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異性怎樣交往
老年人談戀愛和再婚,不僅有性方面的需求,還有心理方面的需要。有些老年人喪偶後,又談戀愛和再婚,主要是解決孤獨寂寞,以安度晚年等。因此,老年人談戀愛選擇配偶應注意下列問題。
(1)精神上相互依託:由於鰥寡老人,常有寂寞、孤獨、精神上的憂郁和苦悶。因此,老年人談戀愛要立足於精神上相互依託。 通過黃昏戀,使心靈上的創傷逐漸得到醫治,情緒重新振奮起來,還會使雙方心情舒暢,精力充沛,促進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美國曾報道了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子,愛情使她恢復了青春,不僅臉上的皺紋消失了,其面貌也變成與二、三十歲的青年女子一樣。(2)生活上互相體貼:人到老年,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健康狀況也會差些,在生活上很希望有人照顧,子女都有工作並各自成家,不能照顧老人。
有的老人希望找個老伴使自己在生活上得到照顧。如果老年人以這種想法去談戀愛,最終會使自己失望。我們認為,老年人談戀愛找老伴,應立足於生活上互相體貼、照顧。首先,要體貼對方的不幸和痛苦,主要的是關心和照顧對方的生活,再根據對方的愛好、興趣等個性特點,有目的地進行消費選擇和精神調節,使對方得到預想不到的享受和溫暖。
尤其是男性老人,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長期堅持身體鍛煉和經常參加家務勞動,以便在家務勞動方面共同分擔,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一般規律是人越老越需要伴侶。老伴、老伴,到老作伴,就是這個道理,就更需要互相體貼照顧。
(3)共同歡度晚年:黃昏戀的目的,主要的是共同歡度晚年。 老年人找個老伴,主要的是作伴,一起生活,一起出去旅遊,參觀名勝等,以共同度過晚年,使晚年的生活過得幸福愉快。(4)正確對待子女:老年人大都有子女,處理好與雙方子女的關系,不但是晚年戀愛取得成功的一個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婚後,生活過得幸福愉快的一個條件。
因此,無論哪一方,在對待子女的態度上都要關懷備至,熱情周到。
㈡ 老年人異性怎樣交往
現在老年人交往的阻力來自雙方家庭,這個工作做好,並且解決經濟問題還是比較好解決的。最大的難點就在於經濟方面和財產的分配,盡可能保證以前的財產各自獨立擁有,共同財產不輕易資助下一代,解決好這些事情,問題就不大了
㈢ 一個老年人案例,關於人際關系 老人不愛聽別人評論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陳致宇
■案例
陳致宇醫生:不久前,我內在心理咨詢門診接待了容一位老年人。他因喂養多隻貓、狗遭到鄰居及家人的反對。周圍的人都抱怨他整天帶著一群貓、狗在小區活動,四處撒尿,影響了附近休息的人;家人也多次勸說,讓其放棄養寵物,但他就是固執己見,導致矛盾沖突不斷升級……我還接待過一位女士,她稱自己的母親年事已高,卻總是為子女操心,哪個超市有便宜幾塊幾毛錢的油、米、鹽、醋,搞得很清楚,並不辭勞苦地大量購買,然後一一送到子女家中。大家都勸她「不要囤積,食物放久不好」,她就是不聽,非常固執。
「固執」源於老人身心的變化
㈣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老年人人際交往心理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之中,不可能脫離社會或群體而離群所索居。對於離退休的老人來講,社會交往更是其獲取信息、交流感情、增進友誼、豐富晚年生活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心情愉快,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更接近,社會適應能力更強;
反之,則會導致心情壓抑,產生無助感,從而影響健康,引起疾病。
調查研究表明,家庭和諧、心情愉快的老人,患病率為1.4%;因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因素,老人患病率高達40%。
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有三個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同窗同事、親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對老年人來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回歸社區、家庭,第一社交圈交往頻率提高;第二社交圈對象由同事轉變為鄰里、親朋好友;第三社交圈則要視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活動興趣喜好的差異而定具體對象、范圍。當然並非所以人都按這種模式交往,比如喪偶老人、子女都在國外的「留守」老人。
第一,老年人的家庭關系:首先,家庭的基礎和核心是夫妻關系,許多家庭職能是通過夫妻之間相互作用而實現的。老年夫妻關系大多數是良好、正常的。具有穩定、休閑、真摯、和諧、深沉的特徵。雖然也會因為"空巢"感到些須惆悵,因為瑣事而發生些許爭執,但有足夠的時間來從容地相互溝通,妥善地解決矛盾;雖然會因為「更年期綜合症」而產生摩擦和不適應,但更會由於在更年期間的諒解、體諒、寬容和摯愛而珍惜夫妻情份。老年夫妻感情的表達方式不象年輕人那樣奔放熱烈,但由於多年的共同生活,舉手投足不用言表就能知道對方在想著什麼,彼此間的理解默契是年輕夫婦無法比擬的。
其次,老年人的代際關系也存在其特點: 代際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之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子女、孫子女三代人之間一脈相襲的血緣關系,包括公婆、岳父母與媳婿之間因聯姻而結成的姻親關系。 老年人在自我評價晚年生活幸福度時,有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子女對其是否孝順。大凡子女孝順,老人幸福感就強,子女對父母不孝敬,即便老年人在物質生活條件較優裕的情況下,幸福感也較弱。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家庭觀念、代際間的關系都會發生變化。當子女長大自立,成家立業時,有自己獨立的生活,這時候就會形成很多「空巢家庭」,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有些老夫妻順利地把注意焦點轉移到老伴身上,愛孩子的同時給與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自己也有獨立的空間同老伴一起享受晚年生活。但也有很多老年人仍然過著「為孩子而活」的生活,對「孝順」的定義為時刻圍在自己的身邊,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無法像老年人希望的那樣顧及到他們,因此產生「空巢寂寞」。第二,老年鄰里朋友關系:老年人由於生理、心理功能的逐漸衰退,活動能力和反映能力都會有所下降,社會交往的范圍有所收縮,鄰里之間的交往都比在職時要頻繁些。而興趣愛好的一致性、需要的互補性、態度的相似性等人際交往的內在動因,又使老年鄰里交往的內容更具有內涵。老年人更加願意跟擁有共同興趣的人一起交往。老年人更容易以某種共同活動聯系起來。比如說跳舞、下棋、釣魚等等。
從城市老年人與知心朋友的交往頻度和交往深度看,城市老年人中能經常與知心朋友見面的比例較低,其中有42.8%的老年人與自己的知心朋友甚至不能夠見面,的確只是「海內存知己」了。還有42.3%的老年人與知心朋友不能談心裡話。這些情況表明,城市老年人的朋友交往質量不高。呈現一下幾個特點:
第一, 大多數城市老年人都保持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交往的頻度與著一個相當規模的朋友社會人際關系網,交往深度受到了限制。
第二, 城市老年人的朋友交往不能為老年人提供物質支持和生活照料,但附近有沒有朋友及與知心朋友能不能談心裡話,成為影響城市老年人孤獨感的朋友交往因素,即老年人的朋友交往對其精神贍養形成了影響。
第三, 決定老年人是不是有近鄰朋友交往及與知心朋友交往深度的因素為老年人及老伴的身體健康狀況和與親屬近鄰的交往頻度。
無論你處在哪個年齡層,接觸的人不一樣,人生經歷、人生觀、世界觀不同,人際交往方式也因此不同。老年人特殊的人際交往方式也就帶來了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問題。可以簡單總結為一下幾點:
第一:自負、浮誇:老年時期是總結人生收獲成果的階段,有些老年人自恃對社會為家庭做出了很多貢獻,看不起子女甚至所有年輕人。
第二:自卑、孤僻:這是另一個極端。有些老年人在總結人生的時候妄自菲薄,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不願意跟人交往,甚至同自己的家人都不願意多說話。
第三:嫉妒:這常發生在女性老年人身上。常見於「婆媳關系」中。
婆媳關系在家庭中有特殊性,它幾非婚姻關系,又非血緣關系,卻是以親子關系與夫妻關系為中介所組成的特殊人際關系。婆媳相處有時會遇到人際沖突和相互接納不良,在兒子中介失衡時就容易產生人際關系失調,造成婆媳不和。家庭和睦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婆媳關系交往障礙是老年人人際交往障礙中的重要環節
第四:干涉:主要表現在過多干涉子女生活。極少出現干涉其他人(非親屬)生活。
第五:多疑:由於子女的獨立,不再依賴老年人,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從而導致多疑。常發生於家庭生活中。
第六:敵視:這是最嚴重的一種老年人交往障礙。敵視可能從某一個人泛化到周圍所有的人或者整個社會。
㈤ 沒次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對象成功案例有多少
是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對象成功戀愛有多少人這個成功立案的話不是很多啊,這個中老年人找對象的話真的真的那啥。
㈥ 老年人怎樣處理人際交往關系,過程案例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通常報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誼,與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網路成員間的沖突減少〔1〕。在描述與家庭成員的互動時,老年人的描述更為積極,滿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員認為,老年人人際關系的改善,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社交能力提高〔3〕,將注意力從人際沖突的消極方面轉移〔4〕,發生社會沖突時情感反應減少〔5〕。認知評估理論模型強調,對情緒誘發刺激的反應,受個體因素的影響,老年人之所以對社會夥伴產生積極的體驗,是因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為,在社會環境中,與年齡有關的變化,也是老年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原因之一〔6〕。經典壓力模型則認為,日常煩擾是各年齡段的成年人最常見的社會壓力,但這樣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為減少潛在的壓力體驗和人際緊張,老年人會將那些難以相處的夥伴從他們的社交網路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會夥伴〔7〕。社交體驗是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情緒情感體驗。在發展心理學文獻中,研究者們強調,兒童情緒調節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響〔8〕。事實上,社會夥伴對人際情緒的調節終生都在發揮著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會夥伴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年人社交體驗的影響。本研究從社會輸入模型的觀點出發,解釋老年人比年輕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的原因。
㈦ 老年人被騙案例層出不窮,該如何幫老年人遠離詐騙陷阱
有很多的老年人經常會出現被騙的現象,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對老年人有一定的壞處。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盡量不要出現一些被騙的現象。畢竟這些騙子也都是會挑一些老年人下手,因為老年人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而且他們也會經常讓一些騙子得逞。希望老年人都能夠去參加一些安全教育的科普,在外面的時候也盡量不要和陌生人接觸,這樣的話就能夠很好的避免自己被騙了。
希望相關的國家政府也是能夠嚴厲的打擊這種詐騙老年人的事件,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也是需要人們對相關的騙子做出一定的懲罰。這樣的話才能夠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不然的話也會讓一些老年人是十分的痛苦。老年人的金錢也都是非常的珍貴,如果說騙子經常對老年人做出這樣的行為,那麼也是會讓很多的老年人感覺到十分的可怕。
㈧ 如何與性格固執的老年人相處,性格固執不聽勸怎麼辦
老年人的世界觀是他們幾十年的人生際遇所造成的,如果勸他的年輕人生活經驗以及學歷生活閱歷沒有他們高,他們肯定不聽勸,這就需要拿出和藹的態度,以及真實的案例來說,比如老年人買保健品,老年人受騙等,等看到身邊真實的人吃了虧,估計就會聽了
㈨ 每次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對象成功案例有多少
線下找對象概率都很小,別說線上找對象成功了。
㈩ 老年人交友有什麼技巧
離退休以後,過去的同事、工友、夥伴接觸的機會就少了。這樣,我們老年人的人際交往最多的是要靠地緣關系了,但由於現代居住方式的改變等原因,也給正常的人際交往帶來不少新的問題。
困難並不可怕,只有我們採取合適的對策,老年交友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
(1)忘卻以前恩怨
在以前的幾十年生涯中,我們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會與人產生某種不快,形成心理上的隔閡,為此可能彼此之間長時間不來往,見面時形同陌路。
現在我們都已經進入老年,所以我們應該拋棄前嫌,忘卻人世間的恩怨情仇,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對方,「相逢一笑泯恩仇」。否則,一輩子念念不忘,豈不一輩子都要為此壞了心情,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這其實是與自己過不去。從某種意義上說,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2)及時轉變心態
回想離退休以前,大家彼此差不多,有些人可能還是自己的下屬。如今地位不同了,可能有的人不像以前那樣尊重自己,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老年人不願與對方接觸。這是一種明顯的心理障礙,只有克服才有利於老年交友。
所以,我們遇到自己身份變化帶來的失落感也不必在意,不管對方是以前的下屬也好,領導也罷,我們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畢竟以前的上下級關系都已經成為了過去,而現在我們都是平凡的老年人。
(3)適量做到主動
現在城市基本都是單元式住房,本來就不利於人際交往,如果成天坐在家裡,不主動一些哪裡會結識朋友?老年人離退休在家,時間充裕,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多與大家進行溝通,加深彼此的了解。
例如到有老年人的家庭互相串門走走,這樣不僅能融洽關系、增進感情,而且雙方有什麼事,彼此還能夠相互照應,促進鄰里關系的和諧,也有利於鄰里關系的穩定。當然,凡事都要有個適度,若頻繁地串門,可能令鄰里感到不快,也就是說要適可而止,以別妨礙別人正常生活為度。
(4)盡量保持合群
可以不誇張地說,老年人的生活離不開交友。所以我們老年人要保持合群的習慣,盡量不要和群體格格不入,常與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在一起,加入自己的交友圈。
例如我們到游泳館游泳可以結識了一批「泳友」,在社區參加打球活動可以有許多「球友」,定期參加老同學、老同事聚會鞏固過去的「學友」、「戰友」。
(5)需要耐心對待
人和人的交往更多的在於情感的交流,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建立和維護人際關系都需要有耐心。老年是人生的成熟期,在人際交往當中要有容人之量,要以誠待人,這樣才能有個好人緣。
為人要厚道,要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理解人。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要學會求大同,存小異,全方位了解別人,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
(6)真誠贏得友誼
一般說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與疏遠、愛與恨都是相互的,人人都希望與他人關系保持某種適當性和合理性,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我們老年人在與他人的交往當中,如能做到真誠、熱心,就能贏得別人真心待你,與你肝膽相照。
其結果,讓對方愉悅的同時,也必然引發自己的積極心理反應,使老年人沉浸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年人在與他人的交往當中,應盡可能敞開心扉,揭去面紗,真誠對待他人。
(7)擴大交往對象
我們老年人既可與老伙計們交往,與自己的親人和左鄰右舍保持接觸,也可廣結社會上的朋友,甚至年青人。特別是在與年輕人交流的時候,我們應該放下架子,忘卻年齡和輩分,與青年朋友保持平等接觸,進行真誠溝通。
老少間如果真能結成忘年之交,將使老年人從年青人身上感染到青春的氣息,獲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喚回自己的年輕心態,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廣泛接觸,廣交朋友,可以擴充我們老年人的信息通道,擴大老年人的信息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達到健康長壽。
(8)廣開交往渠道
進入21世紀以後,人際交往的渠道除了傳統的信函和面對面交流外,還有電話、無線通訊、互聯網等現代交流渠道。尤其是互聯網,通過它,我們老年人可以與分別多年的好友進行遠距離即時對話,與兒時的夥伴共同回憶悠悠往事,與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孫進行「面對面」親情交流。
通過「網路聊天室」、「老年論壇」等老年窗口,可以找到老朋友,結識新朋友,或高談闊論,或發泄胸中憤懣;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老年人可以隱去自己的身份、年齡和性別,與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各種類別的人進行交流討論;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回到年輕時代,重新體驗逝去的歲月。
所以,我們老年人平時交友除了原來的老同事、老鄰居、老戰友之外,還可以通過網路論壇、聊天工具等方式,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