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糖尿病患者護理要注意些什麼
.護理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步驟,好的護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糖尿病如何護理好。一、防止低血糖:兒童得了1型糖尿病容易出現高血糖也容易出現低血糖。在血糖接近正常范圍時尤其要注意低血糖,要注意在胰島素作用最強時刻(上午9點.下午3點)的加餐問題。如患者發生較輕的低,血糖反應時,應立即服糖水或進主食,可很快緩解。二、輔助兒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監督實施:兒童,尤其是年齡小的兒童自製能力差,飲食無規律,這就給胰島素治療造成困難,所以家長應說服患兒配合治療計劃,逐步養成生活規律,盡可能定時定量進餐。三、正確指導患兒運動:切勿讓患兒運動過量。四、檢測血糖、調整胰島素:要監測糖尿病的變化,長期堅持三餐前和晚上睡前尿糖的監測,對年齡小的患者,應囑其留好尿標本由家長完成尿糖的化驗,然後根據飲食情況、體力活動的量和時間、血尿糖監測情況,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5、配合患兒飲食:兒童1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有很多的限制,如需定時定量進餐,限制甜食和水果的攝入等,故家人非正式進餐時間不要在患兒面前吃飯,不要在患者面前吃糖尿病患者受限制的食品,如糖果、水果、糕點等,更不要在患兒面前談論病人受限的食品如何好吃等等,以免引起患兒哭鬧索取這些食品而破壞治療計劃。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早發現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並選擇正確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以免加重病情導致疾病惡化,後果會非常嚴重。糖尿病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糖尿病並發症。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普通葯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病情,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不要盲目求醫。應該及時的到醫院進行各項檢查,然後對症下葯進行准確的糖尿病治療。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治療疾病。以上介紹了。
② 我的媽媽有二型的糖尿病,怎麼進行日常護理
老年性糖尿病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5日 15:50
1、郭曉蕙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北大醫院副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和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生機制及脂毒性對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發生的作用機制和防治。(左圖)
2、楊建梅 副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參加工作十餘年 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發表糖尿病腎病機制的進展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等多篇學術論文。(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老年性糖尿病方面的問題。
旁白: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身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不聽自己的指揮,75歲的賈淑貞大媽就是因為腳趾頭的燙傷,傷口老是癒合不了,到醫院去治療時才發現已經有了很嚴重的疾病。
賈大媽:醫院就測血糖,不知道是不是機器壞了測不出來。
旁白:實際上測試儀並沒有壞,測不出來是因為賈大媽的血糖值超出了血糖儀的最高限,醫生告訴我們賈大媽患糖尿病其實已經很長時間了,她的傷口之所以不能癒合是因為糖尿病神經病變所致,由於病變部位侵犯到骨髓,賈大媽不得不做了截趾手術。
患者家屬:(我母親)做手術前要做幾項檢查,昨天查出尿糖很高,有糖尿病。
患者: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一些症狀,但是我自己不懂,比如口乾、尿頻、吃東西減量。
旁白:采訪中我們了解到許多老年人都是在體檢或者是在治療別的疾病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這一比例佔到了患病人數的70%以上。
郭曉蕙: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歲月的累及是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老化的問題,隨著歲月的延長,人的組織器官特別是和糖代謝有關的器官都會受到歲月的侵蝕,逐步老化。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出現胰島素分泌不好、胰島素作用不好等這些問題。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遺傳背景,有了遺傳因素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代謝的異常現象就會逐漸表現出來。糖尿病和許多代謝異常都是互相關聯的,這些代謝異常比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都是逐漸累及的,這些異常多的人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就多。中國現在已經逐步在進入老齡階段了,尤其在城市中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因此我們看到的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就比較多。
主持人:為什麼很多患者都遲遲不能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了呢?
楊建梅:這也和糖尿病本身的特點有關系,一般的輕度血糖高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血糖高到一定程度了,才會表現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吃、體重消瘦,當出現這些症狀時血糖往往以經很高了。老年人由於老化的問題,口渴中樞也變得不敏感了,一般年輕人血糖高了就會表現為口渴,而老年人的口渴就不是很明顯。對於多尿的現象,老年人往往也就會解釋為腎不好。由此看來這些症狀首先都是非特異的,容易被忽視,有的老年人並發症也比較多,更加不會特別重視這些非特異性症狀。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王魁師傅退休前是工廠里的勞動模範,退休後又成了家裡的一把手,為了照顧好患糖尿病的老伴,王師傅不僅承擔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還學會了給老伴打針,幫著做血糖監測。王師傅堅信生命在於運動,每天一清早王師傅就要到外面活動兩小時,下午還打一小時乒乓球,除此以外王師傅還有別的老人不敢做的一項運動——「拿大頂」。前不久王師傅感覺到不舒服,在老伴的堅持下他測了一下血糖。
王魁老伴:早晨一測空腹血糖是18.5毫摩爾/升,餐後30多,晚上36。
旁白:在北大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門診,郭曉蕙教授告訴王師傅他得這個病已經很長時間了。
郭曉蕙:就是您自己的胰島使勁工作,經過一年使勁工作,現在不工作了,因此血糖才這么高。
旁白:根據王魁師傅目前的情況,醫生建議他盡快住院,把血糖降下來,避免並發症的出現。
王翌:正常人的尿糖應該是小於50毫克/分升,您是大於1000毫克/分升。正常人酮體應該小於5毫克/分升,您的酮體是微量。
王魁:檢查前我還和老伴說,我說我要是得糖尿病,那人人都會得糖尿病。
郭曉蕙:我們一起來看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糖代謝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激素就是胰島素,胰島素是在全身中惟一一個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其他的激素全部都是跟它相對抗的,都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胰島素是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主要降血糖的肽類激素。胰島素會到細胞去找特異的和胰島素結合的東西,這個東西我們稱之為胰島素受體,胰島素一旦找到了受體,和受體結合以後糖就進入細胞了,如果無法結合,糖在細胞外,那麼血糖就高了。前面講到的王魁老人運動雖然很好,但是可以看到他還是比較胖,腹部比較大,他本身肯定有胰島素抵抗的存在,糖無法進入細胞。
主持人:如果胰島素夠多、夠好,但是細胞不太配合,這種情況屬於哪一型的糖尿病呢?
楊建梅:這也就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原因,也叫做胰島素抵抗,就是說體內有好的胰島素,但是胰島素作用的組織對它產生抵抗了,這樣胰島素就不能發揮作用了。一般主要是肥胖的人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另外一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比較少見,多見於少兒和年輕人。
主持人:老年人的糖尿病特點是一種胰島素抵抗,那麼控制上有哪些基本原則?
楊建梅:控制老年糖尿病也要遵循我們常說的「五駕馬車」,包括飲食、運動、葯物、監測、糖尿病教育等。我在臨床上感覺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自律性特別強,非常聽從大夫的醫囑,很配合,因此血糖也容易控制好。我們所說的飲食控制主要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控制總熱量,包括我全天吃的食物,這些都有熱量,尤其是肥胖的老年人不能吃太多。另外還要注意平衡飲食,要保持足夠的營養就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均衡攝入。主要是要控制單糖的東西,但是主食還是要吃的,一般一天4-6兩,如果不吃主食,機體就會缺乏能量,帶來一系列並發症,比如消瘦、抵抗力下降等。
主持人:很多人都說吃南瓜降血糖,是這樣嗎?
郭曉蕙:南瓜有上百個品種,其中有個別品種據報道能夠使血糖平穩,實際上南瓜最大的好處是含有很多可溶性纖維,但是很多種的南瓜裡面還是含糖的。
楊建梅:我就有一個病人,以前一直控制血糖控制很好,前一段時間控製得不好了,就是因為聽說南瓜可以降血糖,每天早上吃一碗南瓜,結果一查血糖就升到15了。因此南瓜含糖還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含糖量算入主食中食用。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南瓜可以降血糖。
主持人:來看一位杜師傅的故事:
杜師傅:我常年在野外工作,缺醫少葯,後來自己感到消瘦、口渴,懷疑自己得了糖尿病。聽朋友說二甲雙呱可以降血糖,我就去葯店買了二甲雙呱。可是過一段時間對胃、肝都不太適應,尤其是胃的反應大,小便便疼。
旁白:後來又去當地一家中醫院開了中葯,這些葯不僅沒有治好杜師傅的病,杜師傅的眼睛反而越來越看不清楚了。實際上在一些大城市裡雖然具有一定的醫療條件,仍然有些患者是在憑著感覺吃葯,這些憑著感覺用葯的患者是極容易走進治療的誤區的。
患者:我就是吃一些小廣告宣傳的葯,現在血糖早上空腹11.2毫摩爾/升,吃完也不管事兒。
主持人:葯物治療糖尿病規范的做法是怎樣的?
郭曉蕙:用葯之前首先一定要對病情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沒有最好的葯只有最適合個體的葯,治療應該是因人而異,別人用了以後效果很好的葯不一定對你適用。有胰島功能不好的人就用促胰島素分泌的葯物或者是用胰島素替代。如果是胰島素抵抗比較嚴重,我們就用胰島素增敏劑。
楊建梅: 老年糖尿病用葯注意事項
● 促胰島素分泌劑
黃脲類葯物:優降糖慎用
非黃脲類葯物:那格列萘,瑞格列萘
● 胰島素增敏劑:必須檢測肝腎功能
二甲雙呱
噻唑烷酮類: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 葡萄糖酐酶抑制劑
消瘦和胃腸道疾患者不宜用
● 胰島素
肝腎功能不好或口服葯效果差時盡早用胰島素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在大學里教了一輩子書的魯萍老師晚年因為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不得不住進醫院控制血糖。
醫生:患者下肢的動脈閉塞了,雙足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特別厲害。
旁白:大夫告訴魯萍老師應該及早使用胰島素對血糖進行控制,這樣才能減少並發症的發生,但是魯萍老師一直有所顧忌。因為沒有及時使用胰島素,魯老師不得不在78歲的高齡忍受糖尿病並發症帶來的痛苦。
魯萍老師:我的腿天涼的時候走路感覺就跟踩棉花一樣,另外就是疼,站立時間不能太長。
主持人:什麼樣的人應該用胰島素呢?
郭曉蕙:一般來說胰島素分泌不夠的人應該用,這種人的表現一般比如比較瘦的老年人,在治療過程中已經很好控制飲食了,也增加了活動,用葯也很好,但是體重一直在下降,血糖也控制不好,這種人就說明分泌的胰島素不夠,就應該用胰島素了。還有本身肝腎都有問題的人,前面提到的口服葯都不能用,就應該使用胰島素。再就是有嚴重並發症的人,比如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等,這種人的血糖應該盡早控制到比較好的水平,也需要用胰島素。
③ 什麼是高血糖呢高血糖的飲食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高血糖要怎麼護理呢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纖維食物,促進機體的糖代謝。如玉米、小麥、白菜、韭菜、豆類製品。
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而西紅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多吃含鈣的食物。缺鈣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蝦皮、海帶、排骨、芝麻醬、黃豆、牛奶等。 富含硒的食物。硒有與胰島素相同的調節糖代謝的生理活性。如魚、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們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狀。 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補足這兩種元素,有利於減緩糖尿病並發症的進程,對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的病變、腎病有利。如魚、奶、白菜、豆類以及青菜、芥菜、甘藍、青椒、鮮棗等。
此外,南瓜、苦瓜、洋蔥、黃鱔等對病人多飲、多食、多尿症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調節血糖濃度的功能,適宜多吃。但是這些只是飲食上面在輔助治療而已。起不到真正的治療效果。
要想有效地治療糖尿病、預防其並發症的發生,可以考慮通過茶療來有效地控制。福邁康茶,大家可以去網上了解下吧。多的話就不說了。
④ 血糖高怎麼辦
飲食降血糖
每日攝取的總熱量及營養成分一般要根據自己的體重和體力活動強度來制定,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各類營養物質。並不是單純地減少食量,更重要的是合理改變飲食結構,包括進食的量,食品種類以及進食的時間。
食物推薦:
主食類:
血糖高的人群主食可以適當吃些粗雜糧,粗雜糧中糖分分解較慢,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具有減低血糖作用。
小米適合血糖高的人經常食用;
薏米:健脾利濕,有顯著降低高血糖作用;
黑米:可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
燕麥:可以平緩餐後血糖的上升;
蕎麥:可改善葡萄糖耐量,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幅度;
以及各種紅豆、綠豆、黑豆等豆類,可以提高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蔬菜類:
白菜: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生菜:減緩餐後血糖升高,防治心血管並發症;
捲心菜:調節糖代謝,預防心臟病;
菠菜:含類似胰島素樣物質,使血糖保持穩定;
莧菜:改善糖耐量;
芹菜:防止餐後血糖迅速上升;
苦瓜:植物胰島素;
南瓜:含有胰島β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須的物質等。
水果類:
蘋果:穩定血糖,減少並發症;
櫻桃:促進胰島素的生成;
草莓:輔助降糖;
桃:延緩腸道對糖類的吸收;
獼猴桃:預防糖尿病性血管病變及感染性疾病;
菠蘿:調節胰島素分泌等。
適當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能量,運動時肌肉的主要能量來源是血中的葡萄糖,同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會以肌糖原的形式存在於肌細胞中以後利用,從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運動還能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同時也能很好的預防和延緩並發症的發生。
運動時間以餐後1小時最佳,運動應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狀態。
運動方式推薦:
慢跑:簡單易行,容易被中老年人接受,長期堅持能夠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骨骼肌對葡萄糖的攝取。
快步走:能夠加強糖代謝的調節,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延緩並發症的發生。 太極拳:能夠有效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胰島功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反應性。
游泳: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對高血糖患者是一種綜合性、全身性的治療。
爬山: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減輕或避免並發症,消耗多餘熱量,減輕體重,增加對糖的吸收利用,改善高血糖。
⑤ 我的媽媽得了腦出血,血糖又高,怎麼護理
要不斷的去輸液。不要輸葡萄糖水溶液,輸生理鹽水,加控制血糖的的葯物,加疏通血管的葯物(不能加擴張血管的葯物)。出血點影響在記憶神經,家屬要進行記憶引導訓練,腦出血的後遺症一般是不容易恢復的,幾率很小,因為是損壞性的、不可修復的,不同於腦血栓。
⑥ 高血壓高血糖怎麼辦
高血壓和高血糖同時存在我們的身體中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血壓和血糖都要積極控制起來,因為這兩種病控制不好都會引起其它並發症的,平時要每天測血壓和血糖並且還要按時的吃葯,一定不能間斷。在飲食上也要合理的進行飲食。
合理的飲食能很好的控制血壓和血糖。合理的飲食是指高纖維素,低鹽及低脂飲食,平時的時候要多吃水果、蔬菜和穀物。可以適當的服用降壓葯控制好血糖。最好能去醫院檢查一下有無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
一定要防止糖尿病並發症的出現和加重,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糖尿病並發症。並發症是很難治癒的。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生活護理的工作。在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不要過度的勞累,加強體育的鍛煉。生活中注意飲食上的調節,要以低鹽、低動物脂肪飲食。並且要避免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果是肥胖的患者更要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適當減輕體重,保持好的身材。不吸煙。
高血壓一定要重視,可以導致心,腦,腎等的改變。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同時存在可能是糖尿病性高血壓,一定要重視。在平時多鍛煉身體。飲食上要注意。
⑦ 吃什麼可以降低學血糖血糖高,飲食上面應該怎麼護理呢誰能給我幾個護理的秘訣呢
糖尿病的人可以吃高纖維食物。促進新城代謝。
可以多吃苦瓜。
⑧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麼做護理
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干、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肺、腰、蛋黃、肥肉、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可以用L阿拉伯糖控制血糖,正分子的目前比較純度高的
⑨ 我想知道糖尿病血糖高的話可以 題哪些護理問題
首先就要低糖飲食、適量運動、按時吃葯、或者注射胰島素、控制好血糖
空腹血糖最好小於7.0(正常值是3.9~6.0),
糖尿病不可怕、主要是並發症比較嚴重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⑩ 血糖高導致的皮膚鬆弛怎樣護理
皺紋還是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