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展什麼養老服務,完善社區居家
您好,國家養老政策的變化有哪些?
一、政府加強托底保障,加大對基層養老服務設施、鄉鎮敬老院、市縣福利機構建設投入力度,優先兜底保障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失智老人基本養老服務需要,盡快建立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並通過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設置,建立起風險分擔和防範機制,提升老人和養老機構應對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政府制定完善長照補貼政策,引入第三方制定長照對象評估標准、並對政策執行效果進行監督。
二、簡化登記審批程序,降低社會力量創辦養老機構門檻,落實稅費減免、金融扶持等優惠政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建設、運營、培訓補貼。大力推進運營體制改革,鼓勵公辦與民辦、機構與社區合作,推進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發展,盤活閑置養老資源,最大限度發揮機構社會效益。
三、積極回應社會養老需求,將社區居家養老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按就近方便、小型多樣、功能配套要求,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加大醫療護理、康復輔具、文體娛樂、衣食餐飲等設施配套力度,為社區居家養老創造必要條件。支持鄉鎮五保供養機構改善設施,增強護理功能;依託農村社區服務站(點),建設日間照料機構、托老所、老年活動站。充分發揮城鄉社區老年協會作用,鼓勵和引導低齡老年人為高齡老年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務。
四、堅持供給需求協同推進,培育養老市場,豐富養老服務產品,促進老年群體消費,實現供需兩端有效銜接。加快醫養結合發展,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布局,支持機構融合型、社區嵌入型、居家監護型等多種方式發展,滿足老人在養老過程中的醫療保健、康復護理需求。加強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建設,促進養老信息和資源互聯互通,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同時大力發展心理疏導、金融理財、法律咨詢、生活援助、社會參與等專業化精神慰藉服務。加強老年優待保障力度,建立高齡護理補貼制度,逐步提高補貼標准,讓老人擇優選擇服務。
五、將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與促進城市就業、農村脫貧工作相結合,開展常態化的養老護理人員在職專業培訓,全面實現持證上崗制度,鼓勵大中專院校及技工學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勞動力從事養老服務業。建立培訓補貼和崗位補貼制度,依法落實各項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待遇。
六、加強養老服務業標准化建設,逐步制定完善機構建設、管理服務、安全生產、績效評估標准體系,運用行業准入、生產許可、合格評定、監督抽查等手段,提高養老服務業層次。加強市場監管,完善產權制度,放開定價機制,促進要素市場公平競爭,實現優化重組,提高養老服務產品質量。加強養老服務基礎數據統計,建立不同年齡段的老齡人口基本信息資料庫,為政府管理決策、政策研究、公眾信息查詢提供支持。
國家制定養老政策是為了社會更好的發展,是為了保障老年的生活。由於,社會養老問題逐漸成為影響了我們國家發展的問題,國家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改善我們的養老問題。不過每年的養老政策的制定是不一樣的。國家養老政策是根據老年人口的問題所採取的政策。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第三條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Ⅱ 養老服務行業前景
截至2017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0.1%(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7》),遠高於7%這一老齡化衡量指標。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國家老年社會保障的完善和消費水平的升級換代,養老服務業逐漸被市場認可。
一、產業發展趨勢
在老齡化時代和消費時代大背景下,養老服務業前景十分可觀,我們認為養老服務產業總體呈現多元化、市場化和社區化三大發展趨勢。
(1)養老服務內容向多元化發展
養老服務隨著時代需求的演變,已經脫離了本身的老年照顧、生活服務為主的含義,如今的養老服務是個包羅萬象的綜合性服務,涉及到醫療、商貿、旅遊、咨詢、管理、文化、地產等諸多內容,主要可以理解為養老服務業和養老地產的結合,養老服務為養老地產提供服務功能,養老地產為養老服務提供項目載體,表現在居住層面和服務層面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養老需求。
養老服務方面,按照服務的功能可分為三大類醫療服務、生活服務、輔助性服務,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主要圍繞老年人的「吃、穿、用、行、醫」,出現的類型有護理服務、康體服務、家政服務、用品商貿、老年教育、老年咨詢等。同時養老地產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例如有養老院、托老所、護理院、獨立式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區等。
圖:養老服務業產業內涵
(2)社會養老服務向市場化發展
養老服務一直以來就是社會保障型事業,但是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產業鏈條的細分深化,政府承擔的養老服務重擔逐漸交還市場,養老服務開始走向公益性和盈利性平衡發展的道路,成為了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其一,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看來我國的養老服務主要由政府主導,但是市場資本不斷瞄準這塊巨大的蛋糕,開始進入市場化的開發運作,例如大連第一家養老超市、上海純市場化親和源養老地產、青島的日式養老培訓基地等。這些新業態的出現,體現了我國養老服務不但在種類上創新增加,還在模式上積極突破,同時在合作上加強汲取先進國家經驗,使得養老服務的發展蒸蒸日上。
其二,從政府支持來看,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養老服務市場化,引入多方資源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一方面改善民生、擴大就業、提高我國整體養老整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市場手段,為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帶來經濟效益,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實現經濟效益。
(3)傳統家庭養老向社區化發展
受代際生活習慣及老年人對自身生活水平要求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受教育程度高、退休金多的中高收入老年人,開始願意嘗試且逐漸接受現代養老模式。
在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的社會背景下,社區養老模式更加凸顯了優勢;社區養老符合老年人的地緣文化觀念,在家庭輻射半徑下享受養老服務更加貼合老年人「戀家」的情感需求,同時開放利用社區資源,搭建了家庭與社區共同養老的橋梁,同時減少資源的浪費,滿足老年消費的需求。在未來的社區老齡工作將與第三方養老服務對接,相互結合搭配,充分發揮國家對養老領域的扶持政策,同時以第三方服務彌補社區專業養老服務缺口。
Ⅲ 建設養老院的社會效益體現在哪裡
建設養老院是國家對老年人的關心,屬於民生工程。
建設養老院的社會效益不要體現在以下多個方面:
一是老年人有了依靠,減少了寂寞,有利於延長壽命。
二是解決了老年人的子女的後顧之憂,有利於其子女更安心生產一線、本職崗位工作。
三是把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可以交流、樂意交流、快樂交流,有利於老年人安度晚年,提昇平均壽命。
四是對老年人的過去含有肯定因素,對老年人的現在是一種精神安慰,有利於提升社會生活幸福指數,推動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Ⅳ 居家養老中心能平民化嗎
中國人的養老觀念傾向於選擇居家養老。根據有關調研,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佔90%,只有約10%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
同時,我國失能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數量巨大。這部分人多數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
其養老不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問題,更有醫療護理問題。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具有一定醫療護理知識和技能,能較好解決這些問題。
優點:
1、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既不同於家庭保姆、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家政服務的獨特養老方式。
2、居家養老服務是專業性強的服務。以上海頤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例,從事護理的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特別是經過專業醫療護理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
3、居家養老服務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務。家政服務是一種市場化服務,完全按市場規律運作。
4、居家養老服務是經濟高效的養老服務方式。同機構養老相比,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投入小、經濟和社會效益高的養老方式。
缺點:
1、居家養老安全性缺乏
居家養老社區護工並不是24小時的,而且作為一個外人,並不可能對老人做到100%的照顧。
如果身體病發或發生意外,鄰居和家人沒有發現,很容易出現悲劇。
2、居家養老增加了家庭護理上的負擔
雖然說居家養老相對家庭養老來說,大大減輕了家庭照顧上的負擔。但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的不同,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護理壓力。
現在社會是繁忙的,子女們因為工作,人情等等忙得不可開交,再加上護理老人,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雖然說護理自已的父母天經地義,但其實作為老年人,也不希望子女們透支自已的身體。而養老院的模式就大減輕了子女們的護理壓力,在這方面來說養老院具有很大的優勢
Ⅳ 養老院的利潤點在哪裡
養老院的營利點在政府財政支持,社會捐獻,個人及子女養老金。現在有許多私人養老院,它們肯定要盈利才能活下去。它們的盈利一部分是國家補貼,還有一部分就是入住人員所交的服務費了。另外還可能有某大型企業或者名人或者某福利基金做的慈善捐款。總之現在辦養老院非常不易,競爭激烈,有的還入不敷出,生存極為困難。
養老院能夠盈利的建議:
通常講,養老院是非盈利機構,不是以賺錢為目標的。以滿足社會效益為主的,尤其是公辦養老院肯定不是為賺錢的,不賠已經很好了。公辦的,基本上有國家補貼的。那麼,民辦的,近年大量涌現。既然是民辦的,能夠在市場上生存,肯定是賺一點錢的。
現實上,很多養老院經營狀況一般,有的保本,有的狀況好一些,有的則是虧。可見,賺大錢,一般不選養老院這一行業,但做的好,會有一些穩定的回報。但經營養老院不適合所有人,至少它需要投入很多,不只是資金外的投入,還要對老人負責啊。
Ⅵ 養老機構的盈利點有哪些
1、靠制度設計優勢盈利
養老產品盈利,生發企業後勁;一般養老水平改善,提升企業形象。這一制度設計優勢,確保了企業盈利與社會公益的有機統一。
2、靠項目精準定位盈利
用傳統旅遊項目規劃和房地產思維策劃「養老」項目必定失敗,而用「享老」思維定位,「享老」項目則會賺錢。
比如,按照「享老」思維規劃的「享老城」,會合理規劃出「享老」與一般養老兩個區域,「享老」區用高端產品吸引富豪、小康等「享老」族;普通養老區用一般產品供給溫飽、保障養老族。
商業模式創新盈利
一是在產品出售上盈利(賺產品銷售錢是「享老」產業最初級的盈利方式)。根據項目土地不同性質,對「享老」群體,採取產權銷售、長期使用權轉讓、出售會員卡、預交押金等形式;對溫飽、保障等一般養老群體,採取收取租金等形式,為企業快速回籠資金。
二是在價值溢價上盈利,模式新穎的「享老」平台能吸引購物、旅遊、娛樂、網路、醫療等眾多機構為有錢老人定向投資提供消費平台,會給企業帶來多個持續財源。
三是在上市融資上盈利。精準項目定位必精準吸引客流群,「享老」群體達到一定規模,會產生穩定現金流,有了穩定現金流就可以上市融資,帶來「享老」項目的巨大升值。
Ⅶ 養老機構的盈利點有哪些
旅居養老:旅居養老可以說是招攬客戶的一個引流渠道,一年可能有很多參與旅居養老的老人,但旅居養老卻幾乎賺不到什麼錢。通常來說,75歲以前的老人可以稱為活力老人,這些老人享受的主要是旅居養老,還能活動的老人很少有會住養老機構的。
機構養老:當老人75歲以後跑不動了,想去的地方去的差不多了,他就會選擇家附近的養老機構養老,那麼就可以往集團旗下的機構養老引流客源。引導這種旅居老客戶轉化到這里,如果做的好,基本上這種老人進來就不會出去了,基本上每個月每人平均三千到四千元錢,整體的現金流量很穩定,假如成本控制的好,利潤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十五。
養老院注意事項
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發疾病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設有醫務室,配設有專職醫生,備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養老院是否具備在院內或就近及時診療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
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查看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是否具有上級主管部分頒發的從業資格。要求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為老人提供洗澡、理發、剪指甲、換洗床單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顧服務。
Ⅷ 開養老院賺錢嗎都要注意些什麼
全部項目分類
餐飲美食快餐丨 火鍋丨 燒烤丨 小吃 特色餐飲
服裝服飾女裝丨 男裝丨 童裝丨 內衣 運動裝丨 休閑裝
酒水飲品名酒丨 飲品丨 咖啡丨 奶茶
家居建材燈飾丨 地板丨 衛浴丨 生活館 背景牆
禮品飾品飾品丨 禮品丨 玩具
節能環保垃圾處理機丨 節能環保
特色項目特產丨 小本創業丨 教育
會員登錄
關注我們:
瀏覽記錄
暫無記錄!
關於我們 收藏 幫助
熱門推薦名酒典範 酒業先鋒 汽車洗護 多元創收 打工不如賣小吃
小本創業產品豐富 訂單不停 全屋整裝 0庫存做 憶鳴驚人 快速記憶
項 目
凱皇防水塗料2665人關注
洋河微分子酒1686人關注
經典白酒1745人關注
UCC國際洗衣2751人關注
金海潤建築模板7854人關注
資 訊
問 答
展 會
項 目
首頁
找品牌
找項目
讀資訊
排行榜
逛展會
創業問答
創業好視頻
因此,投資養老院是一項長久的投資項目,開設老人院總的來說還是很賺錢的,一般的收費是5000元一個月,而如果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收費還會貴一點,有的甚至去到了一萬元左右,加上政府的補貼,大概經營1年到2年就可以回本。
可是投資老人院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畢竟照顧老人家是一項耗時細心的項目,不是簡簡單單的開家店就可以賺錢的,因此投資者需要謹慎投資
Ⅸ 養老院能夠盈利的建議是什麼
通常講,養老院是非盈利機構,不是以賺錢為目標的。以滿足社會效益為主的,尤其是公辦養老院肯定不是為賺錢的,不賠已經很好了。公辦的,基本上有國家補貼的。那麼,民辦的,近年大量涌現。既然是民辦的,能夠在市場上生存,肯定是賺一點錢的。現實上,很多養老院經營狀況一般,有的保本,有的狀況好一些,有的則是虧。可見,賺大錢,一般不選養老院這一行業,但做的好,會有一些穩定的回報。但經營養老院不適合所有人,至少它需要投入很多,不只是資金外的投入,還要對老人負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