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腰古鎮屬於哪個區
屬於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
腰古鎮,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轄鎮,位於雲浮市的」東大門」,地處雲浮、肇慶兩市交匯點,距雲浮市區30公里、新興縣城25公里、肇慶市區25公里,僅需半小時車程。腰古鎮是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級中心鎮、雲浮市首批重點鎮。全鎮總面積107。81平方千米,其中鎮中心區面積2。7平方公里,管轄12個村和1個社區,共有276個生產隊,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2306人。2013,獲廣東省砂岩文化石專業鎮。2018年全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7億元,完成限額以上法人銷售額2139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63萬元。
腰古鎮內交通便利,公路有國道324線、省道開(平)腰腰古火車站(古)線、小(河口)夏(洞)線等,各村(居)委公路相通,且基本實現道路硬底化。有309公交車到肇慶市端州城區。鐵路有三茂線經過,雲腰支線從腰古圩接軌,通往雲浮硫鐵礦區,腰古火車站是較大的中轉站。
2012年腰古鎮擁有大型文化廣場3個,電影院1個,其腰古鎮中在城頭村文化廣場組織的播放電影達6場次,共計觀眾達2000多人次。13個村居委擁有文化室57間,農家書屋18間,共計藏書12000餘冊。文化站圖書閱覽室藏書1000餘冊。各中小學、企業圖書室共15間,共有藏書6000餘冊,體育場地20個。有線電視廣播站1個,用戶4005個。衛生院1間,衛生站13間。中學2間,在校學生1429人,教職工130人。小學12所,學生1709人,教職工121人。幼兒園3所,幼兒485人,幼兒教師54人。2015年腰古鎮擁有大型文化廣場3個,影劇院1個,全年共組織播放電影144場。各村(居)委擁有文化室57間,農家書屋18間,公共電子閱覽室6間,體育場地20個。中學2所,小學12所,幼兒園4所(其中1所公辦規范化鄉鎮中心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
Ⅱ 雲浮有什麼旅遊景點
1、蟠龍洞風景名勝區
位於雲浮市城區內,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遊程528米。洞分三屢,上為天堂通天洞,下為龍泉地下河,中為丸龍長廊。洞內石花高掛,鍾乳低垂,石筍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處處有景,景景皆奇。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蟠龍洞」。
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三個國家僅有,中國雲浮蟠龍洞就是其中之一。蟠龍洞內的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潔自無暇,形態萬千,有針形、球形、捲曲形、放射形等。經研究初步認為它是由三種洞穴化學沉積物——方解石、文石和捲曲石以花卉狀組合構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為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分布貫穿全洞,附著岩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其形成和保存仍是當今學術界需作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玉羅傘帳」又是蟠龍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玉羅傘帳」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種,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故被稱為「玉羅傘帳」。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迷。「玉羅傘帳」 後部色澤較暗,生成較早,據測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潔白如玉,生成較晚,估計其生成年僅在數千年之內。「神龜朝聖」、「龍母浴池」等景觀,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純屬自然形成。
蟠龍洞既有極強的美學觀賞游覽價值,又有較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價值,是國內僅有世界軍見的稀世瑰寶。1987年蟠龍洞代表南中國出席有48個國家參加的《國際洞穴年會》在會上放映了錄像,深受各國專家贊賞,被譽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 199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成立暨廣東省雲浮旅遊洞穴現場研討會在雲浮召開,來自全國14個省、市及香港、澳門、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洞穴專家對蟠龍洞,尤其對洞內寶石花給予極高的評價,一致認為洞體玲瓏奇特,石花晶瑩如雪,形態優美,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位置之方便於觀賞,在國內均屬罕見,世界少有,對遊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93年5月,正式批准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九星岩
挺立於雲城鎮的九星岩雄偉奇麗,向被列為「雲浮八景」之首。
一塊刻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的石碑——《重修九星岩碑記》行文贊道,九星岩「霞彩照於空漳,松風漉於深溪,花雨懸於峭壁,苔痕綉為石林,神龍、米地、鼓角,種種怪景,非人工所鑿,誠天地間之一大奇觀……」這里展示了一幅由丹青妙手所活畫出來的「九星岩美景圖」:岩的外部是彩霞映照,水天生輝,峭壁上懸掛著迎風擺舞的青松,石罅里滲出來的水珠匯成為岩下的一道清溪,大自然的雕飾使岩石多姿多彩,青苔漫生。景物奇麗如此,所以到九星岩游賞的人,真有加入仙境、如在畫圖中之感!
今天的九星岩,經過人民政府的大力修飾,成了一座游樂之宮,內有舞廳、撞球、電子游戲、電子音樂、滑冰場、搖船擺龍等玩樂的設施。山腰處建了圖書館和半山亭,間栽林木花卉。拾級而上岩頂,可見一座別致的小亭,名攬雲亭。遊人從亭上俯瞰下方,雲城新貌盡收眼底。遠眺群山起伏多姿,傍山而建的崇樓,架設高壓電纜的鋼塔,雲硫礦場中密若蜂巢的建築物,無不歷歷在目。
3、文塔
是一座樓閣式的風景塔,位於羅城河東、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距今380年,1988年重修,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觀7層,內分13層,頂層豎6帶銘刻的蓮花座鐵柱,穩重威武,直指藍夭,端莊華麗,氣勢雄偉。遠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艷麗、玲瓏精巧的花塔。7層塔檐用綠色玻璃瓦飾之,八角微微翹起,猶如綻開的花瓣;塔剎和護欄,猶如密密的花蕊,整座增就像7朵怒放的鮮花疊成。風兒吹來,懸掛在八角飛檐下的56個小銅鍾便會鈴鈴作響,此時的文塔,簡直是聲色俱全,美不盡言。
沿級登培:如進迷宮。塔身每層分明暗兩個層次,明的作通風道,暗的作上落用。每登2層台階,便轉一個方向,左旋右轉,如捉迷藏,情趣盎然。憑欄遠眺,數十里景象盡收眼底。
塔頂鐵柱刺破藍天,蓮花座鐵柱鑄有明代建塔銘文,連同九宵盤、寶珠、相輪(塔頂部的裝飾)等鑄件,總重量逾1.4萬斤(7噸),乃廣東古塔塔頂之最。
4、鄧發故居
鄧發(1906年3 月7日-1946年4月8日)生於雲浮市(今雲城區)附城鄉石塘村。只受過初小教育。十五歲隨五哥鄧芳外出廣州、香港等地謀生,1925年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並當選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國發黨廣東省黨部北伐青年工作隊隊長。協助陳延年、鄧中夏、蘇兆征等組織宣傳隊、運輸隊和救護隊,且隨北伐軍出征中原。廣州起義失敗後轉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經過長期革命斗爭鍛煉,鄧發已成為中國工運領袖之一。1931年夏,鄧發任中央局委員、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保衛局局長,並參加了舉世矚目之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結束後,在陝北任糧食部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八路軍新疆辦事處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黨校校長。 1946年4月8日,鄧發、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同志在重慶乘飛機返延安途中,在晉西北興縣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難。
Ⅲ 雲浮市雲城區一共有幾路公交車
1路車(城北公交站—夏洞)
金山客運站、興雲路(帝景宛、中國電信、田家炳中學、自由易電信、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花壇、毛巾廠、羅沙、鋼鐵廠、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
2路車(雲浮汽車總站—茶洞
)
雲浮客運站、興雲中路、建設南路、浩林東路、浩林西路、龍華路、九龍橋、三眼塘、逕口、珠洞、茶洞
3路車(雲浮汽車總站—大降坪)
雲浮汽車總站、興雲東路、興雲中路、城中路、星岩路、硫礦醫院、大降坪
5路車(大學城—新人民醫院)
大學城、環市西路、興雲路(帝景宛、中國電信、田家炳中學、自由易電信、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羅沙、新人民醫院
6路車(城西客運站—腰古)
城西客運站、龍華路、河濱西路、河濱中路、建設南路、興雲東路、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安塘、三都口、董逕、小河、小河口、腰古
7路車(城西客運站—思勞沖坑)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城村、思勞鎮政府、思勞圩、沖坑
8路車(城西客運站—都楊楊柳)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雙上村、麥州、林容、大播、石巷、楊柳圩
11路車(城西客運站—都楊工業園)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羅沙、鋼鐵廠、河口街道辦、布務、羅鐵、舊圍
、谷洞、麥州、工業園、都騎
12路車(城西客運站—紅營)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河口街、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大雲、珍竹、紅營
13路車(赤黎—逕口)
大窩山、赤黎、尖底、高峰中學、雙坑橋、星岩四、星岩三、星岩二路、城中路(同福超市、愛家超市)、浩林西路、府前路、黨校、逕口、朱屋
16路車(雲浮汽車總站—雲安縣客運站)雲浮市客運站、興雲東路、建設南路、浩林東路、城中路(青少年宮)、星岩路、尖底、彩營、大慶、南鄉、雲安縣客運站
17路車(環人民廣場旅遊線路)
市人民廣場、府前路、寶馬路、建設南路、玉皇路、總工會、星岩二路、城中路、城南路、鳳凰橋、市人民廣場
18路車(逕口—新人民醫院)
逕口、岔路口、三眼塘、九龍橋、龍華路、浩林西路、河濱中路、河濱東路、羅沙、新人民醫院)
19路車(城西客運站—雲浮石材博覽中心)
城西客運站、龍華路、河濱西路、河濱中路、河濱東路、牧羊路、環市東路、新人民醫院、河口街道辦
Ⅳ 廣東省雲浮市前鋒鎮敬老院
好吾好,我吾知.但系我知道你系個吾孝順的反骨子.你老豆老母養你禁大,最後要距地在養老院過.點解你五接到自己屋企去照顧距地?
Ⅳ 雲浮有多久的歷史了
唐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設立雲浮郡,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建置東安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稱雲浮縣。1949年10月27日雲浮縣解放,1958年11月與新興縣合並稱新雲縣,1959年4月新雲縣改稱新興縣,1961年4月恢復雲浮縣建制。1992年9月,撤銷雲浮縣建制,設立雲浮市(縣級)。1994年4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原縣級雲浮市升格為地級市。現轄雲城區、新興縣、鬱南縣、雲安縣,代管羅定市。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設立雲浮郡,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建置東安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稱雲浮縣。1949年10月27日雲浮縣解放,1958年11月與新興縣合並稱新雲縣,1959年4月新雲縣改稱新興縣,1961年4月恢復雲浮縣建制。1992年9月,撤銷雲浮縣建制,設立雲浮市(縣級)。1994年4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原縣級雲浮市升格為地級市。現轄雲城區、新興縣、鬱南縣、雲安縣,代管羅定市。
【位置、范圍和面積】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東與肇慶市、江門市交界,南與陽江市、茂名市相鄰,西與廣西梧州接壤,北臨西江,與肇慶市的封開縣、德慶縣隔江相望。市區距肇慶60公里,距廣州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廣西梧州60海里。全市在北緯22°22´—23°19´,東經111°03´—112°31´的范圍內。2005年全市總面積為777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7.4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36.24萬畝。
【地貌】 雲浮市地域地質上處於雲開山脈隆起帶之中部,由褶皺和斷裂發育而成,境內峰巒疊嶂,丘陵起伏,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地勢總體西南高東北低。全市最高峰是位於羅定市與信宜市交界的龍須頂,海拔1327米。
【氣候】 雲浮市地處亞熱帶,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6℃,年平均降水量1518mm,年平均日照1708小時。一年四季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春季陰雨天氣多,雨量少;夏季高溫多雨,雷暴日數多;秋季涼爽,氣候宜人;冬季乾燥少雨,陽光充足。
【土地資源】 2005年全市土地總面積7779.1平方公里。其中,全市耕地面積187.48萬畝,水田面積136.24萬畝。在全市總面積中,山區面積佔60.5%,丘陵面積佔30.7%,是典型山區市。2005年,全市總人口263.3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35萬人,農業人口165.01萬人,人均耕地0.712畝。
【礦產資源】 雲浮市地域在地質上處於雲開隆起帶雲中部,構造復雜,區內成礦地質條件好,是我國重要的多金屬礦化集中區之一,是聞名全國的石材之鄉,且享有「硫都」的美譽。現已發現的礦種有52種,已探明儲量並開採的有23種。其中金屬礦種有:金、銀、銅、鐵、錫、鉛、鋅、錳等;非金屬礦種有:硅線石、白雲岩、大理岩、花崗岩、重晶石、滑石、高嶺土、石灰石、粘土、砂頁岩、鉀長石、礦泉水、地熱和稀有礦種等。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持證礦山131個。
【水資源】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下游右岸,東經111°03′至112°19′,北緯22°22′至23°06′之間。地處亞熱帶以南,屬南方水網地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境內水力資源豐富,西江主幹流從西向東在我市北部通過,南江、新興江從南向北,分別在鬱南縣南江口和高要市的新江口流入西江。另外,還有黑河、建成河、羅鏡河、圍底河、泗綸河、集成河、共成河等28條集雨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全市登記在冊的中型水庫12宗,小(一)型水庫49宗、小(二)型水庫159宗,總庫容23295.19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總儲量17.7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577毫米,實測年最大降雨為2620.8毫米。河流年均徑流總量59.82億立方米,過境客水2235億立方米(含西江過境客水2227億立方米)。因過境客水在我市的利用率很低,實際可供開發利用的徑流資源不多。
全市78%—83%的降雨集中在4—9月份,由於雨量集中,山區易爆發山洪、丘陵地區澇積易成災害,夏季台風暴雨破壞性較大,加上境內水土流失嚴重,河床升高,洪水沖刮力強,路途停留時間短和受西江洪水頂托,往往水災為患。10月至次年3月的枯水季節降雨少,不少河流甚至出現斷流。另外,我市各地降雨分布也不均勻,西南多,東北少,尤其是有些石灰岩地區,生產、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有「十年九旱」之稱。
人口】 261.28萬人
【民族】 雲浮市少數民族人口8920人,族別29個(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資料),以散居為主,婚嫁、工作調動轉入為多,人數較多的有壯族、苗族、蒙古族、侗族、瑤族等,主要分布在羅定市,人口比較集中的有羅定市加益鎮雙益、旺水兩個村會。
2004年常住人口情況
單位:人
地區
總人口
總戶數
男
女
非農業
人口
未落常
住人員
備注
合 計
2619639
741413
1368781
1250858
978797
35219
雲城區
283221
82958
148024
135197
283221
1203
新興縣
451109
118954
229627
221482
157671
2315
鬱南縣
479016
139783
252926
226096
94918
0
雲安縣
308216
78946
158736
149480
76082
4866
羅定市
1098077
311222
579468
518526
366905
26835
2005年是我市經濟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和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一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和工作部署,圍繞建設山區經濟強市、構建和諧雲浮總目標,以加快發展為主題,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子,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協調服務,緩解經濟運行中的不利因素,積極實施「十項民心工程」,統籌推進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按2004年經濟普查口徑)2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8.23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72.24億元,增長25.9 %;第三產業增加值64.82億元,增長1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7.31億元,增長27.8 %。在崗職工工資總額 20.56 億元,增長16.7%。農民人均純收入4222元,增長5.5%。
一、經濟發展情況
(一)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2005年,我市抗擊西江百年一遇洪水取得勝利,農業在大災之年奪得大豐收。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4億元,增長6.6%。糧食播種面積236.73萬畝,總產量94.3萬噸,均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到135個,增加20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增加了8個,龍頭企業銷售總收入達107.5億元,帶動農戶17.9萬戶,戶均增收4620元,比上年增加125元。石灰岩苦旱鎮的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9家,其中新增8家;年銷售收入4.2億元,帶動農戶4687戶。水果、蔬菜、花卉、蠶桑、葯材等經濟作物大面積豐收,畜牧、水產養殖業有較大發展。新建了羅定粵西瀧州農產品交易中心(首期),舉辦了全市首屆農產品交易會,新簽了一批農林項目,投資額 8.1億元。創建林業生態縣工作成續顯著,完成造林作業面積25.21萬畝,占年計劃141.6%。有兩個縣(市)被推薦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和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二)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後勁增強。
全市工業總產值完成230億元(按2004年經濟普查口徑),增長2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4.05億元,增長28%。實現銷售產值150.8億元,增長28.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09.5% ,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
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電力、石材、水泥、不銹鋼製品、紡織、機械、電子、電池和涼果加工等產業繼續集群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加快形成,其中生物制葯、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分別增長了65.3%和55.2%,產業發展出現了新的亮點。
項目建設勢頭較好。全市新上項目413個,投資總額為70.4億元。其中2006年3月份前能投產規模以上企業133個,投資總額47.75億元,可新增工業總產值70億元。
項目儲備增加。各種經貿、外經貿活動共簽訂經濟合同、協議項目共88個,金額107.6億元。駐珠三角聯絡處共引進項目19宗,投資額1.21億美元。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取得較大成效,與佛山市共建都楊和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其中新成工業園已動工建設。
推進雲浮電廠三期、華潤(雲浮)電廠、抽水蓄能電站、粵瀧電廠二期、雲安電廠(A廠)、享達利資源綜合利用發電廠等重大能源項目的立項工作,啟動了爭取內河核電項目的相關工作。
(三)外經貿工作有新發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全市新批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6家,另有21個項目增資擴產。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4683.8萬美元,增長28.7%;實際吸收外資金額3802.8萬美元,增長79.6%。外貿進出口總額7.3億美元,增長21.7%,其中出口總額4.31億美元,增長23.1%。出口國家和地區達到104個,增加了14個。開通了雲浮至深圳華南公共駁船快線,大大降低了進出口貨物運輸成本。
(四)縣域、鎮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縣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經濟運行質量有較大提高。雲安、鬱南、新興和羅定市的財政綜合增長率分別排在全省67個縣(市)第4 位、第7 位、第 9位和第36位。全市鎮(街)抓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鎮域在建規模以上企業120多個,已成為我市經濟加快發展的新增長點。
2005年全市共有民營企業45882戶,增長12.1%,其中個體工商戶44297戶,增長11.8%,私營企業1585戶,增長22.5%。個體從業人員9.86萬人,增長17.2%,民營企業從業人員13.45萬人,增長17.8 %。個體工商戶注冊資金13.05億元,同比增長18%,民營企業注冊資金32.14億元,同比增長29.5%。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民營企業達到56家,新增20 家。民營企業所創造的工業產值和上繳稅金分別佔全市的60%和70%以上。
(五)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消費市場持續暢旺。
全市新增在建商貿服務業項目55個,總投資11.6億元。全年接待旅客人數205.6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6.06億元,增長11.84%。房地產開發增加,並以小區建設為主體。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17.4億元,比年初增長14.22%;貸款余額97.1億元,比年初有所增長;市外金融機構向我市企業發放貸款22.2億元。交通運輸和港口物流活躍。城鄉消費持續升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億元,增長17.8%。保險業、證券業穩健運行,電信、郵政和中介等業務穩步增長。
(六)交通、城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理想。
廣梧高速公路二期控制性工程已動工,主體工程已獲批復,已開展征地拆遷工作。建成了總長7.14公里的新世紀大道。水毀公路已全面修復,國省道、通鎮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設改造加快,全年完成公路建設改造575公里。四圍塘和都楊碼頭的前期工作繼續推進。
全市共投入3.6億元興建和改造了一批水利工程。13宗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36宗水毀水利工程,以及61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緊進行。
市黨校、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中級法院審判大樓、金山大道、三河洲小區,以及河濱西路立面改造等主要城建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市區和各縣城新建了一批城區主幹道,大力度進行城市美化綠化;中心鎮規劃修編全面完成,151個在建項目,累計已完成投資13.86億元,品位進一步提升。
(七)財稅收入快速增長,政府財力逐步增強。
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33億元、增長24.7%。;支出23. 9億元,增長20.5%。國稅收入9.94億元,增長21.4%;地稅收入8.65億元,增長24.6%。財政綜合增長率排全省第4位。推進公共財政建設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等改革,財政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明顯增強。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工作順利開展,已有兩家企業完成上市輔導期工作。成立了我市首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全市追收地方金融資產當年收回3254萬元。成功盤活東街市場等國有資產,加強了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國有企業納稅增長8.4%。
二、社會發展情況
(一)投資軟環境進一步優化。
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規章,進一步規范政府運作。共制訂實施規范性文件28件,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2件。有形建築市場和有形土地市場健康發展,工程招標項目66宗,中標價2.29億元,節約2639.13 萬元。經營性用地和采礦權有償出讓全部實行公開交易。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進行葯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招標采購,招標采購葯品1.27億元,向群眾讓利2989萬元;采購醫療設備2413.68萬元,節約311.36萬元。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加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糾正了違規行為。全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辦件總數42521件。設立了民營企業投訴中心。積極查處公路「三亂」行為,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執法行為6宗。
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查處各類經濟違法違規案件 1779宗。考核認定了179家「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加強食品、葯品質量監督,嚴厲打擊了虛假違法廣告和傳銷活動,整治了「黑網吧」等場所,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
(二)各項改革穩妥推進。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免徵了農業稅。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額撥款的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已全部實施部門預算,統一了公務員崗位津貼。開展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工作,財政性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化。住房公積金歸集和管理進一步完善。繼續擴大縣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城市公用事業和社區管理改革等進一步深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全市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年共收社保費36752萬元,增加1290萬元。社保基金當期結餘8349萬元,歷年累計結餘6.26億元。社保待遇有所提高,並按時足額發放,業務流程逐步規范。市、縣兩級勞動力市場實現與省聯網,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新增就業崗位3.3萬個。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鞏固提高。2005全市參加新型合作醫療A檔159.49萬人,覆蓋率為82.9%,排省內地級以上市前列;B檔128.5萬人,覆蓋率為66.8% 。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助42693人次,合作醫療救助基金救助947人次。 完成了2006年度新型合作醫療的發動繳費工作,參加合作醫療164.5萬人,覆蓋率為91.4%。
繼續實施智力扶貧工程。市、縣兩級財政撥出專款對城鄉貧困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免費技能培訓。選送560人免費就讀省、市技工學校接受學歷教育;選送了66 名貧困戶子女到省級技工學校勤工儉學培訓班學習。全年舉辦農科知識講座和短期技能培訓班,參加人數分別為2.3萬多人次。有23082名貧困家庭子女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免收書雜費政策。
(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逐步解決。
全市新動工改造貧困戶危房2408戶,累計已達2991戶。省、市、縣330多個機關部門掛鉤扶持300多個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落實資金1980萬元,集體經濟年純收入3萬元以上村委會新增52個。全市享受「低保」救濟58007人,增加19957人,「低保」人數佔全市總人口的22‰,實現了應保盡保。全市五保供養人數為15304人,增加了4753人。擴建改造了19間列入省「千間敬老福星工程」的敬老院。完成51所山區老區小學殘危教學樓的改造。在全省率先解決了18萬農民的飲水難問題,523戶西江特大洪水房屋「全倒戶」己全部重建了新居,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完成16條水庫移民村住房改造和食水工程建設任務。全市新建了300條生態文明村。23項西江水環境整治工程全面開展,重污染企業全部實行在線監控,城區降塵量下降,已連續三年控制在省的標准以內。開展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專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殘疾人康復受惠面進一步擴大。
(五)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得到加強。組織實施了打擊「雙搶」、「雙盜」和偵破命案專項行動,惡性案件大幅度下降。全市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301宗,增加了289宗;打掉犯罪集團116個;命案破案率為91.9%,排全省及三類地區首位。全市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7636件。落實領導信訪包案責任制,完成省交辦信訪案件37宗、本市立案案件53宗;市縣兩級領導包案261宗,已辦結249宗。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領導責任,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事故明顯下降。醫葯市場和學校的食品衛生得到有效整治。
(六)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加強了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新成立了華南理工大學雲浮研究院。加大了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增加了一批工程中心、技術創新專業鎮、民營科技企業等創新載體。專利工作和知識產權保障得到了加強。
素質教育和特色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所有小學從一年級起開設了英語課程,中學和中心小學裝備了計算機室,並與互聯網接通,開通了全市基礎教育信息網。新建、擴建高中學校總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增加學位5800個。高考取得歷年最好成績,上省專科A線人數增加了17%。大、中專、職業技術和成人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新組建了市技工學校,全市職業招生人數11684人,比上年增加13.1%。市職業技術學校籌建工作正在進行。
文化、體育等事業有新進步。相繼建成健身廣場等一批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城鄉文化活動深入開展,舉辦了多場高品位文藝演出活動。《雲浮市志》編修工作進展順利,已有7部部門志編成出版。廣播電視建成市至各縣(市)光纖干線,實現了全市聯網,部分縣(市、區)實現了縣(區)至鎮的廣播電視光纖聯網。參加第十屆全運會獲金牌1枚、銀牌1枚、5項第4名;已取得計入省十二運金牌17枚,其中新增8.5枚。我市籍運動員蘇麗慧參加全國、亞洲及世界級比賽,分別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女子曲棍球隊參加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勇奪冠軍。成功舉辦全市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
加強了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市和各縣(市、區)的疾控中心全面動工、改造了各地定點醫院的傳染病區,防控了非典、禽流情、狂犬病等疫情。加大了葯品食品衛生監督和整治的力度,嚴厲打擊了無牌無證行醫等非法行醫行為,醫療市場進一步規范。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工作得到省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計劃生育與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全市人口出生率10.98‰、人口自然增長率5.6‰,均完成省下達任務。實行了「節育獎」制度。加大國土資源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力度,完成了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得到加強,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創建雙擁先進市(縣、區)工作有新進展。支援部隊建設、安置退役士兵、解決隨軍家屬就業,以及人防工程規劃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按上級的統一部署,開展了第一次經濟普查和「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
此外,物價、糧食、人事、民族、宗教、檔案、武裝、民兵預備役、信息產業、外事、僑務、台務、口岸、消防、保密、新聞出版、婦女兒童、紅十字會、工商聯、文聯、僑聯、社科聯、氣象、經濟發展研究以及駐外機構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Ⅵ 雲浮有哪些景點
雲浮景點一覽:
1、國恩寺
位於新興縣集成鎮的龍山腳下,距城13公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六祖惠能的舊居和園寂之所。是惠能為報父母養育之恩,於唐玄宗弘道元年(683年)建,名「報恩寺」。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下詔賜名為「國恩寺」(今門額上書「敕賜國恩寺」)。此寺至今已有1308年的歷史了。
國恩寺背枕龍山,故又名「龍山寺」。一塊「敕賜國恩寺」金光閃閃的大牌高懸在寺門之上。國恩寺的山門西向。寺正門廣場前,一條10米長的巨龍橫亘騰躍,氣勢逼人,一對巨龍奪寶的立體雕飾,則雄踞於近百米長的寺前高牆之上,氣勢恢宏。經歷朝修建,院宇精嚴,布局壯觀,建築面積廣達9200多平方米。
國恩寺主體為斗坎式三層次橫列長方形巨石砌成的平台構築,依著山勢,次第增高。內分三進,即金剛殿、大雄寶殿、六祖殿。兩廊還有達摩、地藏王、目蓮、文殊、普賢等諸夭佛殿和禪房,寺側有觀音堂、報恩培等建築物。
六祖殿供奉惠能金身袈裟坐像,與韶關南華寺、廣州六榕寺的六祖像造型相同,乃由其弟子塑像家方辯所造,故形態逼真,如肉身菩薩。殿內原存有惠能的衣缽用具及武則天、唐中宗賜給他的金鋇、宮燈等物。此外,各殿尚有佛像40餘尊,形態各異,撞藝精湛。
國恩寺名聞中外,與海內外有久遠香緣。國內外常有參拜團來此頂禮,又以日本佛教訪華團為最。1982年2月,「日本六祖足跡參拜訪中團」謁國恩寺,就舉行過隆重的參拜儀式,並賦詩留念。1990年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來國恩寺朝拜、游覽的就有10多萬人。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把國恩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蟠龍洞風景名勝區
位於雲浮市城區內,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遊程528米。洞分三屢,上為天堂通天洞,下為龍泉地下河,中為丸龍長廊。洞內石花高掛,鍾乳低垂,石筍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處處有景,景景皆奇。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蟠龍洞」。
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三個國家僅有,中國雲浮蟠龍洞就是其中之一。蟠龍洞內的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潔自無暇,形態萬千,有針形、球形、捲曲形、放射形等。經研究初步認為它是由三種洞穴化學沉積物——方解石、文石和捲曲石以花卉狀組合構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為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分布貫穿全洞,附著岩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其形成和保存仍是當今學術界需作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玉羅傘帳」又是蟠龍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玉羅傘帳」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種,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故被稱為「玉羅傘帳」。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迷。「玉羅傘帳」後部色澤較暗,生成較早,據測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潔白如玉,生成較晚,估計其生成年僅在數千年之內。「神龜朝聖」、「龍母浴池」等景觀,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純屬自然形成。
蟠龍洞既有極強的美學觀賞游覽價值,又有較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價值,是國內僅有世界軍見的稀世瑰寶。1987年蟠龍洞代表南中國出席有48個國家參加的《國際洞穴年會》在會上放映了錄像,深受各國專家贊賞,被譽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199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成立暨廣東省雲浮旅遊洞穴現場研討會在雲浮召開,來自全國14個省、市及香港、澳門、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洞穴專家對蟠龍洞,尤其對洞內寶石花給予極高的評價,一致認為洞體玲瓏奇特,石花晶瑩如雪,形態優美,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位置之方便於觀賞,在國內均屬罕見,世界少有,對遊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93年5月,正式批准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3、九星岩
挺立於雲城鎮的九星岩雄偉奇麗,向被列為「雲浮八景」之首。
一塊刻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的石碑——《重修九星岩碑記》行文贊道,九星岩「霞彩照於空漳,松風漉於深溪,花雨懸於峭壁,苔痕綉為石林,神龍、米地、鼓角,種種怪景,非人工所鑿,誠天地間之一大奇觀……」這里展示了一幅由丹青妙手所活畫出來的「九星岩美景圖」:岩的外部是彩霞映照,水天生輝,峭壁上懸掛著迎風擺舞的青松,石罅里滲出來的水珠匯成為岩下的一道清溪,大自然的雕飾使岩石多姿多彩,青苔漫生。景物奇麗如此,所以到九星岩游賞的人,真有加入仙境、如在畫圖中之感!
今天的九星岩,經過人民政府的大力修飾,成了一座游樂之宮,內有舞廳、撞球、電子游戲、電子音樂、滑冰場 、搖船擺龍等玩樂的設施。山腰處建了圖書館和半山亭,間栽林木花卉。拾級而上岩頂,可見一座別致的小亭,名攬雲亭。遊人從亭上俯瞰下方,雲城新貌盡收眼底。遠眺群山起伏多姿,傍山而建的崇樓,架設高壓電纜的鋼塔,雲硫礦場中密若蜂巢的建築物,無不歷歷在目。
4、龍山溫泉旅遊度假區
龍山溫泉位於新興縣城鎮龍山下,距縣城12公里,面積8.71平方米。稀有的硫氫化物溫泉水,新穎別致的賓館樓字,鬱郁蔥蔥的山林景色,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構成了度假區的獨特風韻。被人譽為是旅遊觀光、朝拜聖賢、度假療養、商務會議的最佳場所。
龍山溫泉是廣東省內稀有的硫氫化物泉,泉口出水溫度高達72.8攝氏度,水含硫磺、氡、二氧化鈉等礦物質,比一般泉水輕軟,因含有「氡」這種放射性微量元素,故對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多種心血管病有特殊之療效。溫泉水采自地岩深處的隙縫,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地下高溫泉水,經專家勘探鑒定為硫氫化物泉,在廣東省二百三十多個礦泉中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稀奇的,該溫泉近年測定,水溫達68攝氏度,水量充足,目前日供量3500-40000噸,水中含有20多種對人體生理有良好作用的礦物成份,特別對皮膚病、關節炎、風濕病、高血壓等30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且有解毒脫敏、舒筋活絡、消除疲勞、強身健體等特殊功效,被也人喻為神仙水。
5、文塔
是一座樓閣式的風景塔,位於羅城河東、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距今380年,1988年重修,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觀7層,內分13層,頂層豎6帶銘刻的蓮花座鐵柱,穩重威武,直指藍夭,端莊華麗,氣勢雄偉。遠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艷麗、玲瓏精巧的花塔。7層塔檐用綠色玻璃瓦飾之,八角微微翹起,猶如綻開的花瓣;塔剎和護欄,猶如密密的花蕊,整座增就像7朵怒放的鮮花疊成。風兒吹來,懸掛在八角飛檐下的56個小銅鍾便會鈴鈴作響,此時的文塔,簡直是聲色俱全,美不盡言。
沿級登培:如進迷宮。塔身每層分明暗兩個層次,明的作通風道,暗的作上落用。每登2層台階,便轉一個方向,左旋右轉,如捉迷藏,情趣盎然。憑欄遠眺,數十里景象盡收眼底。
塔頂鐵柱刺破藍天,蓮花座鐵柱鑄有明代建塔銘文,連同九宵盤、寶珠、相輪(塔頂部的裝飾)等鑄件,總重量逾1.4萬斤(7噸),乃廣東古塔塔頂之最。
6、鄧發故居
鄧發(1906年3 月7日-1946年4月8日)生於雲浮市(今雲城區)附城鄉 石塘村。只受過初小教育。十五歲隨五哥鄧芳外出廣州、香港等地謀生,1925年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並當選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國發黨廣東省黨部北伐青年工作隊隊長。協助陳延年、鄧中夏、蘇兆征等組織宣傳隊、運輸隊和救護隊,且隨北伐軍出征中原。廣州起義失敗後轉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經過長期革命斗爭鍛煉,鄧發已成為中國工運領袖之一。1931年夏,鄧發任中央局委員、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保衛局局長,並參加了舉世矚目之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結束後,在陝北任糧食部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八路軍新疆辦事處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黨校校長。1946年4月8日,鄧發、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同志在重慶乘飛機返延安途中,在晉西北興縣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難。
為紀念鄧發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其家鄉雲浮故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Ⅶ 雲浮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國恩寺
1.國恩寺始建於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它與六祖祝發道場廣州光孝寺,畢生弘法道場曲江曹溪南華寺鼎足而立,並稱六祖三大祖庭。
2.國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薩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輯錄六祖「法寶壇經」的聖地而名揚海內外。
Ⅷ 雲浮全部公交
1路車(城北公交站—夏洞) 金山客運站、興雲路(帝景宛、中國電信、田家炳中學、自由易電信、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花壇、毛巾廠、羅沙、鋼鐵廠、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
2路車(雲浮汽車總站—茶洞 ) 雲浮客運站、興雲中路、建設南路、浩林東路、浩林西路、龍華路、九龍橋、三眼塘、逕口、珠洞、茶洞
3路車(雲浮汽車總站—大降坪) 雲浮汽車總站、興雲東路、興雲中路、城中路、星岩路、硫礦醫院、大降坪
5路車(大學城—新人民醫院) 大學城、環市西路、興雲路(帝景宛、中國電信、田家炳中學、自由易電信、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羅沙、新人民醫院
6路車(城西客運站—腰古) 城西客運站、龍華路、河濱西路、河濱中路、建設南路、興雲東路、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安塘、三都口、董逕、小河、小河口、腰古
7路車(城西客運站—思勞沖坑)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城村、思勞鎮政府、思勞圩、沖坑
8路車(城西客運站—都楊楊柳)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 河口街道辦、雙上村、麥州、林容、大播、石巷、楊柳圩
11路車(城西客運站—都楊工業園)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羅沙、鋼鐵廠、河口街道辦、布務、羅鐵、舊圍 、谷洞、麥州、工業園、都騎
12路車(城西客運站—紅營) 城西客運站、錦綉路、南山路(南洋花園)浩林西路、城中路(同福超市、影劇院)、興雲路(東街口、汽車總站、天湖廣場)金龍橋、毛巾廠、羅沙、鋼鐵廠、河口街、初城嶺、羅勝、下白、夏洞、大雲、珍竹、紅營
13路車(赤黎—逕口) 大窩山、赤黎、尖底、高峰中學、雙坑橋、星岩四、星岩三、星岩二路、城中路(同福超市、愛家超市)、浩林西路、府前路、黨校、逕口、朱屋
16路車(雲浮汽車總站—雲安縣客運站)雲浮市客運站、興雲東路、建設南路、浩林東路、城中路(青少年宮)、星岩路、尖底、彩營、大慶、南鄉、雲安縣客運站
17路車(環人民廣場旅遊線路) 市人民廣場、府前路、寶馬路、建設南路、玉皇路、總工會、星岩二路、城中路、城南路、鳳凰橋、市人民廣場
18路車(逕口—新人民醫院) 逕口、岔路口、三眼塘、九龍橋、龍華路、浩林西路、河濱中路、河濱東路、羅沙、新人民醫院)
19路車(城西客運站—雲浮石材博覽中心) 城西客運站、龍華路、河濱西路、河濱中路、河濱東路、牧羊路、環市東路、新人民醫院、河口街道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