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齊河安頭的結婚流程及彩禮
看雙方吧,,,
❷ 齊河必去十大景點
摘要 1.泉城極地海洋世界景區泉城極地海洋世界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❸ 安頭鄉的介紹
齊河縣安頭鄉現有人口2.1萬人,耕地6.5萬畝,36個行政村。該鄉位於齊河縣東北部,齊河、臨邑、濟陽三縣交界處,距齊河縣駐地晏城15公里,距省城濟南30公里。該鄉公路密集,交通便利,安表路橫貫全鄉,西接晏黃路直達縣城,東連308國道直通濟南。鄉內水源豐富,東有義和干,中有六六河分干,西有李家岸引黃干,水澆條件得天獨厚。
❹ 急急急!!德州市最好的敬老院是那啊
德州最好的養老院在開發區會展中心路口向南走到頭路東 不過現在正在建設 明後年就好了……………………
❺ 齊河養老保險電話號碼
保險小編幫抄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齊河縣位於魯西北平原,黃河北岸,與省會濟南隔河相望,距濟南市區H公里,全縣轄9鎮5鄉,1014個行政村。齊河縣轄9個鎮、5個鄉:晏城鎮、表白寺鎮、焦廟鎮、趙官鎮、祝阿鎮、仁里集鎮、潘店鎮、胡官屯鎮、宣章屯鎮、華店鄉、安頭鄉、馬集鄉、劉橋鄉、大黃鄉。縣人民政府駐晏城鎮。
❻ 十七大提出要加強哪四方面的建設
一是抓好農民素質的提高。建設新農村,首要的是培育新型農民。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措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新農村的中心任務。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實質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只有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養造就新型農民,讓農民學會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才能有效推進現代農業進程。當前我鎮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較短,整體素質不高,大多為初中、小學學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農民更加匱乏。因此,我鎮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將教育培訓資源更多的向農民傾斜,計劃經過三五年,爭取每個村都有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新型農民應該具備什麼素質呢?首先,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這是基礎,青年農民起碼要有初中文化,中年農民起碼要有小學文化。這就要求農村不折不扣地抓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創建必要的載體,如「文化大院」等,在中年農民中掃除文盲。近期,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村人口文化大院這個陣地,發揮計劃生育協會會員的骨幹作用,在全鎮開展了新農村知識培訓競賽活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次,應該具備一定的生產技術,搞種植業、養殖業的要掌握先進實用的種植、養殖技術,搞加工業的要掌握應知應會的加工技術,搞運輸業的要掌握熟練的駕駛技術……這就需要創建必要的載體,如農民技術學校等,使絕大部分農民懂技術、會經營。年初,鎮黨委、政府聘請泰安市黨校教授進行了專題輔導。前段時間,又聘請山東農科院教授、章丘市、齊河縣的鄉土人才,到我鎮就林菌間作、蘑菇種植等生產技術進行實地培訓。再次,應該具備幾種意識:從物質文明建設來說,應該具備市場意識;從政治文明建設來說,應該具備民主與法制意識;從精神文明建設來說,應該具備公德意識。
二是抓好農村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是群眾的迫切願望,是提高黨委、政府戰鬥力、凝聚力、號召力的核心問題。必須把適應新的形勢、選准致富路子、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黨委、政府為發展經濟服務的功能,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組織保證,從而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在選擇發展路子時,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眾意願,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能夠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要堅持一村一品,甚至多村一品,關鍵是產業要有規模,農民要有效益。路子選得好,農村經濟發展的步子就邁得快,反之,發展就緩慢。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為農民辦實事,讓農民得實惠。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只有突出本地特色,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圍繞「南菜北果中間塌陷地綜合開發」的總體布局,我鎮一直以優質、高效、有機為主攻方向,大力調整優化農業內部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起了有機菜、林果生產、果蔬大棚、桑蠶生產、奶牛養殖等產業,全鎮糧經比例達到了4:6,農業經濟效益明顯增加。有機菜生產,曾經是我鎮的空白,05年我們從無到有,當年發展刀豆、綠菜花、蘆筍等有機菜3000多畝,實現了「零」的突破。今年1—3月份,我們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新發展2000多畝,總面積達到了5000畝,現在根據群眾的要求,正在調整土地,計劃再發展3000畝,使全鎮的有機菜面積達到8000畝,力爭突破10000畝。林業生產,我們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制定了「南部平原林網化、中部礦區塌陷地片林化、丘陵地帶乾果化、北部山區生態旅遊化」的總體發展規劃。通過近幾年的實施,已在南部平原八縱二十二橫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綠色通道,里程達105公里,植樹130萬株,3萬畝的平原也已全部實現高標准林網化;在中部礦區19個搬遷村,復墾開發2.5萬畝塌陷地,發展豐產林1.5萬畝,栽植107、108等樹木110萬株,預計到輪伐期時產值可達1.6億元,人均增收3580元;在丘陵地帶發展經濟林1.4萬畝,栽植核桃、冬棗、石榴等77萬株,年產量可達210萬公斤,產值400多萬元;在北部1.2萬畝山區,全部實施了封山育林工程,綠化面積達到85以上,不但徹底改變了湖屯這個礦區鎮原先「車後灰塵滿天、白襯衣一天就黑」的生活環境,而且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鑫國密度板廠落戶我鎮,就是看中了全鎮豐富的林木資源。果蔬大棚,是我鎮的傳統優勢產業,已經發展到了600多個,並且種植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效益也越來越可觀。澗北村一個村就有107個設施杏棚,每個棚可盈利近2萬元,為農戶帶來了非常好的效益。
桑蠶生產,全鎮現有桑園3000多畝,帶動農戶1000多戶。奶牛養殖,現有專業村5個,規模養殖大戶30多戶,全鎮奶牛存欄量超過了1500頭。04年,我鎮與亞奧特公司聯合,在前興隆村建奶牛站一處,現在這處奶牛站運營良好,已經輻射到了周邊多個鄉鎮。
三是抓好城鎮經濟的輻射。農村現在的生產方式主體上以家庭為單位,農民擁有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在這樣的體制下,地方政府抓經濟,除了建立和完善面向一家一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外,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小城鎮建設,發展以周邊農村主打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流通業,通過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一家一戶發展生產,提高第一產業的附加值。XXX以爭創「省級示範鎮」為目標,突出抓了小城鎮建設,這幾年來,先後投資4000多萬元,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工程及鎮駐地「兩縱三橫」的道路建設,累計硬化路面19萬平方米,安裝路燈328盞,建設公共綠地4.8萬平方米,構築起了小城鎮發展大框架。2005年,借澗北、北王搬遷之機,全面啟動了北部十幾個壓煤搬遷村向鎮駐地集聚工程和中湖、東湖東兩個「城中村」改造工程,實施了鎮駐地南北、東西兩條大街的拆遷改造,進一步拓展了鎮區空間,目前,鎮區面積已達到了2.8平方公里,鎮區人口2.4萬人。今年,在05年全面關停97處地瓜澱粉加工企業的基礎上,投資400多萬元,鋪開了大、小匯河治理,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這兩條河治理完畢後,與康王河相襯,三股清水穿境而過,將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的面貌,豐富小城鎮內涵。現已初步形成了以鎮駐地為中心的商貿服務區、以市五中和鎮中學為中心的文化教育區、以泰聊鐵路為中心的工業園區、以搬遷新村為中心的居民商住區「四大功能區」,商貿、居住、休閑娛樂、就醫就學等功能一應俱全,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同時,發展農村交通運輸、通訊信息、建材建築等行業,為改變農村面貌提供產業支撐。
四是抓好公益事業的完善。建設新農村,應強化農村社會保障措施,這是事關農民家庭幸福、農村社會穩定的一件大事。首先,加快推進了農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鎮黨委、政府站在切實解決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高度上,本著早抓早主動、早抓早受益的原則,於3月中旬就專題部署了這項工作,工作中,一方面採取領導幹部包管區、機關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的辦法,廣泛宣傳發動,盯緊靠牢督促;另一方面,勤調度、嚴考核,僅用一周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鎮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款收繳任務。截至3月25日,全鎮43787人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4。其次,重點抓了規范化衛生室建設。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投資近16萬元,對鎮衛生院進行了徹底改造,修繕了2000平方米的病房樓、門診樓,配套完善了微機、心電圖機等醫療設施,硬化、綠化、美化了院內院外環境,從根本上改變了鎮衛生院30多年來較差的醫療條件,為病人創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同時,狠抓了村級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把這項工作納入到對管區、村全年的工作考核體系中,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來考核促動。目前,曹庄、張店等10個村正在進行高標準的衛生室規范化建設。還有,積極實施農民養老保險。XXX境內有5處煤礦,由於煤炭常年大量開采,致使采空區下沉,現在共有塌陷地3.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越來越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為了切實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做到「失地不失保」,近年來,我鎮一直在積極探索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今年正式付諸實施。堅持集體適當扶持、個人繳納為主的原則,凡因國家佔地,有賣地或租地經營收入的村,村集體必須在其收入中給村民補助30以上的投保金,其他有條件的村也要給村民適當補助。截至5月底,共收到農民養老保險金100.69萬元,受益人口2.1萬人。這一舉措是XXX2006年為老百姓辦的十件實事之一,真正解決了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高度重視和解決好農村養老問題,加快敬老院等農村養老設施建設,更新農村養老觀念,提高全社會養老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