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0多歲的老人低血壓需要吃什麼及要注意什麼
1. 建議口服生脈飲 和丹參 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2.患了低血壓,一般還可用黨參30克,黃芪30克,紅棗10個.煎水當茶飲來調理試試的,一般有較好的療效. 3.注意事項: 1、病因治療。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葯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葯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葯方法和劑量,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葯如復方降壓片、心痛定或中葯等,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葯;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 2、適當加強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 3.注意事項: 1、病因治療。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葯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葯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葯方法和劑量,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葯如復方降壓片、心痛定或中葯等,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葯;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 2、適當加強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 3、調整飲食,進行食療。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迴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鹹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適量飲酒(葡萄酒最好,或飲適量啤酒,不宜飲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臟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B. 老年人突然血壓低怎麼回事
一般認為上肢血壓低於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為低血壓。由於血壓低,血液循環緩慢無力,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向組織細胞送入氧氣、營養並帶走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根據其發生原因, 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體位性低血壓:即由卧位突然變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收縮壓下降2.67 kPa以上,常於早晨起床後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仆,以40-70歲男性較多 見,可因久病卧床身體虛弱或服用同時具有擴張靜脈作用的降壓葯所引起。
(2)症狀性低血壓:由某些疾病或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嚴重二尖瓣或 主動脈瓣狹窄,慢性營養不良,服用降壓葯等。
(3)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40歲的婦性,多 有家族遺傳史,有的沒有任何症狀,有的則出現疲乏、健忘、頭暈、頭痛、心慌,甚至暈厥,或有心前區壓迫感等症狀。 許多患者伴見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症狀。這些表現為夏季氣濕較高時更顯突出。本病以體質衰弱者及女性為多見。但也有人並無明顯異常的感覺。 中醫認為低血壓是脾腎陽氣虧損所致,治療上注重溫脾腎,升陽氣。
自療注意事項
(1)本病屬於虛勞范圍的病,故宜從整體上調理,單純葯物治療效果不佳。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改善體質。運動量要逐漸增加,不能操之過急,但要持 之以恆。
(3)起床時目花頭暈嚴重,甚至昏倒者,欲起床前應先略微活動四肢,搓搓面, 揉揉腹。起床時先至坐位片刻,再慢慢下床呈立位。睡床宜將腳部略墊高。
(4)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可多食一些具有溫脾腎、升陽氣的食 物,如鹿肉、狗肉、羊肉、公雞、酒、胡椒、辣椒、生薑、韭菜、龍眼、濃茶、咖啡等。
(5)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少吃冬瓜、西瓜、葫蘆、赤小豆等 通利小便的食品,以保持血液容量。
(6)檢查一下是否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心臟衰竭等 疾病。
(7)多洗溫水浴(40℃左右),以改善血循環。但每次時間不宜太長。
(8)患者要振作精神,處處事事激勵自己奮發前進,這樣有利於病情恢復。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雙龍補膏,每次服1匙,每日2次,早晨、下午開水沖服。
(2)參桂鹿茸口服液,每次服1-2支,每日2次,早晨、中午溫水送服。
(3)生脈飲口服淮,每次服2支,每日2-3次,溫水送服。
2.驗方自療法
(1)生曬參粉25克、紫河車50克(粉末),混勻,每次服3-5克,每日2次, 早晨、中午溫水吞服。
(2)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紅參5克,開水沖泡代茶,每日1帖。
(3)制黃精30克、黨參30克、炙甘草10克。上午水煎頓服,每日1次。
3.飲食自療法
(1)狗肉200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乾薑10克。葯另包,加酒、 胡椒等調料小火燉熟。3-5日分次食完。
(2)白酒500克,內浸白參50克、鹿茸5克,每次服25克,每日1-2次。
(3)若干生薑去皮洗凈,生服。常吃生薑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健康人口嚼生薑 1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5kPa,舒張壓升高1.9kPa。此外,可在菜湯、 豆腐湯、肉湯、雞湯中多放些薑末,平時用薑末泡開水當茶飲等等都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
4.外治自療法
炙穴。取百會、合谷、關元三穴。點燃艾條(或香煙)對准穴位,距離只要保持皮膚溫熱不燙。每穴15分鍾。
合谷穴:在食指和拇指並緊時,手背部虎口處肌肉最高突點上。
關元穴:在肚臍恥骨上緣作5寸算時,臍下3寸處。
百合穴:在兩耳尖連線的頭頂正中點上。
5.其他自療法
(1)每天打太極拳1-2次。
(2)每天慢跑1-2次,每次20-30分鍾。
避免誤診 生理性低血壓無明顯症狀者,不必要求醫服葯。 沿海平原居民進入3500米以上高原地區,可出現低血壓。此是「水土不服」引 起,適應後即能調整,如無明顯症狀者不必服葯。
C. 中老年人低血壓是怎麼回事
關於中老年人高血壓,一般人都比較熟悉,而對於中老年人低血壓,則相對了解不多。實際上,中老年人持續低血壓往往是體質衰弱或體內存有某類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壓本身也會導致某些機體功能障礙,故不宜忽視。
按標准,血壓低於90/60mmHg(相當於12.0/8.0kpa),即可診斷為低血壓。一般說來,除非血壓降低較多,否則多無明顯症狀,多在查體時發現。所以,一旦出現較長時期低血壓,即應查找原因,並回顧有無其他身體不適或症狀,一般可考慮有無以下情況:1.近期有無經常服用安眠葯、鎮靜葯、降壓葯等,這種原因引起的低血壓多合並有頭暈、頭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葯後血壓迅速恢復正常水平。
2.近期有無因牙疾、胃病等影響食量,導致一個時期內嚴重營養不足。這種情況應針對原始病因治療,多屬短暫性低血壓。
3.是否與體位變動有關。少數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時突然出現暈厥等腦缺血症狀,測量血壓顯示收縮壓低於標准值20mmHg;舒張壓也降低超過5mmHg,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位置性低血壓,多發生於體質衰弱或近日較長時間卧床者;個別中老年人由於遺傳素質或有廣泛下肢靜脈曲張,也可發生位置性低血壓。有這種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動,尤其是起床時動作要慢,睡眠時經常變換體位,枕頭稍高,也可試穿彈力襪。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般不需用葯治療。
D. 老年人血壓低吃什麼好
治療低血壓病,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斗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6、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食療方法
1、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在雞腹肚中放入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洗?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4、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入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E. 老年人血壓低,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知道老人的血壓目前到底是多少?成年人的理想血壓收縮壓(高壓)100~內120mmHg,舒張壓(低壓)60~80mmHg,收容縮壓-舒張壓=脈壓,30~40mmHg.。如果血壓不低於90/60,就不是低血壓。如果她以前沒有低血壓,只是最近有這些症狀,那有可能是夏季出汗較多,體內缺水所致,建議多喝一些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但是老年人是不建議吃太鹹的食物的,適當補鹽即可。如有低血壓的病史,那就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紅棗,參類等。如果突然站立會頭暈,看不清東西,多是腦供血不足的現象,建議起立時慢一些,適當進行一些活動,不可過勞累。
建議去正規醫院給老人查一查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現在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太多了,別耽誤!
F. 老年人低血壓怎麼辦
先查查看是否有貧血,然後檢查一下心肌供血能力,最後看看是否有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反流。你瘸著是什麼病因了,再來提問,就可以有針對性措施了。現在這樣問因為病因太多,不好針對性建議。要是單純體位性高血壓一般問題不大,多注意一下動作就行了,適當補充一些營養素,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G. 中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收縮壓低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毫米汞柱)者。很多低血壓患者有頭暈、耳鳴、目眩、疲倦、四肢酸軟無力、食慾不振、足涼、自汗、盜汗等症狀。有的患者體位變動時,尤其是突然起立時,還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等嚴重症狀。現代醫學認為,低血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如腦垂體前葉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全)及遺傳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低血壓系脾腎兩虧、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血不上榮、髓海空虛所致,治療以補腎益精、補益氣血為原則。足底按摩對於治療低血壓有較好的療效,手法以輕柔為主。其基本手法如下。
一、術者用拇指輕揉患者兩足頭、頸、心臟、生殖腺反射區各2分鍾,並對在按摩中疼痛明顯的反射區,每一部位繼續按揉5分鍾。接著揉壓腹腔神經叢、淋巴(上身及腹部)反射區各3—5分鍾。再揉壓膀胱、腎、輸尿管反射區各5分鍾。必須每日堅持按摩。
二、每日揉壓足後跟3—4次,每次15分鍾左右。尤其是對失眠穴,術者須用大拇指朝患者腳後跟的方向揉壓10—15分鍾。
三、術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鍾,再用手指邊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鍾,然後揉壓足心5分鍾,每日2次。
四、術者點按患者3號穴、26號穴、清頭3及湧泉穴,每穴3—5分鍾,每日1—2次。
五、術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對患者足跟施以節律性的壓踩10—20分鍾,每日1次。
患者在接受以上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施行自我輔助療法:用空可樂瓶或拳頭輕輕敲打足底15—20分鍾,每日1次;用發卡或牙簽刺激足跟15—20分鍾,每日2次;旋轉足踝15—20分鍾,每日2次。
還要注意要多體育鍛煉,長期堅持早晚慢跑或散步20-30分鍾,飲食調理 多食用富有高蛋白的食物,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以增加總熱量,菜餚可適當多帶鹽分,晨起飲些茶或咖啡。
運動處方
一、加強體育鍛煉。堅持各種運動,如跑步、做操、游泳、滑冰、爬山、打太極拳、練劍、玩球等等,既可鍛煉體魄、增強體質,又能振作精神、陶治情志。運動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增高、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因而使血壓上升,同時也可刺激心血管運動及調節中樞,改善周身的血液循環狀況,天長日久,就可增強身體素質,使血壓也逐漸升高到正常水平。
二、消除緊張,保持良好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能使機體免疫力降低、食慾減退、營養缺乏,中樞神經系統及內分泌功能紊亂,使血壓下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提高血壓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療建議
平時應多食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豬、牛、羊肉、雞、鴨、兔、魚、蛋、奶、大豆等。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包括糕點、糖果、藕粉、杏仁等食品,以增加總熱量。菜餚要多帶鹽分,以便血壓升高。血壓過低的青少年,也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些益氣補血、振奮心陽的葯物,如黨參、黃芪、當歸、白術、大棗、麥冬、桂圓、五味子等。
H. 老人頭暈低血壓怎麼辦
要預防低血壓症可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低血壓都有好處。 四,為防止暈到,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卧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排尿性低血壓患者還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五,葯物治療,可選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葯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低血壓病人怎樣選擇飲食? 治療低血壓病,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 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麻煩採納,謝謝!
I. 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J. 老年人慢性低血壓可分為哪幾種
老年人如果收縮壓在100汞柱,舒張壓60~65毫米汞柱以下,並且伴有昏睡、虛弱、頭暈專、頭痛、視力屬模糊、昏厥等症狀時可稱為低血壓.醫學上將低血壓分為兩類:一類是急性低血壓,可因中毒、出血、外傷、昏迷、休克等引起,老年人當然可以發生。
另一類是慢性低血壓,它又分為;(一)體質性低血壓,由於體質虛弱引起;
(二)體位性低血壓,從平卧或下蹲突然轉變成直立位時發生;
(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引起的低血壓;
(四)內分泌病引起的低血壓,常見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
(五)心臟本身有病引起的低血壓,如嚴重主動脈狹窄、心包炎等;
(六)高原性低血壓,發生於居住在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地區四至六個月以上者。由此可見,一旦老年人發生低血壓應該追根究底地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