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艾灸治老年人腿疼

艾灸治老年人腿疼

發布時間:2022-01-18 10:11:12

老年人經常腿疼怎麼辦,6個妙招教您緩解,一身輕松

都說人未老腿先老,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都在逐漸發生退化,尤其是原本靈活協調的腿,慢慢的就變得笨拙遲鈍了,有時候走路稍微不留神,就很容易出現踩空或是磕絆的情況。這是因為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後,骨骼會變得更加脆弱,因此容易出現腿疼的情況,這時候雙腿就會變得遲鈍,容易出現以上情況。那麼,老年人怎麼做才能緩解腿疼症狀呢?
1、注意補鈣
老年人之所以腿疼,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骨質疏鬆,不過大家對骨質疏鬆的認識存在很大的誤區,那就是為了改善骨質疏鬆而大量補鈣,其實老年人是不宜盲目吃鈣片的,想要補充鈣質,可以通過綠色食療的方式來進行。建議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奶類和豆類食物,這些食物均含有十分豐富的鈣質,足以提供人體的需求量。
2、堅持運動
如果老年人常年缺乏運動,就很容易導致鈣流失嚴重。由於平時很少外出運動,曬太陽的時間就會比較少,因此體內容易缺乏維生素D,進而誘發腿疼的症狀。老年人不妨通過鍛煉來增強肌肉的力量,平時應選擇如散步或太極拳等對關節沖擊小的柔和運動,幫助改善關節功能,緩解腿疼的症狀。
3、情緒平和
老年人的生活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安逸清閑,其實很多老年人常常受情緒影響或是過分操勞,所以容易導致心身疲勞,進而出現頭痛腰酸、失眠以及腿疼等症狀,其中,腿痛最為明顯,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導致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建議老年人平時要調節情緒,少勞作。
4、注意保暖
如果老年人腿疼比較嚴重,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暖肢體,尤其是在高溫天氣里,一定要避免空調的冷刺激,平時要做好四肢尤其是腿部的保暖措施。
溫馨提醒: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就大不如前了,但小編建議各位老年人還是要堅持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睡眠習慣,平時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這樣才能有效預防腿疼的症狀。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現腿痛且疼痛較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以免危及健康。

② 老年人腿疼該如何緩解中醫方面怎麼針對治療呢

如果你有長期疼痛,我仍然建議你先做核磁共振以消除其他問題。當然,如果你發現骨質增生、半月板損傷和滑膜炎等問題,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是這些問題的原因。你還應該做觸診檢查。如果你有共同的疼痛,這並不意味著問題應該出現在關節!面對關節疼痛,很多人認為「人老關節老」很正常。如果不積極治療,耐受性更強。因此,病情變得更加嚴重,我們不應低估骨關節炎引起的慢性疼痛。關節痛和膝關節痛會引起骨關節炎,並帶來骨關節炎的疼痛

增加骨骼含量。老年人跳舞、旋轉、彎曲關節時,要量力而行,避免跳到地上、地上。我們工作、鍛煉、休息時,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狀態。如果經常腿痛,你必須經常改變你的坐姿。

③ 老年人因受涼腿疼灸哪個穴位

一般灸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即可,調整距離,防止燙傷,灸至局部皮膚發紅。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 脛骨粗隆外一寸交點處。

④ 如何治療老年人腿疼

人到中年,腰腿不好的人越來越多,筆者在臨床上就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人。45歲的王先生幾天前出差乘火車,睡了一夜的硬卧,早晨起來腰痛、腿也痛,根本不能動。稍微動一下,疼痛就由臀部沿大腿外側向小腿和踝關節延伸,還伴有小腿和足的無力和麻木。有人告訴他,「這是坐骨神經痛」,而另一位同行的老者說,「說不定還有腰的毛病」。果然,去醫院一檢查,王先生得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就是因為腰椎間盤各個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並產生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坐骨神經是全身最粗大的一支周圍神經,由部分腰、骶神經在盆腔內匯合構成坐骨神經。當相應階段的脊神經根脊髓遭受刺激或壓迫時,就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約有98%的腰間盤突出症患者出現有腿疼的症狀,其疼痛的部位與性質,因間盤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職業因素引起腰痛 以前腰椎間盤突出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年人也得上了這種病。從職業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症原多見於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到了今天,伏案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紡織工人、學生、司機、編輯等較多見。他們長期體位固定,姿勢較少變化,腰部肌肉常處於某個方向的緊張狀態,均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另外,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得腰椎間盤突出。腹部過於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組織較多、肌肉組織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還可使腰部負荷增大,從而增加了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幾率。而身體過於瘦弱的人則因為肌肉組織太少,力量較弱,也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糾正姿勢很重要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絕對卧床,但此病很難根治。 站姿: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整個骨盆就會向前傾,使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下肢傳至足。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突出。站立不應太久,要適當進行活動,尤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坐姿:正確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下肢並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盡量將腰背緊貼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 睡姿:較好的睡眠體位應該是仰卧和側卧位。仰卧時在雙下肢下面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這樣的睡姿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最佳體位。另外,在挑選床鋪的時候要盡量選擇稍微硬一些的床,席夢思之類的軟床難以使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睡席夢思的中年人早晨起來總感覺腰酸腿疼,就很可能是這個原因。 還有,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要加強腰背肌的功能訓練。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效果。

⑤ 老年人腿疼,可否用艾蒿灸

用艾蒿灸的同時,適當活動腿部,按摩或漫步,以身體舒適為度。老年人重在養護,身體保暖,營養方面也要注意,易於吸收又基本上能夠保證營養。

⑥ 中老年人腿疼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老人出現腿痛,或間歇性跛行和走路沒勁兒時,可能是血管堵塞了,應該考慮看外周血管科. 供應四肢血液的血管稱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適很常見,常常誤認為「老年關節病,體力不好,或坐骨神經有問題等. 腿痛症狀不能只當成是老年慢性病,不著急慢慢地治療,最終延誤診治良機. 關節病和神經病變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變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區分開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續性的,而後者是間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幾分鍾後出現小腿,臀部,髖部或足弓疼痛,發緊,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幾分鍾後又能恢復行走,反反復復.另外: 1.骨質疏鬆 2.間歇性跛行: 是否經常感到四肢無力,容易疲勞或出現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覺?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脹,疼痛的感覺,休息後疼痛又會消失.是否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到了夜裡更為劇烈,這些症狀要考慮間歇性跛行 3.血管間歇性跛行: 血管間歇性跛行與神經間歇性跛行的表現有點相似,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屬於血管外科疾病,後者屬於骨科範疇.由於兩者的發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變可以同時存在,所以發病表現相似,不易區別. 血管間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與運動有關,而不是和脊柱姿勢的變化有關.其症狀好發單側,伴有冷感,一般沒有感覺麻痹,步行停止症狀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為動脈閉塞,這一側的足背動脈搏動一定減弱或消失. 4.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其特點是:疼痛-緩解-再疼痛,反復發作.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若處於某位置過久或活動多時,疼痛又起,可聽到關節粗糙摩擦聲.隨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增重,還可影響其他關節部位. 判斷骨性關節炎主要依靠X線檢查,關節間隙不等寬或狹窄,關節處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變形,軟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等,是骨性關節炎的基本特徵. 防骨質疏鬆,平時多注意合理飲食,定期運動. 保持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如高鈣低脂的鮮奶及芝士,魚類及深綠色的菜都是好的選擇.根據體質的陰陽偏頗,定期選服補腎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間接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活動.應戒煙及避免過量飲酒,及時防治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堅持適當運動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游泳,保健操,太極拳,散步等,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促進骨細胞的活性.但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尤其是引起肌肉過度酸痛的運動.打拳,跳舞時轉身,轉頸及彎腰動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做一些負重的運動,如爬坡,上樓梯等,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工作,活動或休息時,均不要長時間處於同一體位或姿態,要經常進行動作位置的變換調整.意見建議:

⑦ 治療老年人腿疼的方法。(中葯或者膏葯一類的都可以。)

桂枝10克,白芍30克,丹參30克,制川烏10克,炙甘草6克,制乳香9克,制沒葯專9克,屬牛膝9克,木瓜10克,桃仁10克,全蠍9克, 如有熱者加雙花20,黃芩15克。經幾位老人服用十來付葯後都有明顯療效。

⑧ 艾灸療法治療腿疼做法

樓主很榮幸為你解答 也祝願患者早日康復
1、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2)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間接灸 是用葯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 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圖149。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3.艾卷灸 :
(1)艾條灸 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A、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圖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B、雀啄灸 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

⑨ 老年人腿疼,熏艾灸後為什麼膝蓋疼痛

得考慮是灸時所取穴位不當所致建議,找正規中醫看一看。自己在家不要盲目使用灸以免取穴不當導致不必要的損害。

閱讀全文

與艾灸治老年人腿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株洲市個人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135
公司只給繳納養老保險嗎 瀏覽:4
撫順2016退休漲工資 瀏覽:244
怎麼申請澳門養老金 瀏覽:541
70歲老人很瘦怎麼辦 瀏覽:755
長沙企業退休金走勢圖 瀏覽:628
28到50歲的服裝款式 瀏覽:991
廣州老年公寓價格表 瀏覽:216
農村敬老院發展的意義 瀏覽:478
包拯很孝順 瀏覽:819
西安哪裡嬰兒體檢好 瀏覽:544
體檢喉嚨痛是什麼原因 瀏覽:260
老人穿紙尿褲怎麼防止胯部疙瘩 瀏覽:901
社保退休後多長時間領 瀏覽:895
父母有狐臭是怎麼回事 瀏覽:309
肝昏迷和老年痴呆症 瀏覽:306
煤礦井下一線退休年齡 瀏覽:708
現退休工資14年標准 瀏覽:139
重陽節吃糕的圖片 瀏覽:385
什麼叫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