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什麼
居民,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某行政區域內長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證明的公民;通過所在地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可以獲取和接受其服務的個體。
健康檔案是醫療衛生機構為城鄉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的規范記錄,是以居民個人健康為核心、貫穿整個生命過程、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的系統化文件記錄。居民健康檔案內容主要由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記錄、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衛生服務記錄組成。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1、全科醫療健康檔案在內容上分為3個部分,即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和社區健康檔案。個人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中應用十分頻繁,使用價值也最高。
2、家庭健康檔案則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
3、社區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服務中沒有被給予更多的統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醫師對其所在社區的居民健康狀況與社區資源狀況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醫生在病人照顧中的群體觀點。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使全體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最大限度地預防疾病。 2009年12月3日衛生部公布的《衛生部關於規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工作目標是——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施規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國家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要求,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試點建檔率達到5%,城市地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30%;到2011年,農村達到30%,城市達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符合基層實際的,統一、科學、規范的健康檔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檔案為載體,更好地為城鄉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居民健康檔案是由個人基本信息表、健康體檢表、接診記錄表、會診記錄表、雙向轉診單、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組成的系統化檔案記錄,是記錄有關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統化文件,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收集、記錄社區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區順利開展各項衛生保健工作,滿足社區居民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需求及提供經濟、有效、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的重要保證。通過建立個人、家庭和社區健康檔案,能夠了解和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和疾病構成,了解社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問題的流行病學特徵,為篩選高危人群,開展疾病管理,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奠定基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並嚴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的社區衛生服務。
㈡ 公共衛生12大類46項包括哪些
(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戶籍居民)。服務項目和內容:1.建立健康檔案。2.健康檔案維護管理。
(二)健康教育。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居民。服務項目和內容: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服務。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三)預防接種。服務對象是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服務項目和內容:1.預防接種管理。2.預防接種。3.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四)兒童保健。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居住的0~6歲兒童。服務項目和內容:1.新生兒家庭訪視。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3.嬰幼兒健康管理。4.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五)孕產婦保健。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居住的孕產婦。服務項目和內容:1.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中期健康管理。3.孕晚期健康管理。4.產後訪視。5.產後42天健康檢查。
(六)老年人保健。服務對象是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服務項目和內容:1.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2.體格檢查。3.輔助檢查。4.健康指導。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對象是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服務項目和內容:1.檢查發現。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3.健康體檢。
(八)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對象是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責嚴重精神障礙患患者。服務項目和內容:1.患者信息管理。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3.健康體檢。
(九)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對象是轄區內肺結核病可疑者及診斷明確的患者(包括耐多葯患者)。服務項目和內容:1.可疑者推介轉診。2.患者隨訪管理。
(十)中醫葯健康管理。服務對象是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個月兒童。服務項目和內容:1.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葯健康指導。2.兒童中醫葯健康指導。
(十一)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對象是轄區內服務人口。服務項目和內容: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2.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3.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4.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十二)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居民。服務項目和內容:1.食品安全信息報告。2.職業衛生咨詢指導。3.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4.學校衛生服務。5.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㈢ 管理檔案可分為那幾大類如何去細劃分
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鑒定、統計和提供利用的活動。包括: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價值鑒定、檔案保管、檔案編目和檔案檢索、檔案統計、檔案編輯和研究(見檔案文獻編纂)、檔案提供利用。這 8項工作的劃分只是相對穩定而不是絕對的,也有分為 6個環節的,也有分為基礎工作和利用工作兩大部分的。由於現代檔案管理工作已成為復雜的系統,故也有按多層次進行劃分的方法。其第一層次分檔案實體管理和檔案信息開發兩個子系統,各子系統又下分若干層次小系統。檔案實體管理分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等工作環節;檔案信息開發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輸出兩部分,信息加工由編制目錄、編輯文獻匯編和編寫參考資料構成,信息輸出由提供閱覽、復制、咨詢、函調、外藉以及出版、展覽等多項服務活動構成。整個檔案管理系統及其子系統在運行中都形成反饋機制。隨著檔案管理現代化的發展,還將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結構產生新的影響。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供檔案信息為社會實踐服務,檔案管理系統的結構即根據這一目的而設置。其中每項工作都必不可少,並有一定程序。它們組成一個有機整體,為實現檔案管理系統整體功能而發揮各自的作用,同時也相互關聯、相互制約。例如價值鑒定工作有時與收集、整理工作結合進行,甚至在文件立卷歸檔時就進行初步鑒定。
一、分類的一般方法:(1)按文件的產生時間分類,具體包括年度分類法、時期分類法兩種;(2)按文件來源分類,包括組織機構分類法、作者分類法、通訊者分類法三利;(3)按文件的內容分類,包括問題分類法、實物分類法、地理分類法三種;(4)按文件的形式分類,包括按文件的種類來分類、按文件的製成材料分類、按文件的形狀分類三種。
二、常用的分類方法:(1)年度分類法:也稱年代分類法,就是根據形成和處理文件的所屬年度將全宗內檔案分成各個類別。(2)組織機構分類法,就是根據文書處理階段形成和處理文件的承辦單位進行分類,即按照立檔單位的內部組織機構將全宗內檔案分成各個類別。(3)問題分類法,就是按照檔案內容所說明的總是將全宗內檔案分為各個類別。
三、分類法的選擇:(1)組合分法:年度-組織機構分類法;組織機構-年度分類法;年度-問題分類法;問題-年度分類法。(2)分類方案:為了便於對全宗內檔案具體地進行分類,在選定某種分類方法之後,就應編制一份「分類方案」。
另外:
一、機關內黨、政、工團檔案分類:(1)在一個全宗內,首先將檔案分成黨政工團等若幹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再行分類整理;(2)在全宗內,先將機關內最高機構和各單位的檔案分別分成黨政工團若幹部分,再在每一部分中繼續分類整理;(3)全宗之內的檔案首先按年度分類,每年度分成黨政工團若幹部分,再繼續分類整理;(4)在全宗內,只分黨政兩大部分,或在每一年分兩部分。
二、人物全宗內檔案的分類:(1)生平傳記材料;(2)創作材料;(3)公務活動材料;(4)個人書信;(5)經濟材料;(6)親屬材料;(7)評價材料;(8)音像材料;(9)其他材料。
㈣ 老年人年度體檢輔助檢查包括哪些
老年人體檢一般可以通過康康體檢網查看具體的體檢項目內容,直接挑選最合適的
㈤ 老年人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主要有哪些
老年人的體檢最基本的就是生化全套的血液檢查,在裡麵包括了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等等,還有就是比超的腹部檢查,胸透,心電圖等等。
㈥ 居民健康檔案,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指標有哪些
一般填健康,真有問題,如實填寫就是。可以去附近的社區調閱健康檔案的。
一、居民健康檔案內容
按照國家《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居民健康檔案包括四方面內容。
個人基本信息
2.健康體檢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二、居民健康檔案表單填寫要點
個人基本信息表填寫要點
2.健康體檢表填寫要點
3.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表
4.高血壓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
5. 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
7. 1歲以內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
8.第2~5次產前隨訪服務記錄表
9.產後42天健康檢查記錄表
三、居民健康檔案填寫規范
1、一般居民按正常填寫
2、B超報告單結果要趕寫在居民健康檔案上
3、心電圖要粘貼在心電報告單上
4、高血壓病人要填寫的內容(隨填寫居民健康檔案外,還要寫以下內容);
1>《高血壓患者隨訪記錄表》每年四次隨訪
2> 血常規、腎功化驗單 3> X光透視單
5、糖尿病病人除填寫健康檔案外,還要填寫以下內容:
1>《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記錄表》每年四次隨訪
2> 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化驗單
3> X光透視單
6、65歲以上老人除填寫健康檔案外,還要填寫以下內容:
1>《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表》
2>《65歲老年人健康體檢表》
3> 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化驗單;並把相應的化驗結果填寫在居民健康檔案上
4>X光透視單
5>B超報告單(張雲已打完報告單)
6>心電報告單(房本菊已打完報告單)
所有的報告單要附在體檢表上。另外,在錄入檔案的時,除錄入基本資料外,還要把電子檔案中的「居民病史」「主要問題」「就診記錄」「同期檢查」「健康體檢」等相應完善,否則,檔案里體現不出高血壓、糖尿病、65歲老人等信息。
四、建檔過程中需注意事項
1、檔案填寫一律用鋼筆或圓珠筆,不得用鉛筆或紅色筆書寫。字跡要清楚,書寫要工整。
2、數字或代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數字和編碼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數字填錯, 用雙橫線將整筆數碼劃去,並在原數碼上方工整填寫正確的數碼,切勿在原數碼上塗改。
3、編制居民健康檔案唯一編碼。採用17位編碼制,以國家統一的行政區劃編碼為基礎,以鄉鎮(街道)為范圍,村(居)委會為單位。目前我區使用的健康檔案信息化會自動生成個人檔案號,為了實現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號碼統一,建議先錄入後編碼。
4、健康檔案以人為單位建立,以戶為單位存放管理。檔案完成後,按序號和顏色對建檔家庭的重點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0-6歲兒童及孕產婦)作相應的識別標記。檢查無誤後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5、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的要求,全區從2012年1月1日起將婦幼衛生信息用表中的「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登記本」和「 7歲以下兒童系統保健管理登記本」(2本台賬)分別更新為2011版《規范》中「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和「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用表。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對象: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症狀,且患者社會生活能力嚴重受損的一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
7、健康體檢表中帶有*號的項目,在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時不作為檢查項目,不同重點人群的檢查項目按照各專項服務規范的要求執行。
如:體檢表中肝功能*、腎功能*等輔助檢查指標是老年人健康管理規范中要求必做的。
8、基層醫療衛生醫務人員要熟悉和掌握《規范》內容與各種健康檔案表單的填表說明。
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隨訪服務記錄表中危險性分級和隨訪分類必須要參照《規范》內容,方可填寫。
㈦ 老年人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主要有哪些內容那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老年人一般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
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年滿65歲就可以建立老年人檔案了。
㈧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多少項免費體格檢查和多少項輔助檢查
應該每個地區不太一樣的,我們這只是在社區醫院每年進行一次老年人免費體檢,檢查的項目:
血壓,血糖,心電圖就這幾項檢查,希望能幫到你。
㈨ 區居民檔案的類別與基本內容有哪些
居民健康檔案包括: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和社區健康檔案,其中社區健康檔案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在我國發展全科醫學理論,實施全科醫療,應個人、家庭、社區兼顧, 強調社區分范圍的照顧,為居民提供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的保健。所以應重視社區衛生檔案的建立。 只有建立完整、真實的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才能了解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所需,從而能夠提供
優質、綜合、連續的社區衛生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㈩ 請問下人員檔案共分幾類 除社保檔案和人事檔案
我們單位只有人事檔案,社保是直接去社保中心交的,其他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