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孝敬老人的文章(優美點~~)
您好!
你的財富是0,也不指望你的重賞了,把我的答案採納了就行,呵呵
以下嫌長就刪節,絕對合題。是我轉來的
================================================================
《孝敬老人》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後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貳』 誰有關於敬老,愛老的文章謝謝!
在教會中、社會上有許多老年人需要我們去關心、照顧。俗語雲:"家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寶。"老年人已跋涉過漫長的歲月,經歷了人生崎嶇的道路,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也累積了不少寶貴的經驗,發出智慧的光輝。經雲:"白發是老人的尊榮。"(箴20:29)因此,我們應該敬重老人,也要學習敬老的道理。
一、為何要敬老?
1.神的吩咐:"在白發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利19:32)看到老人應主動扶持、讓坐,回答問話要恭敬,這是基本禮貌,也是實踐經訓。
2.我國優良的傳統:古時朝廷設有"國老"之職,供皇帝請益國事,咨詢時必賜坐,極受敬重。地方則設有"鄉老"掌管教化。以前農業社會里,老人在家族和村裡中享有極高的權威與地位,若遇糾紛無法解決時,交由村中長者仲裁,判定後不得有異議。可知,我國自古以來,老人備受尊重。
3.老人對社會、教會的貢獻:"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上一輩的人胼手胝足,不斷辛勤的工作,才有今日安定、富裕的生活,他們竭盡心力,貢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能使我們享受甜美的果實。今日的教會,遍布於各地,乃是初代信徒信心火熱,忍受逼迫、煎熬,勇敢傳福音所留下的成果,我們作為後輩的,豈能不抱著感謝的心,隨著前人的腳蹤,為主工繼續努力呢?
4.老人經驗豐富、具有智慧:俗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閱歷豐富,經驗充足,對人生更有透闢的看法,他們可以給我們極好的指導。他們就像一本"活字典"值得我們去珍惜。
二、如何敬老?
1.尊敬:老年人形體雖然日漸衰敗,記憶力減退,但終究也為國家社會做了不少事,由於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與這一代有顯著不同,我們不可因他們學歷較低或對事物的判斷力與價值觀,與我們的看法有差距,便鄙視他們,甚至對他們的話感到厭煩,反而應該發自內心的敬重,視他們如自己的父親,提摩太敬重保羅即是如此,成為我輩年輕人的佳范。舉辦敬老會時,要踴躍參加,表示敬重。
2.照顧:年紀越大,受著生理狀況的限制,再也不能像年輕人來去自如,加上同輩親友日漸凋零、社會圈子日益狹小,心理上頓感孤單無助,這時作晚輩應該體諒老人的苦悶,主動親近他們、問安、陪他們談話、扶持上下樓梯,關心他們的生活,建立良好感情,秉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愛精神,使老人也能得到溫暖,使教會成為充滿和樂的大家庭。
3.主動請教:"年輕人的財富是青春,老年人的財富是智慧。"年輕人做事很有沖勁,但常因設想不周,而功敗垂成。就如一部汽車,年輕的有如引擎,具有沖力;老年人有如方向盤,能保持安穩前進,減少危險與差錯。為避免受虧損,我們應主動請教老人,汲取他們的經驗,虛心接受指導,將可獲益良多。摩西採納岳父葉忒羅的建議,在民中選立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等,來管理百姓,分層負責,結果省時又省力。羅波安因不採用老年人的主意,結果導致王國分裂(王上12:13-17)。
三、對老人的稱呼
1.對教會中的老人:教會中不少老同靈,他們的年齡足夠作我們的祖父母,雖在主內我們都是弟兄姐妹,但在稱呼上卻不適合直稱"某弟兄"、"某姐妹",仍應以輩份稱"伯公、叔公、伯、奶奶、嬸……"為宜,在言語中上更應謹慎,"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老年婦人如同母親。"(提前5:1、2)
2.對不認識的老人:開口稱呼"老爺爺、老奶奶",保持應有的禮貌,可博得人家的好感,不可學時下的少年,開口閉口"老廢仔",或故意罵"老賊",這些都帶著極輕蔑的口吻,非我們基督徒所就持有的態度,要極力禁止。
結語:
如果我們自幼便能養成敬老的好品德,維護社會倫理,便會受長輩的器重,樂意指導我們,時時為我們代禱,這樣必能蒙神祝福,使我們的福杯滿溢。
『叄』 贊美老人的文章
發白如雪
那是歲月滄桑灑下的鮮花
彎軀是弓
那是時間老人積蓄的能量
手如槁木
那是神農賜予不斷收獲的碩果
睛若黃珠
那是上蒼賜予五彩繽紛的顏色
歲月的觸角爬滿額頭
時間的河流趟過血管
穿越雪白血紅
我們在成長
而白雪紛飛
您是風雪中最後一片
斑駁的紅葉
而生命將盡
您是星空中最後一顆
流星的眼淚
您的頭發白了,是雪
您的身軀彎了,是弓
那雪花是歲月滄桑為您灑下的鮮花
那弓是時間老人為您儲蓄的力量
您的雙手鈍了是播種機
您的眼睛花了是攝相頭
那播種機是神農賜予您不斷收獲的碩果
那攝相頭是上帝賜予您五彩繽紛的世界
當歲月的觸角爬滿您的額頭
穿過你的白發,我在長大
當歲月的河流趟過您的血管
穿過您的全身,我在長大
在白雪紛飛時,是誰做最後一片紅葉
在生命將盡時,是誰想把你留下來多看一眼
父親 2
發白如雪
那是歲月滄桑灑下的鮮花
彎軀是弓
那是時間老人積蓄的能量
手如槁木
那是神農賜予不斷收獲的碩果
睛若黃珠
那是上蒼賜予五彩繽紛的顏色
歲月的觸角爬滿額頭
時間的河流趟過血管
穿越雪白血紅
我們在成長
而白雪紛飛
您是風雪中最後一片
斑駁的紅葉
而生命將盡
您是星空中最後一顆
流星的眼淚
父親 1
您的頭發白了,是雪
您的身軀彎了,是弓
那雪花是歲月滄桑為您灑下的鮮花
那弓是時間老人為您儲蓄的力量
您的雙手鈍了是播種機
您的眼睛花了是攝相頭
那播種機是神農賜予您不斷收獲的碩果
那攝相頭是上帝賜予您五彩繽紛的世界
當歲月的觸角爬滿您的額頭
穿過你的白發,我在長大
當歲月的河流趟過您的血管
穿過您的全身,我在長大
在白雪紛飛時,是誰做最後一片紅葉
在生命將盡時,是誰想把你留下來多看一眼
父親 2
發白如雪
那是歲月滄桑灑下的鮮花
彎軀是弓
那是時間老人積蓄的能量
手如槁木
那是神農賜予不斷收獲的碩果
睛若黃珠
那是上蒼賜予五彩繽紛的顏色
歲月的觸角爬滿額頭
時間的河流趟過血管
穿越雪白血紅
我們在成長
而白雪紛飛
您是風雪中最後一片
斑駁的紅葉
而生命將盡
您是星空中最後一顆
流星的眼淚
父親 1
您的頭發白了,是雪
您的身軀彎了,是弓
那雪花是歲月滄桑為您灑下的鮮花
那弓是時間老人為您儲蓄的力量
您的雙手鈍了是播種機
您的眼睛花了是攝相頭
那播種機是神農賜予您不斷收獲的碩果
那攝相頭是上帝賜予您五彩繽紛的世界
當歲月的觸角爬滿您的額頭
穿過你的白發,我在長大
當歲月的河流趟過您的血管
穿過您的全身,我在長大
在白雪紛飛時,是誰做最後一片紅葉
在生命將盡時,是誰想把你留下來多看一眼
『肆』 生命之美 關於老人的 作文
我的奶奶 1927年3月,通過老鄉的介紹,奶奶參加了紅軍,並被分在衛生隊工作。南昌起義後,因工作關系奶奶又認識了當時任班長的爺爺。一樣的苦難經歷和共同的信仰最終使他們走到了一起……
新中國成立後,奶奶當過區長,參加過土改工作領導小組,還當選為縣婦女代表。爺爺也從當時的萬縣市公安局局長調至青海西寧市國防制葯廠任廠長。為了支持爺爺的工作,為了照顧年幼的父親,奶奶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毅然放棄她的大好前程,帶著年幼的父親跟著爺爺去了青海。一直到父親成家和爺爺退休後,奶奶肩上的擔子才有所減輕。可奶奶的黑發已熬成了白發,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額頭。
我們哥幾個相繼出生後,奶奶更是閑不住了:背大哥哥,又帶大我,再抱大了弟弟。對吾等後生小輩,奶奶更是寄予了更高更深的殷殷期望。
孩童時,我們都愛瘋玩,對學習沒有多大興趣,經常逃學。奶奶總是深入淺出地、不厭其煩給我們講讀書的種種好處。從講她曾遇到一個文盲婦女不識字,在城裡連WC都找不著,到想要擺脫農村生活「一背天煞一背雨,臉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苦日子,跳出「農門」唯有讀書的道理。她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還給我們講《狼來了》的故事;講「孔子不飲盜泉之水」的典故,來教育我們要誠懇做人。雖然那時,這些道理我朦朦膿膿似懂非懂,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逃過學了。如果不是奶奶的諄諄善誘,恐怕我連小學也未畢業,在跨入新世紀的今天又能做些什麼呢?
從我家到學校,足有六七里山路。為了我們哥幾個上學不遲到,奶奶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為我們做飯。下午臨近放學時,奶奶又在回家的路口一邊扯豬草,一邊割牛草等候我們歸來。回家後,又為我們端上熱飯熱菜,還站在旁邊一直看著我們吃個碗底朝天,還關切地問我們夠不夠飽,好不好吃……不論春夏寒暑總是如此;那份關懷,那份溫暖至今難忘!
哪家孩子長大成人,不伴隨著父母親的喝斥和巴掌?
小時侯,我們哥仨總是很頑皮,而信奉「黃金棍下出好人」的父親總是用「武力鎮壓」。當然是罰跪、打屁股。而這時奶奶總是顫巍巍地跑來「救護」,注重說服教育的奶奶總是開導父親「堅持文斗,反對武鬥」。一般情況下也能為我們免去一頓皮肉之苦。若遇上「問題嚴重」父親不買帳時,愛莫能助的奶奶只能暗暗垂淚,並叫父親莫打腦殼,要打就打屁股,那兒肉多,不傷骨……
1989年當我們家有了那台14英寸黑白電視機的時候,在我們村裡的確是一件盛事。每天晚上,左鄰右舍齊刷刷地聚集在我們家看電視。好客的奶奶總是早早地為他們擺好凳子,泡好茶水,還端出自家炒的花生和南瓜子待客。那時可能是電視信號接收度低等原因,畫面模糊不清。一道道波紋一片片雪花,但鄉親們卻不苛求,只要有影有聲就行。後來,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家家戶戶都置辦了電視機,我們家也就一天天清凈起來。奶奶也就用不著再為大家端茶遞水、忙這忙那了。可是奶奶總覺得心裡空盪盪的,像缺少了什麼似的。我們也理解老人的孤獨和寂寞,由於我們在家時間少,有客人來陪她說說話、聊聊天也是挺好的。有時白天我們也幫她請王老太、趙大爺去我們家玩或看電視,陪奶奶拉拉家常,嘮嘮嗑。沒事時我們就陪她到外面走走,讓她散散心。
我的奶奶
作者: 劉英 | 2004年10月20日15時44分 | 【內容提要】 一
奶奶是在90歲那年無疾而終的。去世前十天,奶奶就喊身上疼,然後躺在床上一直沒有起來。爸爸、叔叔把奶奶帶到醫院進行了全面的體檢,醫生的結論是:老太太的身體沒有任何毛病。所以,全家人就放鬆了警惕,可是,幾天以後,奶奶就去了。
我記得那一天,媽給我發簡訊:你奶奶情況不好,你快回來吧。我急急忙忙往家趕,在路上,又接到媽的簡訊:奶奶已去世。我一下子淚如泉涌。
後來媽說,奶奶咽氣之前,手裡攥著幾百塊錢,都是兒子、孫子孝敬她她留下來的。奶奶說,把錢給孫子媳婦。弟弟還沒結婚,這一直是奶奶的心病。然後,奶奶說:小靜呢,還沒回來?奶奶是遺憾臨走的時候沒看見我。
奶奶去世那天,全家人在一起緬懷奶奶的一生,悲傷的氣氛漸漸淡了,全家籠罩著濃濃的溫馨。一個人能健健康康活到90歲,兒孫滿堂,壽終正寢也該是一種福分吧。
二
後來想想,我理解奶奶為什麼那麼突然就走了。那一陣子,奶奶老跟爸爸鬧別扭、吵架。原因是爸爸把老家的房子賣了。爸爸說,也沒人住,留著也是一個累贅,不如就賣了。可是奶奶捨不得。那是奶奶和爺爺解放前掙錢置的房產。
聽奶奶說,奶奶家當年很窮,奶奶的媽一年要要飯半年。奶奶16歲那年,家裡來了一個遠房親戚,跟奶奶的媽說,要把奶奶帶走嫁人,奶奶知道那人是個人販子,苦口婆心做自己媽的工作,才算避免了厄運。
奶奶18歲嫁給爺爺,爺爺奶奶是同年。當時,爺爺家是大姑子小姑子、大伯子小叔子一大家人,婆婆當時眼睛已經瞎了。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奶奶伺候瞎眼婆婆,還要受大小姑子的氣。
奶奶生下第二個孩子,也就是我二姑以後,家裡實在困難得很難生活,奶奶就把二姑送人了,然後到一家富裕人家當奶媽。爺爺去一個工廠做銅佛爺。
後來常聽奶奶說,爺爺當時不爭氣,掙了錢就去賭嫖,在奶奶的力勸之下,才算攢下一些錢。爺爺奶奶在城裡掙了幾年錢,然後揣著一點大洋回老家置了一處房產、幾畝地。
當時,瞎眼婆婆已經死了,大小姑子也出了嫁。爺爺奶奶在家裡經營那幾畝地,然後起早貪黑地做起豆腐腦生意。很快家裡就富裕了。
解放前夕,家裡真是盆滿罐滿,錢在床底下,鏡框後到處塞。親戚街坊都來借錢,奶奶很大方,總是有求必應。後來很快就解放了,那些借錢的人沒有一個還錢的。家裡人到很慶幸,因為,當時,有錢是罪惡啊。
劃分成分的時候,按家裡當時的情況,至少要劃富農的,可是,當時的一位幹部很開明,他聽說奶奶當過奶媽,認為,這是典型的被壓迫階級,所以就被劃成了貧農。
三
奶奶大字不識一個,也很迷信。奶奶經常說,天為什麼會下雨,會打雷,有老天爺呢!人做事要憑良心,老天爺爭著眼呢。
但無論如何,我一直認為奶奶是有見識的人。奶奶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大姑二姑沒上過學,爸爸叔叔上學以後,學習很好,奶奶常以此自豪。等到小姑上學的時候,家裡很困難。奶奶就想讓小姑退學,幫著家裡幹活。後來奶奶聽說,小姑考試在班裡排第二名,覺得自己女兒有出息,就對小姑說:你還是上學,媽再苦也要供你。因為上學,徹底改變了小姑一生的命運。
四
我小時候一直跟奶奶一起過,每天晚上,奶奶督促我洗漱,安頓我睡覺。早晨早早地把我叫起來,給我做早餐,打發我上學。我小時候膽小,就怕遲到。有時候,奶奶想讓我多睡一會,上學時間就有點緊張。我就開始哭,賴著不上學,每次都是奶奶硬拽著我的手,把我送到學校。
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奶奶離開了我,去給遠在蘭州當兵的叔叔看孩子。當時,已70多歲高齡的奶奶就是拿著一張寫著地址的小紙條,隻身去了千里之外的蘭州荒漠的一個軍營。當叔叔驚異地看見奶奶時,奶奶已在叔叔的床上睡了一覺了。
後來,奶奶一直絮絮地跟我說:我那次離開家,沒給你一分錢,也沒給你好臉子,省得你想我。
可是奶奶不知道,我沒有一分鍾停止想奶奶。和父母一起生活很不習慣,曾經偷偷地恨父母。
小學畢業後,我就到離家80里的一個學校上學。當時是住校,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我不想爸爸媽媽,只想奶奶,經常夜裡夢見奶奶去世了,然後哭著醒來。
五
今天北京又下雨了,坐在辦公室里,內心忽然充滿了一種懷舊的情緒。奶奶去世兩年了,每年的清明,我都去給奶奶填墳。奶奶埋在了老家的一座山上,和爺爺在一起。爺爺65歲就去世了,奶奶比爺爺整整多活了25年。奶奶經常說,爺爺苦命,好日子一天沒過著。奶奶對自己的一生很滿意,她說,她趕上了好年景,而且兒孫都有出息。
汽車零件玩出來的花樣行政侵奪科學的災難美女博客決賽進行北京手機資費下調
『伍』 歌頌老年大學的散文有哪些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回陽中的新娘
波光答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陸』 尊敬老人的散文
耳畔,且聽風吟,微風帶來春的醺香,如此輕描淡寫,卻是隆重里不可或缺的一筆。
歸來的時候恰逢清明,老人們總是把這個節日看得很重,我理解:很多老人都是獨坐樓台,老伴仙去,讓他們許久都不曾開口言語過,總是思慮著異地那些身影是否「有錢過節」。於是,早早地備好香紙炮帚,只待一個還能行走的身影回來,替他們把祝福送達。
去給外公上香的時候在外婆家的小坐,讓我感觸頗深。
望著那佝僂的身影,卻還要下廚為我做東西吃,各種勸辭也難抵過那般深情,拉我坐下,便去生火做飯,但就那以前簡單的做飯,此刻也顯得如此力不從心,我聽見粗粗的喘息聲,按捺不住,起身幫忙,卻又是好多借口,直至你再次坐下。
終於做好了,我卻已是淚眼婆裟,望著一大碗蘊含著欣慰和深情的飯,我難以下噎,但那雙飽含歷史滄桑的眼睛,帶著一絲期待,一絲無助,望向她已長大成人的孫兒,還有那碗用雞蛋和肉做的飯。
我有些哽咽,但還是得一口一口往下吞,早上走的時候已經很飽,盡管再難以吃下一丁點東西,但我還是在往嘴裡塞,我告訴自己,這一口一口吞下的並不是雞蛋與肉,而是他們一個又一個寂寞孤獨的午後與黃昏。
我強忍著飽意吞下了一整碗的期待與深情,坐下來與她聊天,可是,不爭氣的胃在宣告崩潰,於是乎,辭了慈祥的外婆,外婆聽到我要走的消息臉色忽而一變,轉瞬恢復正常,但我已看在了心底。
她堅持要送我,我走的很匆忙,她步履蹣跚地跟在我的後面,轉過她的目光,我吐了一地。該死的胃,我罵著,哽咽著往回走。到了那片油菜花地的時候忽然發現外婆還在那遙望著我離去的身影。淚水便再也止不住,傾刻決堤。
外公去世已經好幾年,外婆一個人在那黑黑的小屋子裡住了好幾年。沒人說話,每天看看朝陽……看看黃昏……然後想想老伴以前在的時候的那些光景,哭了,擦乾眼淚睡覺,等待與老伴相聚的日子。
想想那些老人們,年輕的時候為了子女們如何辛苦,等兒女樓房蓋起來他們卻依然住在那些黑屋子裡,一個小地震都隨時可能讓其變成廢墟的黑屋子裡,老伴逝去後,每日與孤獨為伍,也不知命殞何時,我們於心何忍?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只是想呼籲所有的朋友們,如果您家裡也有這樣一位或一些老人,請你們停下匆匆的腳步,帶給他們一點歡笑,不需要很多,一厘米就好,讓他們不再為了等死而活著,讓他們多點盼頭,多點笑容。
歲月何時祭春秋,那片墳頭的凄草,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一顆真、善、美、孝之心。
原創作品,題目是《歲月何時祭春秋》,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有沒有比較好的歌頌老人的散文,詩歌
母愛 文 / 詩涯
發黃的燈光,流露著幾分單薄,如同一縷殘風
屋檐上的蜘蛛,牽著一絲白線,在編織著生活的幸福
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萬家燈火,伸手
萬籟俱寂,幾次低沉的狗吠聲,悠悠然
一堆番薯藤,兩個籮筐,母親的一雙膝蓋
「你的窗欞關好了嗎?今夜可能會下大雨。」
「這么大的人啦,還趴著睡,拿著,這里還有張被子,電視說今晚變冷。」
夢中多次被這幾番話驚醒,掛在窗前的風鈴
在靜靜地,凝望著正空中的彎月,如一陣微風輕吻麥浪
母親的雙手,還在捋著番薯葉
輕輕地,生怕嚇走我們的夢
「媽,我想回學校了。」
「廣州真的這么好嗎?難道就不能多吃幾天家裡的飯菜嗎?」
她深邃的雙眸,隱隱地閃爍著某些東西
我讀得懂
再多離家的緣由,都被深深地咽了下去
「媽,不用送了啦,雨天路滑。」
「好,好,不送啦,乘車時多加小心,到校後記得打電回。」
泥濘的小路,在腳下靜靜地延伸
淚水模糊了雙眼,回首時,也模糊了母親佇立的身影
一滴溫暖的血,滴在心湖上,染紅了我的理想
「在外面住得慣,吃得好嗎?」
曾被母親問了千萬次的話,沒有任何的褪色
如皚皚萬里白雪
一棵樹,守侯在菁菁河邊上
母親的生命里
孩子永遠都那麼的幼小
『捌』 (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 關於一個老年人的愛情散文
還好,為你找到了,請您參考!
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親愛的!當寫下這幾個字時,我仍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幸福與甜蜜中,體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詩行,享受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記得誰說過:如果一個人從一開始,你便會感受到離別的痛楚,那一定是你愛上他了!也許從看到那句話時,我便開始了一種對天長地久的渴望,和對惺惺相惜的留戀!
如果是陌生的你,在不同地域演繹異地風情,那一定會讓我羨慕;如果是熟悉的你廢寢忘食卻又悠閑灑脫,那一定會讓我傾心;如果是工作中的你有了突出的業績提升了工作的能力,那一定讓我敬佩!虛無的你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我只是靜靜地、悄悄地、淡淡地看著多變的你,隨著我想像的劇情跌盪起伏——或激勵、或勸諫、或抒情、或浪漫……不去打擾,不去傾訴。偶爾用自己的心和並不存在的你談談自己的生活,或是假裝聽聽彼此的改變,甚至對著虛假的你發送一張燦爛的笑臉,或是一束永不雕零的玫瑰,就這么詮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名句。這個人一直都存在於的的幻想之中,想像之外,但卻真實地立於我的心靈之顛!
我覺得挺好,真的,這樣挺好!
也許是因為一開始便會有離別的痛楚,我努力放下了揭不開的塵封的往事,看淡了生活中最深的那個回憶,放下了曾經的一抹心事,前行……
這種感覺讓我靜靜地、專注地、神往地等待……
細細數來,太多的夢想的片斷,豐盈了我的虛設的情境,有時,讓我們遠在天涯卻又近在咫尺,有時,我們會朦朧如夢卻又清晰可鑒!
終於,你從我的幻想走進了我的夢,走進了我那個醒著的夢中。一如當初的清澈與才情,啟封了我空白的情感世界裡沉睡的悸動!你又從夢走進了我的幻想,幻想中,你只需只言片語就足以讓我幸福地一塌糊塗。溢滿心靈的快樂,帶著我的夢在心靈之顛幸福地舞蹈!
而你對此,毫不知情!因為,你還沒有到來!
其實,這已足矣!
你不會明白,在我一個人的世界裡,導演了這場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是如此地浪漫而溫馨,你我的故事在我的操縱下如此地盪氣回腸!你不會明白,你些許的問候,便輕易賦予我現實中最美好的快樂與滿足!
無數次細細品味你可能會給我留下點滴關懷,那麼我一定會深深地把你想起,可是我還是不能說我想你,因為,我找不到你!萬千次用忙碌的工作遮掩對你的關注和思念,可在做完所有的工作徒留間歇休憩之餘惦念你的時候,我還是不能主動給你一句輕輕的問候,因為縱然上帝賜我以天使的翅膀,我又怎能把這重重的關山飛度?所以,我只能選擇永世的沉默,所以我只能任思念的潮水泛濫,泛濫,泛濫成一片汪洋,使自己淹沒其中徒勞地掙扎……
我也無數次地做著同一個夢——你從遙遠的地方走來,微笑著對我說:「你一直是我心中最沉的牽掛!」那麼我會幸福到窒息!可是如果真的這樣了,我一定會嚇得逃之夭夭!
因為,這個故事只有我一個人是導演,只有我一個人才能體會那份情感,你存在於我的夢幻之中,卻只能在劇情之外,現實容不了你的曖昧!你也絕想不到,你在我的劇情中調動了我全部的熱情與愛戀!當我唱著「我依然相信是老天讓你我相約……」是何等地滿足!
我像一截等待重燃的殘燭,苟存於對光的恐懼與渴望中,輾轉於思念的炙烤任憑生命做賠本的流逝和傷感!我笑自己的幼稚,也笑自己在這個故事中的專注地傾情。
你會相信么?至少我是不會相信的,但這一切的確發生了,而且真的就發生在我身上……我不能解釋,只能理性地接受,讓這種感覺在光陰的流逝中漸漸褪去最初的熱烈!
如果你才華橫溢在忙碌而有序地盡顯才華,我定會用欣賞的目光側視你的成長,感謝你給予了我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感謝你給予了我這份一廂情願的痴戀與相思和最美好的夢,讓我知道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實是何等榮耀,讓我體味了如果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何等幸福與滿足,讓我感受了「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佳句竟能如此貼切地概括我此時的心境!我陶醉在自己幸福的城堡里漸漸憔悴,身體力行地踐行「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意境!
但是現實中,我只能緊鎖心扉,實現我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我像守著一個希望,將對天長地久的渴望,轉化成清澈如水的友誼,任其源遠流長!
夢里,你說「我走了,帶著你的關心與惦念走了,也把對你的惦念帶在身上!」所以我們像是真的擁有了一段過往一樣,我讓自己用緊張的工作將內心最強烈的幸福感漸漸歸於平靜!
今生,我在此岸,你在彼岸,皆因有緣;換來千年的愛,也滑落了千年的傷!千年的邂逅,換來今生的相知!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讓們相遇在彼此最青春亮麗的時候,那時的我,會用自己如火的熱情點燃你,用似水的柔情牽絆你,用最熾熱的光芒吸引你,聚集幾世的智慧與美麗,奔赴你我的相約,哪怕是飛蛾撲火,也要演繹這場壯烈!
經歷了這樣一場一個人的地老天荒,使我在這個情感淡漠的社會又多了一份熱情與感激,感激生命中往來的路人,讓我因此對生活更加執著,對工作更加認真,對別人更加寬容,對欺騙又多了份接納的胸懷!
相信,在心的獨舞之後,我會共同奔赴新的夢想!當心靈經過思念的洗禮,會更加清澈、幸福!
親愛的!那個人會是你么?那個在我夢中無數次出現,但卻一點也看不清的人,是你么?
『玖』 關於尊老愛老助老的作文350字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一面旗幟;也是一道風景。在他們年輕的日子裡,有過美好的願望與崇高的理想,他們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這種勤奮向上,只求奉獻,不圖回報的精神是他們一生的寫照,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學生是進步的學生,尊敬老人的學校是文明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老愛老助老,我們責無旁貸。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見尊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亘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