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總說自己在家害怕,會胡思亂想,而且晚上會睡不著覺,這會導致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
病情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精神異常
指導意見:
建議患者及時到精神科進一步系統檢查一下,平時家長盡量多陪陪老人,及時給以安慰
② 老年人出現幻覺是怎麼回事
幻聽是一種歪曲或奇特的聽覺,並沒有相應的外部聲刺激作用於聽覺器官。病人有時會聽到有人在喊救命,但這種聲音在現實的外部聲場中並未存在。
引起幻聽的原因有心理因素,如過度精神緊張;身體某部疾病,如聽覺中樞障礙或精神病;葯物作用,如吸食或注射過量麻醉劑,吸食大麻及錯食致幻物質,葯物過敏等。
幻聽的生理機制亦未完全明了。現代臨床研究認為,幻聽是大腦聽覺中樞對信號錯誤加工的結果。我們面對的並非無聲的世界,正常人的聽覺將內外部的聲音信號正確地向聽覺中樞傳輸,幻聽者由於聽覺中樞出現障礙,將聲音信號歪曲或誇張,甚至按主觀意圖加以改造,因此是種聽覺變態。我認為,大腦錯誤從記憶中提取聲音信息,並放大也會導致幻聽。
幻聽與耳鳴的區別在於:耳鳴的聲感覺是頻率和強度基本平穩,患者難以治癒。幻聽則聲感覺無規律,一般情況下,患病原因接觸則幻聽消失,聽覺恢復正常。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聽特點
幻聽是出現於聽覺器官的虛幻的知覺,是精神病人常見症狀之—.尤其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經過大量的臨床資料觀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聽有以下特點;
(1)多出現於疾病早期,也可在疾病的症狀發展期出現。緩慢發病的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現少量的、較單調的幻聽,隨病程和病情發展、幻聽量逐漸增多、幻聽內容逐漸豐富。開始時,病人可能對憑空而來的聲音半信半疑,但隨著幻聽量的增多和內容的豐富,形象的逼真,他對幻聽喪失了自我認識能力(精神病學中叫做喪失了自知力)而堅信不移。至於急性發病的精神分裂症,可突然出現大量的、內容豐富的幻聽,病人受幻聽支配而會出現種種異常思維、情感和行為。
(2)精神分裂症的幻聽多為真性幻聽,也可有假性幻聽。如病人可以清楚地告訴你。聲音是通過他的耳朵聽來的,聲音是在外界,離他一定的距離出現的。有假性幻聽的病人則會具體地說出聲音不是來自外界,而是存在於他的腦子里或肚子。
(3)幻聽的內容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言語性的幻聽,病人憑空聽到聲音。由於是真性幻聽,病人可以說出是幾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聲音,說話的聲音是自己熟悉的人還是素不相識的人的聲音。內容多種多樣,有命令性幻聽、評議性幻聽、議論性幻聽等。其內容常常是對病人不利的,如漫罵貶議、或是說病人犯了大錯誤。而且還會命令病人去自殺或去投案自首等。
(4)精神分裂症的幻聽,多與其它症狀,尤其是妄想同時存在。如病人聽到聲音告訴他,有人要對他進行迫害,於是,病人就可能在幻聽的基礎上產生被害妄想;也有的病人先有被害妄想,在被害妄想的基礎上產生幻聽;也有的病人在疾病的某—階段中,只有單一的幻聽症狀存在。
(5)精神分裂症的幻聽特點,可國疾病類型不同而有區別,如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聽,常常是逐漸產生和發展,常與妄想同時存在。而且幻聽數量有從少到多的特點,內容有從簡到豐富的發生發展過程。疾病嚴重的階段,患者對幻聽的內容堅信不移,以致幻聽支配著病人的情感、意志和行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對自己的幻聽內容不肯暴露。也有的偏執型病人聳耳似乎傾聽著什麼,還有時自言自語,好像是在對話,表情氣憤,激動等,我們應該善於觀察到這些行為表現。但當問其聽到什麼時。患者只回答:「沒什麼」有時,病人受幻聽支配殺了人,也不會直接告訴你。醫生對這種偏執型病人檢查時,常常需要以同情的心情、關切的口吻「您整天又吵又嚷的多麼累呀!們是不是能夠幫您做點什麼?」這樣病人才有可能與你合作,開始暴露出他的幻聽內容。偏執型病人的幻聽往往在病程中持續存在,只有經過治療,幻聽才會逐漸減少以至消失。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也可出現幻聽,但其特點是常常突然出現,內容零亂而不固定,病人對幻聽肯於暴露,往往是不等你問,就哭哭啼啼地向你述說:「我要當皇帝了,是聲音告訴我的…」病人可受幻聽支配,突然沖動,傷人,毀物。單純型和緊張型病人也可出現幻聽,但多為單調的、一過性的症狀。
(6)精神分裂症的幻聽,往往是隨疾病發展而發展,不經治療很少能自動消失。經過治療後,幻聽又隨病情好轉而逐漸減少,患者對幻聽的態度逐漸淡漠,最後幻聽消失。幻聽的重新出現,往往預示著病情的波動與復犯。
(7)精神分裂症早期未得到徹底治療,即發展為慢性期;或因疾病的反復復犯,最後導致慢性狀態;也有的精神分裂症開始發病,就沒有急性發作和症狀特別嚴重的階段,而呈緩慢發病、緩慢發展,整個疾病過程中都具有慢性的特點。這類慢性病人如果有幻聽症狀,幻聽的特點是片斷、單調、刻板、固定,如 「你是壞蛋」』「你是壞蛋』』等。這時病人對幻聽的態度已極為淡漠,對聲音也習以為常。因此,病人可在幻聽存在情況下上班工作,在住院期間參加工療、娛樂治療。我們稱這種現象為病人已和幻聽「和平共處」。這時的幻聽往往極為頑固,各種治療都難以消除。有的病人可終生留有這種殘留幻聽。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幻聽,有其獨有的特點,我們可根據幻聽的特點來作為診斷或排除精神分裂症的依據。還可根據幻聽的發生發展規律和在不同疾病階段所特有的表現來判斷疾病處於早期、發展期或慢性期的哪個階段。還可用幻聽的特點來作為劃分疾病分型的參考。
③ 中老年撒癔症怎麼解決
癔症(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由明顯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導致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感覺或運動障礙、意識狀態改變,症狀無器質性基礎的一種神經症。
??本症多於青壯年期發病,起病突然,可有多次發作,尤多見於女性。國外報道一般人口中患病率為5‰,戰時發病率占戰時神經症的50%,直接與戰傷有關的約為40%~60%。國內流行學調查資料中,各地報道的差異很大,約占神經精神科門、急診總數5%~10%。近年來,癔症發病率有減少趨勢。
癔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個性特徵有關,可概括為:在某種性格基礎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發病,亦可在軀體疾病基礎上發病。
癔症的疹斷必須具有排除性與支持性兩種依據。因此,診斷本症必須詳詢病史、症狀演變進程,與疾病發生發展有關因素;認真分析症狀的起因,性質和特徵;詳細查體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排除其它疾病;尤其是兒童和中老年首次出現發作者,或與某些軀體器質性疾病並存時,更應慎重。不能僅根據病前有精神因素與暗示治療有效而作出診斷,客觀地估計精神因素和暗示性在每例患者的發病、治療與轉歸上實際意義是十分重要的。
??診斷依據:
??一、明顯的精神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強烈情感體驗。
??二、症狀的產生和消失與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聯系。
??三、急性起病,症狀多樣。檢查未發現與軀體症狀相應的陽性體征和器質性病變的證據。精神症狀常有表演和誇張的特點,帶有鮮明的情感色彩。
??四、病前性格特點,即往類似發作史,陽性家族史及年齡與性別均可作參考。
??五、排除腦及軀體器質性疾病,反應性精神病,情感性障礙和精神分裂症。
④ 老年人得了癔症出現自殺行為怎麼辦
精神分裂(即多頭意識):精神分裂患者主要是濫用精神和侮辱、褻瀆天地神明而導致精神的不正常,症狀表現為①在做事情或者想問題的時候,一件事情還未做完腦海中又想起另一件事情甚至多件事情,心中思緒雜亂,擔心、掛礙重重,被自己虛妄的分別心、執著心攪得頭昏腦脹,迷失了自己,頓時忘記事情該怎麼做,也不知該從何下手,整個人格內涵常常顯示出一種呆滯的氣質形象,工作的時候經常是不專注於當下而習慣於妄想到十萬八千里,腦子朦朦朧朧、思緒雜念亂成一鍋粥,並且心力退失得很厲害,辦事效率低,記憶力較差,這些都是身、心、靈、無法集中統一的問題。②:平時容易出現一種強迫性的邪思妄想,可能會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地對神明起惡念,但並非其本意。而這樣的「業力」慣性有一條原因可能在於早年有不敬或侮辱天地神明的過失,因為佛菩薩等聖賢代表的都是「光明解脫」代表著偉大的精神,而我們以惡劣的精神去「挑戰、蔑視」偉大的精神,反應在自己身上就會精神錯亂、失常,人在這個地球上何其的渺小,太陽都按著規律東升西落,各大天體也有其各自的運行軌則,人怎麼能不守規矩以下犯上呢? 另外,導師開示,精神分裂患者想問題丟三落四、隨隨便便想一段丟一段不求結果,不尊重自己的心,總是喜歡沉浸於聯想、妄想、冥想之中,常常以幻想為享受「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個壞習慣:即做事不肯用盡精神、害怕吃苦用力,參加勞動不肯運用全部的精神力量、只肯用到4、5分的精神,因而剩下的精神遊離於身心之外隨意飄盪,(古人雲:人有三魂七魄是有道理的),因為長期不肯用盡精神,故而因精神的退化會導致心靈無法集中,最後思緒紛飛、雜念叢生,因而出現精神問題。一個健康的人做事情應該身體、精神、靈明一齊投入,因為身、心、靈本來就是一體的,強行拆開或者擱置不用能不出問題嗎?對治的方法:在聖賢面前發露懺悔+早晚拜88佛或觀音菩薩49拜+放生、助印相關經典或聖像彌補過錯,當功德力超過業力之時症狀也將瓦解。
多讀地藏經、念佛菩薩的聖號迴向給他。
⑤ 老年人頭部有幻覺的問題,精神醫生和親歷親見的人請回答。
我覺得不是癔症,也不確定是什麼,不過在醫院會診斷神經症。不知道是什麼病,但是可以給你一點建議,安定醫院是精神類疾病的全國泰斗,他們的經驗個方面都是很厲害的,所以我覺得還是信任一點比較好,還有問題就是我雖然不知道你們用的什麼葯,但是這類疾病的葯物短時期內是不能起效的,不會有什麼作用,不知道你們開葯的時候醫生說沒說,治療的療程會比較長,起效也慢,而且不能隨便停葯。要有醫生的指導。
⑥ 老年人出現幻覺怎麼辦
「老年人出現幻覺,主要見於以下幾種情況:一、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也稱為老年性痴呆,幻覺症狀見於老年性痴呆的中晚期,是一種精神行為異常的表現,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被迫害妄想,可給予安理申、美金剛等葯物口服治療。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癔症等,可給予思瑞康等葯物治療。三、焦慮抑鬱狀態,是軀體化障礙的一種表現,患者常伴有失眠多夢、食慾下降、情緒緊張等,可給予帕羅西汀、怡諾思等葯物治療。老年人出現幻覺,建議到醫院神經內科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葯物進行治療。」
⑦ 老年人的癔症症狀有哪些
煩躁不安,絮絮叨叨,以往的不愉快生氣的事情,反復嘮叨,不睡覺少吃飯,同精神病人相似,但是過去了這陣,就跟正常人一樣。
⑧ 求癔症的專家,知道的說下,謝謝了
我不是醫生,在網上搜索了一些發給你看看。
癔症引起的原因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示而發病。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摧殘,則是後來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軀體化障礙的發病與精神因素關系多不明顯。
(2)心理素質: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發何種癔症與患者心理素質有關,一般來說,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發生癔病。所謂癔病性格系指:
1、情感豐富:情感鮮明強烈,但不穩定,容易感情用事。
2、暗示性強:主要是指在一定環境氣氛和情感基礎上容易接受外界影響,以及容易對自身的某種感覺或某種觀念無條件的接受(自我暗示)。
3、自我中心:即處處吸引他人對自己的注目,富於表演性、戲劇性或者說是誇張,目的是為了博得人們對自己的重視與同情。
4、富於幻想:在情感基礎上想像豐富、生動、活潑,甚至難以區別現實與幻想。
(3)遺傳因素: 對於本症遺傳研究結果頗不一致,總的來說,男性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為2.4%,女性患者則為6.4%,高於一般居民的患病率。說明癔症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對雙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遺傳假說。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以及完全依賴丈夫供養的婦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婦女,易患癔症
癔症早期症狀有哪些?
一、病史及症狀
(一)本病多見於女性,有明顯的癔症性格特徵,發病多與心因有關,既往有類似發病史。
(二)臨床表現多樣化。按症狀的性質和形式分為兩型:
(1)分離型:
①以精神症狀為主,有情感暴發,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發病,表現為哭、笑、打滾、喊叫等。情緒轉變迅速,常伴有戲劇樣表情動作。
②意識范圍縮小,朦朧狀態,精神活動局限於引起發病的不愉快體驗上,感知遲鈍,定向不完整,持續時間短,事後大多不能回憶。
③昏睡狀態,患者終日閉目卧床不動,呼之不醒,雙眼緊閉,檢查時可見眼球迴避,瞳孔不縮小。其它可表現為遺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綜合征、童樣痴獃等精神症狀。
(2)轉換型:
主要表現為軀體的功能障礙,可發現運動、感覺、反射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但詳細檢查卻未發現相應器質基礎,也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常見表現有痙攣發作、肢體震顫、癱瘓、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覺過敏、感覺減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礙,如癔症性耳聾、失明和癔病性嘔吐、呃逆,過度換氣等植物神經機能障礙。
二、體檢發現:
無陽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既便有感覺、運動障礙體征,但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
三、輔助檢查:
無相應器質性損害的陽性發現。
癔症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癔症預防保健
首先,要正確對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經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並無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症的溫床。
第三,要加強對患者意志品質的訓練,注意培養她們開闊的心胸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
第四,要設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創傷,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開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對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採用暗示療法,「假葯」妙用,當癔症患者突然出現種種喪失功能的症狀時,可請有權威的醫生開點安慰劑,卻告訴患者是可以葯到病除的靈丹妙葯,以達到使症狀減輕和消失的結果。
第六,當癔症患者發病時,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讓患者鎮靜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
癔症應該如何護理?
癔症病人的護理
一、癔症病人的評估
1、病人症狀的評估:了解癔症發作的症狀特點,臨床表現。評估患病個體在癔症發作時的症狀特點、類型、症狀的頻度、症狀的嚴重程度。
2、病人人格特點的評估:許多學者認為,在一定的精神因素影響下,有癔症性格特徵的人較無癔症性格特徵的人較容易發生癔症。因此,要了解什麼樣的人格特徵是「癔症性格」,有哪些表現。按「護理程序」的方法、步驟、評估住院期間的病人的性格特點。了解其人際關系的情況、處事作風、情緒反應類型、對刺激的應對方式及適應能力、易受暗示的程度、情感反應的特點等。
3、病人心理社會因素的評估:心理社會因素往往是癔症發作的誘發因素。不容忽視。因此,對病人在發病前的不良刺激和刺激程度與疾病發生的相互關系做認真的評估。分析刺激是來自生活事件,還是來自病人自身的內心沖突,或是源於人格方面的易感素質等。
二、癔症病人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一)癔症的護理要點:遇到癔症發作時,保持鎮定的情緒,維護好病人及周圍環境的安靜是首要的。心理護理是主要的護理措施之一。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要掌握和能很好地應用各種有關的暗示方法和技巧協助醫生,幫助病人。採用支持心理治療方法,調動病人的積極性,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堅定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是重要的護理內容。目的在於幫助病人獲得較完善的人格,增強精神免疫力,贏得良好的周圍支持系統的幫助。對急症發作時的軀體護理不容掉以輕心。要防止各種並發症的發生。做好各種症狀的對症護理。
(二)癔症病人的護理措施:
1、有暴力行為的危險(對自己和他人)與發作時意識活動范圍狹窄有關。癔症發作時,如突然的情感暴發,病人可表現為哭鬧、撕扯衣物、頭發、抓、咬別人等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如在癔病的朦朧狀態時,意識活動范圍狹窄。所以,加強防範措施是必要的。護理措施:(1)應明確:雖然癔症的情感暴發具有戲劇性和發泄性的特點,但在護理上和病人接觸時避免用過激的言詞刺激病人,或過分地關注病人。病人可能會做出更加誇張的行為,造成自傷或傷人的後果,所以,要講究語言的使用。要使語言既要有威攝力讓病人聽從,明白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又不對病人心理構成惡性刺激。(2)病人發作時,盡可能地維持好病人周圍的環境,使之安靜,避免嘈雜,減少過多人的圍觀,以減輕病人發作的程度,也有利於治療護理的順利進行。(3)對住院病人,要嚴格控制探視。尤其是要限制可能會對病人構成不良刺激的有關人員的探視,以利於病情的盡快康復。(4)對極度興奮、躁動、強烈的情緒反應的病人要嚴密監護。請示醫生應用適量的鎮靜葯。癔症吃什麼好?
一、癔症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 小麥紅棗桂圓粥
製法:把小麥淘凈,加熱水浸發,倒入鍋里,煮熟,取汁水,加入糯米、去核的紅棗和切碎的桂圓肉,用旺火燒沸,用小火煮成粥,加白糖。
葯用:每天早、晚分食。
說明:清熱除煩、利尿止渴;對癔症、失眠症療效顯著。
2 代赭石黨參湯
代赭石(先煎)40克,黨參、生地黃各15克,旋覆花(包)、遠志、柏子仁、延胡索、炙甘草各10克,酸棗仁20克,大棗30克,生薑3片。
配料:小麥100克,糯米100克,紅棗10枚,桂圓肉20克,白糖適量。
做法和療程:水煎,分早、中、晚口服,每天1劑,5劑為1療程。
3 甘百梔地湯
處方組成: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肥大棗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黃15克、首烏藤18克、雞子黃2個(分沖)、梔子6克、淡豆豉12克、蓮子芯3克、鬱金12克、菖蒲9克,
做法與療效:水煎服。本方治療癔症性下肢癱瘓,不應見癱治癱,而應以治癔症為主。故應清心解郁,滋涵肝腎。方用梔子、蓮子芯清心肝之火;甘草、麥冬、大棗、百合、地黃滋肝腎之陰液,配合妥切,療效甚佳。
雜糧類:
1、小米粥。取小米適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之。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據研究,小米中色氨酸和澱粉的含量都很高,食後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色氨酸的數量,所以能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
2、蓮子粥。取蓮子30克,加食鹽少許,水煎服。蓮子有益心、腎,助睡眠之效,對由疑病引起的緊張不安導致睡眠不實,或由心火太盛引起的煩躁失眠者,每晚睡前服一劑,便可安然入睡。
滋養類:
1、龍眼肉粥。取龍眼肉30克、大棗5枚、粳米60克共煮,隨意食用。龍眼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糖類營養素,不僅可以滋補強身,還有鎮靜、健胃作用,疑病症患者晚睡前煮粥服,其催眠的效果良好,老人尤為見效。
2、大棗粥。取大棗10~15枚、粳米60克煮粥。可晚餐趁溫熱服食。大棗味甘性平,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經常食用,催眠效果良好,老年人尤宜。
3、牛奶粥。先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1杯再煮為粥。研究證明,大腦神經細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腦的思維活動,從而使大腦進入酣睡狀態。人失眠的時候,就是由於腦細胞分泌血清素減少,而色氨酸卻是人體製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間食用牛奶粥,會產生催眠作用。
二、癔症吃哪些對身體好?
1、涼拌苦瓜可去除疑病症焦躁情緒。苦瓜有解除火氣、去除焦躁情緒的作用。
2、性格多疑的人多吃鈣磷類食物。性格多疑的人很容易患上疑病症,由多疑引發的疑病症患者應該多吃些鈣、磷類。如牛奶、白瓜子、大豆、橙子、海帶、蝦等食物。
3、 敏感的人應補充維生素B。敏感性格的原因是在於缺少維生素B,所以整天人心惶惶,加強攝取維生素B、蜂蜜、粗糧會有利於改善情緒。
4、謹慎的人可食用辣椒。辣椒是克服謹慎情緒的好夥伴,它可以消除人的過於謹慎、緊張。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缺乏的維生素,改善謹慎緊張情緒。
三、癔症不要吃哪些食物?
1、注意控制鹽糖的攝入量。
2、忌煙酒。
2、有受傷的危險與漫遊時意識障礙有關。癔症發作時,有的病人可表現出漫遊症:突然出走,期間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這時若缺少必要的專人看護或有不安全的環境因素,病人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護理措施:(1)癔症多以門診治療為主。所以,讓病人及時到門診治療及院外護理很重要。(2)無論在院外,還是對住院的病人,最好能做到有專人看護。不讓病人獨居一室。晚上房門要上鎖。住院病人要限定其活動范圍。(3)不在病人居住的房間內放置危險物品。以減少不安全隱患。(4)為病人佩戴可以表明身分的證件。以防走失後意外發生。
3、有廢用綜合征的危險與癔症性癱瘓有關。有的癔症病人可以出現功能性癔症性癱瘓症狀。這種症狀雖無任何神經系統的陽性體征,但若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或伴有軀體誘因時,仍可嚴重地影響病人的正常活動。病人長期卧床、不能下地行走,依賴他人料理日常生活,而導致軀體系統退化的危險狀態。有的可出現軀體並發症。如褥瘡,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力量和耐力也明顯下降。護理措施:(1)病人出現「癔癱」時,要為病人講清這種病症的性質。減輕病人的恐懼、焦慮情緒。告訴病人只要配合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以堅定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贏得病人的合作。(2)掌握運用葯物、催眠、結合良性語言暗示的方法和技巧協助醫生。幫助病人定期訓練肢體的功能活動。鼓勵病人下床走動,防止肌肉萎縮。(3)每日做皮膚受壓部位的按摩護理,防止褥瘡的發生。(4)為病人提供高纖維素類的食物。每日做腹部按摩。給病人多飲水,防止便秘。若已發生便秘,要及時交班、觀察、遵醫囑使用緩瀉劑或灌腸,以防腸梗阻。每晚為病人沖洗會陰,防止尿路感染。保證房間的濕度,定時通風、消毒、協助病人隨季節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防感冒。
4、知識缺乏;病人的知識缺乏,主要表現在心理衛生知識的不足。缺乏心理保健常識。遇到外界不良刺激時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並且不會使用良好有效的心理預防機製做自我保護,性格不健全。病人親人的知識缺乏。表現對本病知識不了解,不能為病人提供有效的幫助。反之,經常會由於無意的行為和語言的不恰當而起到不良的暗示作用,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護理措施:以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要幫助病人充分認識自己,挖掘出自身性格上的弱點及與疾病的關系。教會病人一些科學的、適用的方法完善性格,處理緊張的人際關系;調整不良的情緒,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指導病人用理智而不是用情感處理一些麻煩的問題。此外,要有針對性的幫助病人家人了解有關意症的常識,使病人能從中獲得更有效的幫助。也是我們護理措施的內容。
(三)癔症病人護理的預期目標
癔症發作期間,病人在監護下無傷人及自傷行為發生。出現癔症性癱瘓時,病人在護理下不出現肌肉萎縮及便秘、褥瘡等並發症。在接受了健康教育指導後。病人能客觀評價有身性格缺陷。或有完善人格的願望和行為的改變。病人家人可以清楚地復述本病的特點、症狀、護理要點等。病人在監護下不出現「漫遊症」。
⑨ 老年精神病的症狀表現都有哪些 康寧醫院治療老年精神病怎麼樣
治療精神病效果好的醫院
錦州市康寧醫院始建於1957年,是錦州市衛生局所轄三級專科醫療單位。2011年初,我院由「凌水之南,古城之陽」的錦州南山腳下,整體搬遷至城東郊風光秀麗的紫荊山麓。
目前,醫院總床位645張,佔地總面積約7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其中總院開放床位500張,佔地面積約68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7000餘平方米;錦州老年心理醫院建築面積約3400餘平方米,開放床位120張;錦州心理醫院建築面積約900平方米,開放床位25張。
我院現有員工39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45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等專家31人,主治醫師、主管護師85人,其他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9人。
我院現有行政職能科室14個,臨床及輔助科室16個。另外,我院在市區分別設有錦州心理醫院和錦州老年心理醫院兩處醫療分支機構,錦州市精神病防治辦公室、錦州市精神醫學司法鑒定所、遼寧醫學院精神醫學教研室均設在本院。同時,我院還是遼西首家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遼寧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是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科研合作單位之一,並與國內相關院校及醫療機構有著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協作。
近些年來,我院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先後引進和更新了視頻三維腦電工作站、遠程心理CT系統、美國產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儀(MECT)、酶標儀、腦功能生物反饋治療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尿液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血液黏度儀、B型超聲診斷機、CR診斷機、數字式心電圖機、腦功能保健儀、德國進口西門子原裝雙排全身螺旋CT等儀器設備,為治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各種難治精神疾病及兒童心理障礙,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
我院收治范圍主要包括:各種患有焦慮症、抑鬱症、頑固性失眠症、躁狂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反應性精神障礙、老年期精神障礙、酒精中毒、葯物依賴及兒童精神障礙、孤獨症、多動症、抽動症等精神與心理疾病的患者。同時,還針對兒童孤獨症,開展獨具特色的一對一治療項目。
什麼狀態叫反應性精神病
反應性精神病是由於劇烈或持續的精神緊張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臨床表現的主要內容與精神創傷密切相關,並伴有相應的情感體驗,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環境改變,並經適當的治療,精神狀態即可恢復正常。所以,反應性精神病的預後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復發。
反應性精神病必須與下列心理疾病相鑒別:
1、抑鬱症:反應性抑鬱雖然表現情緒抑鬱,意志消沉等,乍看起來與抑鬱症似乎難以區別,但抑鬱症的情感障礙比較顯著,罪惡妄想較為常見,抑制性運動也較嚴重,並且病人缺乏心因性體驗,對抑鬱情緒的具體起源自己弄不清,改變環境也不能減輕。另外,抑鬱症往往過去有類似發作史,發作年齡較遲,且早醒突出,有晝重夜輕的周期變化及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病程遷延可達數月之久。而反應性抑鬱狀態的抑鬱情緒起源有較具體確切的對象、事件、心因性體驗較強烈,常流淚向別人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病程較短,改變環境症狀可減輕,一般不復發。
2、癔症:反應性精神病和癔症同屬心因性疾病的范疇,而且發病均較急,尤其是當出現意識障礙時,兩者的鑒別較為困難。一般說,癔症的意識障礙呈多樣化,可表現在不同意識水平和內容上,但以意識范圍的縮小較為常見,二者的鑒別點如下:反應性精神病的性格無特殊,精神症狀多與精神因素引起的情感體驗密切相關,暗示治療無效,無軀體症狀,病程多為一過性,少有復發。而癔症病人的病前性格多為自我為中心,富於幻想等,屬藝術型性格。女性多見,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有些誇張或表現性,情感不穩定,並有盡情向外發泄的傾向,暗示性明顯。可有其他癔症性症狀,症狀多為發作性病程中可有間隙清醒期,常反復發作。以往可有多次類似發作史。
3、精神分裂症:反應性偏執狀態,有時表現為豐富的妄想及幻覺時,應與急性發病而又有一定誘因的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相鑒別。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的病人有思維聯想障礙,妄想內容荒謬離奇且有泛化,情感色彩不突出,與行為不協調等特點。病前多為分裂性人格。另外,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緩慢起病的較多,病程遷延,預後較差。而反應性偏執狀態病人的精神症狀特點多與發病當時的處境密切相關,因而容易被理解,情感反應與思維是協調的。多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病程一般較短,預後較好。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健客健康咨詢,健客健康咨詢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專業的疾病咨詢和健康資訊,健客健康咨詢真誠為您服務。健客宗旨:讓每一個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