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用葯不良反應

老年人用葯不良反應

發布時間:2022-03-29 10:01:20

A.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原因
老年人由於葯物代謝動力學的改變,各系統、器官功能及代償能力逐漸衰退,機體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對葯物的敏感性發生變化,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增高。據統計表明,50~60歲患者的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14%,61~70歲為15.17%,71~81歲為18.13%,80歲以上為24.10%.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原因如下:
1、同時接受多種葯物治療
老年人常患多種疾病,接受多種葯物治療,易產生葯物的相互作用。現已確認,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用葯品種呈正相關。據統計,同時用葯5種以下者,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同時用6~10種時升至40%,同時用15~20種以上時,發生率升至70%~80%.
2.葯動學和葯效改變
老年葯物代謝和排泄能力減弱、腎功能減退,使具有葯理活性的代謝產物蓄積,易引起葯物不良反應。老年人所用葯物在血液和組織內的濃度發生改變,導致葯物作用增強或減弱,在葯效欠佳時,臨床醫師常加大劑量,使老年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增高。此外,老年人機體內環境穩定性減退,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葯物特別敏感,鎮靜葯易引起中樞過度抑制;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使葯物變態反應發生率增加。

3.濫用非處方葯
有些老人常因缺乏醫葯知識,擅自服用、濫用滋補葯、保健葯、抗衰老葯和維生素,用葯的次數和劑量不當,易產生葯物不良反應。

B.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老年人機體各系統發生退行性變化,導致體弱多病,因而用葯機會相應增加。但不少葯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應,故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的體質、原有病史、用葯史和葯物對機體的作用特點,合理用葯。

(1)明確診斷,掌握病情後對症治療。

(2)選擇適宜的劑量。治療慢性病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視病情需要,再調整到個體最適量,以達到最佳療效。具體按成人量的1/2~2/3給葯,對一些毒性作用大的葯物應個體化給葯。

(3)減少用葯的種類。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葯過程中要注意幾種葯物的相互作用,盡量減少用葯種類。若用葯出現不良反應最好停葯,一般無需用其他葯去糾正,以防止導致更多的副作用。單用能生效時勿聯用,如必須聯合用葯,以不超過3~4種為宜。

(4)避免葯源性反應。葯物副作用常用其他葯來治療,但這又可能出現新的葯物副作用,結果導致惡性循環。因此,開始用葯時就應合理選擇,以盡量減少或消除副作用。

(5)勿擅自用非處方葯物。非處方葯物並非無副作用,不要單憑主觀經驗或症狀自行用葯。

(6)勿擅自停葯、換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人長期應用某些葯物,停葯或換葯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不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不是萬能葯,也並非太平葯。

(8)勿偏信貴葯、新葯、進口葯。其實,判定葯物的優劣應以治療效果為依據。一般普通葯足以產生療效時,就不必應用貴葯、新葯、進口葯。

(9)老年人應慎用的葯物。地高辛、普萘洛爾、氨茶鹼、阿托品及山莨菪鹼(654-2)、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利尿葯、催眠鎮靜葯、解熱鎮痛葯、某些抗菌葯物、激素類、瀉葯、口服抗凝血葯等,這些葯對老年人有較大刺激作用,應慎用。

C. 哪些人易發生葯品不良反應

因為個人體質有差別,同一種葯品被不同人使用時,有的會發生不良反應,而有的不會。專家提醒,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有肝臟、腎臟、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發生葯品不良反應。
濟南市葯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專家孫緣萍介紹,葯品不良反應是不可預測的,因為其誘發因素非常復雜,包括非葯品因素和葯品因素兩類。前者包括年齡、性別、遺傳、感應性、疾病等;後者包括葯品的毒副作用、葯品的相互作用等。因此,同一葯品的不良反應,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種族、不同感應性、不同適應症、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表現不盡相同。
專家介紹,對於兒童而言,國內外已有資料表明,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四環素、氟哌酸等葯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鼻眼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因此,兒童用葯的選擇應特別慎重。
老年人臟器功能退化,新陳代謝減慢,也容易發生葯品不良反應。
專家提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用葯,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葯物還可能損害孩子的生長發育。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定的用法用量,在服用任何葯物前,都應該向醫務人員詳細了解這種葯品對孩子的健康有無影響。

D. 用葯後反應及不良反應觀察

1 葯品不良反應的研究概況 安全、有效、是用葯過程的基本要求。而幾乎每種葯都有其副作用,雖然在葯品的研發過程中,已進行過葯物學監測和臨床應用的觀察,但由於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表現為用葯後反應的差異,如用葯後出現明顯不適和其它反應症狀,可視為用葯不良反應。臨床醫護工作者不能預測和阻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卻可以通過積極觀察和適時調整,減輕葯物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並通過患者個體的情況分析,總結用葯的得失,為促進合理用葯和為新葯研製,提供第一手資料。 為保障用葯安全有效,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和信息分析體系。我國這一方面工作開展得相對較晚。目前在一些大型和專科醫院開展相對較好,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2 護理工作者對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的職責 護理工作者的職責是協助醫師實施對患者的治療,其對葯品不良反應監測上,負有如下職責: (一)協助醫師作為葯品已知副作用的防止和減少不良反應工作,並協助搜集不良拓應頻率、症狀、嚴重性等相關第一手資料。 (二)及時發現新葯沒有預料到的不良反應,為新葯監床再評價提供信息。 (三)應根據葯品不良反應的程度採取措施,必要時停葯。 有明確護理工作者的職責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執行主體問題,有時護理工作者在工作上過分依賴醫師,表現為只按醫囑執行,在葯品不良反應監測上缺乏應有的主動性。二是過分相信新葯的功能及其效用,而對葯品的不良反應缺乏必要的敏感。 3 護理工作者用葯要點 (一)對於各種休克等危重病人的搶救,以快速一次性地注人幾種葯物,這就必須熟悉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許多葯物的治療量、中毒量、極量往往很近,用葯風險大,難以掌握。護士必須嚴格把握劑量、嚴密觀察,以減少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 (二)根據葯品劑型特點,預防不良反應。對緩釋片劑或膠整應囑患者整個吞服。對注射劑來說,凡是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葯物,應避免皮下注射。對於肌注後容易結塊的葯物,應交替更換部位,並較深地注射。對於長期用糖皮質激素作維持治療時,採用總量一次在每日或隔日早晨給予,可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及防止腎上腺皮質功能退化。另外,對含鉀鹽的葯物不宜靜脈推注,以免引起房室傳導阻滯及心臟驟停。 (三)掌握正確的給葯時間,以提高療效並減少不良反應。對於大多數葯物來說,飯前服葯吸收好且發揮作用快,給葯時應按時給葯,不能間斷,這樣才能維持血液的葯物濃度,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另外,對胃刺激性大、胃腸道反應嚴重的葯物,如阿斯匹林、甲硝哩片、紅黴素宜飯後服,胃潰瘍患者盡量少服。對於健胃葯、助消化葯如多酶片、酵母片,可飯前或飯時服,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驅蟲葯一般需空腹服用,以保證腸內高濃度與腸蟲接觸。催眠葯,如安定類多在晚間臨睡前服用,以利於人睡。心絞痛伴有支氣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使患者支氣管痙攣而死亡。長期用慶大黴素可引起耳聾,cosmz可致胎兒畸形,孕婦禁服。 (四)年齡、性別與用葯年齡不同,對葯物的吸收和代謝也不同,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兒童有些器官發育不完全,老年人有些生理機能減退,因此用葯需慎重。護理工作者應嚴密監視患兒及老年人用葯後的反應,根據葯品不良反應的狀況及時與醫生聯系,並調整劑量或給葯次數。協助醫生合理用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對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隨時調整,防止蓄積中毒。 4 葯品不良反應辯識中應區別的幾種情況 (一)應區分患者疾病症狀和不良反應症狀。某些情況下,葯品不良反應和疾病症狀重合、疊加,需通過護理工作者仔細觀察,並向患者問詢加以區分。 (二)患者主觀原因造成虛假「不良反應」。主要有用葯偏好、經濟等方面的原因。

E. 老年人服葯常有什麼問題

部分老年朋友對服葯有些認識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多吃葯病會好得快,也有的認為多吃幾次或少吃幾次葯無所謂。其實這樣做不但會影響葯物的療效,而且還可能帶來嚴重後果。葯物劑量直接關繫到血液中葯物的濃度,而保持一定的葯物濃度是葯物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劑量太小,達不到治療目的;劑量太大,不一定能相應的增加葯物療效,反而可能引起葯物蓄積,導致中毒。用葯次數也是維持有效血葯濃度的重要因素。葯物進入人體後,經過一系列過程,逐漸被排出體外,如不及時補充,血中葯物濃度降低,葯物治療作用將隨之減弱。但是如果隨意增加給葯次數,就相當於增加總的給葯量,可能加重葯品不良反應,甚至造成葯物中毒。葯物的給葯間隔時間是由葯物的消除速度決定的,在體內消除快的葯物,用葯次數可略多,在體內消除慢的葯物,用葯次數可少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葯一天服用兩次,有的葯服用三次。由此可見,葯物的每次劑量和給葯次數不是隨便規定的,而是根據葯物在體內的代謝特點確定的。因此,老年人服葯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

F. 常見的葯品不良反應有哪些

葯物在中老年人體內的血葯濃度常能保持著長時間較高水平;中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對多種葯物容易致敏;加上體內的內穩態因年齡增長而容易失衡,葯效可相應地增強;再則,機體免疫功能也發生變化,出現變態反應幾率高,特別是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葯時,或多種慢性病同時存在,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葯物時更是如此。所以中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青壯年相應地增加。體位性低血壓。中老年人血管運動中樞調節功能的靈敏度有所降低,即使沒有外來葯物的影響,也會因體位的突然改變而產生頭暈。精神症狀。中老年人使用中樞性抗膽鹼葯苯海索,即使是小劑量也會導致精神紊亂。伴有痴呆症的病人使用中樞性抗膽鹼葯左旋多巴或金剛烷胺,可引起中樞性興奮,從而加重痴呆症狀。耳毒性。對第8對顱神經前庭神經有明顯毒性的抗生素有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萬古黴素等,可出現耳鳴、眩暈、聽力減退、耳聾等。一次性大量注入卡那黴素可引起呼吸抑制,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如幻覺、肌陣攣、癲癇、昏迷等。尿瀦留。伴有前列腺肥大、膀胱頸纖維病變的中老年人如使用抗抑鬱葯,易導致尿瀦留,使用時應從小劑量開始,苯海索除可使老年人產生幻覺和精神紊亂,也能產生尿瀦留。

G. 老人服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葯物劑量:

老年人的葯品是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在腎臟排泄的。老年人各個器官的機能開始慢慢衰退,所以老年人服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葯物的劑量。

2、按時、按量吃葯:

老年人記憶比較差,經常會出現漏服、忘服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叮囑好按時、按量吃葯,或者做好防範的措施。

3、注意葯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合並疾病比較多,經常會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合並多種的疾病,而服用多種的葯物。合並服用多種葯物的時候,葯物的不良反應會大大的增多,所以要嚴密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

H. 老年人用葯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①用葯過多:這是由於一方面老年人易患多種慢性病,他們常需要多個專科醫生的治療,容易開出作用相同或相似的葯,可能造成過量服用某個葯物;另一方面有些葯物有多個商品名,老人們在不同醫院開出的不同名稱的葯物,有可能卻是同一種葯物,同時服葯,造成重復用葯;第三方面,有些老年人長期服葯,用葯管理不當,沒有詳細的用葯記錄。去醫院就診時,不能向醫生提供自己的用葯情況,致使醫生開出了作用相同的葯物;第四方面,有的老人急於治療病痛,未嚴格遵從醫囑,自行增加葯物的種類和劑量,造成嚴重的後果。

②用葯時間過長:有些老年人因感覺某個葯物很好,就長期服用。老年人由於器官的衰 老,雖然有些葯物的毒性很小,但長期服用也會產生蓄積,出現不良反應。

③使用錯葯、劣葯、假葯 吃錯葯:一是由於醫生的錯誤診斷,開出錯誤的葯物;二是由於葯師的工作失誤,發出錯誤的葯物;三是由於自己的視力、聽力、記憶力下降等原因而 誤吃錯葯。吃到劣葯、假葯,有些是由於聽信一些虛假葯物廣告盲目購買,有些是在一些非 法葯店和小診所里購買。

④服用過期或變質葯品:有些老人一次購買大量葯物以備長期服用,造成葯物過期而誤 服。還有好多人不了解葯物的儲藏條件,錯誤存放葯物,致使葯物變質造成誤服。

I. 老年人用葯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五種

老年人常見的葯物不良反應進行整理共有五種,分別列在下面:

1、精神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最易受葯物作用的影響。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葯物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精神錯亂、抑鬱和痴獃等。如吩噻嗪類、洋地黃、降壓葯和吲哚美辛等可引起老年抑鬱症;中樞抗膽鹼葯安坦,可致精神錯亂;老年痴呆病人使用中樞抗膽鹼葯、左旋多巴或金剛烷胺,可加重痴呆症狀。

2、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又稱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血管運動中樞的調節功能沒有年輕人靈敏,壓力感受器發生功能障礙,即使沒有葯物的影響,也會因為體位的突然改變而產生頭暈。使用降壓葯、三環抗抑鬱葯、利尿劑、血管擴張葯時,尤其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因此,在使用這些葯時應特別注意。

3、耳毒性

老年人由於內耳毛細胞數目減少,聽力有所下降,易受葯物的影響,而產生前庭症狀和聽力下降。年老體弱者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和多黏菌素可致第8對腦神經損害。前庭損害的主要症狀有眩暈、頭痛、惡心和共濟失調;耳蝸損害的臨床表現有耳鳴、耳聾。由於毛細胞損害後難以再生,故可產生永久性耳聾,所以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時應減量,最好避免使用此類抗生素和其他影響內耳功能的葯物。

4、尿瀦留

三環抗抑鬱葯和抗帕金森病葯有副交感神經阻滯作用,老年人使用這類葯物可引起尿瀦留,伴有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頸纖維病變的老年人尤易發生,所以在使用三環抗抑鬱葯時,開始應以小劑量分次服用,然後逐漸加量。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速尿、利尿酸等強效利尿劑也可引起尿瀦留,在使用時應加以注意。

5、葯物中毒

老年人各個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60歲以上老年人的腎臟排泄毒物的功能比25歲時下降20%,70~80歲時下降40%~50%。60歲以上老年人的肝血流量比年輕時下降40%,解毒功能也相應降低。因此,老年人用葯容易中毒。

J. 老年人得肺炎後用消炎葯輸液有不良反應怎麼辦

任何人使用抗生素葯物之後有不良反應都應該立刻停止使用,馬上就醫。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用葯不良反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志願敬老院英語作文 瀏覽:478
曉丹怎麼認親生父母 瀏覽:897
寫出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古詩 瀏覽:849
重陽節詩歌小報簡單 瀏覽:82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是怎樣的 瀏覽:630
養老金146000元42年工齡能開多少 瀏覽:298
預發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瀏覽:439
為老年人義診活動信息 瀏覽:266
長壽竹配什麼植物做盆景 瀏覽:573
孝順父母難 瀏覽:181
春節到敬老院 瀏覽:289
福年長壽毛筆字隸書怎麼寫 瀏覽:28
長壽北到都江堰坐火車怎麼走 瀏覽:217
50歲月經過多吃什麼葯 瀏覽:903
3歲兒童呼吸頻率70 瀏覽:650
計生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532
國外溫泉養老基地哪個地方好 瀏覽:806
淮北地區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952
父母體檢應該做哪些 瀏覽:207
河北健康養老怎麼樣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