊握拳頭,放在老人肚臍與胸骨下端之間(肥胖者置於其胸骨中部);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快速向內和向上沖擊;重復多次腹部沖擊,直到梗阻解除,老人能自主呼吸或者異物排出。
如果老人失去意識,應支撐住老人,並平放在地面。撥打120,同時通過CPR來維持循環保證存活。
3、外傷、骨折
老人容易滑倒,請了解一般外傷/骨傷的處理方法。
止血是最重要的一步,特別是對於服用抗血凝葯物的老人,止血會非常困難。如果流血不止,簡單消毒(酒精沖洗)後使用紗布用力按壓傷口,用綳帶緊緊包紮,然後等待救助或者去醫院處理,萬不可手忙腳亂忘記求助。(家中請常備酒精,紗布和綳帶)。
如果有異物插入,請不要嘗試取出異物,而應該用紗布包裹住異物周圍包紮擠壓止血。
如果發生骨折,請嘗試使用各種手頭的固定器材保持和固定骨折時的姿勢,有條件使用冰敷消腫止痛,然後去醫院或者打電話尋求幫助。切記不要嘗試自己恢復骨骼位置。
4、中風的緊急對應
中風發作往往不能再第一時間被發現,延誤時間導致腦死亡。了解腦梗的症狀,及時呼救至關重要(相應第0條),相關症狀可以用FAST(快)幫助記憶:
Face:讓老人嘗試微笑(或者伸舌頭),如果半邊臉沒有表情(或者舌頭偏)就代表中風
Arm:讓老人抬雙手,如果一邊高一邊低,也是中風的表現
Speech:讓老人重復說簡單的句子,老人如果無法重復說話,則是中風的表現
Time:時間,時間至關重要,懷疑可能是中風的需要第一時間求救,而不是自己嘗試幫助。

❽ 老人血栓急救措施

這種只能預防,真要發生了,你能做的急救措施就是撥打120.與其想著發病如何急救,倒不如現在就開始到醫院去治療,平時生活飲食清淡,注意休息,避免血栓發作。

❾ 老人吃東西噎住了怎麼辦 急救措施

老人吃東西噎住是常有的事,而噎食約有75%發生於老年人。重要的是現場搶救措施要得法。 老人吃東西噎住為什麼會這么頻繁呢?其原因有三:一是老年人血管病變發生率高,咽反射遲鈍,易造成吞咽動作不協調而發生意外。二是老年人咀嚼功能不良。三是老年人食道病變較多,進食時情緒激動易造成食道痙攣。因而噎食造成老年人窒息催死(因食物團塊完全堵塞聲門或氣管所致),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約占意外催死的第六位。 老人吃東西噎住地搶救方法是:當噎食發生時,如患者處於卧位,搶救者應立即用雙手於患者劍突下(欲稱心窩處),向上給予猛烈沖擊;如患者位於坐位或立位,搶救者即在患者身後用雙拳或其他硬鈍物頂於劍突下,採用這種沖擊方法時氣流壓力可達31毫米汞柱,這樣的沖擊力大多可將堵塞的食物團塊排出。 您的鄰居正在看:吃土豆可以防中風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急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歲孩子常規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693
居民養老保險有繳費年限的嗎 瀏覽:354
養老機構上牆制度與職責有哪些 瀏覽:859
父母親用英語怎麼能記得快 瀏覽:89
江西省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瀏覽:456
常州老年大學學費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瀏覽:887
長壽區黃桷灣小學有多少個班 瀏覽:693
老年活動中心日常工作制度 瀏覽:436
關於重陽節幼兒兒歌 瀏覽:818
老人血壓太高怎麼辦 瀏覽:119
金華孝順溪改造 瀏覽:15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瀏覽:750
90歲老人心跳40 瀏覽:801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