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寫一篇去敬老院的感受300字左右
10月28日周六上午7點半,我們20名志願者一起去了雅戈爾敬老院看望哪裡的老人,和老爺爺奶奶們聊聊天,唱唱歌。第一次去,發現那裡的空間很大,環境很乾凈整潔,想來老人們的生活環境一定也很好。
我和三個同伴活動在六樓。走在過道上,很安靜。敬老院活動感想。路過幾個休息區,有三兩個老人坐在椅子上或閉眼養神,或望著虛空發呆。那時忽然感覺敬老院很大那是因為空曠,安靜那是因為寂寥,呆坐那是因為空虛。
一位奶奶告訴我,在哪裡吃了睡,睡了吃,還能幹什麼。一時間,我有種心酸的感覺,同時更為自己此次的活動目的有了深一層的感悟。我覺得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溫暖點老人的心,更能提升自己的心靈感悟和道德境界,具有非凡的意義,值得我們堅持活動下去。
B. 看到敬老院,和敬老院里的老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心情有什麼想法和感受
敬老院的人老是孤獨的 因為他們老人需要的是家人兒女的陪伴 可是兒女卻把他們送來敬老院
C. 當志願者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400字
去敬老院後的心得體會
星期天的早上,我們在主教們前集合完就帶著期待,帶著激動的心情一起坐公交去友善敬老院。水泥地經過昨天大風大雨的清洗,路邊的落葉和被風吹落的殘枝還沒有被收拾干凈。沿著僻靜的小道,小道旁邊稀稀拉拉的幾間的小店,有賣早餐的,店裡還有兩三個成年人在排著隊;有賣生活用品的,店主真在拉起卷門兒;還有一戶人家穿著睡衣,手裡拿著掃把清掃面前的落葉。
到達友善敬老院,迎面而來的是2棟3層樓的,長著青苔的居民樓,外面的鐵鋁大棚下有七八張桌子。在桌子旁邊坐著今天的主角——敬愛的老人們,在他們的臉上那溝溝壑壑,凹凸不平的褶皺寫著歲月的痕跡。有一些老人們尚且還能自己扶著棍子自己走,但是有一些情況不樂觀,要坐著輪椅,被別人推著才能移動。看著老人們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不管是什麼原因讓老人們在最需要親人的溫暖的,卻在這個冷清的敬老院里,都讓我們身為人子孫的後輩們感到現實的殘酷。
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一個人的一份微弱的力量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好,讓老人們感受到短暫的歡樂也罷,我們都應該堅持一直志願下去,雖然力量微弱,但是,如果我們大家一起,把力量加起來,那愛的力量就不可估量了。最後希望天下所以的老人們都能快樂,健康。
D. 家長去敬老院感悟700急。。
去敬老院獻愛心的感受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年青一代,我們應弘揚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和諧的良好氛圍,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送溫馨獻愛心,是他們從小就學會感恩。
寒假裡,我們紅旗小學六年五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組織了一次去石河敬老院,為老人們做義工獻愛心活動。一月二十日早八點還沒到,家長和孩子們就早在的趕到學校門口,家長們忙著准備禮物,孩子們也異常的興奮,不少家長開來自駕車參與本次活動。對六年級的孩子來說,美好的小學時光只有半學期了,所以,他們對這次獻愛心活動很看重,態度也很積極。孩子與老師和家長們一起,把「關愛永駐人間」的橫幅,送給了老人。孩子和家長在學校門前照了相,留下了這美麗的瞬間!
我們的車在愛的起跑線上出發了!轉眼間,敬老院到了,那裡的李院長把我們迎進院內。院子里乾乾凈凈,四周也很整潔,看得出這里的工作人員為老人們付出了很多。走進二樓大廳,那裡的老人們都笑盈盈地向我們打招呼,院領導向我們講述這里的服務很規范,全天二十四小時護理,衛生設施和娛樂設施也很好,特別是講到這里的老人很多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時,我們對服務於這些老人的工作人員有著由衷的敬佩,他們是我們尊老愛老的榜樣!
起初與老人們接觸,孩子們還有點拘促,但老人們的熱情感染了他們,使孩子們大方了許多。平時嬌生慣養的孩子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朋友一樣聊天,幫他們整理衣物,擦拭桌椅,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讓這些老人露出了笑臉,孩子們也體會到感恩帶來的快樂!老人們開心的笑容與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融在一起,孩子們緊緊拉著老人們的手,爺爺好,奶奶好的叫著,孩子們依偎在老人的身邊,給老人遞上買的香蕉、橘子和糖果,用為老人買來的健身小錘為老人們輕輕地敲打著後背,給老人們按摩和揉肩,孩子們還為老人表演了許多節目,和諧的場面令人難忘。 快到中午了為了不更多的打擾老人的休息,我們與老人告別離開敬老院,車開動了,我們回頭望去,老人們還在那裡向我們揮手,我們的心酸酸的,孩子們也一直在向爺爺奶奶們揮手,表示他們還會再來這個溫馨的地方,為他們按摩、表演。
這次活動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我們懂得社會上有很多需要我們關愛的人群,我們應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為這些人群獻上自己的愛。「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關心他們的今天,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伸出你的手,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多給弱勢群體帶去自己全部的愛吧!
去敬老院有感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被窩里拉出來,說:「今天我們去敬老院給叔公拜年,你叔公沒有子女,一個人在敬老院一定很孤獨。」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了一大堆補品和水果出發了。一到敬老院,只見大門口的大理石上刻著「北侖新矸敬老院」幾個醒目的大字。遠遠望去,幾幢嶄新的樓房在四周綠陰的環繞下特別引人注目。走進大門,寬敞整潔的馬路邊栽滿了花花草草,前面綠油油的草坪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呢!
我們找到了叔公的房間,推門進去一看,整潔明亮的房間鋪著地板,嶄新的傢具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叔公躺在被窩里,我和媽媽把餅干、水果……放在櫃子里。媽媽剝了根香蕉給叔公吃,他的嘴角滿是笑容,話也多了,問了媽媽許多家裡人的事。
媽媽對叔公說:「您這樣整日呆在被窩里不好,我扶您去外面曬曬太陽,看看風景吧!」於是,我和媽媽扶著他一起去外面,叔公帶我們參觀了敬老院的活動室、醫務室……路上我們看到有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個做護理的阿姨正在給一位老人剃頭呢!老人閉著眼,阿姨一邊剃頭一邊給老人講故事,聽到有趣處,老人就忍不住開懷大笑。
該回家了,媽媽拿出一些錢給叔公,叫他留著自己用,叔公拉著媽媽和我的手捨不得我們走,我和媽媽對他說:「以後我們會經常來看你的。」老人家欣慰地笑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其實老人需要的是那片最珍貴的親情啊!我一定和媽媽多去陪陪叔公」
上個學期的小隊活動,我們小隊活動去好幾次了敬老院,和老人們談談心,聊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
我們來到長橋四村的養老院里,院里能看到的是潔凈的庭院內綠樹成蔭,老伯伯婆婆有在樹陰板凳上談笑的,有在自家房裡看電視的,還有的在曬太陽。他們都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切。那裡沒有喧囂,有的是鳥鳴蟲叫。
他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和關心。他們樂於享受他們那自由閑適的生活,也樂於和慰問團體交流心聲。敬老院的老人雖然年紀大了,有的還生活不能自理了。但是他們有一顆堅強的心。
來到敬老院後發覺老人們很可愛,我們會問他們「你的子女來看你嗎?」或是「你們覺得這里的菜好吃嗎?」之類的話啊。他們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則笑嘻嘻地說「好啊,好啊,這里的一切都很好啊!」等等。
我們還在敬老院里還用上海話和老人們交談,他們很是高興。我們還看見一個老奶奶,她是信佛的,我的奶奶也是信佛的,我便和她討論了起來,什麼「你信佛幾年啦?」,「你去過哪些寺廟啊?」,「每年都去燒香拜佛嗎?」等等。在我們和她說話時,她正在用紙折「金元寶」,我們就幫她一起折,雖然剛開始還有點生疏,之後就漸漸會折了,我們還幫她整整折了一大袋呢!我們都很快樂,因為我們能幫他們做到也就是這些。平時能夠多幫助幫助老人們的衛生問題,這樣也是為老人的健康做鋪墊。幫助老人我們開心,老人快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他們養大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他們,便沒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更沒有我們。所以,我們應該孝敬他們,對他們特別講禮貌。 我們應該尊老愛老,盡力去幫助老人干點什麼,行動起來吧!讓這些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讓他們的晚年過得快樂一些。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現在的社會敬老院特別多,說是「敬老」「敬老」,但是有多少人會去「敬老」呢?有多少人會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呢?周立波說的好:「每次在學雷鋒日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會去敬老院。有一批人去敬老院幫老人洗澡,那些老人們原本是很開心的,可是又來了了一批人,又洗了一次,又來了了一批人……就這樣重復。」唉,現在的社會真是太……
只要細細地品味,就可以感覺到生命的流動,就會體會到難以名狀的快樂,看到的每一個笑臉,聽到的每一聲問候,都是世上最美麗的語言。想要別人關愛你,首先要學會關愛他人,只有這樣,就更能體會到人間的冷暖!
E. 求一篇去老人院慰問孤寡老人後的心得體會,500字以上
一上午的敬老院慰問活動,深深的觸動了我。
看著年邁孤獨的老人們,心裡的第一個感覺是:難受!
雖然去之前心裡已經做好了准備,但當我親眼看到時,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心酸,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應該安享晚年時來到敬老院。
此時,告誡自己:絕不做不孝子!
於是,我開始小心翼翼地和老人們交談,盡量不提及他(她)們的兒女,盡量不問及來敬老院的原因,其實剛開始的談話都是很空洞的內容,無非是讓老人們談一談他們的過去,以前的成就等,其間的沉默令人窒息,也很尷尬。
畢竟,我不是記者,不是以強者的身份來看望他們,不是以強者的身份來給予他們同情,我只是一個後輩,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老人們的生活能多一些鮮活的色彩,讓老人們的生活少一些憂郁。
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許他們脾氣有點壞,也許他們對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頭腦不清醒,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們慢慢地說,關切地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爺爺、奶奶」,長時間的孤獨讓他們有一些封閉,要融化這層隔閡需要時間,也需要關懷。我們還為老人們精心安排了節目,以此來給他們單調的生活送去一份歡笑、一點溫暖。
活動的時間過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們道別了, 看見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著我們,80歲的老爺爺拉著我的手:「你下次還會來嗎?」我大聲說:「會的,會的,因有你們在,我一定會來。」我心裡很酸,畢竟我們人數有限,不可能每個老人都和他們聊會兒,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賢所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愛幼是我們的應該做的事,而且,每個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裡有一個孩子,請告訴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邊有一個老人,請走近他,讓他感受到晚年的溫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請率先垂範,與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識之士,請獻計獻策,為老年人營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們也年輕過。年輕人,我們也將老去。善待老人就等於善待自己。
F. 看望敬老院老人後的感想
把你的看望老人們的整個過程,以及老人們的表情描述一下。
如果你是真正體會到老人們的心情了,我相信不用我們說,你也能寫好。
最主要是的你做這件事的來意。
G. 要一篇志願服務心得,內容是關於去老人院看望老人的,300字以上,在線等。
這次的志願服務改變了我人生的理想,我要為養老事業做出貢獻。
剛到老人院的時候,我被一個護理員姐姐吸引了,她那快捷的身影在樓道里奔波,我趕快過去幫忙,護理員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為十來個老人服務,還有四五個屋的衛生,包括廁所,老人吃晚飯後要親自喂老人吃葯,再把他們組織到一起說話聊天,還要經常看看他們的精神狀況,還有卧床老人床上擦浴,口腔護理,翻身拍背口痰,喂葯喂水,換洗衣物等,做完這些又到喂飯的時間了,正在喂飯的時候,一位爺爺拉了,這位姐姐仍然以微笑的面容帶爺爺去廁所沖洗,弄好後回來依然耐心的喂爺爺吃飯,就在這時,糟糕的事情又發生了,對面屋裡那位卧床老人也拉了,而且弄得很熱鬧,全身都是,手上臉上床單上牆上,簡直是一塌糊塗,臭不可聞,我趕緊捏住鼻子跑出了那間屋子,在遠處看著姐姐來回的忙活,我轉念一想,我不能這樣看著,應該過去幫忙,於是我就不好意思的去幫姐姐了,他還是那樣面帶微笑。
在這過程中,了解到她才掙千數塊錢,好多人不願干這樣的工作,又臟又累錢又少,唯有少數的人還堅持著這偉大的工作,不容易呀!過年過節都不能休息,不能和自家人團聚,我深深的表示敬意!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以後的護理員吃好的和好的!
H. 速求文章!!!慰問敬老院感想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這次活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於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回來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盡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那麼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社會上還有更多的老人淪落到街頭,飽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個熱血青年都不忍讓老一輩人在流離失所中,生活在無盡空虛中。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慰問活動結束了,我覺得回校後會發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獻愛心的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I. 第一次去養老院看望老人是一種什麼感受
我曾經第一次去養老院看望老人的時候,是非常激動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去為老人做一些貢獻,幫助他們。使我感到快樂。
J. 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50字左右。
1.千萬不要變老。
2.年輕時,盡量多生孝順的小孩,盡力老有所依。
3.年輕時,努力的去賺錢,力爭老有所養。
4.要多去敬老院,一可以關愛老人,二可讓自己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