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流感來臨你該如何應對呢
自從進入冬季發現因流感導致的患者在逐漸增加,尤其是進入2018年以來進入流感高發期,目前出現的狀況是:1,自己患上流感2,家人,朋友,同事患上流感3,兩樣都有的情況,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到處都是在打點滴的照片出現,可以看出現在也是醫療機構較為忙碌的時間段,現在在某些城市出現醫生累到,醫生坐診時間到延伸到晚上10:30左右才能看完一天的患者,這次流感為什麼這么強烈呢?應對流感的解決方案就是什麼?我該如何進行預防流感的侵襲呢?這些問題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答案,來保衛自己和家人能不被這次流感所侵襲。
今年的流感比往年的流感都要強很多,導致的原因1,是三種病毒同時傳播和循環,但在對患者檢查中發現乙型病毒導致患病人群居多。2,跟天氣,環境也會有一定的關系。目前流感正在高發期階段,這種現狀會持續到月底,原因在於:學生放假這樣會必然減少傳播源,流感隔離情況的出現。3,交叉感染情況出現,聚集人群較多的地方,比如:學校,公共場所等會出現交叉感染。這三條是主要導致流感增多的原因。今年的流感是可自愈性的,輕症患者是可以自愈性的治好,但是重症患者請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重症的狀況: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情況需要入院治療。目前市面上的葯物分為兩種:一種是處方葯抗流性葯物,另一種是非處方葯物(葯店能買到的)。非處方葯主要是針對緩解流感症狀的治療,比如:頭疼,降溫等。目前的流感病毒還沒發現能獨立性(致死率),傳播能力沒有明顯上升,還沒現變異性情況的,在國家可控范圍內。患上流感會出現的症狀有:流感發病較急會出現:頭疼,全身酸痛,發熱,高燒39度40度左右,流感是由病毒起來的。大家一定要區分開與普通感冒的關系,感冒的症狀:一般發病不急,開始會出現流鼻涕,嗓子疼等症狀,如果確診普通感冒最好在家休息。
患有流感早期階段可以就地適當隔離、休息、多喝開水,房間多通風和消毒,對症治療來減輕症狀和控制細菌性繼發性感染,發病早期(48小時之內)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葯物。在早期階段不用去上級醫院進行治療,原因在於:1,上級醫院的患者較多以免交叉感染2,患者居多以免延誤你治療的最佳時間段,所以在早期階段建議你去基層醫院或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等方式進行治療。這樣又不會耽誤您的最佳治療時間又會減輕在上級醫院排隊和交叉感染的風險。如果在流感重症階段建議您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你治療造成嚴重後果,對於重症診斷有:(一)常規實驗診斷
1病毒分離與鑒定用棉花拭子採集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漱液,接種9-11日齡的雞胚羊膜腔和尿囊腔,分別收尿囊液和羊水,測紅細胞凝集活性,如具有活性,可用當前人群中流行的甲3(H3N2),甲1(H1N1)亞型和乙型毒株的抗血清,用紅細胞凝集抑製法(HI)進行鑒定。如分離物紅細胞凝集活性均不被鑒定血清所抑制,則應考慮它可能為新亞型流感病毒或丙型流感病毒。如果分離物來自3歲以下兒童可先用丙型流感病毒抗血清鑒定之,如來自3歲以上患者就得用火箭電泳或免疫熒光或ELISA或型特異的補體結合試驗進行型鑒定;如不具有血凝活性,應將所收獲的標本混合後,按同法盲傳一代,如再查不到HA活性則棄之。
由於當前剛從人群中分離出的甲型流感病毒具有「O」相特性,用雞胚難分離到並雞紅細胞不發生凝集,故對它們分離時最好用狗腎傳代細胞(MDCK cells),或雞胚與MDCK細胞並用,查HA活性時用豚鼠或人的「O」型紅細胞。
2血清學在同一條件下,同時檢查患者急性期(採集於發病後頭3天)和恢復期(採集於發病後2-4周)血清,如恢復期抗體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即可確診。
測定抗原為當前人群中流行的甲3(H3N2),甲1(H1N1)亞型和乙型毒株。常用的測定方法為:紅細胞凝集抑制測定;細胞系統上微量中和試驗和單擴溶血測定。
(二)快速診斷法
由於流感潛伏期短,恢復快,測IgM抗體結果不夠理想。因此,通過血清抗體測定來達到快速診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直接從患者採集的標本中測定病毒顆粒或病毒特異的蛋白亞單位或核酸。常用的方法有ELISA法,間接免疫熒光測定法,Directigen Flu A 和RT-PCR法。
(三)群體快速診斷
這種情況在處理疫情時常遇到,主要是通過查抗體來進行判斷。
1到一個正在疑似流感流行的地區或單位,可遇到急性期和恢復期病人。這時可採集急性期(正在發病者)和恢復期(得病後已痊癒者)的血清各10-20份,但兩組要注意年齡,既往史等均衡。同時測定其對當前甲型和乙型流行株的血抑抗體,也可測補體結合抗體。如恢復期病人血清抗體幾何均數4倍於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抗體幾何均數,就可認為該地區流感在流行。如高不出4倍,需進行t測定。
2到達某地區或單位時,流感流行已過去,這時可採集曾經發病過和未發病的血清各10-20份,兩組同樣要注意各方面的均衡。測定和判斷方法可同上。但也可進行型特異的補體結合實驗,如發過病的多數補體結合抗體為1:16,而多數未發病的均
由於近來已進入信息社會,交通極方便,常常到達疫區時,類流感爆發剛開始。這時就得用常規診斷或一般快速診斷法加以判斷。
通過檢查結果對您所感染的病毒進行精準治療,在流感重症期會出現並發症的狀況,比如:1,呼吸困難2,嚴重肺炎3,Reye綜合征(瑞氏綜合征)4,神經系統損傷等情況的出現。
護理方法:
對於住院的流感患者,護理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1.發熱期應囑卧床休息,多飲開水,定期監測體溫,給予服用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葯類或抗病毒葯類;
2.對全身酸痛或頭痛明顯者,可協助病人採取舒適的體位,必要時給予服用解熱鎮痛劑類葯物;
3.伴有肺部炎症或心肺功能不全者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呼吸困難或發紺者應取半卧位,給予吸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強支持治療,注意維護心血管功能,中毒症狀明顯可採用有效的抗生素葯物或激素治療;
4對病人可按呼吸道隔離至熱退後48小時,室內要加強通風,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時消毒,對食具、用具及衣服可採用煮沸或日光暴曬等方法消毒。
一般單純性流感可不住院,可按照以下幾方面進行家庭護理:將病人安置在單人房間,以防止飛沫傳播;要求房間通風良好,並定時用食醋熏蒸消毒空氣,照料病人時應戴口罩,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物(如咳出的痰等)應進行消毒;對有高熱者應指導家屬運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和正確使用退熱葯物;給予富有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應鼓勵病人多飲水以減輕中毒症狀和縮短病程;如有高熱不退、咳嗽、膿痰、呼吸困難等應及時送醫院。
我們該如何防護流感對我們的侵襲呢?最佳的預防方法:注射流感疫苗均為三價滅活流感疫苗,最佳注射時間:9月份,10月份,11月份。優先接種人群:
(1)患流感後發生並發症風險較高的人群6?59月齡嬰幼兒。60歲老人。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腎病、肝病、血液病、代謝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兒童。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兒童。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經系統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難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誤吸風險者。長期居住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者。妊娠期婦女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18歲以下青少年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者。
(2)有較大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的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人員。敬老院、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工作人員。患流感後並發症風險較高人群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3)禁忌者對卵蛋白或任何疫苗過敏者。中、重度急性發熱者。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醫師認為其他不能接種流感疫苗者。
(4)接種方法和時機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前一年僅接種1劑的6月齡?9歲兒童應接種2劑,間隔4周;以後每年在流感高發季節前接種1劑。其他人群每年1劑。接種途徑為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建議嬰幼兒選擇大腿外側肌肉注射。我國大多數地區應在每年10月前開始接種。
其他的預防方法:
加強個人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3.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4.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8.機構內暴發流行的防控:當流感已在社區流行時,同一機構內如在72小時內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出現流感樣症狀就應警惕,積極進行病原學檢測。一旦確診應要求患者入院治療或居家休養,搞好個人衛生,盡量避免、減少與他人接觸。當確認為機構內暴發後,應按《傳染病防治法》及《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來執行。醫院內感染暴發時,有關隔離防護等措施應參照相關技術指南的規定來執行。
9,飲食注意:患流感後,宜清淡飲食,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應注意多飲水,以白開水為主。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症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時還應忌煙酒。
㈡ 流行性感冒高熱處理
1.一般對症治療
卧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症狀明顯時予抗感染治療。
2.治療原則
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要堅持預防隔離與葯物治療並重、対因治療與對症治療並重的原則。基本原則包括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葯物,加強支持治療,預防和治療並發症,以及合理應用對症治療葯物等。
抗流感病毒葯物治療。在發病36小時或48小時內盡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葯物治療。雖然有資料表明發病48小時後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數研究證明早期治療療效更為肯定。
(1)應用指征
1)推薦使用 ①凡實驗室病原學確認或高度懷疑流感、且有發生並發症高危因素的成人和兒童患者,不論基礎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狀態以及流感病情嚴重程度,都應當在發病48小時內給予治療。②實驗室確認或高度懷疑流感以及需要住院的成人和兒童患者,不論基礎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狀態,如果發病48小時後標本流感病毒檢測陽性,亦推薦應用抗病毒葯物治療。
2)考慮使用 ①臨床懷疑流感存在並發症高危因素、發病>48小時病情沒有改善和48小時後標本檢測陽性的成人和兒童流感門診患者。②臨床高度懷疑或實驗室確認流感、沒有並發症危險因素、發病48小時的患者也可以從抗病毒治療獲益,但其安全性和療效尚無前瞻性研究評價。
(2)具體葯物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作用機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減少病毒在體內的復制,對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在我國上市的有兩個品種,即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大量臨床研究顯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治療能有效緩解流感患者的症狀,縮短病程和住院時間,減少並發症,節省醫療費用,並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別是在發病48小時內早期使用。
奧司他韋為口服劑型,批准用於>1歲兒童和成人,5歲(英國)或7歲(美國)兒童和成人,對照研究證明它與奧司他韋療效沒有差別。偶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和過敏反應,對有哮喘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慎重,其他不良反應較少。
2)M2離子通道阻滯劑 阻斷流感病毒M2蛋白的離子通道,從而抑制病毒復制,但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包括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兩個品種。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有神經質、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和輕度頭痛等,多見於金剛烷胺;胃腸道反應有惡心、嘔吐,大多比較輕微,停葯後可迅速消失。此兩種葯物易發生耐葯
3)兒童用葯劑量與成人不同 療程相同。在緊急情況下,對於大於3個月嬰兒可以使用奧司他韋。即使時間超過48小時,也應進行抗病毒治療。
(3)支持治療和預防並發症
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給易於消化的飲食。主要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密切觀察、監測並預防治療並發症。
(4)合理應用有關葯物
流感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對於流感病毒的治療,抗生素是沒有作用的,因此在沒有合並細菌感染跡象的情況下不得使用抗生素,否則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葯菌的產生。存在繼發細菌感染時及時使用抗生素。由於發熱是流感突出的症狀,解熱劑阿司匹林的應用又可招致瑞氏綜合征的發生,所以在處理流感患者發熱時易選用物理降溫,盡量避免大劑量阿司匹林的應用。
預後
流感病程呈自限性,無並發症的患者通常5~10天可自愈。但重症感染或引起並發症時則需要住院治療;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少數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預防
季節性流感在人與人間傳播能力很強,與有限的有效治療措施相比積極防控更為重要。主要的預防措施如下。
加強個人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3.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4.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8.機構內暴發流行的防控:當流感已在社區流行時,同一機構內如在72小時內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出現流感樣症狀就應警惕,積極進行病原學檢測。一旦確診應要求患者入院治療或居家休養,搞好個人衛生,盡量避免、減少與他人接觸。當確認為機構內暴發後,應按《傳染病防治法》及《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來執行。醫院內感染暴發時,有關隔離防護等措施應參照相關技術指南的規定來執行。
9.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並發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種方能獲有效保護,疫苗毒株的更換由WHO根據全球監測結果來決定。優先接種人群:
(1)患流感後發生並發症風險較高的人群 ①6~59月齡嬰幼兒。②≥60歲老人。③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腎病、肝病、血液病、代謝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兒童。④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兒童。⑤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經系統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難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誤吸風險者。⑥長期居住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者。⑦妊娠期婦女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⑧18歲以下青少年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者。
(2)有較大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的人員 ①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人員。②敬老院、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工作人員。③患流感後並發症風險較高人群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3)禁忌者 ①對卵蛋白或任何疫苗過敏者。②中、重度急性發熱者。③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④醫師認為其他不能接種流感疫苗者。
(4)接種方法和時機 ①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前一年僅接種1劑的6月齡~9歲兒童應接種2劑,間隔4周;以後每年在流感高發季節前接種1劑。其他人群每年1劑。②接種途徑為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建議嬰幼兒選擇大腿外側肌肉注射。③我國大多數地區應在每年10月前開始接種。
10.抗病毒葯物預防:葯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高合並症風險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應選擇對流行毒株敏感的抗病毒葯物作為預防葯物,療程應由醫師決定,一般1~2周。對於那些雖已接種疫苗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免疫抑制,預計難於獲得有效免疫效果者,是否要追加抗病毒葯物預防及投葯時機、療程、劑量等也應由醫師來做出判斷。
(1)中醫預防:與流感患者有明確接觸者:①兒童、青壯年,身體強壯者可用下方:金銀花、大青葉、薄荷、生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副,連服5天。②老年體弱者可用下方:黨參、蘇葉、荊芥,水煎服,每日一副,連服5天。
(2)飲食注意:患流感後,宜清淡飲食,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應注意多飲水,以白開水為主。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症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時還應忌煙酒。
護理
對於住院的流感患者,護理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1.發熱期應囑卧床休息,多飲開水,定期監測體溫,給予服用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葯類或抗病毒葯類;
2.對全身酸痛或頭痛明顯者,可協助病人採取舒適的體位,必要時給予服用解熱鎮痛劑類葯物;
3.伴有肺部炎症或心肺功能不全者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呼吸困難或發紺者應取半卧位,給予吸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強支持治療,注意維護心血管功能,中毒症狀明顯可採用有效的抗生素葯物或激素治療;
4對病人可按呼吸道隔離至熱退後48小時,室內要加強通風,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時消毒,對食具、用具及衣服可採用煮沸或日光暴曬等方法消毒。
一般單純性流感可不住院,可按照以下幾方面進行家庭護理:①將病人安置在單人房間,以防止飛沫傳播;②要求房間通風良好,並定時用食醋熏蒸消毒空氣,照料病人時應戴口罩,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物(如咳出的痰等)應進行消毒;③對有高熱者應指導家屬運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和正確使用退熱葯物;④給予富有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應鼓勵病人多飲水以減輕中毒症狀和縮短病程;⑤如有高熱不退、咳嗽、膿痰、呼吸困難等應及時送醫院。
㈢ 流感疫苗的疫苗接種
流感疫苗的預防接種應嚴格按照國家關於生物製品和預防接種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管理。開展流感疫苗的群體性預防接種,必須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批准,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流感裂解疫苗流感裂解疫苗做好流感疫苗預防接種副反應或事故監測、報告和調查工作,發現問題要迅速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妥善地處理好。發現群體性預防接種副反應或事故要及時上報衛生部。 6-35個月的嬰幼兒;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
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
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養老院、老年人護理機構、托幼機構工作人員;
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計程車司機、民航、鐵路、公交司乘人員,商業及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等;
經常出差、出國人員;重要工作崗位人群等。 大部分流感出現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會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會在夏季末期開始提供使用,以在9月就可以接種疫苗。《中國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提出,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
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是在每年的流感季節開始前。在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節,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當然,在流感流行開始以後接種也有預防效果。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受種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關並發症的風險,同時還可以減少患流感後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1-15歲兒童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為77-91%;65歲以下成人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87%流感相關的住院;60 歲以上老人接種流感疫苗後,保護流感相關呼吸道疾病的效力為58%;為敬老院和慢性病護理機構中的老人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30-70%流感和肺炎相關的住院。
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疫苗接種後,能迅速在人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通常兩周內就會產生效果,保護性抗體能在人體內持續1年,但由於接種疫苗後人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下降,並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優勢株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種當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護與疫苗毒株抗原性類似的毒株感染發病或減輕發病症狀。由於抗體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種當年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產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1、60歲及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體弱者、免疫力低下者;
3、醫護人員;
4、托幼機構兒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學生;
5、為公眾服務的人群,如公交、商業、服務業人員及人員集中的集體單位的工作人員;
6、機關、企事業單位有較重要崗位的人;
7、任何原因想減少患流感可能性的人及自願接種者。 1.對3歲以下的兒童,如果第2次接種時正在患病的話,應推遲注射時間。
2.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兒童不適宜接種流感疫苗。
3.有過敏體質,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兒童不適宜接種流感疫苗。
4.正患感冒或是急性疾病的兒童不適宜接種。 1、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如新黴素等)過敏者;
2、格林巴利綜合症患者;
3、孕婦;
4、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發作期;
6、嚴重過敏體質者;
7、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的人員。
㈣ 流行性感冒症狀有哪些有什麼防護措施
流行性感冒一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症狀有:高燒、鼻塞、流涕、咳嗽、頭痛、頭暈、口渴、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乏力、全身及骨節酸痛等症狀。由於該病有較強的傳染性,故要帶較厚的防護性較好的口罩,盡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不近距離與他(她)人說話,以盡量不被傳染。若被傳染上了感冒,應在服用抗病毒感冒葯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多飲水、多休息、少勞累為宜。
主要預防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15分鍾,空調設備應定期清洗空氣過濾網。
3、應佩戴口罩,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捂住口鼻。
4、注意多休息,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
5、應注意清淡飲食,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6、可注射流感疫苗。
7、加強體育鍛煉,增減衣物。
治療
1、宜多休息,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等,預防並發症。
2、宜佩戴口罩,對於頭痛、發熱給予對症治療。
3、除了採取必要的隔離防護措施、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外,應急早應用抗病毒葯物。奧司他韋系神經氨酸酶抑制劑,75mg,每日2次,連服5天。亦可用金剛烷胺或金剛乙胺等抗病毒葯。
㈤ 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
熱水泡腳: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幾乎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鍾,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感冒。
生吃大蔥: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冷水浴面: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呼吸蒸汽: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症狀。
熱風吹面: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鍾熱風,每日數次,可減輕症狀,加速痊癒。
搓手:搓手對降低感冒的發病率大有功效。因為搓手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脈、增強上呼吸道抵禦感冒的免疫功能。
喝白開水:秋冬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人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體內廢物的功效。
多吃「紅色食品」:紅色食品是指食品為紅色、橙紅色或棕紅色的食品,如紅辣椒、胡蘿卜、南瓜、西紅柿、洋蔥、山楂、紅蘋果、紅棗、沙棘、柿子等,這些食品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可防治感冒。這是因為胡蘿卜素具有捕捉人體內氧自由基、參與維生素A的合成等多種功能,還能增強人體巨噬細胞的活力,起到抗禦感冒的作用。
蔥頭飲料:蔥頭水不太好喝,但對治療頑固性感冒卻有特殊效果。眾所周知,蔥頭有殺菌、消炎作用。蔥頭飲料製法:把半個蔥頭切成小塊,加250毫升牛奶,略煮片刻,加適量蜂蜜。最好在睡前飲。
姜蛋療法:取50克生薑加水煮沸,放入鴨蛋2個,攪勻,再加白酒20毫升,鹽少許,煎煮5分鍾即可,吃蛋喝湯後蓋被休息,對冬令感冒的防治效果極佳。
薑糖水:先用紅糖加適量水,煮沸後加生薑,10分鍾後趁熱喝下,可預防感冒。
醋熏蒸: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內熏蒸1次,每次20分鍾,能祛除居室內的病毒。
體育鍛煉: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練拳等,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流感的症狀有哪些流感能自愈嗎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屬於病毒性感冒的一種。一般的症狀通常表現為突發的高燒,體溫可達39~40℃,多伴咳嗽、全身酸痛、咽喉痛、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流感具有自限性,也就是部分流感輕症可以自愈,但部分因出現肺炎等並發症可發展至重症流感,必須引起重視。但是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建議還是要用葯治療。可以選擇奧司他韋加純中葯制劑藍芩口服液聯合用葯來治療。藍芩口服液由板藍根、黃芩、黃柏、胖大海、梔子等組成。其中板藍根在對抗流感病毒方面作用確切。全方有抗炎、抗病毒、清熱、解毒、利咽的作用,符合中醫學外感風熱證的辨證治療原則。
季節性流感在人與人間傳播能力很強,與有限的有效治療措施相比積極防控更為重要。主要的預防措施如下。
加強個人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3.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4.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8.機構內暴發流行的防控:當流感已在社區流行時,同一機構內如在72小時內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出現流感樣症狀就應警惕,積極進行病原學檢測。一旦確診應要求患者入院治療或居家休養,搞好個人衛生,盡量避免、減少與他人接觸。當確認為機構內暴發後,應按《傳染病防治法》及《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來執行。醫院內感染暴發時,有關隔離防護等措施應參照相關技術指南的規定來執行。
9.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並發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種方能獲有效保護,疫苗毒株的更換由WHO根據全球監測結果來決定。優先接種人群:
(1)患流感後發生並發症風險較高的人群①6~59月齡嬰幼兒。②≥60歲老人。③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腎病、肝病、血液病、代謝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兒童。④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兒童。⑤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經系統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難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誤吸風險者。⑥長期居住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者。⑦妊娠期婦女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⑧18歲以下青少年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者。
(2)有較大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的人員①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人員。②敬老院、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工作人員。③患流感後並發症風險較高人群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3)禁忌者①對卵蛋白或任何疫苗過敏者。②中、重度急性發熱者。③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④醫師認為其他不能接種流感疫苗者。
(4)接種方法和時機①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前一年僅接種1劑的6月齡~9歲兒童應接種2劑,間隔4周;以後每年在流感高發季節前接種1劑。其他人群每年1劑。②接種途徑為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建議嬰幼兒選擇大腿外側肌肉注射。③我國大多數地區應在每年10月前開始接種。
10.抗病毒葯物預防:葯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高合並症風險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應選擇對流行毒株敏感的抗病毒葯物作為預防葯物,療程應由醫師決定,一般1~2周。對於那些雖已接種疫苗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免疫抑制,預計難於獲得有效免疫效果者,是否要追加抗病毒葯物預防及投葯時機、療程、劑量等也應由醫師來做出判斷。
(1)中醫預防:與流感患者有明確接觸者:①兒童、青壯年,身體強壯者可用下方:金銀花、大青葉、薄荷、生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副,連服5天。②老年體弱者可用下方:黨參、蘇葉、荊芥,水煎服,每日一副,連服5天。
(2)飲食注意:患流感後,宜清淡飲食,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應注意多飲水,以白開水為主。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症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時還應忌煙酒。
㈦ 流感猖狂,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呢
除了上圖所示內容,家長還應當注意:
1、讓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飲食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家裡應該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當家長帶流感患兒去醫院就診時,應同時做好流感患兒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建議家長讓孩子暫時不要去學校,在家休息。當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症狀消失48小時後,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課。
5、家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感染流感時,應盡可能相對固定的1名家庭成員照顧患兒並注意加強個人防護,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員應盡量減少與流感患兒的接觸機會,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盡量減少與患兒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