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五保戶不住養老院宅基地會充公嗎

五保戶不住養老院宅基地會充公嗎

發布時間:2022-07-26 09:12:34

❶ 五保戶宅基地處置問題

法律分析:宅基地歸於五保戶個人名下,應視為個人財產,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生前個人使用,去世後如果五保老人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則按遺贈扶養協議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第三條 五保戶是指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在吃、穿、住、醫、葬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的村民。

❷ 五保戶的存款國家會充公嗎

存款個人有權處分、安排;
五保戶享受到的權益與存款沒喲必然的聯系

❸ 五保戶宅基地如何處理

國家給五保戶建房,宅基地怎麼處理?
首先,所謂五保戶,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五保戶」是指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在吃、穿、住、醫、葬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的村民。
其次 如果所建房不是集體養老院性質,而是歸於五保戶個人名下,應視為個人財產,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生前個人使用,去世後如果五保老人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則按遺贈扶養協議處理。如五保老人立有遺囑將遺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繼承,或者將遺產贈給國家、集體以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其遺產歸其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所有。在沒有遺囑和遺贈撫養協議的情況下,五保老人遺產由法定繼承人所有。但承擔五保供養義務的集體組織或五保供養機構(敬老院、五保老人之家等),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在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應按照《繼承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

❹ 五保戶必須去養老院嗎今年新政策

一般來說五保戶進住養老院是採取自願的原則,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多種形式供養五保戶,不一定非要住敬老院!另一個問題低保戶與五保戶不是同一個概念,低保證不是就醫報銷的憑證,有低保證不是就有了醫療費報銷依據,低保和五保是由不同部門負責管理的工作。低保戶可以向民政局申請醫療費救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本人五保戶現去敬老院,請問房子充公還是給他戶族後代能得到嗎

屬於集體產財,當然不是其他無關人員的,五保戶性質決定的。

❻ 村裡五保戶老人去世了,他的房屋,宅基地怎麼辦

宅基地的使用權當然不能贈送給外人了!宅基地屬於集體土體原則上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有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才可以向村集體申請獲得宅基地使用權,遺贈給外人算是怎麼回事兒。

農村老人去世後宅基地該如何處理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戶口已經遷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戶口遷出的,農村父母去世後,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體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繼承,不論子女戶口是否在本村內。在房屋存續期限內,房屋佔有范圍內的宅基地可以繼續使用至房屋消滅時止。

3、目前農村五保戶以及其他無子女老人的供養可以由集體組織供養,也由其他親人或者其他人員供養,而在供養時可以簽訂供養協議,確定宅基地的繼承方式,如果老人是被其他親人或者其他人員供養,那麼宅基地以及房屋就有其他人員繼承。

申請宅基地所具備的條件

1、年滿20周歲在本村落戶的農村公民,因結婚等原因,確需新建住宅分戶的;

2、原住宅影響村鎮規劃或因國家、集體建設需要搬遷的;

3、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需要新建住宅的;

4、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戶定居(出具批准證明),且農村確無住宅的;

5、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❼ 我二叔有傳染病沒有入住敬老院的五保戶監戶人能繼承房屋和宅基地嗎

不能繼承,只要是享受了農村五保供養的人員,其亡故以後,其遺產包括房屋、宅基地,土地都講歸於集體組織。一般來說,是歸於村委會或者五保戶所在的村民小組。

❽ 五保戶去養老院後房子歸誰村委會有權收回嗎侄子可以繼承嗎

五保戶跟村裡有簽訂扶養/贈送協議,房子和土地歸屬村委,反之,五保戶指定了侄子是遺囑繼承人,侄子繼承房子,沒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歸村委。

一、五保戶去養老院後房子歸誰,分情況而定。

對於村裡的“五保戶”,很多人未必清楚“五保戶”死後遺產如何分配?或者是“五保戶”去養老院養老房子如何處理呢?其實這些問題相關法律早早就有明文規定了。比如“五保戶”從來沒有跟村裡簽訂任何扶養/贈送協議,那麼他有權把房子的居住權給法定繼承人,自然侄子也是屬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

但是侄子要是唯一的遺囑繼承人 ,不然房子的居住權未必就是屬於侄子的。同時侄子要明白一點,就算自己是唯一的遺囑繼承人,繼承也是房子,而不是宅基地。

三、何為“五保戶”?

對於“五保戶”怎麼理解呢?簡單說就是這個人沒有任何親人可以贍養他,他個人也沒有任何收入,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濟過日子。那麼“五保戶”生前一切費用都是由公家支付,自然死後遺產歸屬公家,一般都是這樣操作的,沒有毛病。

但是也有人在“五保戶”死後,就想要繼承“五保戶”的遺產(房子),天下沒有這么好的事情,又不用你贍養,等“五保戶”過世又來要遺產,你哪裡來的勇氣呢?

❾ 國家給五保戶建了房子,五保戶的宅基地怎麼處理

國家給五保戶建房,宅基地怎麼處理?
首先,所謂五保戶,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五保戶」是指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在吃、穿、住、醫、葬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的村民。
其次 如果所建房不是集體養老院性質,而是歸於五保戶個人名下,應視為個人財產,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生前個人使用,去世後如果五保老人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則按遺贈扶養協議處理。如五保老人立有遺囑將遺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繼承,或者將遺產贈給國家、集體以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其遺產歸其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所有。在沒有遺囑和遺贈撫養協議的情況下,五保老人遺產由法定繼承人所有。但承擔五保供養義務的集體組織或五保供養機構(敬老院、五保老人之家等),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在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應按照《繼承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

與五保戶不住養老院宅基地會充公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孩裝到老人了怎麼辦 瀏覽:23
怎麼改善父母臟的問題 瀏覽:359
中老年人胃脹是怎麼回事 瀏覽:366
老年人總是喊大便是什麼意思 瀏覽:394
老年人全民健身運動活動方案 瀏覽:994
重慶頭域養生堂哪裡有店 瀏覽:448
老年活動中心羽毛球 瀏覽:466
父母為孩子改變三件事是什麼 瀏覽:97
關於退休補發工資 瀏覽:279
瘋狂敬老院 瀏覽:720
80歲老人查出心臟主動脈夾層 瀏覽:995
老年人芬迪 瀏覽:624
呼和浩特月均養老金最低 瀏覽:107
泰康復養老怎麼樣 瀏覽:152
活到80歲國家給什麼 瀏覽:391
父母賴在兒子家裡不走怎麼辦 瀏覽:296
父母遺囑有效期是多少年 瀏覽:835
老年活動中心選址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不返回個人賬戶嗎 瀏覽:965
蘭馨美容養生護膚品怎麼樣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