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地戶口在北京的長住老年人能辦理老年公交卡嗎
可以,但要辦理北京居住證並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外埠老年人。
根據《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第四條:辦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的條件為具有本市戶籍的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辦理《居住證》的60周歲及以上的外埠老年人。
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用戶可享受北京市老年人優待政策規定的優待服務。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持卡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游覽市、區級政府投資為主建設並運營管理的公園和景區(大型活動期間除外),此功能僅限本人使用。
符合辦卡條件的京籍老年人(包括京籍離退休軍人),持戶口簿、身份證原件,以及近期一寸標准白底彩色照片一張進行申請。符合辦卡條件的常住外埠老年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和《居住證》的原件,以及近期一寸標准白底彩色照片一張進行申請。
(1)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持卡老年人乘坐地面公交車時,上、下車須按規定分別刷卡。若持卡老年人拒絕刷卡乘車,乘務人員有權拒絕其享受乘車優待功能。
持卡老年人游覽公園、景區時,在裝有刷卡設備的公園須刷卡入園,若持卡老年人拒絕刷卡入園,相關工作人員有權拒絕其享受游覽優待功能;在沒有刷卡設備的公園、景區,按照各公園、景區管理要求入園。
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的優待功能有效期為一年,有效時間自發行日期起計算,卡片到期後需辦理延期方可繼續使用。持卡人可在一年有效期到期的前月、當月、次月內,持本人身份證件原件、北京通—養老助殘卡至制卡銀行網點辦理延期。
Ⅱ 外地老年人:什麼條件 可以在北京辦公交優惠卡
本市居住滿6個月的外埠老人。
2008年12月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關於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辦法》,推出11項針對老年人的優待措施。新優待措施包括:65周歲及以上的京籍老年人可免費乘坐北京市內地面公交,免費游覽市、區縣公園、風景區、博物館等。
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2013年7月1日起,在本市居住滿6個月的外埠老人可持《暫住證》到居住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證)》,享受與北京市65歲以上老年人同等待遇。
(2)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北京公交優惠卡的相關要求規定:
1、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生活困難補助的老年人免收家庭病床查床費。
2、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社會法律服務機構,應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減免費法律咨詢和有關服務。對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要優先受理。
3、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站要設置無障礙等候專區,方便老年人乘車。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Ⅲ 外地老人來北京怎樣辦理老年公交卡
根據《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京民老齡發〔2018〕418號)的規定,2019年1月1日起,60周歲及以上的京籍老年人和持我市有效居住證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可以到就近農商銀行申請辦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持卡可享受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免費游覽政府辦公園景區等優待政策。
Ⅳ 北京公交外地老年人70歲老年人優惠政策嗎有沒有
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70歲以上老人乘坐公交就應該免費,北京是全國人民的財政和人力物力建立起來的,沒有全國人民哪裡來的北京繁榮
Ⅳ 外地遷北京戶口後老年人能享受北京什麼養老待遇
2008年12月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關於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辦法》,推出項針對老年人的優待措施。
2015年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全面啟用,老年人開始持卡享受本市各類社會福利、社會優待與社會服務政策。
作為本市老年人享受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及社會服務的身份憑證。
《關於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辦法》中現行11項老年人優待政策
(一)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站要設置無障礙等候專區,方便老年人乘車。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二)市、區(縣)級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門票費(大型活動期間除外)。60至64周歲老年人優惠購買市屬公園通用年票,每張50元。提倡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老年人給予適當優惠。
(三)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博物館(院)、美術科技和紀念場館、烈士紀念建築物、名人故居、公共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
(四)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公共體育場館為老年人健身活動提供優惠服務。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體設施為老年文體團隊活動優先提供場地。
(五)各級文化館(站、宮、活動中心、室)對老年人免費開放。市、區(縣)、街道(鄉鎮)所屬文化中心(站)每月定期為駐區老年人免費放映一場電影。
(六)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站、室)對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市老年心理咨詢熱線(96156)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
(七)建立高齡津貼制度,對90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月發給100元的高齡津貼,對百歲及以上老年人每月發給200元的高齡津貼。
(八)建立居家養老福利服務制度,為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
(九)大、中型醫療機構對老年人就醫提供「六優先」(掛號、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葯)服務。
(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實行「三優先」(就診、出診、建立家庭病床)服務,實行社區衛生服務首診制。每年為無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免費提供一次體檢。
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生活困難補助的老年人免收家庭病床查床費。
(十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社會法律服務機構,應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減免費法律咨詢和有關服務。對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要優先受理。
(5)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老年優待卡的具體使用方法
優待卡可以看作證件,是老年人享受優待內容的重要憑證。享受優待時,老年人應向相關部門主動出示該卡,由工作人員目測驗卡。優待卡不能刷卡,以後公交部門還將製作老年人專用的一卡通,持該一卡通刷卡免費乘車。
老年優待卡丟了、壞了怎麼辦
按規定,優待卡是不能有塗改、損壞的。如果卡片遺失或污損,可以由老人本人到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居(村)委會提出申請,逐級審批並補辦。
年滿60周歲的老人申請辦理老年優待卡,還需要辦理老年證嗎?
申請辦理優待卡的老年人可以不用再辦老年證,因為優待卡是老年證的替代。目前正在辦理65周歲以上的紅色老年人優待卡,60-64周歲的藍色優待卡待通知再辦理。現在可以繼續使用已經辦理過的老年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北京未來60歲以上老年人可領優待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
Ⅵ 外地老人怎麼辦北京老年人優待卡
外埠老人即日復起就可辦理《優待制卡(證)》。「辦理條件為,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居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外埠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該負責人介紹,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自願到經常居住地的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申請,60至64周歲老年人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證》,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
值得注意的是,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須提前兩個月憑本人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居(村)委會提出個人申請,同時提交辦理材料。因此,全市各區縣老齡辦將在本月底開始集中受理2013年2月底前辦理《暫住證》的符合條件的常住外埠老年人辦卡(證)申請;2013年3月及以後辦理《暫住證》的符合條件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可按照北京市戶籍老年人常規辦理優待卡(證)的時間一同辦理。
以上僅供參考,具體去居住地居委會咨詢和辦理(可能需要辦暫住證一定時間·所以提前去咨詢和辦理)。今年開始都辦IC老年卡了··都電子化了
Ⅶ 北京65歲老年證優惠政策有哪些
1、凡是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無論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鄉鎮衛生院享受到每年一次的免費的健康管理服務,未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老年人體檢同時建立健康檔案。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具體涉及建立健康檔案、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免費健康體檢(包括一般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開展健康指導(向老年人告知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相應的健康指導)四大類內容。
2、65歲至79周歲零10個月的京籍老年人和65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可提出申請北京通-養老助殘卡。除刷卡免費乘公交、逛公園、參觀博物館等「外,所有持卡老人還能通過該卡實現打折消費或「上門服務」的便利。
目前全市已發展養老卡服務單位1.6萬余家,其中已安裝POS機8850家,只要是懸掛著統一的「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服務單位」標識牌的商家都可使用,包括物美、超市發、京客隆、翠微、國泰百貨等多家大型超市和社區便利店。
有近70家服務商、1200多個服務網點對持卡老人有打折優惠,下一步,全市420餘家養老照料中心和養老機構也將納入養老卡服務單位。
(7)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建立在健康檔案基礎上的連續、綜合、可追蹤的個人及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除了接受常規體檢服務以外,醫務人員將結合體檢結果以及老年人生活方式對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指導,對高血壓、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健康體檢內容:
一是一般體格檢查,包括測量體溫、脈搏、血壓、身高、體重以及皮膚、淺表淋巴結與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檢查,並對視力、聽力和運動等進行粗測判斷。
二是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血清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心電圖以及腹部B超(肝膽胰脾)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65歲以上老人換領「北京通」 外埠老人也可領取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北京市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Ⅷ 外地人在北京能辦老年證嗎
持我市有效居住證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在北京能辦老年證。
根據《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第四條辦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的條件為60周歲及以上的京籍老年人和持我市有效居住證的常住外埠老年人。
第十二條符合辦卡條件的老年人首次申請免費。
第十三條符合辦卡條件的老年人在60周歲生日前6個月內到制卡銀行網點申請辦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
第十五條符合辦卡條件的老年人,若委託他人申請辦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除按上述要求提供有關證件材料外,代辦人還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
第十六條北京市民政局須對制卡銀行採集上報的申請信息進行數據審核,並將審核結果返回制卡銀行,由制卡銀行告知申請用戶審核結果,審核通過的進入制發卡流程。
(8)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根據《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第十四條符合辦卡條件的老年人應提供以下材料進行申請:
1、京籍老年人(包括駐京部隊離退休軍人)提供戶口簿及居民身份證原件。
2、外省市老年人提供居民身份證及《居住證》原件。
3、常住外埠離退休軍人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及在京居住6個月以上證明原件。
4、港澳台、歸國華僑老年人提供:
①護照、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②《居住證》或居住6個月以上的《臨時住宿登記表》的原件。
5、外國公民提供:
①護照原件;
②《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原件;
③《居住證》或居住6個月以上的《臨時住宿登記表》的原件。
符合辦卡條件的老年人在申請時,如人口數據系統中缺少照片,申請人需自行補充近期一寸標准白底彩色電子照片一張。
第十八條制發卡工作在資質審核通過後40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十九條制卡成功後,老年人或代領人持有效身份證件(代領人還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到制卡銀行領取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或選擇制卡銀行寄送服務。
Ⅸ 北京景點外地老年人可以免票嗎
外地老年人不能免票,需要在京居住半年以上,在辦個優待證才能優惠。
居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外埠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到經常居住地的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申請,60至64周歲老年人可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證》,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
Ⅹ 北京市老年人優待證有什麼用處
用處如下:
1、北京市老年人優待證承載了政府關於老年人所有政策,可免費刷卡乘車、逛公園,養老助殘、高齡補貼等也將入卡,同時老年人甚至家人持卡購物消費,均可享受社會、企業給予的價格折扣和優惠。
2、卡內的消費數據也將成為未來政府擴大老年人服務的范圍和精準度的依據,例如老年乘車去公園集中的時間段可以增配車輛等。此外,老人過世後被冒領養老補貼的狀況不會再發生。因為卡片的後台和殯葬數據聯網,老人過世後,辦理火化時,卡內所有待遇自然終止,核查後將予以撤銷。
3、增加老年人社會福利和優待功能,打造老年人專屬「金卡」,力爭十三五期間實現「今天退休,明天領卡」,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推進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整合服務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多元參與的工作體系。
(10)常住北京外埠老年人可享九大優待擴展閱讀:
優待卡優惠內容
1、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站要設置無障礙等候專區,方便老年人乘車。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2、市、區(縣)級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門票費(大型活動期間除外)。60至64周歲老年人優惠購買市屬公園通用年票,每張50元。提倡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老年人給予適當優惠。
3、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博物館(院)、美術科技和紀念場館、烈士紀念建築物、名人故居、公共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
4、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公共體育場館為老年人健身活動提供優惠服務。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體設施為老年文體團隊活動優先提供場地。
5、各級文化館(站、宮、活動中心、室)對老年人免費開放。市、區(縣)、街道(鄉鎮)所屬文化中心(站)每月定期為駐區老年人免費放映一場電影。
6、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站、室)對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市老年心理咨詢熱線(96156)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
7、建立高齡津貼制度,對90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月發給100元的高齡津貼,對百歲及以上老年人每月發給200元的高齡津貼。
8、建立居家養老福利服務制度,為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
9、大、中型醫療機構對老年人就醫提供「六優先」(掛號、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葯)服務。
1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實行「三優先」(就診、出診、建立家庭病床)服務,實行社區衛生服務首診制。每年為無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免費提供一次體檢。
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生活困難補助的老年人免收家庭病床查床費。
11、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社會法律服務機構,應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減免費法律咨詢和有關服務。對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要優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