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敬老院五保老人監護人有安全保障義務嗎
既然是進入了敬老院,那麼應該是敬老院的責任
⑵ 什麼情況社區會做為監護人讓老人住養老院
民法上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監護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並依法律規定產生。
我國《民法典》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願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⑶ 老人入住敬老院,老人的監護人需承擔什麼責任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⑷ 81歲的老人,住在敬老院,他監護人是院長嗎
首先得確定老人是否有監護人
在我國監護只針對兩種人,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或內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容病人,這兩類人
也就是民法上所說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因為年紀幼小或精神失常,不具
備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需要設置監護人代理他們進行民事活動,保護他們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
益,這才是設立監護制度的目的所在.
而對於老人,只要不是精神失常的老人,他只是因為身體的衰老而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與之相應
的,民法為其設立的制度就是贍養制度,而不是監護制度.盡管身體老了,可老人的心智只有比年輕人更
健全,他不需要別人的監護.
⑸ 入住養老院是否必須監!護人簽字否則不能入往另外監護人是否必須是先子女後親屬的順序
入住養老院一般是有監護人需要簽字的,如果不需要簽字可能是特殊情況吧。
一般第一順序是子女。
⑹ 老人入住養老院 監護人可以代替其它兒女簽風險協議嗎
法律上老人的四個子女抄都是老人的法定監護人,其中一個監護人代替其他兒女簽風險協議要有一定前提條件才可以,代替簽署要取得其他子女明確同意,並有其他子女的書面授權委託書,明確授權委託事項,其中一監護人才可代替簽。
⑺ 老人入住敬老院,老人的監護人需承擔什麼責任
你好,承擔監護責任
⑻ 入住養老院沒有監護人怎麼辦
敬老院入住須知,敬老院收費標准,哪些老人不能住敬老院。 一、入住須知 1、入本院者,須持本人身份證和監護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各一份,由家屬或監護人護送來本院辦理手續,簽入住《協議書》後方能入住。 2、入住時必須如實介紹養員身體情況和潛在病情,不得隱瞞。入院前須全面進行體格檢查,自查自報、自負責任。 3、入院時必須體檢,利於掌握養員的身體狀況,便於飲食及護理。 4、能遵守院歸院紀,按時交付託費者均可入院。簽字托老協議,需要有可靠的擔保人(指親屬、子女或單位負責人)擔保人必須按照協議承擔其相應的義務。 5、如願者在院期間,(老人和家屬)須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工作。 6、入院時請勿攜帶貴重物品及100元以上現金,特殊情況須向本院辦公室登記保管,私自委託他人管理出現後果責任自負。 7、在院內不準私接電源,使用電爐子,電熱毯等電器;不準在床上吸煙。 8、入住養員和家屬來本院後,必須服從本院管理,愛護公共設施,如損壞公物由責任人或監護人按價賠償。 9、凡入住本院老人及家屬請熟讀入院須知,並慎重簽訂入院合同 二、繳費須知 1、根據養員入住選擇的房間、護理級別,按當日計算至月底,再按季度繳費,辦理退院時,不足半個月按半個月收費,超過半個月按全月收費。 2、首次入住養員,需繳納首次入住管理服務費300元,生活用品院方提供,不可帶出院外(水杯、衣物及特殊用品自備),任何時間出院不退費。 3、入住養員必須體檢,一次性繳納體檢費100元(肝功、血糖、心電圖等),如有區級以上醫院一個月以內的體檢證明和化驗單,可帶入本院存檔,免交體檢費用。 4、冬季取暖費必須一次性繳納600元(當年11月~來年3月均120元/月),如中途退院,按整月退取暖費,當月不退。 5、入住時須交應中國備用金200元,做為養員發病時應中國啟用。出院時按收據退款。 6、每月25~30日繳納下一季度費用,因監護人拖欠費用,本院視為自行解約,造成一切後果由簽約人(監護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