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有哪些護理步驟
(1)保持住室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室溫一般就保持在18℃~20℃為宜,當溫度急劇變化時,隨時給病人增減衣服。為使室內保持恆定的濕度,天熱時常灑水,冬季火爐上放置熱水盆,散發蒸氣。掃地前先灑水,避免灰塵飛揚,刺激呼吸道粘膜,加劇咳嗽。
(2)病人應注意休息,休息能保護大腦皮層,並減少肺臟的呼吸次數與病人能量的消耗,對發熱病人,尤為重要。
(3)口腔清潔對患有呼吸器官病的患者頗為重要,既能祛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糜爛,並能預防黴菌感染等合並症。如在潰瘍或口唇泡疹處,可用1%龍膽紫塗布;塗布後一小時,不宜進食或喝水。口唇乾燥可塗液體石臘油。
(4)高熱病人應多飲水,能使口腔清潔,又能補充體內消耗,還能稀釋毒素,有助排泄。
(5)對症護理: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它能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咳嗽劇烈時應取半卧位,注意觀察其性質和音色,有助於疾病的診斷。
㈡ 老年人最需要什麼樣的護理
老年人體質弱,一旦生病,多數情況下都會面臨卧床修養,這時候就需要卧床護理了,這也是老年護理中較為困難的一項。卧床老人困擾著家裡,除了一些注意事項,卧床老人護理用品的准備也是很重要的。老人護理用品有哪些?本文將介紹卧床老人護理用品和老人護理方法。
老年護理用品有哪些
1、防褥瘡氣床墊 什麼都可以不備,但是防褥瘡電動床墊必須配。防褥瘡氣床墊定期對兩個氣囊輪換充氣和放氣,從而使卧床人身體的著床部位不斷變化,既起到了人工按摩的作用,又能促進血液流通、防止肌肉萎縮,而且工作起來連續不斷,不需人工干預。因為卧床老人護理的最大要點就是勤翻身,別得褥瘡,而防褥瘡氣床墊能夠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有效防止褥瘡發生。
2、褥瘡葯 卧床老人因長期卧床不起,軀體重壓與摩擦而引起的的以局限性淺表皮破損,形成褥瘡,且瘡口易久經不愈,購買的褥瘡葯最好是專葯專用。
3、醫用氣圈 主要配合褥瘡消毒液使用,因為褥瘡患者的瘡口要裸露在外,於空氣接觸,利於瘡口乾燥、清潔。
4、接便器 主要用於收納卧床老人大小便。
5、多功能護理床 便於老人日常護理。
6、輪椅 輪椅是肢體傷殘者和行動不便人士的重要代步工具,老人卧床太久不利於身心健康,可以用輪椅經常推老人出去走走。
卧床老人護理 怎樣扶助卧床老人向床頭移動
1、放平靠背架,取下枕頭放於椅上,使老人仰卧,屈起雙膝;
2、護理人一臂伸入老人肩下,一臂托住老人的臀部,在抬起老人的同時,囑老人用雙手握住床頭欄桿,並指導老人用雙足抵住床面挺身上移。放回枕頭,再支起靠背架,使老人卧位舒適。
怎樣扶助卧床老人翻身
1、仰卧老人要向一側翻身時,先使老人兩手放於腹部,兩腿屈膝,護理人一前臂伸入老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將老人迅速抬起,移近床緣,同時轉向對側。
2、抬起老人頭肩部,並轉向對側,在老人的背部放置軟枕,以維持體位,胸前放一軟枕,支持前臂,使老人舒適。
3、將老人上腿彎向前方,下腿微屈,兩膝之間,墊以軟枕,防止兩腿之間相互受壓及摩擦。
卧床老人的口腔護理
1、器具:鑷子一把、棉花球,壓舌板一塊(或用竹筷代替)、漱口葯液(常用生理鹽水,1:5000呋喃西林或3%硼酸溶液)。
2、方法:讓老人側卧,面向護理者,用壓舌板輕輕撐開頰部,以鑷子夾取漱口液棉球,由內向外,沿牙齒的縱向擦凈牙齒內外兩側,咬合面,舌、口腔粘膜,硬齶等處,洗畢,幫助老人漱口,擦乾麵部。若口腔粘膜有潰瘍,可撒錫類散或青黛散.。如有假牙,應幫助老人取下,用冷水刷洗,讓老人漱口後戴上。
怎樣協助老年人排痰
1、適當多飲水;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著涼,預防感冒。
2、經常改變身體位置,定時拍背。特別是早晚病人陣咳前,鼓勵病人做深呼吸,以便將痰咳出。
3、蒸氣吸人:將開水倒人茶杯或裝有菊花、青果、胖大海等中葯的茶缸中,口對杯中吸人熱蒸氣,每次15~30分鍾,每日2-4次,可濕潤咽喉,稀釋痰液,有利排痰。
4、簡易吸痰器:適於痰液壅盛時,用一根較粗的消毒導尿管接在100毫升的注射器上,將導尿管一端插入患者口腔深部,吸出痰液;另置一碗清水,隨時沖洗導尿管,以防止粘痰堵塞。
5、患者突然粘痰堵塞、影響呼吸時,要分秒必爭,立即用手絹或紗布包住食指,伸向病人咽部,掏出痰液;或口對口吸出痰液。
㈢ 老年人呼吸系統疾病有哪些
常見呼吸系統疾病有:
如流行性感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非典回型肺炎答、急性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軍團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肺結核、白喉,百日咳,麻疹、風疹,幼兒急疹、呼吸道合孢病毒、猩紅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等。
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
1、戒煙 2、預防感冒 3、調節飲食 宜食用營養價值高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適量喝茶,茶葉中含有茶鹼,能使交感神經興奮,使支氣管擴張而減輕咳嗽症狀. 4、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暢,增加肺活量. 5、注意鍛煉 6、適度休息 7、環境保護,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以上是對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一些講解,如果患了呼吸系統疾病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另外加強鍛煉,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㈣ 第二章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1.常見症狀的護理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4個都是 呼吸系統的咳嗽、咳痰、咯血、氣急、哮鳴、胸痛等症狀 (一)咳嗽 急性發作的刺激性乾咳常為上呼吸道炎引起,若伴有發熱、聲嘶,常提示急性病毒性咽、喉、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多在寒冷天發作,氣候轉暖時緩解。體位改變時咳痰加劇,常見於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癌初期出現乾咳,當腫瘤增大阻塞氣道,出現高音調的阻塞性咳嗽。陣發性咳嗽可為支氣管哮喘的一種表現,晚間陣發性咳嗽可見於左心衰竭的患者。 (二)咳痰 痰的性質(漿液、粘液、粘液膿性、膿性)、量、氣味,對診斷有一定幫助。慢支咳白色泡沫或粘液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的痰呈黃色膿性,且量多,伴厭氧菌感染時,膿痰有惡臭。肺水腫時,咳粉紅色稀薄泡沫痰。肺阿米巴病呈咖啡色,且出現體溫升高,可能與支氣管引流不暢有關。 (三)咯血 咯血可以從痰中帶血到整口鮮紅血。肺結核、支氣管肺癌以痰血或少量咯血為多見;支氣管擴張的細支氣管動脈形成小動脈瘤(體循環)或肺結核空洞壁動脈瘤破裂可引起反復、大量咯血,24h達300ml以上。此外咯血應與口鼻喉和上消化道出血相鑒別。 (四)呼吸困難 按其發作快慢分為急性、慢性和反復發作性。急性氣急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氣胸、胸腔積液,應注意肺梗塞,左心衰竭患者常出現夜間陣發性端坐呼吸困難。慢性進行性氣急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彌散性肺間質纖維化疾病。支氣管哮喘發作時,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且伴哮鳴音,緩解時可消失,下次發作時又復出現。呼吸困難可分吸氣性、呼氣性和混合性三種。如喉頭水腫、喉氣管炎症、腫瘤或異物引起上氣道狹窄,出現吸氣性喘鳴音;哮喘或喘息性支氣管炎引起下呼吸道廣泛支氣管痙攣,則引起呼氣性哮鳴音。 (五)胸痛 肺和臟層胸膜對痛覺不敏感,肺炎、肺結核、肺梗塞、肺膿腫等病變累及壁層胸膜時,方發生胸痛。胸痛伴高熱,考慮肺炎。肺癌侵及胸壁層胸膜或骨,出現隱痛,持續加劇,乃至刀割樣痛。亦應注意與非呼吸系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鑒別,如心絞痛、縱隔、食管、膈和腹腔疾患所致的胸痛。
㈤ 呼吸系統疾病的護理有哪些要求
(1)保持住室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室溫一般就保持在18℃~20℃為宜
㈥ 呼吸系統疾病有哪些護理問題
保持室內空氣通暢是第一
做好保暖,嚴防呼吸道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暢 多飲水
適量運動 飲食清淡
㈦ 老人呼吸道感染怎麼護理
1.控制環境促發因素 主要是確定、控制並避免接觸各種變應原,職業致敏物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因素。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職業致敏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醋、鄰苯二甲酸鋅、乙二胺、青黴素、蛋白酶、澱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另外,一些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吸入物也可誘發哮喘。前者如塵蛹、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當氣溫、濕度、氣壓和(或)空氣中離子等改變時可誘發哮喘,故在寒冷季節或秋冬季節改變時較多發病。
2..精神因素 病人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都會促使哮喘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質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因此應對老年人進行心理治療,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放鬆、自我調。
3.避免呼吸道感染 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可存在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抗原,則可誘發哮喘。病毒感染後可直接損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應性增高。有學者認為病毒感染所產生的干擾素、IL-1使嗜鹼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增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在易感期內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合。增強自身抵抗力,及時添加衣物,在寒冷季節戴口罩。
㈧ 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
慢性支氣管炎的飲食護理
給予老人充分的水分,以保持老人呼吸道粘膜濕潤,有利於啖液的排出。飲水每天應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供給充足的營養,為老人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應保持足夠營養物質的攝入。
心絞痛的護理
對於體重超重的老人,應鼓勵老人想辦法減輕體重,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此類食物不僅可以預防便秘,也可以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和嚴重程度,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降低高血壓的發生。平時飲食要少食多餐,不飲濃茶、咖啡,少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少抽煙或者不抽煙,以減少煙草中有害物質對老人身體的傷害。
老年人便秘的護理
調整飲食,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及有潤腸作用的蜂蜜、核桃等,應注意多飲水。
老年人預防缺鈣的飲食護理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平時要積極協助老人鍛煉身體,常陪老人在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吃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蛋類、蔬菜及水果等,必要時可補充鈣片、維生素D,以改善骨質疏鬆的狀況。
預防足部並發症
由於老年人有進行性動脈硬化症,如發生末梢神經障礙容易發生足部潰癢及壞痕,因此要保持足部的清潔,不留長指甲,要穿著大小合適、柔軟保暖性好的鞋,避免足部擦傷。每天檢查足部皮膚的顏色,皮膚有無損傷,若有損傷,及時處理。每天要用溫水洗腳,並進行足部和腿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老年人新陳代謝、循環功能較差,造成動脈血管彈性減弱,導致很多老年病的發生,除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外,按摩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按摩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還可以解除老年人精神緊張,改善精神狀態。
㈨ 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要怎麼護理
(1)保持住室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室溫一般就保持在18℃~20℃為宜,當溫度急劇變化時,隨時給病人增減衣服。為使室內保持恆定的濕度,天熱時常灑水,冬季火爐上放置熱水盆,散發蒸氣。掃地前先灑水,避免灰塵飛揚,刺激呼吸道粘膜,加劇咳嗽。
(2)病人應注意休息,休息能保護大腦皮層,並減少肺臟的呼吸次數與病人能量的消耗,對發熱病人,尤為重要。
(3)口腔清潔對患有呼吸器官病的患者頗為重要,既能祛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糜爛,並能預防黴菌感染等合並症。如在潰瘍或口唇泡疹處,可用1%龍膽紫塗布;塗布後一小時,不宜進食或喝水。口唇乾燥可塗液體石臘油。
(4)高熱病人應多飲水,能使口腔清潔,又能補充體內消耗,還能稀釋毒素,有助排泄。
(5)對症護理: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它能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咳嗽劇烈時應取半卧位,注意觀察其性質和音色,有助於疾病的診斷。
咳痰,應給病人准備好痰具和廢紙,放於病人易取之處。注意痰的性質、顏色和痰量。咳痰多的人應取側半卧位或經常交換體位,使痰易於咳出。大口咳痰或咳嗽無力,應注意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然窒息。
咳血,是呼吸道疾病常見的重要症狀之一。發現出血時,應與口腔、鼻腔、咽喉等出血相區別,更要與嘔血相區別。咳血顏色鮮紅,帶有泡沫,不混有食物,常伴有咳嗽。咳血病人應卧床休息,可給病人小量鎮靜劑,要安慰病人不要恐懼。大量咳血則應絕對卧床,頭側向一邊,給鎮靜劑(禁用嗎啡)和止血劑,如止血敏、雲南白葯等。胸部放置冰袋,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情況,需專人守候床旁,防止呼吸道窒息,並立即與醫院取得聯系。在送往醫院的路途中,盡量減少顛簸,並注意保溫。
呼吸困難,患者應取半卧位或坐位,家裡准備氧氣袋,如發現呼吸困難、缺氧、發紺,隨時給予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