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住敬老院的五保戶還能享受組上的經濟待遇嗎
你住敬老院的五保戶還能享受組織上的經濟待遇嗎?
如果你已經住到了敬老院里頭,而且還是免費的,那麼組織上的經濟待遇已經給你了,不知你還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待遇,低保是可以享受的。
Ⅱ 五保老人進敬老院有什麼條件
五保戶是免費進的,去民政局提交申請就可以了。
Ⅲ 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條件
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是免費的,沒有任何條件。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入院須知與要求:
1、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3、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5、入住老人不得將電器帶入敬老院。若確實需要,經院方同意方可帶入使用,全部費用(包括電費)由家屬擔負。
6、敬老院對老人提供流動服務與呼叫服務相結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項服務,應該與院方協商。
7、入住老人如果不習慣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費用按天數退還。
(3)敬老院五保戶入住敬老院好處擴展閱讀:
讓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是一件好事,不僅方便政府集中供養,而且保障了老人的人身安全。然而如今,不少地方的老人想要申請五保待遇時,當地民政部門卻以老人入住敬老院為強制性要求,顯然有待商榷。
老人並非是未成年人,他們有權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在現實中,部分五保老人是以五保金為生活唯一保障,取消五保金可謂斷了生路。修建養老院是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而強迫老人入住敬老院則與之背道而馳。
因此,各地民政部門在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問題上,要做的是了解問題症結所在,而並非是逼迫和威脅。如今,不少敬老院設施、管理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入住率卻很低。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第一,敬老院的生活不自由。敬老院出於安全等考慮,需要做好管理。相對有序的管理方式,遠不如老人在家的生活自在;第二,老人舍棄不了熟悉的鄉鄰環境;第三,部分村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把老人送進敬老院,是不光彩的事。
政府為了保障五保戶的人身安全,讓五保戶入住敬老院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但在實施過程中,當地民政部門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首先需要加強養老政策的宣傳,讓農村家庭不斷更新養老觀念,逐步接納敬老院供養模式;其次,敬老院應不斷改進居住、生活環境和管理方式,提高敬老院對五保對象的吸引力;再次,勸導老人入住敬老院時,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溝通與疏導。
總之,五保戶入住敬老院需要循序漸進,宜「疏」不宜「逼」,當地民政部門莫要好心辦了錯事。
參考資料來源:
阜陽新聞網官網-請五保戶進敬老院,切莫好心辦了錯事
網路-敬老院
Ⅳ 五保戶進敬老院的政策
法律分析: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是免費的,沒有任何條件。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法律依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主管全國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Ⅳ 五保戶入住養老院之後是不是要把錢全部交給養老院保管呢
五保戶入住養老院,有的地方是不要交費的,如果要交費,也不能把錢交給養老院保管,那樣老人就沒有經濟支配權了!
Ⅵ 五保戶非要住敬老院嗎不住就不能享受五保這符合456
所謂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五保戶"常見於我國的農村地區,這種制度的設立體現了我國法律保護老人和兒童的一貫原則,是人道主義的具體體現。《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設立的。
國家沒有規定五保戶必須住在敬老院里,也不可以散居。但散居有明顯的弊端。一是供養標准偏低,現行供養標准越來越難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有的散居五保對象因支付不起電費,夜間只得點蠟燭、油燈照明;一些散居五保戶平時好幾天難得吃上一次肉,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兩次水果;很多散居五保戶穿的衣服、蓋的被子全靠救濟。二是居住條件較差 大部分散居五保戶居住的是老房子,其中土木結構的居多,由於年久失修,存在著安全隱患多、房屋壽命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等問題。三是住院陪護缺失 散居五保戶住院期間的生活費及護理費歷來由個人承擔,每月220元-420元的供養金,除去日常開支,根本沒有剩餘資金請陪護人員。調研發現,旁系親屬在沒有陪護費用的情況下很難堅持長期陪護。尤其是重度殘疾患病的散居五保戶,由於住院陪護難,他們只能選擇「小病忍,大病拖」。對於不得已而住院的散居五保戶而言,大多面臨著助餐、助浴、助潔、助急等各類護理服務完全空缺的問題。五保戶集中居住在敬老院,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由於供養資金統籌使用,吃、住、陪護等問題都由敬老院統一安排,老人的生活質量明顯比散居老人的生活質量高。
Ⅶ 農村五保戶去敬老院有什麼條件
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是免費的,沒有任何條件。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入院須知與要求:
1、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3、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7)敬老院五保戶入住敬老院好處擴展閱讀:
五保戶標准
1、農村五保供養經費不得低於本地區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
2、《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第十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3、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執行,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4、國務院民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制定工作的指導。
Ⅷ 五保老人住敬老院怎麼住有哪些條件有哪些手續
摘要 你好!五保老人是可以住敬老院的,當然條件也是蠻多的。
Ⅸ 九十多歲的孤寡老人五保戶能住敬老院嗎
五保供養對象有兩種供養方式,一種是分散供養(在自家裡生活),一種是回集中供養(在答敬老院里生活)。五保對象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強迫。由於五保供養對象一般年齡大、行動不便、自理能力差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敬老院里有服務人員對其衣食住行進行各方面護理,生活舒適度要好於在家裡。 關於五保供養對象住院醫療費的問題,目前主要從三方面解決:一是每年發給五保戶的五保供養待遇中已包含了醫療費。這部分費用主要用於治療常見病和一般性慢性病;二是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政府已出資為五保供養對象加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五保戶大病住院費用先由當地的農村醫療保險機構按照報銷比例報銷一部分(具體問題請咨詢農村醫療保險機構);三是醫療救助。剩餘的住院費由政府醫療救助給予救助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