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老年人精神狀態好的詞有哪些
如下:
1、精神矍鑠: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強健。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2、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含褒義。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3、老驥伏櫪:驥:千里馬;櫪:馬槽。伏櫪:就著馬槽吃食。老的千里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賓士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含褒義。多用於形容懷有雄心壯志的老年人。
4、鶴發童顏:鶴發:白白的頭發;童顏:紅紅的面色。滿頭白發;面色像孩童一樣紅潤。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多含褒義。用來形容老年人健康;精力旺盛。
5、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贊美老年人風采依舊的句子:
1、李大爺個子不高,頭發花白,飽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紋。那雙溫和的眼睛總是閃爍著慈祥的光芒。
2、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很卻很整齊。
3、奶奶的頭發是自然捲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說起話來又清脆又好聽。
4、奶奶在我的印象中總是乾乾凈凈的,走到她身邊總會聞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她的頭發總是梳得那樣好,沒有一絲亂發。
5、你瞧那位爺爺已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顯得精神多了,走起路來也輕盈了不少!
② 贊美老年人的詞語
紅光滿面、
鶴發童顏、
精神矍鑠、
老當益壯、
神采奕奕、
容光煥發、
寶刀未老、
老馬識途、
精神抖擻、
返老還童、
老而彌堅、
耆德碩老、
老謀深算
③ 贊美老年人精神狀態好的句子
1、精神矍鑠: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強健。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2、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含褒義。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3、老驥伏櫪:驥:千里馬;櫪:馬槽。伏櫪:就著馬槽吃食。老的千里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賓士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 含褒義。多用於形容懷有雄心壯志的老年人。
4、鶴發童顏:鶴發:白白的頭發;童顏:紅紅的面色。滿頭白發;面色像孩童一樣紅潤。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多含褒義。用來形容老年人健康;精力旺盛。
5、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6、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含褒義。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7.老當益壯,窮且益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8、時間轉啊轉,轉得總不慢。兒童節沒過完,轉眼就青年節,然後父母節,接著就是老年節,再過幾年就是清明節!趁還年輕,提前祝你清明節快樂!
9、他頭上裹著白毛巾,身上披著老羊皮襖,腰裡別著煙袋,活像童話里的老仙翁。
10、老夫老妻年年過,愛情化作骨肉情。手心手背連連看,牽著共度夕陽紅。月缺月圓天天有,不離不棄相攙扶,人間多少幸福事,最美一起到白頭。
④ 形容老年人身體好的成語有哪些
精神矍鑠
〖讀音〗jīngshénjuéshuò
〖成語〗解釋: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出處〗(1)《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中「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2)宋代詩人蘇軾的《入峽詩》中「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
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出自 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老當益壯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自] 《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還有以下成語
精神矍鑠 龍馬精神 老當益壯 老驥伏櫪 人老心不老
60歲的人30歲的心臟 英雄不減當年 寶刀不老
返老還童 鶴童顏發 神采奕奕 身板硬朗 耳不聾眼不花。紅光滿面 容光煥發、風流瀟灑、氣宇軒昂、滿面紅光、威風凜凜、風度翩翩、神采飛揚、意氣風發、喜氣洋洋
⑤ 形容老年人的性格特點的詞語有哪些
1、溫恭直諒
【拼音】:wēn gō zhí liàng
【釋義】:溫恭:溫和謙恭;直諒:性格正直,能諒解人。指和氣、謙恭、正直、誠信的高尚品德。
【出處】:明·王陽明《客坐私祝》:「但願溫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無陷於非僻。
2、老當益壯
【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釋義】: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⑥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朴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齣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卧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⑦ 表示老年人的詞語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片語及整個詞彙。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形容老人的詞語,歡迎大家參考。
關於形容老人的詞語
1、白發婆娑:紛披的樣子。形容滿頭白發的老年人的樣子
2、黃發駘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台,通「鮐」。
3、老謀深算:周密的籌劃,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
4、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5、白發蒼蒼:蒼蒼:灰白色。頭發灰白。形容人的蒼老。
6、步履蹣跚: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子。
7、老當益壯: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8、皓首蒼顏: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顏: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9、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10、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11、年華垂暮: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12、棺材瓤子:亦作「棺材穰子」。死屍。常用以稱快死的人。
13、風前殘燭: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14、慈眉善目:1.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2.慈祥和善的樣子。3.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15、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16、精神矍鑠: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17、返老還童: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18、年逾花甲:花甲,指人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意為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
19、白發紅顏: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20、仙風道骨:骨:氣概。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
21、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22、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23、風燭殘年:風燭:風中飄搖的燈燭,極易吹滅;殘年:余剩的年歲,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24、鶴發童顏:顏:面色。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25、老來俏:指年老而愛打扮的人。多含貶義。
26、老眼昏花:指老年人視力模糊。
27、風中之燭: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28、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29、老態龍鍾: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形容老人的詞語
⑧ 形容老人長壽的詞 越多越好
百齡眉壽
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
出處:唐·虞世南《琵琶賦》:「願百齡兮眉壽,重千金之巧笑。」
長命百歲
壽命很長,能活到一百歲。常用作祝福長壽之詞。
出處:元·無名氏《藍采和》第四折:「這廝淡則淡到長命百歲。」
長命富貴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出處:《舊唐書·姚崇傳》:「經雲:『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長生久視
久視: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長壽。
出處:《老子》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
福壽康寧
祝頌語。謂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
出處:宋·陳亮《喻夏卿墓誌》:「福壽康寧,子孫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於夏卿亦何所負哉!」
龜鶴遐齡
遐:長久。遐齡:高壽。傳說龜、鶴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長壽。亦作「龜齡鶴算」。
龜鶴遐壽
遐:長久。祝人長壽的頌辭。
出處:《抱朴子·對俗》:「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龜齡鶴算
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同「龜年鶴壽」。
出處:宋·侯寘《水調歌頭·為鄭子禮提刑壽》詞:「坐享龜齡鶴算,穩佩金魚玉帶,常近赭黃袍。」
龜年鶴壽
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而用於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
出處:唐·李商隱《祭張書記文》:「神道甚微,天理難究,桂蠹蘭敗,龜年鶴壽。」
龜年鶴算
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同「龜年鶴壽」。
出處:宋·韋驤《醉蓬萊·廷評慶壽》詞:「惟願增高,龜年鶴算,鴻恩紫詔。」
海屋籌添
原指長壽,後為祝壽之詞。
出處:宋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海屋添籌
海屋:寓言中堆存記錄滄桑變化籌碼的房間;籌:籌碼。舊時用於祝人長壽。
出處: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河清人壽
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極言人之長壽。
出處:清·顧貞觀《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詞之二:「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
黃發兒齒
比喻人長壽。
黃發駘背
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台背」。
黃發台背
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台,通「鮐」。
黃發鮐背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台背」、「黃發駘背」。
出處:南朝·宋·宗炳《明佛論》:「雖復黃發鮐背,猶自覺所經俄頃,況其短者乎?」
美意延年
美意:樂意;延年:處長壽命。對一切樂觀的人,能夠健康長壽。
出處:《荀子·致士》:「得眾動天,美意延年。」
喬松之壽
喬、松:古代傳說中的仙人王喬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樣的長壽。
出處:《漢書·王吉傳》:「大王誠留意如此,則心有堯舜之志,體有喬松之壽。」
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長壽命。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九回:「陛下,從此色慾少貪,陰功多積,凡百事將長補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卻病延年
指消除病痛,延長壽命。
人壽年豐
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出處: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好在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壽年豐,喜事重重。」
壽比南山
壽命象終南山那樣長久。用於祝人長壽。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壽山福海
壽象山那樣久,福象海那樣大。舊時用於祝人長壽多福。
出處: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一片是做盒子蓋的,求寫『壽山福海』。」
壽元無量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松柏之壽
比喻長壽。
萬壽無疆
疆:界限。萬年長壽,永遠生存。用於祝人長壽。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延年益壽
增加歲數,延長壽命。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
益壽延年
指延長壽命,增加歲數。同「延年益壽」。
出處: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南陽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飲其水,皆得益壽延年。」
駐顏益壽
保持容顏不衰老而增長壽命。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
⑨ 形容老年人精神狀態好的詞
形容老年人精神狀態好的詞有:
1、童顏鶴發:同鶴發童顏。
2、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3、白發紅顏: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4、精神矍鑠: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強健。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5、老當益壯:老:老年。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含褒義,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6、老驥伏櫪:驥:千里馬。櫪:馬槽。伏櫪:就著馬槽吃食。老的千里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賓士干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含褒義,多用於形容懷有雄心壯志的老年人。
7、鶴發童顏:鶴發:白白的頭發。童顏:紅紅的面色。滿頭白發面色像孩童一樣紅潤。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多含褒義,用來形容老年人健康精力旺盛。
8、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9、紅光滿面:漢語成語,拼音是hóngguāngmǎnmiàn,意思是形容人的氣色好,臉色紅潤。
10、松柏之壽:比喻長壽。
⑩ 描寫老年人的詞語都有哪些
答:描寫老年人的詞語
1、白發婆娑:紛披的樣子。形容滿頭白發的老年人的樣子
2、鶴發童顏:顏:面色。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3、老來俏:指年老而愛打扮的人。多含貶義。
4、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5、白發蒼蒼:蒼蒼:灰白色。頭發灰白。形容人的蒼老。
6、步履蹣跚: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子。
7、老當益壯: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8、皓首蒼顏: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顏: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9、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10、慈眉善目:1.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2.慈祥和善的樣子。3.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11、精神矍鑠: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12、返老還童: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13、年逾花甲:花甲,指人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意為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
14、白發紅顏: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