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老年生活和健康的資料
老年人日常保健與家庭護理
尊敬愛護老年人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晚年生活幸福安定,乃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另一反映。護理老年人應與成年人有所不同。家屬或護理人員首先了解老年人或老年病人的特點,從護理和保健角度出發,使老年人精神愉快,減輕痛苦。這就需要家屬和護理人員掌握以下各點: 掌握老年人具體衰老特徵,例如視力、聽力、步行能力、睡眠、食慾等,以便採取針對性措施。
對衰老或病情的觀察要細致、及時、全面。老年人各系統的老化程度不同,往往多種疾病並存,常敘述不清,只有通過細致觀察和全面查體才能掌握整體情況,從而採取正確護理措施。
飲食、運動、休息、大小便是老年人保健護理的重點。同時注意老年人精神方面的護理,老年易感孤獨、寂寞,家屬及護理人員要抱有充分的關懷,使老年人感到溫暖和安慰。
老年人飲食衛生
老年人的消化道也象全身所有組織日趨衰老一樣,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變化:牙齒松動或脫落,味蕾敏感性差,吞咽不便,胃內膜及胃部肌肉逐步失去原有功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具有活力的消化液,小腸液和胰液及膽汁分泌減少,大腸運動能力降低等。以上變化可使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表現出食慾下降,進食量減少,易產生腹漲和便秘,甚至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要做好胃腸道保健,講究飲食衛生:
注意保護牙齒,少吃甜食,早晚刷牙,發現牙齒不好要及時修補。
合理飲食,多吃富有纖維的食物和水果,一則加強牙齒的咀嚼能力,二則可減少便秘。
食物烹調盡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並保持一定水分。避免單獨進食,多同子女一起進餐,這樣可以增進食慾。
注意按時進餐,晚飯不能過飽。
適當運動增加全身血液循環和加強胃腸蠕動,從而增進食慾。
一旦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特別是當症狀持續二周以上時,如腹瀉、便秘、疼痛、嘔吐、黑便、便血、體重減輕等應及時就醫。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時注意觀察顏色,不可亂用瀉葯,不要吸煙和過量飲酒。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禁忌
老年人,年高體弱,腿腳不靈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危險動作: 忌說話快速: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使心臟加重負擔。
忌吃飯過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不要忘記食物需細嚼才能有助消化,飯吃得急,還易噎著。
忌站著穿褲:老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因老人骨質已疏鬆,一旦站不穩摔倒了,後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症。應按時排便,排便不順時,應藉助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時血壓易升高,過分用力,會暈倒休克以至腦溢血,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忌過分仰脖:老人往往樂意坐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時間一長易壓迫頸部動脈使血流不暢,易感到頭暈、惡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頭: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
忌褲帶過緊:老人褲帶最好用松緊帶,不然褲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尤其是肛門,因毛細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瘡。
老年人飲食忌些什麼
人到老年時期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功能減弱,氣血不夠充實和腎氣功能衰退。因此,講究飲食十分重要,應採用保腎、養脾的食品和食法,以適應這個階段的需要。老年人應該堅持以下幾點飲食原則: (1)忌暴飲暴食 由於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彈性變弱,不少人動脈硬化,尤其經不起暴飲暴食所帶來的危害。暴飲暴食會嚴重地破壞老年人的飲食平衡,給腸胃加重負擔,會引起消化不良,容易發生心絞痛或誘發心肌梗死。所以在飲食時,宜細嚼慢咽,這既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引起梗噎嗆咳。
(2)忌過食 一般老年人,吃得太多,攝入的熱量超過人體的需要,就易肥胖。老年人過於肥胖容易得病。因為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太長,會引起不舒服感覺,造成消化不良。同時,還會使橫膈的活動受阻,引起呼吸困難,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出現心絞痛之類的症狀。還會加重肝臟和胰臟的負擔,影響健康長壽,因此老年人一定要節制飲食。
(3)忌隨意飲食 人到老年,各種組織功能日益減退,消化代謝也如此,因此營養上需要特殊補充,不要隨意飲食。首先要控制碳水化物的攝入量,米、面要比一般成人少食些;其次脂肪對心、肝不利,所以也要少食。一般老年人每天攝入100g瘦豬肉,20g植物油,就可以滿足人體需要了。另外要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多吃大豆類、乳類、魚類、蛋類和瘦肉等食物。要多吃含鐵豐富的油菜、西紅柿、桃、杏和含維生素、纖維素多的綠葉蔬菜。並且要盡量多喝水。喝水太少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誘發腦、心血管病變,影響腎的排泄功能。所以老年人每天至少喝三茶缸水。
(4)忌冷食、冷飲 炎熱的夏季,適量喝些冷飲,吃些冷食有助於防暑降溫和改善食慾,可是老年人胃腸粘膜已發生退行性變化,胃酸及各種消化酶的分泌逐步減少,使消化功能下降。如經常吃冷飲、冷食,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導致食慾下降和消化不良。低溫還可引起心臟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誘發心絞痛、心律不齊。因此夏季宜少量多次喝些淡鹽水或含鹽飲料,以防中暑。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少吃或不吃冷飲冷食。
(5)忌偏食 老年人由於食慾不好,飲食常有偏食,喜歡吃某一種食物,這是應該糾正的。因為食物有五味,偏食則對身體有害。因此食物要清淡忌膩、忌咸。飲食的品種要多樣化和合理搭配,做到五味調和,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的需要。
(6)忌口味太重 老年人舌部的味蕾部分萎縮退化,味覺神經也比較遲鈍,胃口欠佳,喜歡吃些濃湯厚味來刺激食慾。這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利,食物宜清淡忌咸忌膩。
(7)飲食忌硬 老年人牙齒大多數已動搖或脫落,咀嚼困難,因此食物宜煮爛、做軟,以利消化吸收,不宜吃堅韌的食物。
(8)食品忌陳 老年人抵抗能力低,消化腺分泌功能減弱,胃腸蠕動弱,若食品不新鮮,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腸道感染。
(9)忌食物過燙 由於食管前方緊靠左心房,吞咽高溫食物後,會立即影響心率,有時還能引起心律失常,所以不能食用過燙的食物。
(10)忌飲濃茶 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鹼,飲後令人興奮,難以入寐。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塊狀的鞣酸蛋白,不易消化,甚至可產生便秘。長期服濃茶還會造成維生素B1的缺乏及鐵的吸收不足。另外飲茶要適量,如飯前多飲,會沖淡胃酸,影響消化。最好在飯後20分鍾左右飲茶,有助於消化,可解油膩,清理腸胃。因此,老人最好飲淡茶。
㈡ 急!!! 有關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資料
1.老年人口規模
2002年,全球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6.06億,並且正在以比總人口快得多的速度遞增。1950年,全世界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2億,1970年達到3億,2000年達到6億。據聯合國估計,2020年將達到10億,2050年,全球將有近20億的老年人。在1950-1970年的20年內,老年人口增加一個億,而2000-2020年的20年內,老年人口增加4個億。在1970-2000年的30年內,老年人口在3億的基礎上翻一番,而從2020-2050年的30年內,世界老年人口將在10億的基礎上再次翻一番。在1950-2050年,全球人口將平均每年增長0.87個百分點,而老年人口將平均每年增長2.38個百分點。
2002年,世界絕大多數老年人口生活在亞洲(54%),歐洲(24%)其次。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34億,佔世界老年人口1/5(21.34%),占亞洲老年人口2/5(39.7%)。2050年,據聯合國估計,亞洲老年人口將增長到近63%,而歐洲比例(11%)將減少一半,與非洲(10%)和拉丁美洲(9%)接近。
未來50年,老年人口的地區分布將發生顯著變化。2002年,六成(62.55%)老年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地區,到2050年,居住在這一地區的老年人口將達到八成(79.88%),半個世紀提高17個百分點。
從2002年到2050年,非洲老年人口將從4221萬上升到2.05億,增加3.9倍;亞洲從3.38億將上升到12.27億,增加2.6倍;歐洲從1.48億將上升到2.21億,增加5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從4368萬將上升到1.81億,增加3.1倍;北美洲從5232萬將上升到1.19億,增加1.3倍;大洋洲從425萬將上升到1099萬,增加1.6倍。
2.人口老齡化程度
人口老齡化成為一個全球性現象。2002年,在全世界186個國家和地區中,有68個已進入「老年型」。目前,世界每10個人口中有1個老年人,預計到2050年,每5個人中有1老年人,到2150年每3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發達地區的這一比例遠遠高於發展中地區,2002年,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已經佔到總人口的1/5(20%),而發展中地區的老年人口僅占總人口的8%,最不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義大利人口老齡化程度居世界之最,老年人口比例達到25%,其次是德國、希臘、日本—24%,瑞典也達到23%的高水平。
到2050年,發達地區總人口中老年人口將佔1/3(33%),但是,發展中地區人口老齡化的步伐更加迅速,其比例也將上升到19%,但最不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進程仍然十分緩慢,老年人口比例僅上升到9%。屆時,西班牙將成為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老年人口比例達到44%,其次是斯洛維尼亞、義大利、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增長到42%。
3.人口高齡化
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齡化。1950-2000年間,世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增加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長,大大超過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1950年,世界上有0.14億高齡老人,占老年人總人口的6.7%。2000年,高齡老人的人數達0.69億,大約占老年總人口的1/3(11.4%)。到2050年,高齡老人的人數約3.8億,占老年人總數的1/5(19.3%)。發達地區的高齡老人比例從1950年的8.9%增長到2000年的16.0%,2050年,每4個60歲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個將是高齡老人(28.6%)。發展中地區從1950年的4.8%增長到2000年的8.6%,2050年將進一步提高到17.0%。
目前,北歐人口高齡化程度最高,60歲以上人口中超過80歲的人達到20%。西歐其次,達到17%。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挪威(24%),其次是瑞典(23%),美國(21%)、巴貝多(21%)、英國(20%)和丹麥(20%),高齡老人在60歲以上人口中均達到或超過1/5。
2050年,西歐將是人口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60歲以上人口中,將有1/3(33%)的人是高齡老人,北歐(31%)和南歐(30%)僅次於西歐。屆時,歐洲的瑞士、亞洲的日本和新加坡都將成為高齡老人最多的國家,高齡老人比例高達36%,德國(35%)、英吉利海峽群島(34%)和義大利(33%)高齡老人的比例將也高達30%以上,即每10個老年人中,就有3人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百歲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增長最快。1975年以前,世界上的百歲老人不足千人。2000年,世界百歲老人達到18萬,其中發達地區的百歲老人大約佔1/4(14.1萬),發展中地區僅有4萬百歲老人。預計2000-2050年,百歲老人將以平均每年5.94%的急劇增長,人口規模將增長15倍,達到321.9萬,其中發達地區的百歲老人達到218.4萬,發展中地區將達到103.5萬,佔世界百歲老人的1/3。
4.老年人口的預期壽命
全世界的壽命將得到顯著延長。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從1950年的29歲提升到當前的66歲。存活到60歲的人中,男性人口預期有17年的壽命,女性人口預期可以再活20年。然而,各國之間死亡率的差異是非常大的。2002年,在最不發達國家60歲的男、女性人口預期再活15歲和16歲,而發達國家60歲的男、女性人口預期分別達到18歲和23歲。
對於男性老人來說,日本的老年人預期活得最長,60歲的預期壽命有27歲,較世界平均水平高7歲。其次是法國-26歲,預期壽命達到25歲的國家有:瑞典、西班牙、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的瓜德羅普島及馬丁尼克。
對於女性老人來說,絕大多數國家的差異不大,與世界平均水平最多高3歲,60歲的預期壽命達到21歲。
世界老年人口中,男性的預期壽命比女性低,性別差為3歲,發達地區(5歲)較發展中地區(3歲)差異大。最不發達國家的性別差異僅為1歲。在卡達,男女性之間的預期壽命沒有差異。女性的預期壽命與男性的預期壽命最多相差6歲,歐洲有4個(愛沙尼亞、拉托委亞、斯洛維尼亞和法國),還有1個在非洲,是留尼汪島。
5.老年人口的性別構成
老年人口中的大部分是女性。由於女性的預期壽命較男性長,在老年人口中每100個女性有81個男性,在高齡部分,每100個女性只有53個男性。發達地區的這一比例(性別比-每100個女性有71個男性)較發展中地區(每100個女性有88個男性)低,因為發達地區預期壽命的性別差異較大。
老年人口性別結構的地區差異十分顯著。東歐老年人口的性別比很低,只有68,最低水平屬於拉托維亞,僅為51,即老年人口中男性與女性的比為1:2。東歐的俄羅斯(53)、白俄羅斯(54)、愛沙尼亞(55)也接近這一比例。而不少國家的性別比水平超過100,甚至高達200以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87)、卡達(265)、科威特(212)的老年人口中,男性與女性的比與東歐相反,超過2:1。
6.老年人口的婚姻狀況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人口,喪偶率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然而,多數男性老人有配偶,甚至在75歲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男性老人數量超過鰥夫人數。男性老人較女性老人更可能有配偶。2002年,世界78%的男性老人有配偶,相比之下,僅有44%的女性老人有配偶。多數無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喪偶。婦女更可能在失去配偶的情況下生活,因為她們活得更長,而且比她們的丈夫更年輕。
最不發達國家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的較多,達到85%。最少的是拉丁美洲的巴貝多,僅有54%的男性老年人有配偶。
最不發達國家女性老人中有配偶的比例較低,僅為40%,中非的這一比例為35%。老年婦女中,有配偶的比例最低的是尼日,僅有25%的婦女她們的丈夫還在。大洋洲的老年婦女中幾乎一半的人有配偶(49%)。最幸運的是馬其頓的老年婦女,丈夫還在的人達到60%。
在高齡組,寡婦人數超過有配偶人數。印度尼西亞和南朝鮮的資料顯示,75歲以上女性的喪偶率超過80%。一些其它國家,這一比例超過75%。多數發達國家的喪偶率低於70%。1985年,日本的這一數字是78%,相比之下,75歲以上的男性的這一比例是28%。
7.勞動年齡人口潛在的撫養負擔
人口學用「潛在支持比」指標反映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它是計算每1個65歲人口相應的15-64歲人口數,以表明勞動年齡人口潛在的撫養負擔。1950年至2002年,世界人口的潛在支持比已經跌落,每個老年人相應的勞動年齡人口從12個下降到9個,並在繼續跌落。到本世紀中葉,潛在支持比將下降到4,即每個老年人相應4個勞動年齡人口。潛在支持比對於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對於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這種制度中,當前的勞動人口負擔當前退休人口的退休金。
發展中地區的潛在支持比處於較高水平(12),到2050年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5),發達地區目前的水平已經很低了(5),到本世紀中葉,將進一步下降到更低的水平——2。最不發達國家目前的水平高達17,再過半個世紀,只下降7,達到10,大大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水平。
8.法定退休年齡
在發達地區,半數以上國家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及上,而對於女性而言,多數是55-59歲。在發展中地區,退休年齡標准往往低於發達地區,一般男性為60-64歲,對於女性,都在64歲以下。地區退休年齡標準的差異可能反映了地區之間人口預期壽命的差異,在發展中國家,預期壽命較低。
丹麥、冰島和挪威有最高法定退休年齡,男女性均為67歲。這些都是北歐國家,那裡老年人口的預期壽命比較高,如後兩個國家60歲男性預期壽命達到21歲,女性達到24歲。法定退休年齡最低的要屬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男女性均僅為40歲,太平洋的吉里巴斯和南非的史瓦濟蘭定為50歲。
9.老年人口的經濟活動狀況
在發達地區,趨於有較低的老年工作者的參與率。60歲以上男性人口中,經濟活動人口佔21%,相比之下,在發展中地區,這一比例達到50%。在多數發達國家,10%的老年婦女是經濟活動人口,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達到19%。發展中國家有較大的老年勞動參與率是由於在那裡退休制度的覆蓋面十分有限,並且只能提供很小一部分退休金收入。
地區之間,老年人口的經濟活動狀況差異很大。在最不發達國家,男女性老年人口均有很高的勞動參與率,男性達到74%,女性也達到42%。
在匈牙利,男女性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均很低,分別只有2%和1%。比利時、奧地利、法國及荷蘭的老年人參加經濟活動的比例也很低,男性為5-7%,女性為1-4%。喬治亞、卡達和汶萊的婦女到了60歲就已經不再有經濟活動了。
㈢ 如何快速找到中老年人的一些聯系方式和具體資料
如果你有人脈,請上社保局找……都是些有錢的老人家……退休了,MONEY多的是……
㈣ 某社區欲進行「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培訓活動」,需要收集什麼資料。
老年人數。
既要舉辦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培訓活動你就要知道社區中有了多少的老年人,其中有多少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有多少老年人有需要教會他們使用智能手機的必要。
㈤ 辦老年證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辦理老年證所需的材料:
身份證 申辦人須系轄區內常住戶口;
.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張
工本費農村每辦1證3元,城鎮每辦1證5元
.由各老齡委收集資料
①、 填寫老年優待證
②、 將填寫好老年優待證、身份證、花名冊,交街道老齡委審核
③、 街道老齡委審核後,老年齡委,然後到老年服務中心蓋章。
凡年滿60周歲的公民可向縣級以上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免費領取老年人優待證。老年人優待證分綠色(60周歲)、紅色(70周歲)兩種,享受的待遇分別是:(1)免費進入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紀念性陵園、開放文物點、美術館、科技館、文化宮等場所;(2)優先購買車船票、飛機票,優先上下船、飛機,優先檢查托運行李、物品;(3)在各類醫療機構優先就診、化驗、檢查、繳費、取葯,需要住院治療的,優先安排床位;(4)免費使用公共廁所;(5)7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免費進入風景名勝區,在醫療機構就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
㈥ 辦理老人證時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持身份證,申辦人須系轄區內常住戶口;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張;
工本費農村每辦1證3元,城鎮每辦1證5元
由各村老協收集資料
①、
填寫老年優待證
②、
將填寫好老年優待證、身份證、花名冊,交街道老齡委審核
㈦ 在老年人健康資料收集中最重要的方法是
在老年人健康資料收集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會談法,現場收集
㈧ 私藏老年人資料能否犯法或定罪
如果沒有公開泄露,買賣個人信息,對資料所有人不造成心理、身體、聲譽、經濟等影響的不構成犯罪。
㈨ 收集孤寡老人二十條材料
你直接網路一下不就是了,如果你嫌麻煩,我幫你找
㈩ 老年優待證在哪裡辦理
各省份辦理依據不同,以湖北省辦理老年優待證為例:辦理地址為各市縣老齡辦處。辦理流程:
1、申請登記:按屬地管理原則,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交近期正面免冠白底2寸彩色照片1張及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均可免費辦理《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
2、信息上傳:各縣(市、區)老齡辦收集老年人的辦證信息,及時上傳各市州老齡辦,統一於每個星期五將辦證信息上傳至湖北省老齡問題研究中心製作。
3、製作交付:收到各地審核無誤上傳的辦證信息後,"中心"將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的製作。《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製作完成後,將直接郵寄給各縣(市、區)分發。
4、換證、補證:老年人因遺失、污損等原因要求補辦或更換《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的,由老年人申請,所在社區、村委會出具證明,縣(市、區)老齡辦復核、報經"中心"審定後,按程序在原辦證地點辦理,原《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編號注銷。
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申請條件:
自2015年1月1日起,凡戶籍在湖北省境內(包括常住本省6個月以上的外省老年人),憑本人身份證或所在居住地的社區(村)、鄉鎮(街道)證明到當地老齡辦指定的辦證窗口,年滿60至64歲的老年人免費辦理「藍證」,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紅證」。
在我省長期居住的華人、華僑,台灣、香港、澳門同胞以及取得我國長期居留權的外國人,憑護照等相關證件也可免費申請辦理《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
《湖北省老年人優待證》辦證指南-湖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