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發布時間:2022-01-19 16:09:35

A. 民法典規定老人的法定監護人怎麼確定

_民法典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民法典》第二十八條__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三十三條__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B. 老年人可以自行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嗎

民法典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這種制度稱為意定監護制度,是指被監護人在有意思表示能力時為自己選任監護人,並將自己的人身照顧和財產管理等事宜委託給監護人,待自己喪失意思能力後,由監護人按照被監護人的意願處理生活照管、醫療救治、財產管理、維權訴訟和死亡喪葬等監護事宜的制度。

C. 法律對老年人的監護人有規定嗎

我國法律的規定老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是老人年的配偶,老年人的配偶沒有監護能力的,由老人年的子女進行監護,然後是其他近親屬,最後是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如果老人人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不需要監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D. 什麼是國家法律規定的老年人第一監護人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老年人的監護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如果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在近親屬或者其他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的,按照其指定確認監護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
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E. 老人法定監護人的權利義務

法律分析:1、保護被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被監護人出於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3、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根據《民法典》第23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4、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F. 老人有監護人嗎

在我國監護只針對兩種人,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這兩版類人也就是民權法上所說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因為年紀幼小或精神失常,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需要設置監護人代理他們進行民事活動,保護他們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這才是設立監護制度的目的所在.
而對於老人,只要不是精神失常的老人,他只是因為身體的衰老而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與之相應的,民法為其設立的制度就是贍養制度,而不是監護制度.盡管身體老了,可老人的心智只有比年輕人更健全,他不需要別人的監護.

G. 老人的法定監護人怎麼認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咱們這群老人家歌詞 瀏覽:765
臨終老人眼裡有淚怎麼回事 瀏覽:454
特殊工種比正常退休工資少嗎 瀏覽:725
老年人的膳食營養板報 瀏覽:743
企業病退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696
老年人累一點喘不上氣 瀏覽:448
50歲三點 瀏覽:605
如何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好 瀏覽:195
2016年退休金何時到位 瀏覽:872
神愛我老人家舞蹈 瀏覽:887
社保退休工齡怎麼計算 瀏覽:84
長壽牌盒子 瀏覽:310
個人所得稅父母平攤是多少 瀏覽:86
留守兒童如何彌補父母 瀏覽:932
將老年大學納入事業單位的意見 瀏覽:267
2021年父母房產如何贈與獨子 瀏覽:896
昆明敬老院圖片 瀏覽:15
期滿換證沈陽沈北哪個醫院能體檢 瀏覽:858
哈爾濱老年大學有古琴班嗎 瀏覽:325
三界養老院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