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在職職工。2o11年至今單位欠交養老保險金,補交該誰負責
有你所在工作單位負責補交,影響退休的話個人先補交再有單位報銷。
2. 我是一名環氧地坪漆施工人怎麼樣怎樣找活
您好,可以找施工公司合作或者您可以單獨咨詢敬老院, 幼兒園,工廠廠房,還有辦公的地點這些地方是否需要人,也可以在網上人才招聘網等進行找活。
3. 忻府區養老保險所在哪裡
現在全國社保中心都有一個統一服務熱線,電話號碼為12333,你可以通過12333查找所需電話號碼,你也可以上當地社保中心的網站查詢。
4. 忻州哪有孤兒院,和養老院呀!
忻府區伊甸園養老院,原平武虎孤兒敬老院,岢嵐縣陽平鄉敬老院,五台福利院。
5. 忻府區養老保險事業所電話
現在全國社保中心都有一個統一服務熱線,電話號碼為12333,你可以通過12333查找所需電話號碼,你也可以上當地社保中心的網站查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山西忻州一養老院因何失火
山西忻州一養老院失火3名老人喪生, 官方:人為縱火。
3月26日,山西省忻州市解原鄉豆槐村已經停了一天的電,晚上7點多,村子裡一片漆黑。54歲的村民閆春華(化名)幹完活從田裡回來,走到村口的豆槐養老院時她停下了,因為不放心住在裡面的父親,她想去看看。
走進養老院,她迎面遇上了護工李桂花(化名)。李桂花問,這么晚你怎麼來了?閆春華說來看看父親,平時忙著喂豬、下地干農活,只能抽時間來。李說,你爸睡下了。一聽這話,閆春華就沒上樓,徑直回了家。
閆春華錯過了最後一次與父親見面的機會。
3月27日凌晨,她的父親以及另外兩名同寢室的老人倒在了濃煙之中,直到早上6點多才被人發現,三人均已死亡。
從南面望去的豆槐養老院
來源:網易新聞
7. 陽城縣政務中心社保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單位
地址
電話
山西省民政廳涉外婚姻登記
太原市漪汾街9號
0351-6387111
太原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清徐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文源路東段電業局對面盛地小區(縣政務大廳)
0351-2965107
小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晨光西街3號(小店三中斜對面)
0351-7172435
迎澤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老軍營小區東巷北市場38號
0351-7337073
古交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古城街民政局院內
0351-5158401
陽曲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縣城商貿新街148號
0351-5524168
杏花嶺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解放路232號
0351-3088032
萬柏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西礦街35號
0351-6064110
晉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晉源新城政府區民政局
0351-6592159
婁煩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縣政務大廳
0351-5322997
尖草坪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多福路區中小企業局院內
0351-5651856
高新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高新區政法大樓504房間
0351-7033745
經濟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開園街6號(梧桐大廈對面三層民政辦)
0351-7560375
涉港、澳台婚姻登記處
金剛堰路8號市政府政務大廳
0351-3587181
大同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大同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後場面街15號
0352-5354624
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城區府南街1號
0352-5209161
礦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礦區同泉西路政務審批中心
0352-7015480
南郊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南郊區口泉鄉政府
13038098512
南郊區新旺婚姻登記處
南郊區新旺鄉政府
0352-5818480
南郊區馬軍營婚姻登記處
南郊區馬軍營鄉政府
0352-7650526
新榮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新榮區政府1樓
0352-3075201
大同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大同縣民政局院內
0352-8019425
陽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陽高縣新建路民政局院內
0352-6651647
陽高縣古城婚姻登記處
陽高縣古城鎮鎮政府院內
0352-6730096
天鎮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天鎮縣十字街政務審批中心
0352-6827875
渾源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渾源縣政務審批中心
0352-8322218
廣靈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廣靈縣政務審批中心
0352-8986397
廣靈縣南村婚姻登記處
廣靈縣南村鎮敬老院
0352-8990672
靈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靈丘縣辦事大廳
0352-8528446
左雲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左雲縣民政局院內
0352-3823232
大同市開發區婚姻登記處
文瀛湖東開發區管委會五樓
0352-6108523
陽泉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陽泉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陽泉市南大街23號
0353-2293698
平定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平定縣東大街
0353-4321103
盂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盂縣東關大街87號
0353-8082877
郊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郊區蔭營東大街5號
0353-5053888
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城區南大街300號(城區政府)
0353-2168440
礦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礦區北大西街30號
0353-4063305
長治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長治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長治市東大街236號
0355-3028420
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長治市城西路6號
0355-2042239
郊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長治市延安中路61號
0355-2189160
平順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平順縣青羊街59號
0355-8922152
沁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沁縣人民路17號
0355-7028753
長治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長治縣新市西街
0355-8084677
屯留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屯留縣東大街4號
0355-7523052
長子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長子縣鍾樓街1號
0355-8331172
沁源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沁源縣橋西街8號
0355-7832357
黎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黎城縣民政局
0355-6560438
武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武鄉縣寶塔街7號
0355-6382413
潞城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潞城市西華路345號
0355-6765643
壺關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壺關縣古城路19號
0355-8778240
襄垣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襄垣縣迎賓街1號
0355-7225838
長治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長治市城北東街65號
0355-2179560
晉城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晉城市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晉城市政府大樓156號
0356-2198299
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晉城市太行路加油站對面
0356-6991412
澤州縣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晉城市城區西安街21號
0356-3034416
高平市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高平市丹河路159號
0356-5222213
沁水縣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沁水縣新建西路337號
0356-7029544
陽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陽城縣鳳凰西街59號
0356-4223736
陵川縣民政局婚姻登記科
陵川縣縣開雲街
0356-6207417
朔州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朔城區婚姻登記處
朔城區鄯陽街288號
0349-2031329
平魯區婚姻登記辦公室
平魯區井坪鎮平陽街
0349-6062384
懷仁縣婚姻登記處
迎賓東街賓館西側
0349-3028793
應縣婚姻登記所
新建南路民政大樓
0349-5032022
右玉縣婚姻登記處
右玉縣北環路環鳥東北角
0349-8032234
朔州市政務大廳民政窗口
朔州市府西街
0349-2090717
忻州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忻州市婚姻登記處
忻州市長征街21號
0350-3039308
忻府區婚姻登記處
忻州市新建北路婦產醫院
0350-3036797
五台縣婚姻登記處
五台縣新建路工業局二樓
0350-6520881
原平市婚姻登記處
原平市前進東街
0350-8227904
代縣婚姻登記處
代縣城關東關
0350-5222650
繁峙縣婚姻登記處
繁峙縣向陽路42號
0350-5523278
寧武縣婚姻登記處
寧武縣人民大街
0350-4722136
靜樂縣婚姻登記處
靜樂縣光明路1號
0350-7825707
神池縣婚姻登記處
神池縣龍泉府東街
0350-4243062
五寨縣婚姻登記處
五寨縣迎賓東大街
0350-4368774
岢嵐縣婚姻登記處
岢嵐縣大西街54號
0350-4532244
保德縣婚姻登記處
保德縣東關鎮梅花東路
0350-7322179
偏關縣婚姻登記處
偏關縣塔梁街政府大樓
0350-7653040
晉中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晉中市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
羊毫街114號
0354-2638880
榆次區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
窯北街17號
0354-2661468
榆次經濟開發區婚姻登記處
匯通路使趙村
0354-2443033
太谷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
西四巷40號
0354-6267475
祁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
東風路101號縣政府院一樓
0354-5222596
平遙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計生指導站4樓
0354-5620769
介休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趙家堡村委
0354-7217490
靈石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光榮院4樓
0354-7613954
壽陽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朝陽街陵園東巷1號
0354-4623268
昔陽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新建南路
0354-4122319
和順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和順縣城陵園路
0354-8130667
左權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左權縣城遼陽街
0354-8632621
榆社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西大街11號縣政府大院一樓
0354-6622299
呂梁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呂梁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離石區永寧中路9號
0358-8222003
離石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交通路4號
0358-8222123
興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西關南城街14號
0358-6322136
石樓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石樓縣政府大院
0358-5722343
孝義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孝義市政府大院
0358-7622226
嵐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東村西街光榮巷
0358-6722268
文水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韓村
0358-3024682
交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交城縣委大院
0358-3523120
汾陽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英雄中路21號
0358-7223371
柳林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柳林縣政府大樓
0358-4020112
交口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龍泉街
0358-5422374
臨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臨縣縣政府大樓
0358-4421010
中陽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龐家會村
0358-5031008
方山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方正街8號
0358-6022123
臨汾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侯馬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侯馬市民政局
0357-4213983
霍州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霍州市民政局
0357-3393150
曲沃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曲沃縣民政局
0357-4522019
翼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翼城縣縣民政局
0357-4922595
洪洞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洪洞縣縣民政局
0357-6222128
古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古縣縣民政局
0357-8322378
安澤縣民政局婚姻記處
安澤縣縣民政局
0357-8522545
浮山縣民政局婚姻記處
浮山縣縣民政局
0357-8122361
吉縣民政局婚姻記處
吉縣縣民政局
0357-7923081
鄉寧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鄉寧縣縣民政局
0357-6822075
蒲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蒲縣縣民政局
0357-5322112
大寧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大寧縣民政局
0357-7723634
永和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永和縣民政局
0357-7522210
隰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隰縣民政局
0357-7323243
汾西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汾西縣民政局
0357-5122195
臨汾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臨汾市民政局
0357-2510076
運城市
單位
地址
電話
運城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運城市河東東街248號
0359-2660571
鹽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鹽湖區市府街13號
0359-2080300
永濟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永濟市銀杏東街109號
0359-8023291
河津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河津市華興西路41號
0359-5024023
臨猗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臨猗縣西大街166號
0359-4035579
平陸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平陸縣聖人大街
0359-3522103
芮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芮城縣平安西街
0359-3023091
萬榮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萬榮縣東大街17號
0359-4522158
稷山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稷山縣稷峰西街28號
0359-502
新絳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新絳縣龍興大街61號
0359-7523380
垣曲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垣曲縣黃河路
0359-6022875
夏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夏縣東風西街
0359-8532273
絳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絳縣絳山西街65號
0359-6523416
聞喜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太風東路民生房地產2號樓
0359-7025146
8. 忻府區2015年最新不住家保姆帶小孩或照顧能自理老人做飯都可以 本人42歲
你好,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價格的。一般小型城市是在兩千左右,大型城市在四千左右的。
9. 忻州忻府區養老保險實名怎麼認證
養老保險實名認證 可以到當地的社區進行也可以在老來網上按照提示進行人臉識別認證
10. 忻州市獨生子女政策
忻州市獨生子女政策。
這位知友,忻州市獨生子女政策和國家政策是一致的。
一.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七條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1]
二.摘自《2015年獨生子女費發放相關新規定》
中國內地計劃生育政策自實施以來,就倡導著只生一個好,國家對獨生子女實行獎勵政策。凡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都是可以領到獨生子女費。
凡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4周歲止,每年發放獨生子女保障費60元,單方領證的對象發放30元(2006年發放對象為獨生子女出生於1990年7月1日以後的)。根據地區不同的情況,發放的獨生子女費是不同的,這就牽涉到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准。
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准,內容包括職工晚婚的、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符合規定可以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願不再生育的,依法領取退休金的獨生子女父母等。
職工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二天;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三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另增加產假三十天,男方享受護理假十五天。增加的產假和護理假視為出勤。農村居民晚育的,減免本人當年村內集體生產公益事業所籌資金;城鎮無業居民晚育的,由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給予適當獎勵。
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經本人申請,由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核實,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證享受以下優待:
1、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十四周歲止,每月發給五至二十元的獨生子女保健費。夫妻雙方均有工作單位的,由雙方工作單位各負擔一半;一方有工作單位,另一方沒有工作單位的,由有工作單位一方的工作單位支付;夫妻雙方均無工作單位的,由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支付,所需費用由各級計劃生育經費分擔。
2、農村分配集體收益對獨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額(包括農村土地徵用後,土地補償費分配中對獨生子女家庭應當增加一人份額);在劃分宅基地(包括征地拆遷安置中,對農村獨生子女按重建安置房價的70%加房屋層次調整系數每人優惠購買40平方米)、扶持生產、介紹就業等方面,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給予照顧。
3、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以對獨生子女入托、入園、就學、就醫給予補助。農村貧困家庭獨生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期間,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減免雜費。
4、各級人民政府和獨生子女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規定的其他獎勵與優待。
符合規定可以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願不再生育的,是農村居民的按照不低於所在鄉(鎮)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標准發給獎金,是城市居民的按照不低於所在市、縣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標准發給獎金。具體辦法按長沙市人民政府規定執行。依法領取退休金的獨生子女父母,自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之月起,按本人基本工資百分之五的標准增發退休金。已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單位,這項獎勵仍由原單位發放。
一對夫妻生育(包括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不再生育,其子女在十八周歲以內的,由夫妻雙方申請,經所在單位核實(沒有單位的和農村居民,經戶籍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核實),由女方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證享受以下獎勵和優待:
(一)每月發給10元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獎勵費自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月起發至其獨生子女滿十八周歲止;
(二)女職工除享受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休假外,經所在單位批准,可以再增加產假三個月,但減免三年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三)獨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費和十八周歲之前的醫葯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報銷;
(四)獨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滿五十五周歲,男方年滿六十周歲的,每人享受不少於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五)農村在推行養老保險制度時,應當為獨生子女父母優先辦理養老保險。農村安排宅基地,對獨生子女父母應當給予優先和照顧;
(六)鄉鎮人民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扶持獨生子女家庭發展生產。
第一胎生育雙胞或者多胞的夫妻,不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女方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出具的證明,享受前款第(四)項規定以外的獎勵和優待,但只享受一份獨生子女獎勵待遇。對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不落實本條例規定的計劃生育獎勵和優待政策,有關當事人可以向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舉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督促落實,並對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予以支持。
政策紅利
國家層面
在資源嚴重匱乏的年代,獨生子女家庭給國家節約了大量資源,在經濟社會建設進程中,他們又為國家培育出了高素質的人才。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和示範,整個社會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越窮越拚命生孩子,越拚命生孩子越窮」的誤區終於得以徹底顛破,相對理性的生育觀得以確立。
切切實實地提高了中國女性地位,極大改善了中國整體國民的教育水平,使中國人口與有限資源的矛盾得到相對緩解,之後二十幾年中國經濟實現騰飛, 真正解決了困擾中國人幾千年的溫飽問題, 避免中國陷入馬爾薩斯陷阱。
歷史不能假設。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理論上少生了4億多人,客觀上解決了數億人的貧困,加速了中國人口、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社會層面
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時期,中國社會跨時代意義的措施有:
1全民普及避孕套,普及生育知識,斷絕中國幾千年表兄妹結婚陋習;
2.用九年義務教育強迫農村家庭讓女孩接受教育,推廣現代化小家庭觀念,打破傳統大家族制度對於青年一代的枷鎖;
3.推廣晚婚晚育和優生優育,中國農村社會徹底斷絕16歲、17歲早婚現象;
4.讓女性第一次真正成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並擁有遺產繼承權利;
5.同時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普及社會保險概念。
這些是之前整個中國社會想都不敢想像的事情。
家庭層面
少生快富奔小康
獨生子女家庭普遍富裕,恩格爾系數最低,消費支出最高。以溫州市為例,據溫州市城調隊最新調查:在所有家庭類型中,去年我市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富裕,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390元,比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5元高23.2%;比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三代人」型家庭高1.8倍;他們的家庭人均建築面積為31平方米,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比其他類型的家庭要好。
普遍優生優育提升了下一代的人口素質
據上海市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80後家庭普遍重視優生優育,約有80%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有必要參加孕前優生健康檢查;90%以上認為有必要參與社區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
父母有更多時間、精力和選擇
能讓父母能以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僅一個孩子的養育、培養過程中,以及投入到工作和業余愛好生活中。
獨生子女個人層面
女性地位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1979年以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禁止幾乎所有城市家庭生育第二個孩子。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競爭資源,父母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女兒的教育和福利上,這是經歷數百年的重男輕女之後一個重大的轉變。「她們基本上得到了過去只有男孩才能得到的一切,」哈佛大學教授、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專家瓦內薩·馮說。
今天城市裡的中國父母「把他們的女兒視作家庭未來的唯一希望」,努力幫助她們比同學表現更出色。
女性受教育程度空前未有地高
在中國的城市裡,像這樣有才華的女性越來越常見,成為中國歷史上接受教育最好的一代女性。在大學里,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么多的女性,她們同男生的比例從來沒有如此平衡過。專家說,這要歸功於中國經濟30年來穩健的增長、政府對教育的大力投入和一個出人意料的因素:獨生子女政策。
提高了女性(獨生女)接班、傳承家族企業的比重。
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富足家庭資源
哈佛大學教授、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專家瓦內薩·馮說:「父母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女兒的教育和福利上,這是經歷數百年的重男輕女之後一個重大的轉變。獨生女基本上得到了過去只有男孩才能得到的一切」。更不用說獨生子亦然。
具有健康的自尊心
「獨生子女在家中能得到父母全部的注意力,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把雙刃劍。」Sandler說,「但根據心理學家做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父母給予孩子的注意力,只要不到讓孩子透不過氣的程度,是有助於讓孩子打起精神、增強信心的。很多獨生子女都有更強的動力去取得成就,同時也能掌握更多的工具來獲得成功。」
更多的「自我陪伴」,學會自立
「獨生子女往往能夠更好地和自己相處。但通常我們不會想到這一點。當我們想到『關系』時,通常想到的是和他人的關系,但獨生子女別無選擇,必須學會和自己建立密切的關系,而這種自我相處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這讓孩子很大程度上學會了自立。」Sandler說,「對抗孤獨最大的武器就是學會在獨自一人的時候如何減少孤獨感。」
具有強有力的紐帶特質,交朋友並不遜色
「我們從不把同伴關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Sandler說,「同伴們不像兄弟姐妹,不管我們如何對待他
們,到了晚餐時總還是會出現在餐桌上。我們知道和同伴之間的關系必須去培養、去維護。」如果你是成長在一個父母較為成熟的家庭,並且是一個獨生孩子,這對你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我們會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責任感、慷慨待人以及如何培養和維護一段關系。」和一般人所認為的不同,Sandler認為獨生子女在交朋友方面並不遜色,「實際上他們在這方面相當有技巧!」
懂得合作與控制
Sandler承認,她5歲的女兒也會經常失控大哭,但她發現在對獨生子女的研究中,對於控制能力的評估結果是正面的。「獨生子女更懂得控制自己,表現得更為成熟。我想這和獨生子女的父母們總是期待他們有更成熟的表現有關。」Sandler說,「在我們和其他人相處的關系之中,我們所承擔的責任感要更接近成人的水平。」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獨生子女總是更加渴望和父母以外的人建立情緒上的聯結。他們總是會在自己周圍建立起能夠給他們提供支持的人際關系,並且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周圍的人。「作為我朋友圈裡唯一的獨生子女,我就像是促進這個小團體團結的引擎,因為我渴望和朋友建立像家人一樣的聯系,積極地參與到人際關系中去,並且使這成為一種傳統。」Sandler說,她甚至和幾個朋友一起買過房子。
政策現狀
2016年1月1日被終止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以157票贊成2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決定明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施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被終止,加大兩代間隔而減緩老齡化的晚婚晚育亦不受鼓勵。[10]
對遵紀守法獨生子女家庭的扶助政策陸續完善
明確對於部分家庭發生獨生子女意外傷殘死亡的情況,在人口和計生法修正後新法實施之前的獨生子女家庭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根據老人老辦法的原則,按照現行的相關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予以幫扶和扶助。
衛計委:對獨生子女失獨家庭要開展節日慰問,設幫扶聯系人,一戶兩人
2016年8月, 國家衛計委發布《關於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為每一戶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確定兩名幫扶聯系人。聯系對象發生意外、重病、受災、亡故等重大情況時,聯系人要及時上門,幫助排憂解難。[11]
衛計委:城鄉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標准統一
2016年4月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投入機制的意見》,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統一城鄉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標准, 將農村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標准提高到與城鎮水平一致,即分別為270元、340元,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實行特別扶助制度扶助標准動態 調整。
陝西省失獨家庭補助金調整為城鄉統一標准,每戶一次性領3萬元
從2017年1月1日起,全省失獨家庭一次性補助金統一調整為城鄉一個標准,每戶一次性補助3萬元,60歲以上失獨夫婦每人每月1000元。省財政廳和省衛生計生委已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切實解決好他們在精神和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2016年11月15日,蘭州安寧區提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特別扶助金標准由在原每人每月500元的特別扶助金基礎上,區政府補助500元,提升至1000元。
2016年10月10日,惠州市政府官網正式發布《惠州市計劃生育家庭獨生子女傷殘死亡扶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該《辦法》,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家庭扶助金額均統一為每戶10000元。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對策
一. 上述衛計委和地方政府的人文關懷和扶持政策。
二. 大力發展以房養老和醫養結合專業機構養老。
「我和老伴每月可領取養老金近萬元,可以拿這筆錢出去旅遊了。」近日,北京失獨老人康先生領取了以房養老產品第一份養老金。他和其他幾位老人因此成為國內首批通過以房養老領取到養老金的客戶。
三. 居民採用新型、先進型養老如上述的以房養老、醫養結合專業機構養老外,還可未雨綢繆地購買商業保險作為自己社會保障的補充。
代表建議和媒體呼聲
一.政協委員建議政府加大對獨生子女家庭的獎勵力度
山東省省政協委員、山東交通學院黨委書記譚曉防在《關於重視和關注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的建議》提案中建議,政府應加大對生育獨生子女家庭的獎勵力度,可採取國家現行獎勵離休幹部的方式,由政府每年給年滿60歲以上的獨生子女父母發放一定數額的獨生子女家庭補貼。她還建議,把獨生子女家庭放在社會養老體系中優先考慮,採取積極探索、區別對待、先易後難的原則逐步推進。
山東省人大代表、濟陽縣曲堤鎮敬老院院長肖安翠積極建議啟動獨生子女家庭互助制度,採取讓老人相對集中居住的方式,倡導老年人之間互相幫扶。
二. 河南省政協代表梁愛鳳同時建議,要持續不斷地加大對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的養老扶助力度,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到公共均等化服務。
三. 二胎時代更應向獨生子女家庭致敬
計生法修正案草案擬延續對這些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失獨家庭的撫恤,非常必要。今天,我們不僅應該延續這種撫恤,而且應該盡量加重和突出這種撫恤,給予他們更高規格的敬意。不僅應該對二胎政策之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失獨家庭延續補助,而且應該對未來若干年的獨生子女家庭、失獨家庭繼續補助政策。
四.生育獨生子女不能止於獎勵
就現實來看,之前生育獨生子女的父母,無疑是特殊歷史時期的選擇,並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值得尊重和褒揚。
進一步來看,立足於「老人老辦法」的規定,除了獨生子女費之外,即便延續之前獨生子女獎勵政策,也缺乏制度保障的兜底。根據相關規定,獨生子女父母退休時領取一次性補貼,也只是上年度當地平均工資的30%,數額並不高。再比如,曾經提及的關於獨生子女享受的待遇,像入園、入學、就業等方面,也缺乏法律規定的傾斜性照顧,導致法律規定淪為擺設等等。基於此種情形,即便「二孩」政策在明年全面實施,獨生子女獎勵政策不僅需要保留和施行,更重要的則在於應該進一步提升和強化。原因在於,與獨生子女家庭做出的貢獻相比,當前的獎勵政策依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不能涵蓋各個方面,無法從根本上體現出法規規定的本義和內涵。
生育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需要的並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獎勵,而是制度保障的落地,以便消除內心的不安和焦慮。獎勵的多寡,即便是與社會發展水平掛鉤,但卻依然無法緩解獨生子女家庭所承擔的多重風險和壓力。從客觀上來看,不管計生政策的走向如何,之前的獨生子女家庭模式必然還會存在下去,面對這種現象,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不僅要實行「老人老辦法」,更應該構建相關的制度保障,消除獨生子女家庭的後顧之憂。尤其是,要針對獨生子女的社會風險,找到計生政策變化中的利益公約數,平衡不同群體之間的權益訴求,避免獨生子女榮譽只是反映在物質獎勵層面。
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而獨生子女政策是特殊環境下的產物,對於那些曾經響應「只生一個」的家庭,他們有理由得到國家層面的保障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