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院培訓內容
★培訓主要內容★
一、人員培訓的主要內容
1.培訓的分類
按照內容分類:
行業文化(包含規章制度和要求)、職業行為和業務技能
按照崗位分類:
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
2.培訓的內容
本院發展史和行業文化、職業體勢禮儀訓練及臨床護理理論和操作。
行業文化教育
院史教育、養老政策法規、院規院紀(包括公共安全)和參觀院里整體面貌。
職業禮儀和行業規范培養及教育
禮儀修養、禮儀實務、儀態培訓和如何與老年人溝通等培訓
業務培訓
臨床醫療護理理論與操作:護士
生活護理理論與操作:護理員
二、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
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的形式有兩種,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培訓是安排一段較長的特定時間對全部新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比較基礎。分散式培訓是利用交接班或下夜班這樣比較零散和短暫的時間分批對員工進行培訓,或者由技能熟練的老員工對新員工進行指導,一位老員工可以指導一位或多位新員工。
護士集中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本院概況、院規院紀教育、院內工作制度和安全教育等。分散式培訓的內容包括規章制度、各班工作程序、崗位職責、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技術)、護理文書書寫等。
護理員集中培訓的內容除了機構概況、院規院紀、工作制度、安全教育外,還包括護理員手冊。分散式培訓的內容主要是老年人日常照料技能。因為護理員的工作比較忙碌,為了節約時間,機構更多採用分散培訓,充分利用各種時間。護士的一項職責包括給護理員進行培訓。
護理員安全教育中的消防安全很重要,護理員要知道安全通道的位置,如何逃生,消防栓和滅火器怎麼用,氧氣面罩如何戴等等。通過培訓護理員需要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例如,嘔吐、誤吸的初步處理和體位;噎食的初步處理和自我保護;猝死的初步處理與正確呼救;跌倒/墜床後的保護措施;驚厥或癲癇發作時的口腔保護等等。
崗前培訓後必須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考核形式包括問卷和實際操作,考核內容包括行業理念、院規院紀、勞動紀律、安全知識、專業知識和工作相關的各項技術操作規范等等。
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核心制度、專業知識和安全相關知識,在職培訓後員工可以做更高范疇的工作。業務培訓一般每月一次,考核頻率一般是:科區每月進行一次技能考核,科區每季度進行一次理論考核,護理部每年一次操作及理論考核。
Ⅱ 夏季如何做安全與健康教育
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喜歡游泳,因為缺少游泳常識而溺水死亡者時有發生。據有些地區統計,溺水死亡率為意外死亡總數的10%。因此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庫等地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外出遊泳洗澡嚴格遵守「四不」:1、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 2、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3、深水的地方不去;4、不熟悉的水域環境不去。
夏季雷雨天氣較多,如何進行自我防範,氣象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有效的預防知識:
打雷時,首先關好門窗,避免雷電進屋;盡量不用電器,最好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特別是不要打手機。路上行人在避雨時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電桿、煙囪、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到大樹下躲雨。
如果在室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如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築物;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裡,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如果在野外,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里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待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不要待在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和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近旁;另外,在野外的人群之間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注意當您頭發豎起或皮膚發生顫動時,可能要發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地加以處理。
如有強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裡,將門窗關閉,建議無特殊需要,不要冒險外出。
夏季高溫,為預防中暑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盡量避免在11~15時高溫時段出門,不要長時間在陽光曝曬或高溫、高濕度、氣流靜止的環境下活動或工作。 2、充分休息,不要開夜車以免降低身體抵抗力。3、要多飲水,出汗多的人可飲淡鹽水。喝鹽水時,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4、穿著應寬松,多穿棉質布料、顏色較淺的衣服。5、多食梨、西瓜等水果;可飲一些消暑清熱化濕的涼茶,綠豆湯、菊花茶、酸梅湯等也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飲料。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應加強飲食衛生管理,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教育學生不吃不潔食品、不吃過期變質食品,不喝生水,不到校外購買無安全保障的食品,防止「病從口入」。要做好教室、宿舍和廁所等公共場所以及飲用水設施的清潔與衛生消毒處理工作。認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為嚴防各類事故災難發生,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要求各班加強安全教育。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放暑假前,要對學生集中開展一次公共衛生、交通、消防、防溺水、防雷電、食品衛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切實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要教育引導學生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要通過召開家長會或發放告家長書等形式,加強與家長溝通,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共同做好學生校外安全工作。
Ⅲ 護理安全教育都有哪些方面
護理安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一. 切實加強護理安全教育,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大力倡導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的思想。護理人員必須堅持每周一例會制度,參加每周的醫療安全教育學習,發現一次不執行按醫院的規章制度處罰。
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的理念,提供主動服務,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倡護理人員用「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服務於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評選活動。
通過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夯實基礎護理服務,在全社會樹立醫療衛生行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二.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總結經驗,逐步探索和完善適合我院的醫院護理管理制度,建立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
(3)養老院夏季安全知識教育擴展閱讀
護理安全具體措施: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准確性。
2、提高用葯安全。
3、建立與完善在特殊情況下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到正確執行醫囑。
4、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
5、嚴格防止手術患者的手術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
6、嚴格執行手衛生,符合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7、防範與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
8、防範與減少壓瘡發生。
9、鼓勵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
Ⅳ 安全知識
1、用電安全
電與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由於電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應加強用電安全知識的學習,防止事故發生。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用硬物,特別是金屬物摳插座插孔。
(2)學會看安全標志。紅色,表示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紅色標志注意不要觸摸;黃色,表示注意危險,如「當心觸電」等;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指示、安全狀態、通行。
(3)金屬製品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直接與電源接觸。水也是導電的,電器用品要注意不要站上水,小朋友們注意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用濕布擦電器。
(4)知道電源總開關的作用和位置,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發現有人觸電時。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救人,應呼喊成年人相助。
2、交通安全知識
(1)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2)橫過車行道時須走人行道;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應做到紅燈停、綠燈行;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須注意過往車輛,不要追逐猛跑。
(3)橫過沒有人行道的車行道,須看清情況,讓車輛先行,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
3、防火安全
防火是企業安全生產,應該常從以下昂面檢查。定期檢查家中電線是否破損,線芯是否裸露,用電器是否超負荷。
4、煤氣安全
燃氣灶導管是否漏氣,是否按照正常操作程序使用。
5、防盜安全
眾所周知,盜竊是不安份子以秘密手段把公共私有財務據為己有的行為,但是我們自身的不謹慎,也從某種程度上造就了犯罪分子的條件,使其有了可乘之機。
Ⅳ 夏季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火災,地震等一些突發事件產生後自救及如何救人的安全知識以及出現突發事件後心理教育,突發疾病等一些基本常識,安全生產,安全操作
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思想、知識、技能三方面的教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還包括有:事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新工人的三級教育、施工人員的進場教育、節假日前後的教育等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Ⅵ 養老院安全教育與培訓內容
集中培訓是安排一段較長的特定時間對全部新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比較基礎。分散式培訓是利用交接班或下夜班這樣比較零散和短暫的時間分批對員工進行培訓,或者由技能熟練的老員工對新員工進行指導,一位老員工可以指導一位或多位新員工。
護士集中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本院概況、院規院紀教育、院內工作制度和安全教育等。分散式培訓的內容包括規章制度、各班工作程序、崗位職責、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技術)、護理文書書寫等。
護理員集中培訓的內容除了機構概況、院規院紀、工作制度、安全教育外,還包括護理員手冊。分散式培訓的內容主要是老年人日常照料技能。因為護理員的工作比較忙碌,為了節約時間,機構更多採用分散培訓,充分利用各種時間。護士的一項職責包括給護理員進行培訓。
護理員安全教育中的消防安全很重要,護理員要知道安全通道的位置,如何逃生,消防栓和滅火器怎麼用,氧氣面罩如何戴等等。通過培訓護理員需要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例如,嘔吐、誤吸的初步處理和體位;噎食的初步處理和自我保護;猝死的初步處理與正確呼救;跌倒/墜床後的保護措施;驚厥或癲癇發作時的口腔保護等等。
崗前培訓後必須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考核形式包括問卷和實際操作,考核內容包括行業理念、院規院紀、勞動紀律、安全知識、專業知識和工作相關的各項技術操作規范等等。
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核心制度、專業知識和安全相關知識,在職培訓後員工可以做更高范疇的工作。業務培訓一般每月一次,考核頻率一般是:科區每月進行一次技能考核,科區每季度進行一次理論考核,護理部每年一次操作及理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