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老年人常玩手機會導致腦萎縮嗎
最近微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
“某學生飽受失眠之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醫生初步診斷可能是晚上該睡覺時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導致,隨即開了一些改善睡眠的葯。然而,患者的情況並沒有改善,醫院於是用儀器對其進行了檢查,驚訝的發現,這位20歲的小夥子,竟然患上了腦萎縮。”
手機對現代人而言是生活必備品。不管是聯系、交友,還是理財、購物,都離不開。手機的擁有者越來越多,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在逐漸加長。倘若每天睡前玩會兒手機會導致腦萎縮,那就太可怕了……
認識腦萎縮
准確來說,腦萎縮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遺傳、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動脈硬化等,任何可以改變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長期慢性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腦萎縮。影像學檢查(CT、MR)可以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
但究竟是腦組織病變導致了睡眠問題,還是睡眠問題引起了腦組織病變呢?至今尚無定論。【3】
2011年,有學者對網路成癮者的腦部結構產生了興趣,研究顯示,網癮者的灰質體積明顯小於同齡的正常人。【4】這和其他類型的成癮研究(如海洛因成癮)取得的結果一致。【5】
也就是說,開頭提到的那位學生,可能並不是因為每天睡前玩手機才患上了腦萎縮。更有可能的是,他因為成癮行為(網路成癮,也不排除其他類型)導致了腦組織病變。
真相:深夜玩手機的確對健康有害,但並不會導致腦萎縮。真正導致腦萎縮的是成癮行為。
--------
參考文獻
【1】梁朝暉, 楊仕雲, 李靜. 青少年睡眠不足與睡眠健康問題探析[J]. 國際醫葯衛生導報, 2006 (1).
【2】賈麗娜, 王興娟. 睡眠不足對機體代謝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 2007, 34(6): 1061-1062.
【3】Sleep Problems Linked to Reced Brain Volume.April 19,2016.Medscape.
【4】Kai Yuan, Wei Qin, Guihong Wang, Fang Zeng,etal.(2011)MicrostructureAbnormalities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PLoSone,June2011 Volume 6 Issue 6 e20708
【5】蔣少艾,王緒軼,郝偉. 海洛因成癮者腦灰質密度的對照研究[J]中國葯物依賴性雜志, 2006,(05).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趙言昌
❷ 浙江寧波一65歲老人每天玩手機11小時,長時間玩手機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大家可能看到了這樣一個消息,浙江寧波一65歲老人每天玩手機11小時,因為長時間玩手機,導致頭昏,最後到達醫院看病,這樣的後果是比較嚴重的,長時間玩手機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在這個網路比較發達的年代,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手機,現在有很多老年人都會使用網路,也會在網上購物,經常玩手機,會給我們身體帶來一定的傷害。經常玩手機會損傷我們的視力,有的人玩手機到半夜,甚至通宵會導致我們的抵抗力下降,甚至沉迷於虛擬的網路世界裡,難以自拔。以上只是小編個人的看法,你覺得長時間玩手機,會對我們帶來怎樣的傷害呢?
❸ 手機輻射,對老人身體有什麼危害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環境研究所曹教授:國內外目前對手機輻射問題還沒有確切的臨床病例但是經過多年研究 目前已經知道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是有危害的
國家環保總局電磁輻射環境影響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趙玉峰教授:從國際研究來看,那麼有兩種理論,一種是熱效應,就是純粹引起體溫的升高,那麼產生一些身體機能的變化,就比如這些中樞神經系統你比如說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衰退,你比如眼睛白內障。還有一個非熱效應。比如說血像,心腦電圖方面的。你測量體溫並沒有升高,用熱作用解釋是說不通的,那麼統一用非炙熱說,現在的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英國、德國也承認非炙熱效應的作用機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曹兆進研究員,明確表示目前手機將對人體有危害。曹研究員說:「從有關的研究來看,是不同的專家可能有不同的這種見解,就我本人的理解來說,手機的輻射對健康的影響,應該說是越來越明確,包括三個方面:一種是手機跟腫瘤這方面的關系,第二個就是手機對神經衰弱這方面的影響,引發一些神經衰弱的症狀;再一些就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關的其他方面的疾病。你像有的報告,就是瑞典還是哪一個國家的報告,就是說使用(手機)10年以上,他腦神經瘤的發病率增高四倍。你像比較權威的一個就是在2004年,歐盟發布了一個REFLEX研究報告,在那個裡面提到了手機的電磁輻射,實際上就是說:即使是低於有關的這種標準的限制,他對(人體)DNA的損傷也是比較明顯的。」日前,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手機釋放的電磁輻射對腦細胞的影響比以往估計高出兩成。
此項研究由西班牙馬德里孔普盧滕塞大學應用物理學系進行。其負責人塞巴斯蒂安教授指出,現有方法得出的數據低估了輻射對人體組織的影響。據估計,電磁輻射的遺害會不斷累積,在10至15年後,很可能出現更多因手機普及而導致的癌症案件。
日前,在瑞士結束的至今為止歐洲最大型的手機輻射測試中,根據測試者———瑞士科技學院公布的結果,目前在歐洲銷售的28種品牌的手機中釋放出輻射量最高的手機為愛立信T28s,最低為諾基亞8850,最高輻射量為最低者6倍。
這次瑞士所做的測試被眾多專家認為較以往的調查准確。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曹宏威表示,這次瑞士對手機的輻射研究,比過去各國進行的同類型測試准確度高,比較有參考價值。但曹宏威又表示,國際間對於手機釋放出輻射是否會危害人體,以及輻射影響程度仍未有定論,所有的測試研究成果只能作為消費者的參考。
據專家透露,為手機用戶提供一個「絕對安全」的持手機方式是不可能的,而且,手機天線頂端與耳機之間的距離過長或是過短都會增加輻射量。手機用戶惟一的應付辦法就是盡量少用手機或縮短打手機的時間,在打電話時盡可能地將手機遠離身體。
文章來源:人民網手機到底有沒有害,科學家們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歐盟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實,手機輻射會破壞細胞和記錄人類遺傳信息的DNA。
品牌手機大都輻射過強
這個名為「電磁場對人類細胞的影響」的全球最大手機輻射調查研究,是由來自歐盟7個國家的12個研究小組花了3年時間完成的。專家們發現,如果手機對每公斤人體組織的輻射量大於1.3瓦,就會破壞人體DNA,但現在普遍規定的輻射極限值是每公斤2瓦。測試表明,許多品牌的手機,均存在輻射量超過1.3瓦的現象。
此外,德國的研究小組還發現了手機對血液基因的影響。他們表示,電磁場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有害的蛋白質,導致人體血液細胞的基因發生改變。瑞典的研究小組也發現,手機輻射可以造成蛋白質沉積,可能誘發早老性痴呆。英國專家也提出警告說,手機可能會釋放出有毒的水銀氣體,誘發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造成未老先衰和失憶。
是否損害器官尚無定論
不過,雖然專家們認為手機會損害DNA,但涉及到具體的健康危害時,用的都是「可能」等字眼。柏林洪堡大學教學醫院的菲茨內爾博士說:「對於手機輻射是否會對人體器官造成傷害,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有力證據。」
盡管手機損害人體器官的證據不足,但是很多歐洲的生物學家、醫學家和環保專家都勸人們謹慎使用手機。他們認為,手機要實現通訊功能就必須不間斷地與發射基站聯系,這樣必定會接收和發送很強的通訊電波,所以一定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來自維也納的呂迪格爾教授建議:「最好少用手機打電話;如果非要用的話,就到屋外或者窗戶旁邊去打,或者使用耳機。」德國《健康》雜志則認為,在手機的耳機線外部包上一層陶瓷或金屬外殼,可能有助於減少手機輻射。
研究引起世衛重視
對於這個各大手機製造商都聲稱自己的產品很安全,德國消費者協會的負責人瑪琳女士則認為,現在最要緊的是給消費者一個有關手機輻射的控制標准。現在,很多歐洲消費者都認為手機輻射對身體有危害,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公司敢站出來否認手機和健康之間的關聯。
據悉,這次調查研究引起了的注意,該組織表示,他們將在3—4年內發布權威的手機輻射報告。到時候,關於手機輻射與健康的關系將會有一個明確的權威說法。
有關手機輻射的健康話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據新華社報道,美國一項最新醫學研究表明,每天使用手機超過4小時的男性,不僅精子數量較手機使用率低的男性少40%,而且質量也較差,生育能力會下降。
另據報道,我國的手機輻射標准將於年內出台。 如何科學健康地打手機?手機輻射能不能避免?便捷和健康,真是一個無法兼得的難題嗎?
記者為此專訪了長期研究手機輻射問題的無線通信研究所副教授錢良,以及公共衛生學院職業衛生、毒理學教授金錫鵬,聽聽他們怎麼說手機輻射。
手機輻射是健康殺手?
身處被微波通信環繞的當今社會,現代人對於手機的愛恨也許是復雜的。人們既離不開手機帶來的便捷,也懷揣著對「輻射」危害健康的種種憂慮。
研究表明,當人們打開手機,手機就會向手機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都會或多或少地被人體吸收,從而對人體的健康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這種電磁波向外傳播的過程,就被稱為手機輻射。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衛生、毒理學教授金錫鵬指出,雖然目前醫學界對於手機輻射是否會導致腫瘤等重大疾病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論,但在以往的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手機微波有一定的特點:對含有水分越多的器官,傷害越大。長期使用手機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臟和眼睛有所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無線通信研究所副教授錢良告訴記者,手機是一種有一定功率的信號發射器,最大功率在1瓦左右。但由於手機往往會頻繁「親近」人體的大腦部位,從健康角度考慮,人們應該對輻射所產生的日積月累的影響有所警惕。為此,要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做起,減少手機輻射對健康的損害。
六種習慣不利健康
一、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
錢良告訴記者,手機的輻射范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狀帶,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因此,人與手機需要保持「距離之美」。
有醫學專家指出,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手機如果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會影響生育機能。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並盡量放在包的外層,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
二、撥電話時把手機緊貼耳朵。
手機撥出電話而未接通時,輻射會明顯增強,此時應該讓手機遠離頭部,間隔約五秒鍾後再通話。
三、手機信號越弱,耳朵貼得越近。
當手機信號變弱時,許多人會本能地將手機盡量貼近耳朵。但根據手機的工作原理,在信號較弱的情況下,手機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使得輻射強度明顯增大。此時把耳朵貼近,頭部受到的輻射就會成倍增加。
四、「一隻耳」煲「手機粥」。
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連續輻射可能會使腦部受到影響。專家建議,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可考慮改用固定電話或者使用耳機,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直接通話,也應每隔一兩分鍾輪換左右耳接聽。
五、私密電話「躲到牆角悄悄說」。
對於涉及私密內容的電話,不少人喜歡躲到建築物的角落接聽。而一般情況下,建築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基於同樣的道理,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時,也應慎打手機。
六、東晃西走,頻繁移動。
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方步、頻繁走動,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射。
此外,在行駛的車上打手機,手機有可能會為了避免過於頻繁的區域切換,而指定覆蓋范圍更廣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務,其發射功率則會因傳輸距離的增加而提高。
三個時刻尤須防輻射
錢良告訴記者,手機處於不同的狀態下,其發射功率和輻射強度也會不同。為了盡量避免手機輻射的危害,除了留心上述細節外,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手機輻射會達到較高的強度,要尤為注意:
開機時。手機在開機時功率會達到其最高峰值,相應的輻射值也會達到最強。因此,按下開機鍵後,應遠離手機,稍等片刻再去拿手機。
下雨天。雨水會使電磁波在空氣中衰減。在這種「雨衰」現象的作用下,手機和基站都需要提高發射功率來維持通信質量,從而造成電磁波輻射強度的提高,而提高的輻射功率也會以一定比例被人體吸收。因此,雨天也要盡量避免用手機打電話。
接通手機的瞬間。在接通瞬間,手機輻射會突然增強,並在幾秒鍾後迅速降低,保持在一個穩定狀態。所以,在接通的瞬間,應該讓手機遠離頭部。
八類人應少打手機
一、癲癇病患者。手機在使用者大腦周圍產生的電磁波,是空間電磁波的4至6倍,少數劣質手機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誘發癲癇病的可能。
二、心臟病患者。實驗證明,手機電磁波可使心電圖發生異常。裝有心臟監視器的患者需慎用手機,否則可能影響監測結果。
三、嚴重神經衰弱者。長期使用手機,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易怒等神經衰弱症狀。
四、白內障患者。手機電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狀體溫度上升、出現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五、甲亢及糖尿病患者。手機釋放的電磁波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內分泌不調性疾病的病情。
六、孕婦及母乳喂養者。妊娠早期是胚胎組織分化、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胎兒最易受內部、外部環境的影響。嚴重的電磁波輻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還可能導致產婦內分泌紊亂,影響泌乳
七、兒童及青少年。手機輻射可能影響少兒大腦發育,嚴重的會誘發腦瘤。
八、60歲以上的老人。電磁波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
1、手機輻射究竟對人體有無影響?
國際上通行的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以「比吸收率」來定義的,主要表現為「熱效應」。該影響是否有傷害,傷害有多大?很可惜,在國際范圍里,至今為止,沒有確切結論。只有無奈地等待事件去證明。我國在制定標准時尚未考慮手機這種新型通信方式。目前有關移動通信設備輻射安全標准正在制定。
2、輻射是否會沿著手機耳機鑽入耳朵?
不會。耳機輸出的是音頻信號,與射頻信號是分開的。而且,耳機線長度與音頻長度相比很短,在耳機線周圍不可能有共振產生.
3、防磁貼是否能防止輻射?
根本不能。輻射源是天線,而把所謂的防磁貼貼在聽音器上,怎麼會起作用呢?有人說,把防磁貼貼在天線上不就行了,其實那樣會改變天線周圍磁場,現象是通話不能正常進行。一個簡單道理,如果防磁貼可以防止輻射,大的手機廠家不會放過這個市場機會的。市面上的防磁貼,成本不超過一元。[/color][/size]
4、手機何時輻射最大?
手機剛接通時瞬間功率相對較大,所以輻射也較大。特別要提醒的是,手機一定要「長話短說」。
5、手機天線做在機身內,會增加輻射嗎?
不會。因為只是天線在手機上的位置變化,而天線材料、阻抗等沒發生變化。另外,輻射和手機尺寸大小也沒有直接關系。
❹ 手機對大腦有什麼危害
1、大腦發育緩慢。如果每天玩手機超過兩個小時,大腦皮層就會有變薄的危害,影響大腦的發育,而且在語言以及推理方面的思維都會不活躍。2、頭疼。手機對人體的輻射很強,讓大腦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間接的出現血液流動不順暢,患者就會覺得暈眩。3、記憶力減退。玩手機的時候大腦也在工作,時間長了,大腦就會疲憊,也就是記憶力退化。4、視力下降。經常盯著手機看,眼睛就會感到酸痛,視力下降。
❺ 長時間看手機會對人身體有那種傷害
如果在睡覺之前長時間玩手機,手機的光就會刺激眼睛和大腦,還有就是手機中的影像就會在腦中經常浮現,老是翻來覆去的想。這樣就會降低人的睡眠質量或者是導致失眠。經常長時間玩手機,雙眼就會一直盯著手機屏幕,這樣雙眼就會受到手機屏的強烈刺激,時間一長就會使人的雙眼感到十分的疲勞,視力就會大大下降。特別是在關上燈的環境中對人的視
經常一個人玩手機會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與人交流,導致與別人的交流越來越少,與朋友的感情越來越疏遠,影響社交。
如果是在開車或是走在過馬路的紅綠燈路口玩手機,那就更危險了,一不注意就會造成意外的交通事故。所以是為了不必要的傷害,路上請遠離手機。
長時間玩手機對人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不要老是沉迷於手機,也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玩手機上面,要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上傳並發布,百家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路立場。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
❻ 手機用多了,對人體危害有多大
一、什麼是手機輻射?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手機帶來的相關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手機的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機用戶最關心的問題。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二、手機的輻射什麼時候最大? 手機處於不同的狀態下,其發射功率和輻射強度也會不同。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手機輻射會達到較高的強度,要尤為注意: 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此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 開機時。手機在開機時功率會達到其最高峰值,相應的輻射值也會達到最強。因此,按下開機鍵後,應遠離手機,稍等片刻再去拿手機。 下雨天。雨水會使電磁波在空氣中衰減。在這種「雨衰」現象的作用下,手機和基站都需要提高發射功率來維持通信質量,從而造成電磁波輻射強度的提高,而提高的輻射功率也會以一定比例被人體吸收。因此,雨天也要盡量避免用手機打電話。 三、 使用手機時如何減少輻射? 1、手機一秒後接聽最佳。手機開啟時的一剎那是「最危險的時刻」,對人體的危害最大。那是因為———手機打開的瞬間釋放出的微波輻射能量會大幅度增加,從而損害人體器官,甚至致癌。 瑞典科學家是從多方面的實驗中得出這一結論的。他們的研究發現,手機接通後發出的微波輻射能量最大,經過數秒鍾的釋放後才能降到正常水平,瑞典科學家將其稱之為「瞬變現象」。 瑞典科學家在用老鼠做實驗時發現,在手機打開瞬間遭到大量微波輻射侵襲的老鼠比持續暴露在微波輻射中的老鼠更容易患上癌症。為此他們建議,手機的使用者在手機剛剛接通的一剎那,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特別是腦部,離手機越遠越好。最近台灣的一項測試顯示,手提電話釋放出的電磁波在電話接通一瞬間最強,有時甚至超出測量儀器的極限2000 毫高斯(量度磁感應強度的單位),足以引起人體內抑制腫瘤基因P53發生突變,大大增加患癌症的機會。學者建議使用手提電話在撥通和接聽的第一秒,先讓電話與身體盡量保持距離,一瞬間後再把電話移至頭部開始通話。 2、在手機建立呼叫(振鈴時或撥號呼出時)最好先將手機遠離頭部,以避免手機較大功率發射時對頭部的輻射。 3、建議經常使用手機及長時間通話者,使用耳機方式。手機對頭部的輻射主要影響是近場輻射,當手機遠離頭部30cm以上時,將會大大衰減對頭部的輻射。中國泰爾實驗室所進行的試驗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使用耳機比使用手機頭部受到的輻射要小100倍以上。特別對於那些手機輻射敏感的人群,採用耳機方式會消除用戶的自覺症狀。 4、由於輻射能量所產生的熱效應是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應盡量減少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及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在必須要較長時間通話時,應左右耳交替使用更為科學。 5、應注意手機顯示信號越弱的時候說明手機距離基站越遠,此時手機的發射功率就會變大,盡量短時間使用是有好處的。 6、抓住手機狂發簡訊對人健康不利,至少對拇指有害,不節制地編發簡訊可導致急症。 四、怎樣正確地放置手機? 1、不要放在頭部附近。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症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因此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提倡大家使用耳機,因為使用耳機能有效減少手機輻射的影響。如果沒有耳機的話,在接電話時最好先把手機拿到離身體較遠的距離接通,然後再放到耳邊通話。此外,盡量不要用手機聊天,睡覺時也注意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邊。因為長期使用手機造成腦癌的情況在國內外都有很多例子了。 2、不要把手機掛在胸前。許多女孩子喜歡把手機掛在胸前,但是研究表明,手機掛在胸前,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導致女性月經失調。即使在輻射較小的待機狀態下,手機周圍的電磁波輻射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手機中一般裝有屏蔽設備,可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含鋁、鉛等重金屬的屏蔽設備防護效果較好。但女孩子為了美觀,往往會選擇小巧的手機,這種手機的防護功能有可能不夠完善,因此,女性朋友最好不要把手機掛在胸前。 3、不要把手機別在腰間。男性朋友很少有將手機掛在胸前,但是一般都別在腰上或者裝在兜里。這樣的話也不好,最讓男人們頭疼的是手機輻射可能影響男性的生育機能~~~建議使用手機的時候盡量讓手機遠離腰、腹部,不要將手機掛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裡。當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最好把手機擺在一邊。外出時可以把手機放在皮包里,這樣離身體較遠。 五、哪些人應該少打手機? 1、癲癇病患者。手機在使用者大腦周圍產生的電磁波,是空間電磁波的4至6倍,少數劣質手機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誘發癲癇病的可能。 2、心臟病患者。實驗證明,手機電磁波可使心電圖發生異常。裝有心臟監視器的患者需慎用手機,否則可能影響監測結果。 3、嚴重神經衰弱者。長期使用手機,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易怒等神經衰弱症狀。 4、白內障患者。手機電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狀體溫度上升、出現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手機釋放的電磁波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內分泌不調性疾病的病情。 6、孕婦及母乳喂養者。妊娠早期是胚胎組織分化、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胎兒最易受內部、外部環境的影響。嚴重的電磁波輻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還可能導致產婦內分泌紊亂,影響泌乳。 7、兒童及青少年。手機輻射可能影響少兒大腦發育,嚴重的會誘發腦瘤。 8、60歲以上的老人。電磁波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
❼ 老年人使用智能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❽ 老年人用智能手機對大腦好不好
負責任地說,不好
手機輻射為電腦的10倍,智能機更大一些
如果當地網路覆蓋情況不良,手機還會增大收發功率,而且電量不足20%輻射更大
但是拿功能機和智能機比輻射也小不了多少,畢竟他們在通信制式上是相仿的
❾ 手機輻射對大腦有何危害
1:手機對人身體尤其是大腦是有一定危害性的。
2:手機輻射不得不防 減少手機使用有益健康,手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必備的通訊工具,使用手機的人數越來越多。
3: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安民指出,手機在通話過程中發出的高頻電磁輻射,長期或過度使用對人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4:目前,國外由手機輻射引起的重症病例很多,國內目前發現的較少,就算有類似患者,大部分醫院也不會想到是手機輻射的問題。
5:「手機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害,曾經引起過很多人的爭論,現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通過各項實驗證明,手機輻射對人體是有害的。
6:英國科學家用手機頻率的電磁場,對線蟲輻射後發現,線蟲體蛋白質產生了類似熱震盪的影響,就像被輕微煮過。
7:如果此時停止輻射,線蟲蛋白質仍可恢復正常,如繼續輻射,蛋白質就會發生不可逆性的變性。
8:因為頭部是手機輻射的主要區域,眼視網膜屬於脆弱的神經組織。英國教育部還禁止16歲以下的學生使用手機,理由是,青少年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顱骨薄,接受電離輻射強度高,更容易受到傷害。
9:因此,減少「電子霧」對人體的包圍,肯定有益於健康,所以對手機還是防著一點兒好。使用手機的人在手機撥號發射時不要急於靠近耳部,以減少手機在上網發射瞬間所產生的高強度電磁波輻射。
10:要盡可能減少手機的使用頻率,在有固定電話的情況下最好是使用帶有屏蔽線的手機專用耳機;盡量不要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裡或掛在腰間;注意勞逸結合。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對防止手機對大腦造成的傷害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❿ 經常用手機對大腦有什麼影響
據新加坡的一項調查顯示,使用手機者患頭痛的機率要比非使用者高出30%。調查發現,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患頭痛的頻率也會相對升高。每天平均使用手機超過60分鍾的人,患頭痛機率可高達65%。但研究人員指出,還不能肯定手機輻射就是造成頭痛的罪魁禍首。
來自英國《刺血針》醫學雜志的報道說:英國物理學家海蘭稱,兒童最易受手機輻射
影響,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薄弱。海蘭說:「科學界已了解到,輻射會影響腦病節奏。兒童特別容易受到輻射傷害。手機微波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及睡眠失調。」因此,英國政府將發指令,規定兒童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