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敬老院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敬老院特殊注意事項和聊天技巧:
1、由於老人的吞咽等生理功能不如年輕人,因此在帶給老人的零食方面要避免送有可能導致老人噎住的食品(包括餅干、香蕉等),如帶去的話,要切成小塊,監護老人食用後離開。如不能監護其食用,最好不要給老人送有可能發生危險的食品。
2、這些老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經歷,這些都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自豪財富。因此,他們的思想深處並不希望被人憐憫,但因為年邁的關系,他們在生理上被人視為弱者,這個問題常常觸及老人內心的自尊。因此我們在探視老人時,不要在語言上將老人放在弱者的地位上進行交流,不要傷害到老人的自尊。對老人可以多用請教的方式去交談,這樣容易融恰感情,加深了解。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們,最大的心理問題是孤獨感。
遠離數十年熟悉的生活環境,遠離親人和朋友,處在半封閉的福利院里,會使老人心情壓抑,感到孤獨寂寞。許多老人覺得聊天是心靈的溝通,陪老人們聊天是我們去敬老院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陪老人聊天,可以減輕老人們的孤獨,使他們心情愉快,提高生活的信心,也讓老人們感覺到自己生存的價值,感覺到社會的溫暖,重新獲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3、進入聊天,我們可以先詢問一下老人貴姓,這樣也方便稱謂。和老人聊天前可以先介紹一下義工組織以及自己的基本情況,例如可以說:我們是長治義工來這里開展義務活動的,我們來自社會的各個行業,我叫***,你可以稱呼我***.
4、每個人的脾性不同,在和老人的聊天過程中注意老人的變化,說話的語速適當放慢一點,語氣盡量溫柔。主動問老人我們可以幫助你做些什麼,盡量往老人喜歡的主題上聊、憶舊、拉些家常、講些新鮮事。聊天需要「共同語言」。許多老人親歷過一些特殊的歷史階段和歷史事件,當老人提到某一歷史時期,或談起自己曾經從事的工作時,義工要有所回應,甚至可以談一些自己的觀點,讓老人覺得遇到了知音,心情自然會變得愉快和振奮。
5、聊天的過程中,要讓老人心情舒暢,是義工服務的唯一原則。因此就一定注意不要談及可能引起老人傷感的話題,盡量不要和老人談及子女、老伴、老朋友!許多老人因為子女工作忙而來到養老院生活,雖然能夠理解子女的苦衷,但內心深處仍會傷感。在服務實踐中,一些老人在談到自己的子女時,常常一邊為子女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一邊為不能和子女一起生活而流淚,這樣的聊天不但不能使老人心情愉快,還會引起老人的情緒波動,不利於他們的健康。
6、曾經的輝煌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和對年輕人的忠告,是老人們最喜歡聊的話題。服務實踐中,老人們總是談起年輕時的工作和生活,描述當時的社會風情和歷史事件,感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進而對義工提出各種忠告。通過這樣的話題,可以使老人們充滿驕傲和人生的成就感,而能向年輕的義工們講述歷史、傳授經驗,會讓老人們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堅定生活的信心。因此可以多聊聊此類話題!
7、安心的生活,是老人們平時心情愉快的保證。長時間在半封閉的環境中生活,老人們肯定會感覺沉悶和煩躁,在和義工聊天的時候,也會發泄這種不滿。義工一定不要附和著老人一起批評養老院,要耐心地勸解,做好解說工作。附和著老人一起批評養老院,表面上看是幫老人發泄,實際上是加深了老人對生活環境的不滿,使老人越發不適應養老院的生活,造成日常更多的沖突,對老人的心情和健康造成很大損害。如果遇到老人不停訴說時,就沉默是金,可以當個忠實的聽眾,千萬不要和老人起爭執。
8、最後在每次聊天結束的時候,可以給老人布置一些「作業」,讓老人們在下次聊天前有事可想、有事可做。例如:請老人下次講講某個故事,這樣老人就會非常期待下次義工的到來,也會覺得生活有盼頭。通過第一次的聊天記住老人的名字、相關經歷,儲備一些與老人曾經從事的職業相關的知識,以便下次更好的溝通和拉近距離。
B. 呼和浩特市有幾家養老院
呼和浩特的養老院有好多家,既包括政府機構設立的也包括民營的。
政府內設立的需要滿足一定容的條件。
像干休所這類的就必須是退休老幹部;光榮院一類的一般都是抗美援朝老兵、越戰老兵等。沒有子女的會被安置在這類機構中,無論是軟硬體條件都比較不錯。
還有一種就是養老院,一般的旗縣、鄉鎮都會有一兩個,條件就略差一些了,大多數都是無兒無女的五保戶。滿足基本的生存條件而已。
還有一些民營老年公寓,主要是收費制民營養老機構,這類養老機構條件相對比較好,飲食按照老人身體狀況安排、有定期體檢,院內有醫生緊急救護。收費標准不等,住宿一般是2人間、4人間等。
呼和浩特比較有名的包括呼和浩特金海老年公寓、呼和浩特福康老年公寓、夕陽紅、天澤等等。除了上述幾家,還有一些規模略小一點的,不過建設老年公寓需要民政局頒發的許可,有一些也是手續不全的。目前呼和浩特養老機構大多床位緊缺,很多時候入住不進去。
C. 退役軍人養老院面向什麼人群
由地方退復役軍人事務部門直屬的制光榮院(優撫院、養老院)面向的是: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和進入老年的殘疾軍人、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撫養人或者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撫養人無贍養、扶養、撫養能力且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待遇的供養對象。依據是《光榮院管理辦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七條第一款規定。
D. 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該由政府哪個部門負責
政府從來沒來有承諾過對於自已經退伍的人(包括抗戰老兵)是一包到底的。 退役後就是普通老百姓。
按《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有子女的由自己的子女負責;沒有子女的孤老,由本村、本街道負責安排給予照顧(比如安排去養老院,村五保戶,以遺產與他人或集體簽訂贍養合同等)。政府對口管理部門為民政局。
E. 抗美援越老兵具體有一些什麼補助金
抗美援越老兵補助金具體如下:
對在農村的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家庭生活困難的參戰退役人員提高生活補助標准,每人每月提高50元,達到每人每月550元。
各地要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提高在鄉老復員軍人的生活補助標准,切實保障其生活水平。中央財政在現行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5)養老院老兵擴展閱讀:
對建國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老黨員和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老黨員調整生活補貼標准,每人每月提高40元,補助標准調整為:1937年7月6日前入黨,達到每人每月62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黨的,達到每人每月560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黨的,達到每人每月480元。已享受優撫對象撫恤補助的老黨員,不執行上述補貼標准,仍按每人每月50元標准發給生活補貼
。已對老黨員實行定額補貼的地方,補貼標准低於上述標準的,按照補差原則發給補貼;補貼標准高於上述標準的,仍按原補貼標准發給補貼。
中央財政對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7省(直轄市),按上述補助標準的25%安排補助資金;對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上述補助標準的50%安排補助資金。
F. 參戰老兵去光榮 院讓帶家屬嗎
不讓的,辦理條件是孤老的重點優撫對象。
原名烈屬養老院,最早建於一九五八年,主要接收無親屬照顧的烈屬老人。隨著情況的變化,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烈屬養老院逐步擴大接收孤老傷殘軍人,孤老復員軍人。因此,繼續使用烈屬養老院的名稱已名不符實。在一九七八年召開的全國第七次民政工作會議之後,正式使用「光榮院」的稱謂。
G. 上海養老院推出定製老軍人房,你認為怎麼樣
上海養老院推出定製老軍人房,我認為這是一種很成功的創新,一方面體現了對老年人的關愛,一方面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養老院;希望該養老院可以推出更多的定製房間,這種定製房間是值得推廣的。
第三,任何行業都存在著競爭,養老院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院在人們心中的印象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選擇養老院;養老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養老院的發展也應該緊隨時代的腳步。上海養老院推出定製老軍人房,在同行之中就一舉成為佼佼者,增加了對顧客的吸引力,會有一部分老年人因為定製的房間而選擇這個養老院,這在同行之間的競爭中就有了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