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選擇用葯的原則有哪些
老年人用葯基本原則:
一、選用合適葯物。診斷一經確立,首先權衡治療葯物的利弊,不僅要考慮到即時的治療效果,也要考慮持續用葯可能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葯合用時,更應想到可能會發生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
二、掌握最佳的用葯劑量。一般要求是: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 70歲以上,用1/4; 80歲以上,用1/5。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到最佳劑量,加強血葯濃度監測。
三、避免不適用葯物。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衰退,抗病與承受葯物的能力俱下降,故在使用葯物時,應當非常慎重,努力避免不適用葯物。
四、警惕合用葯物的不良反應。頸肩腰腿痛病人常用的非甾體葯與解熱鎮痛葯,若合用會引起不少反應。如阿司匹林與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葯合用,可使抗凝作用增強,引起潰瘍出血;阿司匹林與皮質類固醇合用,更會致潰瘍出血;阿司匹林與氨甲蝶呤合用,可使後者的骨髓抑製作用加重;阿司匹林與口服降糖葯合用≯可加劇低血糖反應等。由於老人慢性病多,合用多種葯物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必須警惕合用葯物的不良反應。
五、控制特別慎用的葯物。一些頸肩腰腿痛老人,常伴肝血流量減少,且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因而在用葯後可使某些葯物的排泄延緩,清除率下降,造成葯物在血中的濃度升高,進而使葯物在體內積蓄中毒。因此,在對腰腿痛伴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葯時,應特別謹慎。
男性老人還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使用了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鹼等,就會使已有的排尿不暢更加重。利尿劑常可導致老年人低血容量、低血鉀、低血壓和血管栓塞。過強的利尿作用,也可使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腰腿痛病人產生尿瀦留。老年人免疫功能減退,當合並嚴重感染時,即使致病菌體外葯敏試驗敏感,也有可能出現抗菌葯物治療失敗的情況,此時,有必要並用兩種抗菌葯,以增強抗菌能力。還有安眠葯、抗焦慮抑鬱葯和補品等,均應慎用。
Ⅱ 治療老年人菌痢有哪些葯物
老年人患菌痢應該進行及時與徹底的治療,以免發生生命危險和避免遷延成慢性菌痢。目前常用的葯物是各種抗生素,比較有效的是巴龍黴素,慶大黴素與卡那黴素,也可根據病人膿血便細菌培養葯物敏感試驗來選用有效的抗生素。
另外,可用磺胺葯、痢特靈、黃連素等抗菌葯物。對付危重的老年人中毒性菌痢,那不單是使用抗菌葯物的問題,必須採用升壓葯糾正休克,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減輕毒性反應,採用靜脈輸液糾正脫水,甚至還要用強心劑與呼吸興奮劑維持心肺功能。
對付慢性菌痢,則應該堅持不懈地選用抗菌葯物,並且設法增加營養,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Ⅲ 老年人適合用第幾代頭孢
抗生素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隨便使用。專家提醒,抗生素不要隨意使用,特別是老年人對葯物的吸收有別於青年人,那麼,老年人該如何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呢?
A用葯宜選較低劑量
安全、有效是老年人合理用葯的目標。一般來說,老年人在對症使用抗生素時,用葯的劑量宜選取較低劑量,即按照葯品說明書上推薦的劑量取較低值。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年人用量的1%;用量一般可為成人的1/2~3/4。
其實,老年人也可使用兒童常用的幾種抗生素,因為這些葯物往往毒副作用小,適合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B首選頭孢和青黴素
就老年人而言,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青壯年高,甚至有些很常見的胃腸副作用也承受不了。老年人宜選用毒性低、殺菌作用強的抗菌葯,首選對胃腸影響小的頭孢類和青黴素類抗生素。
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等抗菌葯。
老年人還應當慎用氯黴素和四環素類抗菌葯,這是由於老年人肝臟解毒能力下降,易造成肝細胞和骨髓損害。很多老年人喜歡使用諾氟沙星(氟哌酸)、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但是這類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比較大,所以要盡量避免空腹服用,最好在飯後半小時服用。
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病,用葯種類也較多。聯用葯品種類越多,葯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因此,應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聯合用葯。如果有明確的聯合用葯指征或病情來勢迅猛,該聯合應用抗生素就要用,畢竟保住性命要緊。
C忌隨意使用抗生素
不少老年人往往隨意自己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頭孢拉定,家中有什麼葯就吃什麼葯。第一天吃頭孢拉定,到第二、第三天所剩無幾,再吃羅紅黴素或阿莫西林。這樣不僅貽誤病情的診治,而且造成無效用葯和耐葯菌的產生。葯物治療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切忌頻繁換葯。
Ⅳ 如何治療老年人肺炎
(1)一般治療:精心護理及保暖對老年人肺炎頗為重要。進食以富含營養、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為宜,適量地多飲水;昏迷患者應給鼻飼流質。老年人咳嗽痰多者,宜用祛痰劑,不宜鎮咳,經常翻身拍背以助排痰。伴有高熱者,宜採取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冰袋敷前額、頸部及腋下、腹股溝等處,不宜用解熱劑,以免退熱時大量出汗導致虛脫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缺氧者應給予低流量持續給氧,以血氣分析做動態觀察,最好使氧分壓保持在7.98kPa 以上。
(2)抗感染:肺炎一經確診,應立即做血液、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可連續送檢2 ~ 3 次。在病原菌未確定之前,臨床醫師可根據病情特點,憑借臨床經驗選葯。若考慮為肺炎球菌感染,各型對青黴素均敏感,故青黴素應為首選葯物,不宜應用大劑量的青黴素鈉,因鈉鹽排泄時同時帶走大量的鉀離子,容易引起低血鉀。
若疑為流感桿菌混合感染,則應使用氨苄西林。以後再根據培養結果及葯敏試驗選用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選用半合成青黴素及先鋒黴素,也可選用萬古黴素、克林黴素。對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可選用氨基糖苷類和一種頭孢菌素或一種半合成青黴素。綠膿桿菌感染首選羧苄、磺苄或呋苄西林等。因老年人常伴腎功能減退,故最好選用對腎臟毒性小的抗生素,如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等。
腎毒性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磺胺類等如需要應用時,也應減少用量,一般為常規劑量的2/3 ~ 1/2;若已有腎功能損害者,則應盡量不用。
(3)防治並發症:老年人肺炎容易發生並發症,需注意防治。
由於老年人體液總量和細胞內液較青壯年為少,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減退,故老年患者容易發生脫水、低離子血症及心律失常,應密切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有脫水症狀需靜脈補液,因老年人心功能欠佳,一定要控制補液速度。因老年人肺炎和快速輸液時常可誘發肺水腫,故也可酌情應用強心劑。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興奮劑,必要時應用機械通氣治療。患者呼吸道阻塞,可引起二氧化碳瀦留,促發呼吸酸中毒;呼吸過頻、過快可導致呼吸性鹼中毒;肺炎使機體各臟器缺氧,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也可發生醫源性代謝礆中毒。以上這些情況常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的預後,應注意防止及糾正。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肺炎,應積極控製糖尿病,否則單純治療肺炎療效欠佳;對於體質弱、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或貧血的老年人,應特別重視加強營養支持療法,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或間斷輸入少量鮮血、血漿或白蛋白,對促進病情恢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Ⅳ 怎樣合理選擇抗生素
在有明確指征下選用適宜的抗生素,採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達到殺滅致病菌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
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是:
1.用葯指征明確。及早明確病原菌,然後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2.針對性要強,最好選用一種葯物。
3.劑量要足、療程要夠。這樣既保證療效,也可防治病菌產生耐葯或病情反復。
4.掌握既往用葯反應。主要了解以往有無對葯物的過敏史。
5.選擇適宜的給葯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為主,較重者宜肌肉注射給葯,嚴重者可靜脈輸液。
6.按醫囑用葯。不能隨意增量或減量,更不能隨便改葯或加葯。
7.有肝腎功能損壞者用葯宜慎重。有腎功能損害時要慎用氨基糖苷類、多肽類、萬古黴毒等葯物。有肝功能損害時應慎用氯黴素、四環素、大環內酯類、利福平、兩性黴素B等葯物。
8.有下列情況時不宜用抗生素:①病毒感染;②發熱原因不明;③對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術前後預防感染。
聯合使用抗生素 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同時使用。正確的聯合用葯,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促進康復。但如果聯合不當,不僅會導致不必要的浪費,還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葯性。
有以下情況時可聯合用葯:①病因未明的嚴重感染;②單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③單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④較長期用葯細菌有可能產生耐葯者;⑤能夠減少毒性較大葯物劑量的。
老年人的使用 由於老年人常有以下特點:①生理功能減退,組織器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②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抵抗力低下易並發感染;
③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防禦致病菌的侵入易發生感染。而且,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點為:①胃黏膜萎縮、胃液分泌減少,會影響口服葯物的吸收;
②活動減少,局部血流量減少會影響注射葯物的吸收;全身肌細胞內含水量和肌肉組織減少,脂肪相對增多,使葯物分布發生變化;
③肝組織縮小,局部血流量減少影響了葯物在肝臟的代謝;④腎臟的濾過率降低,加之腎動脈硬化,葯物的排泄功能減退。
所以,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堅持以下原則:①診斷一經確定,應及時使用抗生素;②選擇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③盡量實行劑量個體化;④在病情允許情況下,盡量選擇老人易接受的劑型和簡化的用葯方案;⑤用葯中,應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特別注意觀察各種不良反應並及時採取措施。
嬰幼兒的使用 由於嬰幼兒體內酶系統尚未成熟,生理代謝過程隨著成長的變化而變化,對抗生素的作用(如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起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用葯量需按年齡(月齡、周齡,甚至日齡)的不同來調整劑量和用葯間隔時間,同時強調個體化用葯,並謹慎計算和認真核對葯物劑量。
家庭中常按年齡折算葯物劑量,方法如下: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10;嬰兒用成人量的1/5;幼兒用成人量的1/4;學齡前兒童用成人量的1/2;學齡兒童用成人量的2/3。 嬰幼兒感染時抗菌葯物的應用原則是:應選用毒性低、抗菌效能強、抗菌譜較廣的葯物。
可選用青黴素類、頭孢黴素類和大環內酯類(除酯化物外)抗生素;慎用氨基糖苷類、氯黴素類抗生素;禁用萬古黴素、多粘菌素、四環素及磺胺類、硝基呋喃類及喹諾酮類抗菌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的使用 正確認識抗菌葯物對胎兒及嬰兒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濫用抗生素或認為抗生素對胎兒、嬰兒有影響,而忽略疾病的治療都不利於母嬰的健康。
一般妊娠期幾乎所有攝入葯物均可經「胎盤轉移」進入胎盤體內,哺乳期用葯時多數葯物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葯物達到胎兒或嬰兒體內的濃度及對他們的影響,均受母嬰、胎兒或嬰兒的吸收、代謝及葯物的性質、胎盤功能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慎重選擇葯物十分必要。要注意避免使用具有細胞毒性或致畸作用的抗生素。
供孕婦使用比較安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類、頭孢黴素類、大環內酯類(除酯化物外)和林可黴素類。妊娠期應避免使用的抗生素有四環素、紅黴素、紅黴素酯化物、氨基糖苷類。
妊娠早期應避免使用的抗菌葯物有甲硝唑、利福平、TMP、氟胞嘧啶、酮康唑、喹諾酮類等。妊娠後期應避免使用的抗菌葯有氨基糖苷類、磺胺類抗生素、氯黴素等。
肝功能減退時抗生素的應用 應避免使用在肝內代謝、經肝膽系統排泄或對肝臟有損害的抗菌葯物。此外,葯物的劑量也應進行相應調整。
腎功能減退時抗生素的應用 應避免使用經腎臟排泄且對腎臟有害的葯物。對於主要經腎臟排泄但對腎功能損害不大的葯物,宜根據腎功能和血葯濃度監測結果來調整該葯劑量和給葯間隔時間,以防葯物過量中毒。
此外,臨床應用抗生素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嚴格掌握適應證 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而且除考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針對性外,還必須掌握葯物的不良反應和體內過程與療效的關系。
2.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採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懷疑為細菌感染者外,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後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檢出,且使臨床表現不典型,影響臨床確診,延誤治療。
3.病毒性或估計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並無療效,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害無益的。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一般不採用抗生素。
4.皮膚、黏膜局部盡量避免應用抗生素 因用後易發生過敏反應且易導致耐葯菌的產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黴素、桿菌肽外,其他抗生素特別是青黴素G的局部應用盡量避免。在眼黏膜及皮膚燒傷時應用抗生素要選擇適合的時期和合適的劑量。
5.嚴格控制預防用抗生素的范圍 在下列情況下可採用預防治療: ⑴風濕熱病人,定期採用青黴素G,以消滅咽部溶血鏈球菌,防止風濕熱復發。
⑵風濕性或先天性心臟病進行手術前後用青黴素G或其他適當的抗生素,以防止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⑶感染灶切除時,依治病原菌的敏感性而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⑷復合外傷後,採用青黴素G或四環素族以防止氣性壞疽。
⑸結腸手術前採用卡那黴素,新黴素等作腸道准備。
⑹嚴重燒傷後,在植皮前應用青黴素G消滅創面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或按創面細菌和葯敏結果採用適當的抗生素防止敗血症的發生。
⑺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擴張症患者,可在冬季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限於門診)。
⑻顱腦術前1天應用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6.強調綜合治療的重要性 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人體防禦機制的重要性,不能過分依賴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視了人體內在的因素,當人體免疫球蛋白的質量和數量不足、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細胞性能與質量不足時,抗生素治療則難以秦效。
因此,在應用抗生素的同進應盡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狀況得到改善;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以提高機體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過高的體溫;注意飲食和休息;糾正水、電解質和鹼平衡失調;改善微循環;補充血容量;以及處理原發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Ⅵ 什麼抗生素最好
1、青黴素類:為最早用於臨床的抗生素,療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細菌的細胞壁發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動物的細胞無細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濃度的青黴素對人、哺乳動物機體細胞幾呼無影響,因而對人體副作用較少。臨床常用的青黴素類葯有:青黴素G、氨苄青黴素、羥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黴素等。
2、頭孢菌素類:本類抗生素自60年代應用於臨床以來,發展迅速,應用日益廣泛。習慣上依據時間及對細菌的作用,分為一、二、三代。
常用的有:頭孢氨苄(先鋒黴素Ⅳ)、頭孢唑啉(先鋒黴素Ⅴ)、頭孢拉定(先鋒黴素Ⅵ)、頭孢呋辛(西力欣)、頭孢曲松(羅氏芬)、頭孢噻肟(凱福隆)、頭孢哌酮(先鋒必)等。
3、氨基糖苷類:本類抗生素性質穩定,抗菌普廣,在有氧情況下,對敏感細菌起殺滅作用。其治療指數(治療劑量/中毒劑量)較其它抗生素為低,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耳毒性。
常用的有:鏈黴素、慶大黴素、霉卡那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等。
4、大環內酯類:本類抗生素均含有一個12—16碳的大內酯環,為抑菌劑,僅適用於輕中度感染,但是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紅黴素為本類的代表,臨床應用廣泛,對青黴素過敏者常以本品治療。近年來研製開發了許多新品種,臨床效果顯著,如阿奇黴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黴素、羅它黴素、地紅黴素等。
常用的還有麥迪黴素、螺旋黴素、交沙黴素等。
5、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等。本類抗生素可沉積於發育中的骨骼和牙齒中,反復使用可導致骨發育不良,牙齒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歲,危險性最大,並可持續至7歲甚至更久,故孕婦、哺乳期婦女及8歲以下小兒禁用。
6、氯黴素類:本類抗生素特點是脂溶性高,易進入腦脊液和腦組織,並對很多病原體有效,但可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黴素、琥珀氯黴素等。
7、林可醯胺類:包括林可黴素、克林黴素等。
8、多肽類及其它抗生素:本類抗生素結構復雜,按結構特徵難以歸類,如萬古黴素、多粘菌素E、磷黴素、制黴菌素等。
Ⅶ 老年性肺炎怎麼治療
老年肺炎一般治療
老年肺炎西醫治療
一、西醫治療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選擇及合理應用
1)致病菌確定之前:主要考慮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首選青黴素類或第一代頭孢菌素。輕症患者可用口服抗菌葯,如阿莫西林,用法0.25-0.5每8小時一次口服。或用青黴素G注射,80萬單位,2次/日:靜脈點滴240萬單位-480萬單位,2次/日。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1-2g,2次/日,分次靜脈滴注,或口服羅紅黴素150mg,2次/日。中等症狀以上者,應用強的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菌素(西力新)2-4g/日,分兩次靜滴。頭孢三嗪(菌必治)2g,1次/日靜滴。頭孢派酮(先鋒必)1-2g,2次/日靜滴。頭孢他啶(復達新)1-2g,2次/日。
2)致病菌確定後:應根據病菌種類及葯敏結果選擇用葯。
革蘭氏陽性球菌:一般採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用葯。如流感桿菌、肺炎桿菌,可選氨苄青黴素6-10g/日靜滴,或用二、三代頭孢菌素。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首選二、三代頭孢菌素或三代喹諾酮類,也可聯合用葯。軍團菌肺部,首選紅黴素。
支原體或衣原體:首選紅黴素,或環丙沙星,用葯時間2-4周。
厭氧菌:多為雙相感染,應用青黴素G或廣譜抗生素加甲硝唑500mg,2次/日靜滴,用葯時間7-10天。
(2)醫院獲得性肺炎
由於致病菌復雜、革蘭氏陰性菌多、兩種以上細菌感染及耐葯菌多,故首選廣譜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素,必要時聯合用葯。
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濫用,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耐葯菌的產生,應掌握以下原則。
1)熟悉選用葯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葯動學、葯效學和副作用。
2)根據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狀態合理用葯。老年血漿白蛋白減少,腎功能減退,肝臟酶活力下降,用葯後血葯濃度較青年人高,半衰期延長,易發生毒副作用,故用葯量應小,為成人用葯量的50%-70%(1/2-2/3)。並應根據腎功能情況選擇用葯,慎用氨基糖甙類。
3)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長,腸蠕動減弱,易影響葯物的吸收,對中、重症患者,應採用靜脈給葯為主,病性 好轉後改口服。
4)及早確定病原學診斷,根據致病菌及葯物敏感度測定,選擇用葯。
5)掌握給葯方案及療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礎疾病,故給葯方法途徑選擇適當。用葯時間應長,防止反復。一般體溫下降,症狀消退後7-14天停用,特殊情況,如軍團菌肺炎用葯時間可達3-4周。急性期用葯48-72小時無效者應考慮換葯。
6)治療中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老年人易發生菌群失調、偽膜性腸炎、二重感染,應及時防治。
7)熟悉葯物間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發揮協同作用。
Ⅷ 71歲老人牙床扁桃體都腫了,嘴唇發紫,
可能是患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發炎這一般是上火,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這建議積極消炎治療。一般是需要抗生素來進行治療的,抗生素首選是青黴素,結合磺胺類的葯物進行治療是不錯的,平時中的可以吃一些清淡的水果還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吃一些蘋果香蕉等。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Ⅸ 老年肺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選擇及合理應用
1.抗生素的選擇
1)致病菌確定之前:主要考慮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首選青黴素類或第一代頭孢菌素。輕症患者可用口服抗菌葯,如阿莫西林,用法0.25-0.5每8小時一次口服。或用青黴素G注射,80萬單位,2次/日:靜脈點滴240萬單位-480萬單位,2次/日。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1-2g,2次/日,分次靜脈滴注,或口服羅紅黴素150mg,2次/日。中等症狀以上者,應用強的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菌素(西力新)2-4g/日,分兩次靜滴。頭孢三嗪(菌必治)2g,1次/日靜滴。頭孢派酮(先鋒必)1-2g,2次/日靜滴。頭孢他啶(復達新)1-2g,2次/日。
2)致病菌確定後:應根據病菌種類及葯敏結果選擇用葯。
革蘭氏陽性球菌:一般採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用葯。如流感桿菌、肺炎桿菌,可選氨苄青黴素6-10g/日靜滴,或用二、三代頭孢菌素。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首選二、三代頭孢菌素或三代喹諾酮類,也可聯合用葯。軍團菌肺部,首選紅黴素。
支原體或衣原體:首選紅黴素,或環丙沙星,用葯時間2-4周。
厭氧菌:多為雙相感染,應用青黴素G或廣譜抗生素加甲硝唑500mg,2次/日靜滴,用葯時間7-10天。
(2)醫院獲得性肺炎
由於致病菌復雜、革蘭氏陰性菌多、兩種以上細菌感染及耐葯菌多,故首選廣譜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素,必要時聯合用葯。
2.抗菌葯物的合理應用
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濫用,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耐葯菌的產生,應掌握以下原則。
(1)熟悉選用葯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葯動學、葯效學和副作用。
(2)根據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狀態合理用葯。老年血漿白蛋白減少,腎功能減退,肝臟酶活力下降,用葯後血葯濃度較青年人高,半衰期延長,易發生毒副作用,故用葯量應小,為成人用葯量的50%-70%(1/2-2/3)。並應根據腎功能情況選擇用葯,慎用氨基糖甙類。
(3)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長,腸蠕動減弱,易影響葯物的吸收,對中、重症患者,應採用靜脈給葯為主,病性好轉後改口服。
(4)及早確定病原學診斷,根據致病菌及葯物敏感度測定,選擇用葯。
(5)掌握給葯方案及療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礎疾病,故給葯方法途徑選擇適當。用葯時間應長,防止反復。一般體溫下降,症狀消退後7-14天停用,特殊情況,如軍團菌肺炎用葯時間可達3-4周。急性期用葯48-72小時無效者應考慮換葯。
(6)治療中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老年人易發生菌群失調、偽膜性腸炎、二重感染,應及時防治。
(7)熟悉葯物間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發揮協同作用。
Ⅹ 老年人肺部感染用哪種抗生素理想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肺部感染屬於呼吸道感染,是應該應用抗生素治療的。 意見建議:你好,如果是支原體感染,就應該應用阿奇黴素治療。如果是衣原體感染,可以應用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治療。祝你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