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肅的第二大城市是哪裡
甘肅的第二大城市是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
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
(1)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中心敬老院怎麼樣擴展閱讀: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天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麥積山、伏羲廟、南郭寺、水簾洞、大地灣遺址等著名景點和秦安蘋果、花牛蘋果、甘谷辣椒、天水呱呱、天水撈撈、天水麵皮等特產和美食。
Ⅱ 天水在線市長留言板怎麼留言
知道市長您忙但是這是一個關於兒童的問題希望您能重視調查……我是一名甘谷縣六峰鎮村名!,前些天兩歲兒子生病不愛吃飯老是睡覺沒精神去縣醫院看大夫……大夫開了全是檢查又檢查儀器的單子,單子出來他說孩子有心肌炎有支氣管肺炎,又開了檢查得單子,我們不相信去市裡看結果大夫說只是鬧肚子開了一點葯結果好了!麻煩請您不要再讓別的兒童收到同樣的傷害……甘谷縣醫院……哎
Ⅲ 買 作為姓氏讀什麼音
買姓
買[買,讀音作mǎi(ㄇㄞˇ)]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宋微子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偃師姓氏源流》記載:「宋微子之後有買姓」。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也記載:「宋微子之後有……己氏、成氏,邊氏、戎氏、買氏、尾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馬氏……皆子姓也。」
第二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莒子密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偃師姓氏源流》記載:春秋時期有莒子密州,字買朱鋤,其後裔子孫以先祖的字為姓氏,稱買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許國君主許悼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許國君主為許悼公(公元前546~前523年),一稱作許憚公,名姜買(許買),字智敏。其父為許靈公姜寧(許寧),是春秋諸侯國許國君主之一,在位期間為公元前546~前523年。許悼公逝世後,其二子姜斯五(許斯五,許男斯)即位。公元前504年,許國被鄭國所滅,姜斯五被奪去侯爵君主稱號。
許悼公的後裔中,有庶支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買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商、周之際太岳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炎帝神農氏之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帝掌四岳,曾輔佐大禹治水。由於功勞巨大,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了呂氏部族。
呂氏部族早年活動於甘肅、青海交界的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個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呂侯之後分衍為呂氏、甫氏、旅氏、申氏,就是後稱的太岳,即四岳。
太岳之中的申氏後建有申國,史稱西申,位在今陝西省米脂縣及以北地區。在西周後期,申國仍不斷與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職,如周厲王大臣「申季」,周厲王、周幽王皆娶申女為後等。
其後裔有居「買邑」者,即今陝西省旬邑縣一帶,以邑為姓氏,遂分衍有買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公元1075~1135年),在為時間從公元1123~1135年為期十二年,漢名為完顏·晟,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
金太宗即位後,繼續進行滅遼國的戰爭,在公元1125年,消滅遼國,然後開始進攻北宋。公元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滅亡。其後,金太宗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軍事改革。
金太宗本人非常節儉。他下詔在女真舊地實行賦稅制,不得私役百姓;規定權勢之家不得買貧民為奴;還多次下詔敦勸農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勸農,是金國時期有作為的帝王之一。金太宗逝世時六十一歲。
金太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女真族名字「吳乞買」的諧音漢字「買」為姓氏者,稱買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韶州路同知買住罕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在史籍《姓氏略考》中也記載:「今蜀中多買氏,為元人買住(韶州路同知)之後。」
據考證,史籍中所稱買住,全名應為斡脫憐·買住罕,蒙古族人,為元朝時期韶州路同知,即樞密院所屬同知樞密院的屬官,在地方上為節度使的副手,負責分掌巡捕、糧務、屯田、水利、江海防務等職責。後升任湖廣平章政事加封魯國公,在元朝末期移駐沙州(今甘肅敦煌)。
至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在沙州的蒙古族酋長困即來、軍政統領買住罕「率眾來歸」,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敦煌設置沙州衛,任命買住為沙州衛指揮使,護守嘉峪關外至新疆的廣大地域。
買住罕的後裔子孫,有以其先祖之名字的諧音漢字為姓氏,稱買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來華人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中的麥氏,取自先祖經名首音的諧音漢字。
阿拉伯語「麥術丁」(Maisad-Din)可譯作「麥述丁」、「買述丁」等,故有以「麥」後「買」為漢姓者,稱麥氏、買氏。
在文獻《回教民族說》中記載:「買述丁之後裔姓買」,故而在《姓氏詞典》中稱買氏為「回族姓」。
在元朝至正四~七年(公元1344~1347年)任中政院使海道萬戶府達魯花赤的買述丁,先世為不花刺人,元太祖成吉思汗時隨父入關,為政期間輕徭減役、革除弊端、裁減冗員、禁官府壓價購民財、備銀賑災,功績十分卓著。元朝學者朱德潤曾撰《買公惠政碑》頌其德政。
買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北地區。
二.分布:
今甘肅省的古浪縣泗鎮光輝村、臨夏市廣河縣買家巷、和政縣買家集,河南省的孟洲市桑坡、焦作市博愛縣二郎崗、武陟縣寧郭鎮、溫縣、沁陽市,北京市,河北省的萬家莊,上海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閻良區,天津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均有買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涼 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瓜 州:原安西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西部浩瀚的戈壁灘上,東鄰玉門,西連敦煌,南望祁連,北枕大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安西,是取「國家統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稱瓜州。夏、商、周時為羌戎地,秦時大月氏居之。漢初被匈奴所佔,漢武帝置河西四郡時,為敦煌郡三縣地:冥安、淵泉、廣至。兩晉沿襲漢制,隋置長樂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稱瓜州,宋、元兩朝相沿,明朝時期設赤金蒙古衛。清朝時期康熙大帝在安西布隆吉大敗葛爾丹部屬三千餘人,始稱安西,取義為「安定西域」,寄託了平定西域之亂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設置安西直隸廳,後改為安西府、安西直隸州,至中華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隸屬酒泉地區管轄。2007年丁亥經國務院批准,將甘肅省酒泉市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讓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安西縣重新恢復漢唐時期的地域名稱。
四.歷史名人:
買壯圖:(公元?~1876年待考),回族;河南魯山人。著名心意拳武術大師。
現在河南、上海、安徽、武漢等地流傳的心意六合拳多源自於買壯圖,他是心意六合拳一代集大成者。
買壯圖生於清道光初年,活動於咸豐、同治時期,逝世於清光緒三年,終年八十餘歲。這個時期是中華武術登峰造極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雲深大師齊名黃河南北,同車毅齋大師並列為意拳三絕。
買壯圖大師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買朋憲、袁鳳儀、尚學禮等人。諸弟子親承師訓,又獎掖後人,故買壯圖事跡絕招,在河南心意門中有口皆碑,傳為美談。
清咸豐年間,舞陽縣北舞渡鎮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見一老者禮拜,因面目陌生而叩問姓名,始知是魯山買壯圖,經商路過渡口,入寺禮拜。二人促膝暢談,感情相投。買壯圖於寺外試技,用手掌近按一隻蝴蝶,讓其任意飛翔,自己隨蝶轉折飛奔五里之許,其蝶仍在掌中。這種粘蝶之功使丁贊嘆不已,當即拜買為師,留其在寺教習心意拳法。
郟縣心意拳師李海森,去魯山探望其表兄買壯圖。一日,雨後復晴,驕陽似火,表兄弟在屋內品茶乘涼,恣談拳法。李海森聽到高興處,不禁手舞足蹈。適門外石榴樹上麻雀喳喳亂叫,惹起心煩,欲撥掉此樹,卻被表兄制止。買壯圖從座椅上突然躍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簾,飛躍上樹,右手指早已夾住一雀。這種飛手擒雀之功實屬罕見,使表弟十分折服。
心意拳是歷史上的心意拳家們在三百多年的艱苦捶練中,象沙裡淘金一樣精篩細選出來的武術精華,成為祖國瑰寶。買壯圖大師是精練簡化心意拳的傑出代表之一。
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譜中稱為心意四象,暗含著龍虎猴馬等十大動物之意,基本拳式為:出手橫拳、斬手(或稱斬捶)、虎撲把及鷹捉把。拳式結構極其簡練,每個動作幾乎是直來直往。流傳最早的是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數多達二十八式。買壯圖將二十八式馬式四把捶精簡到三個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撲站全部刪掉。僅加反背做為半式,充分發揮心意拳在武術技擊中以少勝多,以短見長的科學道理。時隔一百四十多年,從無人能將買式四把捶隨意更動、增加或減少半式。買壯圖對心意拳的貢獻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演練內、外長拳的武術家大多明了,倘若把所練的武術招數全部化解,運用到技擊中去是很費勁的。在搏鬥中時會出現顧此失彼,手足無措的現象。而心意拳法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大膽割棄復雜拳式,著重四把捶的鍛煉,靜如山嶽,動則崩翻,攻中帶防,柔中寓剛,渾然一體,瞬息萬變,既是套路,又是散手。
長期練習買式四把捶,會鍛煉出心意門中所要求的決斷勁,俗稱爆發力,也叫內勁、六合勁。買壯圖曾作一首發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訣:「練拳容易得藝難,靈勁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難躲,遇人好似弓斷弦。」
買壯圖為中國武術事業作出了貢獻,他的光輝業績,將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
Ⅳ 本公司由於業務需要須提交赤峰市人民檢察院出具的工程建設領域無行賄行為證明,想了解一下辦理的手續。
公司介紹信、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到檢察院反貪局的預防科去查詢,免費辦理,大約10分鍾能辦好。
Ⅳ 寶雞到關山牧場有多遠
寶雞到關山牧場全程約148.5公里。
Ⅵ 喜文華的介紹
喜文華 ,男,回族,研究員,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1978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外語系英國語言文學專業,1983年結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致力於科技情報、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科研管理。現任甘肅省科學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名譽所長。
Ⅶ 我是甘肅漢族考生,我想知道報考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可以選長居漢族嗎
可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長居漢族意思是:少數民族學生長期在漢族地區生活的。
甘肅省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增設省列少數民族緊缺人才培養專項計劃(簡稱民族專項),其中,分為藏區專項計劃和其他民族地區專項計劃兩部分。
藏區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包括藏區專項民語類計劃和藏區專項其他類計劃。其他民族地區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為臨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戶籍在上述市州、縣區且參加高考的考生即可填報該項計劃。
(7)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中心敬老院怎麼樣擴展閱讀
民族專項計劃本科層次及高職(專科)層次的志願填報均和第一次填報志願同時進行,本科層次安排在提前批F段(革命老區段)填報錄取;高職(專科)批安排在高職(專科)批N段填報錄取,該專項計劃採取「1+1」順序志願模式,設置「1個第一志願、1個第二志願」,每個志願設置6個專業和1個專業調劑選項。
在民族專項計劃中,藏區專項民語類本科計劃在文理類民族線下80分(含80分)按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檔;藏區專項其他類藝術類本科計劃按文化課上線、專業課線下10分以內(含10分)按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檔。
Ⅷ 甘肅省教育廳屬的高等職業學院能享受國家給予的每生每年500O元補助嗎
好像是只有在甘肅58個貧困縣的生源才能享受這個補貼呢,至於是每年補貼多少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從甘肅東方航空高鐵學校的一個老師那打電話咨詢的,人也沒有給我確切的說,但是說有這項政策的。
特地查了下58個貧困縣,你看看有你那個地方沒,對照的看看:永登縣、皋蘭縣、榆中縣、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北道區、古浪縣、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庄浪縣、靜寧縣、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岷縣、臨夏縣、康樂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自治縣、武都區、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天祝藏族自治縣、臨潭縣、卓尼縣、舟曲縣、迭部縣、瑪曲縣、碌曲縣、 夏河縣。
Ⅸ 誰知道,天水市這個名字的由來為什麼叫天水
天水名稱的由來
天水在周朝時期一直是秦國的屬地,春秋戰國時被稱作邽縣,到了秦朝被命名為上邽。那麼後來為什麼又叫做天水呢,這背後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武帝元鼎三年的時候,上邽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旱災。那個夏天,驕陽似火,氣候炎熱,卻許久未下過一場雨。看著田裡的莊稼一天天枯竭,喝著河裡僅剩的一點渾濁苦澀的河水,人們都心急如焚,天天虔誠地祈求神靈降雨。
可能是人們的誠心終於感動了上天,這天半夜,正當人們都沉入夢鄉時,天上突然響起了震耳的雷聲。這雷聲夾雜著閃電像是從天邊滾來,愈來愈強烈。一時間,大地狂風四起、飛沙走石。人們都被這種陣式嚇壞了,以為老天爺發怒了。就在這時,地面上出現一片紅光,接著,大地不斷震動,彷彿要裂開了一般。
突然,隨著天空的一聲炸雷,地面下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響聲,大地真的裂開了,就像張開了嘴一般,裂口處飄散著白白的霧氣。同時,只見天上倒下一股粗粗的河水,剛好注入裂開的地下,就好像天公知道大地乾渴已久,用天河的水為他解渴似的。這樣的場面十分壯觀,人們都驚奇地睜大了雙眼。
天河的水就這樣一直流了很長時間,直到風也停了、雷也息了,大地恢復一片安寧。人們好奇地跑到大地裂口處一瞧,這里竟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湖泊,湖裡的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接下來的幾天,天空一直落著綿綿細雨,把整個世界從乾旱燥熱中解救出來。有了水的滋潤,到處都變得綠油油的,山野蒼翠,溪流潺潺。
經歷了這樣一個變化,人們都認為是神靈的威力,於是將「天河注水」傳得神乎其神。其實按我們今天來看,這很可能只是一個自然現象,是一次大地震。但那時的人們還無法解釋這些,所以他們把那片湖水稱之為「天水井」,還傳說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用這水灌溉,長出的禾苗茁壯、樹木蔥蘢,就連養育的姑娘也格外俊俏。從此,上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隴上綠洲,而「天河注水」的故事也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
當時,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漢王朝決定將隴西郡(今天水地區)分為兩郡。在聽說了「天河注水」的傳說後,漢武帝下旨在上邽湖邊,築起一座城池,把新郡設在這里,取名為「天水郡」。天水得名,由此而來。
Ⅹ 今年侵犯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的案例有哪些
南方網訊 運屍工不請自來,高喊著老王(化名)的名字要運屍,結果殯儀館被老王告上法庭。前日(10日),武漢市江漢區法院對這起罕見的侵權糾紛案一審宣判:判處漢口殯儀館向老王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老王的其他訴訟請求被駁回。
前年6月的一天,老王遭此「黑色幽默」後方搞清楚,原來是有人搞惡作劇,給殯儀館打電話說老王已死,請來運屍。老王後將漢口殯儀館告上法庭,索賠誤工費、交通費共計1500元,同時還索賠精神撫慰金1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從主觀上講,漢口殯儀館根據電話要求,為老王提供殯儀服務是被動的,其無故意侵害老王的意思。但從客觀上看,在沒有核實老王是否死亡的情況下,殯儀館便來運屍,顯然這一做法不妥,給健在的老王造成了精神傷害,侵犯和損害了他的生命健康權、人格權。
2002年6月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抓獲了涉嫌銷售贓車的犯罪嫌疑人孫某等人,據孫某交代,自己將贓物銷售給了幾位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張家川公安局經請示天水市公安局後,在平涼設伏抓捕購買贓車的嫌疑人。8日凌晨1時許,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受命與其他公安幹警在平涼市拘捕銷贓車案件中的嫌疑人時,為防止嫌疑人駕車逃跑,張某在開槍射擊車輛輪胎時,一槍射進車內,致使駕駛該車的陳某中彈,經搶救無效死亡。
2003年9月2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為,張某使用槍支不當,致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判決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2002年6月2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與陳某的親屬簽訂了《喪葬前期費用處理協議》,由張家川縣公安局一次性支付前期喪葬費用3萬元。
2004年7月,陳某親屬因張家川縣公安局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槍支致陳某死亡,分別向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提出賠償申請,但逾期未予答復。2004年賠償請求人向甘肅省公安廳提出復議申請逾期仍未答復。賠償請求人就申請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要求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死亡賠償金21.74萬元,支付被撫養人生活補助費9.34萬元,以及其他費用1萬元。
家屬獲賠299700元
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經審理認為,陳某之死,確系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在執行公務時,違法使用武器所致。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陳某親屬應予賠償。天水市公安局作為張家川縣公安局的上級領導機關,由其布置設伏抓捕涉嫌銷贓的嫌疑人,應負主要責任,承擔賠償金總額的三分之二。近日,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決定:由賠償義務機關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請求人賠償金總額299700元。天水市公安局承擔199800元;張家川縣公安局承擔99900元。
據了解,此案是自1995年國家賠償法實施以來,我省審結的國家賠償案件中侵犯生命健康權賠償金數額最高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