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
形容老了的成語
:
老態龍鍾、
鶴發童顏、
老當益壯、
七老八十、
白首之心、
老驥伏櫪、
返老還童、
寶刀未老、
雪鬢霜鬟
『貳』 形容老人的成語
1、寶刀未老
成語拼音:bǎo dāo wèi lǎo
成語解釋: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成語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2、返老還童
成語拼音:fǎn lǎo huán tóng
成語解釋:反:扭轉;還:回復原來的狀態。扭轉衰老;回復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成語出處:《雲笈七簽》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為多,返老還童,漸從此矣。」
3、老淚縱橫
成語拼音:lǎo lèi zòng héng
成語解釋:縱橫:淚流滿面的樣子。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成語出處:唐·杜甫《羌村三首》:「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4、村夫野老
成語拼音:cūn fū yě lǎo
成語解釋:舊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成語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支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
5、老當益壯
成語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語解釋: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叄』 形容「老人」的成語有哪些
黃發台背(huáng fā tái bèi) 釋義: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泛指長壽的老人。
白發蒼顏(bái fà cāng yán) 釋義: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遺黎故老(yí lí gù lǎo) 釋義:指前朝留下的歷經世變的老人。
白首同歸(bái shǒu tóng guī )釋義:一直到頭發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後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時去世。
老當益壯(lǎo dāng yì zhuàng)釋義:形容年紀雖大但志氣豪壯。
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 釋義: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精神矍鑠(jīng shén jué shuò) 釋義: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老態龍鍾(lǎo tài lóng zhōng) 釋義: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龐眉白發(páng méi bái fà) 釋義:眉毛頭發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白發朱顏(bái fà zhū yán) 釋義: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鶴發雞皮(hèfàjīpí) 釋義: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
村夫野老(cūn fū yě lǎo) 釋義: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老淚縱橫(lǎo lèi zòng héng) 釋義: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暮景殘光(mù jǐng cán guāng) 釋義:比喻年老體衰,臨近死亡。
『肆』 贊美中老年人的成語有什麼
寶刀未老 、老當益壯、老驥伏櫪、返老歸童、白發紅顏。
『伍』 形容中老年人的詞語
老年:黃昏,白發蒼蒼,風蝕殘年,慈祥,老態龍鍾,老當益壯,精神矍鑠,老驥伏內櫪,步履蹣跚,鶴發童顏,花甲容,知天命,高齡,古稀.和藹可親,蒼桑,垂暮.
中年:不惑,大腹便便,風度翩翩,成熟,深沉,年過半百.
『陸』 想要一些描寫老人的詞語,越多越好。
描寫老人的詞語有:
1.【解釋】: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2.【示例】:爺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寶刀未老,依然每天出去晨練。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老將不減當年勇
1.【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2.【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3.【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1.【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2.【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3.【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1.【解釋】: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2.【出自】: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漸時輩,龍鍾似老翁。」
3.【示例】:有一位~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台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
1.【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2.【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3.【示例】:(華佗)童顏鶴發,飄然有出世之姿。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柒』 描寫中老年人的成語
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返老還童:扭轉;還:回復原來的狀態。扭轉衰老,回復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
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豪壯。
寶刀未老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年老體衰 :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餘力不足
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龍鍾 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老氣橫秋: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耄耋之年:耄耋: 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暮景殘光 :景:能「影」,日光。指夕陽殘照。比喻風燭殘年,余日無多。
年老體衰: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餘力不
『捌』 形容老年的成語
形容老人健康的成語抄 :
鶴發童顏、老驥伏櫪、老態龍鍾、自得其樂、老氣橫秋、和藹可親、老淚縱橫、老當益壯、慈眉善目、返老還童等。
1、鶴發童顏[ hè fà tóng yán ] 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出 處:唐·田穎《玉山堂詩文集·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2、老驥伏櫪[ lǎo jì fú lì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馬站在槽頭,還想著馳騁千里。比喻人雖年老,仍有雄心壯志。驥(jì):好馬。櫪(lì):馬槽。
出 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
形容仁慈善良的樣子。出 處: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鬍子,慈眉善目的。」
4、返老還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 ]
老年人又恢復青春。形容老人充滿了活力。出 處《雲笈七簽·諸家氣法》:「日服干不足為多;返老還童;漸從此矣。」
『玖』 形容中老年人的成語
你好!成語有: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 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雪鬢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鬢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鬢霜鬟」。
【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 老。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
【皓首蒼顏】: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顏: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紅顏白發】:顏:面容,臉色。頭發花白,面色紅潤。形容老年人身體健康。指紅顏少女和白發老翁。
『拾』 關於老人的成語
1、老態龍鍾
成語拼音:lǎo tài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老態:老年人的體態;龍鍾:行動不靈活。形容年老體衰;動作遲緩。
成語出處:宋 陸游《聽雨》:「老態龍鍾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2、鶴發童顏
成語拼音:hè fà tóng yán
成語解釋:鶴發:白白的頭發;童顏:紅紅的面色。滿頭白發;面色像孩童一樣紅潤。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
成語出處:唐 田穎《玉山堂詩文集 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3、風中之燭
成語拼音:fēng zhōng zhī zhú
成語解釋: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明 李贄《覆鄧石陽書》:「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
4、遲暮之年
成語拼音:chí mù zhī nián
成語解釋: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成語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三回:「年兄之論固正,但只是年兄遲暮之年,當此嚴冷之際,塞外驅馳,良不容易。」
5、風燭殘年
成語拼音:fēng zhú cánnián
成語解釋: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成語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