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gh

老年人gh

發布時間:2022-01-16 06:36:19

① 老人痴呆症抑鬱症的症狀是什麼怎樣配合治療啊大神們幫幫忙

1)情緒低落:為最主要的症狀。起初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為各種情感體驗能力的減退,表現無精打采,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病人感到『過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紛紛湧上心頭,縈回不去。瞻未來渺茫暗淡,歡樂之情完全消失,漸萌發厭世之念。沉重的情緒憂郁總是帶來自責自罪,病人感到自己已喪失了工作能力,成為廢物或社會寄生蟲。有的把過去的一般缺點錯誤誇大成不可寬恕的大罪,一再要求處理。病人可能因罪惡妄想而拒食或只肯吃白飯。情緒極度低落時可自殺或自我懲罰。 (2)思維聯想緩慢:語速饅,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一言一動都需克服重大阻力。最嚴重時,可呈木僵狀態。激越型抑鬱症病人,言語動作都明顯增加,焦慮恐懼,激動自傷,危險性很大。 (3)動作尤其手勢動作減少,行動緩慢:少數抑鬱狀態嚴重者,可緘默不語,卧床不動,稱抑鬱性木僵狀態。自殺企圖和行為是抑鬱症病人最危險的症狀。可以出現在症狀嚴重期,也可出現在早期或好轉時。病人往往事先有周密計劃,行動隱蔽,以逃避醫護人員的注意,因而自殺往往成功。 (4)軀體症狀:病人面容憔悴蒼老,目光遲滯,胃納差,體質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減少,便秘,性慾減退。女病人常閉經。睡眠障礙中以早醒最為突出,這也是抑鬱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病人往往較以前早醒2—3小時,醒後不能再入睡,充滿悲觀情緒等待這一天的到來。此症狀在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5)「隱匿性抑鬱症」:某些抑鬱症病人,軀體症狀明顯,常表現為反復或持續出現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全身無力、心悸、便秘、胃納失常、體重減輕等。而抑鬱性症狀常被掩蓋。軀體檢查常無相應的陽性發現,這類病人往往長期在內科就診,常被誤認為神經官能症等疾病。這類病人對症治療無效,而抗抑鬱葯物治療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稱此症為「隱匿性抑鬱症」。 (6)抑鬱症狀晝重夜輕:尤其情緒消沉以清早為重。 避免方法: 1、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不要默默承受。 2、循序漸進。 3、將大事分割成小塊,一次只做一件。 4、多參加有益的活動。 5、抑鬱時,關注自己的思維和觀念。 6、記下你的觀念,以便更好地澄清它。 7、努力識別那些典型的抑鬱觀念,特別要注意你評價自己、標識自己的方式。你要提防內部折磨者,因為它只能使你深陷,而不能幫助你擺脫抑鬱。 8、注意找出你抑鬱的主題(例如,尋求贊同、羞恥、不幸福的人際關系、不現實的理想、完美主義),找到後向它們提出挑戰。 9、使用理性/同情性思維方式挑戰自己的觀念,你越是同情自己,放棄認為自己很糟糕,沒價值等觀念,你越可能從病症中恢復。 10、挑戰消極觀念,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對挫折與失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 治療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大多數治療方法多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整合起作用,其中包括抗抑鬱葯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 抗抑鬱葯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鬱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較便捷易行的方式。抗抑鬱葯雖然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不盡相同,但每一種葯物大約只對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總還是有一部分患者是無效的。抗抑鬱葯的起效時間通常在2~4周,因此選擇一種葯物治療後至少使用4周以上再判定無效,試著換用作用機制不同的另一種葯又有可能有效。兩種以上作用機制的葯物足療程治療仍然無效的抑鬱症稱為難治性抑鬱症,這樣的病人可以試著合並葯物治療,包括兩種抗抑鬱葯合用、抗抑鬱葯與情感穩定劑合用、抗抑鬱葯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合用。抑鬱症是容易反復和復發的病,一個有效的葯物治療在三個月後通常已經達到症狀消失,社會功能恢復,即臨床痊癒了。但是此時停葯,許多患者症狀可以反復,達到臨床痊癒的首發抑鬱症患者應當繼續鞏固期治療4~9個月,而復發的患者還應當進行維持期治療1年以上。 物理治療:各種原因不適合服用抗抑鬱葯或療效不佳的患者可以接受一些物理治療,如電針治療,針刺選擇印堂、百匯穴,以類似腦電α波頻率的低壓電流刺激局部穴位,臨床對照研究證實電針治療對抑鬱症患者與抗抑鬱葯阿米替林和氟西汀的療效類似。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也是近十年來在國外使用較多的物理治療,它是給放置於顱骨外的線圈通電後產生垂直磁場透入顱骨達到大腦皮層,調整皮層的功能,對於抑鬱症也有肯定的療效。對於症狀特別嚴重的難治性患者,尤其是有嚴重自殺觀念和有過自殺行為的患者還可以接受電休克治療。目前較多使用的電休克治療是經過改良的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使用麻醉和肌肉鬆弛劑安全性高,治療過程沒什麼痛苦,而且療效相當肯定。 心理治療:也能對抑鬱症患者有一定幫助,已有研究資料顯示心理治療合並抗抑鬱葯治療能夠提高抗抑鬱葯的療效。

② 媽媽患了甲狀腺功能減退,請問這種病能根治嗎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粘液性水腫)

成人對甲狀腺激素缺乏的特徵性臨床反應.

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是最常見類型,大概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發生是由於橋本甲狀腺炎,常常伴有堅實的甲狀腺腫大,過後,隨著病程發展,出現縮小的纖維性甲狀腺,無或很少有功能.第二個多見類型是治療後甲減,尤其因甲亢進行放射性碘和外科治療.丙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碘過度治療甲減,終止治療後往往恢復.輕度甲狀腺功能減退常見於老年婦女.

大多數伴有非橋本甲狀腺腫病人甲狀腺功能正常或有甲亢,但甲狀腺腫大甲減可發生於地方性甲狀腺腫病人.缺碘會減少甲狀腺激素合成;TSH釋放,在TSH興奮下甲狀腺增大,吸碘明顯增加,隨至甲狀腺腫大.如嚴重缺碘,病人會變成甲減,但自出現碘鹽,這種病在美國實際已消滅.地方性克汀病是缺碘地區先天性甲減最通常原因和全世界精神障礙的主要病因.

罕見的遺傳性酶缺乏可使甲狀腺激素合成出現障礙和造成甲狀腺腫大甲減(參見第269節).

繼發性甲減發生於當下丘腦TRH分泌缺乏,下丘腦垂體軸衰竭或垂體缺乏TSH分泌時.

症狀和體征

原發性甲減症狀和體征與甲亢形成顯著對比,起病可以隱蔽和難以捉摸.面部表情遲鈍,聲啞,講話慢;由於玻璃樣酸和硫酸軟骨素的粘多糖浸潤使面部和眶周腫脹,怕冷顯著;由於缺乏腎上腺能沖動,眼瞼下垂;毛發稀疏,粗糙和乾燥;皮膚乾燥,粗糙,鱗狀剝落和增厚.體重中度增加,主要是由於食物代謝降低和水分瀦留.病人健忘和顯示智能損害伴漸進性人格改變.某些表現為憂郁,可能有明顯的精神病(粘液性水腫狂躁).

常有胡蘿卜素血症,手掌和足底特別明顯,這是由於胡蘿卜素沉積在富有脂肪的上皮層.蛋白基質沉積使舌變得肥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能興奮降低導致心動過緩.心臟可以擴大,部分是因為擴張,但主要是由於高蛋白含有漿液滲出在心包腔內積貯.可有胸腔和腹腔滲出.心包和胸腔滲出發展較慢,僅極少數會導致呼吸窘迫和血液動力學障礙.病人一般有便秘,可以極其嚴重.手,腳麻木多見,此常由於腕-跗管綜合征,系蛋白質基質沉積在腕,踝周圍韌帶產生神經壓迫所致.反射甚有助於診斷,因為收縮活躍,鬆弛緩慢.甲減婦女常有月經過多,與甲亢月經過少正好相反.體溫低多見.常有貧血,通常是正常細胞-正色素性,其原因不清,但由於月經過多可以是低色素,有時因為有惡性貧血和葉酸吸收減少出現大細胞性貧血.一般來講,貧血罕見嚴重(Hb>9g/dL).當低代謝糾正,貧血好轉,有時需6~9個月.

粘液性水腫昏迷是威脅生命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並發症.特點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病程長,昏迷伴有極低體溫(24~32.2℃),反射消失,癲癇發作,CO2 瀦留和呼吸抑制.嚴重低溫可被忽視,除非用特殊低讀數溫度計.必須根據臨床,病史和體檢作出快速診斷,因為有過早死亡的可能.促發因素包括寒冷,疾病,感染,外傷和中樞抑制葯.

診斷

最重要的是鑒別繼發性與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少見,常常由於下丘腦-垂體軸心病變影響其他內分泌器官.已知甲狀腺功能減退婦女,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線索是閉經(而非月經過多)和在體檢時有些體征提示區別.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膚和毛發乾燥,但不粗糙;皮膚常蒼白;舌大不明顯;心臟小心包無滲出漿液積貯;低血壓;因為同時伴有腎上腺功能不足和GH缺乏,所以常常出現低血糖.

實驗室評估顯示,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TSH水平(雖然放射免疫測定TSH水平可以正常,但生物活性降低),而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對垂體無反饋抑制,血清TSH水平增高.血清TSH是診斷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最簡單和最敏感的試驗.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血清膽固醇常增高,而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很少如此.其他垂體激素和其相應靶腺激素可以低.

TRH試驗(見前甲狀腺功能實驗室檢查)有助於區別繼發於垂體功能衰竭和繼發於下丘腦衰竭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後者對TRH反應是TSH釋放.

甲狀腺功能減退TT3 測定值得注意.除了原發性和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外,另外一些疾病有血TT3 減低特徵,包括TBG降低,某些葯物影響(見上文)和由於急慢性疾病,飢餓,低碳水化合物的正常甲狀腺功能病態綜合征(見上文正常甲狀腺功能病態綜合征討論).

較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T3 和T4 均低.然而許多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高血清TSH,低血清T4 )可以有正常循環T3 ,這大概是因為持續興奮衰竭的甲狀腺,導致優先合成和分泌生物學有活性T3 .

治療

有許多種甲狀腺激素制劑提供替代治療,包括T4 (左旋甲狀腺素),3碘甲腺原氨酸(Liothyronine,碘塞羅寧),兩種激素的混合制劑和動物甲狀腺乾粉.人工合成T 4 (左旋甲狀腺素)更好,平均維持劑量75~125μg/d口服,但開始劑量必須要低,特別是老年伴有心臟病病人和長期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除非是粘液性水腫昏迷).吸收相當穩定,約為劑量的70%.T3 產生自外周組織.一般老年人維持劑量可以減少,孕婦增多.如同時服用減少T4 吸收或增加膽汁中排泄中的葯物,則劑量同樣需增加.嬰兒和幼小兒童劑量見第269節甲狀腺功能減退.最適當劑量應是恢復TSH至正常的最小劑量(雖然這一標准不適用於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T 3 (碘塞羅寧)不宜用於長期單獨替代治療,因為半壽期短,需每日2次服用.給予標准T3 替代劑量(25~50μg/d),2~4小時內致使迅速增加血清T3 濃 度達300~1000ng/dl(4.62~15.4nmol/L),因為其吸收近乎完全,經24小時恢復正常.所以在估計接受這種方案病人的T3 水平時,醫生要知道激素服用時間.此外,T3 治療的病人,至少1天中有數小時呈化學性甲亢狀態,因此病人可能處於較大心臟危險.

類似血清T3 水平見於服用T3 和T4 混合制劑口服,雖然因為T3 劑量較少,T 3 峰值略低.用合成T4 替代治療,反應出不同類型的血清T3 .服用足夠量T4 , 血清T3 逐漸增加,維持正常水平.動物甲狀腺乾粉制劑含有不恆定量T3 和T4 , 不應該使用,除非病人數年應用過程中情況良好.

粘液性水腫昏迷,開始需用大劑量T4 (200~500μg靜脈給予)或T3 (40μg/d靜脈給予).維持量T4 50~100μg/d靜脈給予或T3 10~20μg/d靜脈給予,直至可以口服T4 .由於中樞性甲減一開始不能排除,所以同樣需給予皮質類固醇.不應將病人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以致威脅心律紊亂.低氧血症常見,應在治療一開始就測定PaO2 .如肺泡換氣受損,需立即行呼吸機呼吸.促發疾病要立即治療,液體要謹慎補充,因為甲減病人排泄水分不暢.最後,因為甲減病人代謝較正常人慢,所以服用葯物需謹慎.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無症狀或提示有輕微甲減伴隨正常血清FT4 ,FT3 和高血清TSH濃度.

亞臨床甲減在以往幾年變得相對多見,因現在有敏感TSH(S-TSH)測定.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特別多見於老年女性,尤其是患橋本甲狀腺炎婦女,發生率達15%.所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應測定過氧化酶抗體.抗體陽性病人主張用LT4 ,因為有較大危險發展成明顯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無陽性抗體者,LT4 治療有諸多爭論,但即使有暗示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狀,還是主張治療.至少應密切隨訪,以確定是否會發展成較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

③ 心率不齊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級司令部指揮。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信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鍾約為60—100次。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葯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恆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3)竇房結內遊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參考資料:http://www.fx120.net/JBZT/NK-1/XNK-1/XLSC-1/GHXXLSC/DXXDGH/lm2608_1.htm

④ 為什麼有人脈搏過底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參考資料:http://www.fx120.net/JBZT/NK-1/XNK-1/XLSC-1/GHXXLSC/DXXDGH/lm2608_1.htm

⑤ 什麼是婦女高血壓

高血壓或血壓升高只是一個人為確定值,這一數值隨著對血壓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的認識不斷地變化。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H)給出了高血壓界定標准,將高血壓分為四類三級(表12,表13)。

表13美國高血壓聯合委員會(JNC)對高血壓的分類

對於40~70歲的成年人來說,從115/75毫米汞柱開始到185/115毫米汞柱范圍內,收縮壓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每增加10毫米汞柱,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增加一倍。絕大部分心腦血管疾病是發生在血壓水平位於中等偏高者,而不是重度高血壓患者中。

⑥ 三高人,能買什麼保險

對於三高患者來講,按照容易購買進行排序,四大險種的順序是這樣的:

意外險>定期壽險>重疾險>醫療險

給三高朋友的投保攻略,點擊這里領取:《三高人群投保攻略!這樣買准沒錯!》

只要三高症狀不嚴重,體重指數不超標,沒有引起其他疾病的話,大部分產品可以正常承保。

1.高血壓患者投保

正常高值血壓,如果沒有其他健康異常或並發症,一般不會影響投保;

1級高血壓還有機會買到重疾險,醫療險一般會除外承保;

而2級高血壓,重疾險和醫療險大部分都無法購買了。

2.高血脂患者投保

對高血脂患者來講,醫療險仍然是最難投保的險種,因為醫療險保費便宜,保額高,所以健康告知比其他險種會更嚴格。

而壽險和意外險比較容易投保,重疾險就要選擇核保寬松的產品了。

3.高血糖患者投保

雖然高血糖不代表有糖尿病,但仍有可能會發展成糖尿病,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了,那麼基本是購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和壽險了。

奶爸提醒一下,在投保時多加註意:如實告知,選擇健康告知寬松且有智能核保的產品、多家同時投保。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gh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哪些繳費方 瀏覽:648
老年痴呆半夜起來開門 瀏覽:153
心律不齊體檢時怎麼緩解 瀏覽:224
孔子推崇父母要養孝敬 瀏覽:845
父母屬牛適合什麼屬相寶寶 瀏覽:530
老人家沒有取環會引起風濕嚴重嗎 瀏覽:152
老人家做完手術後為什麼會愛講話 瀏覽:520
趙晏彪小說孝順 瀏覽:27
城陽區退休金長了嗎 瀏覽:495
公建民辦養老有什麼政策 瀏覽:292
趙麗穎招老人家喜歡 瀏覽:525
為什麼父母會希望子女子承父業 瀏覽:583
農村交錢辦退休金 瀏覽:129
辭職上學後養老保險 瀏覽:642
鄭州黃河老年大學怎樣 瀏覽:536
陝西省養老保險app下載下載 瀏覽:617
美國的軍人是怎麼養老的 瀏覽:332
老人養老金每年給多少錢 瀏覽:84
對於老人啰嗦怎麼辦 瀏覽:901
怎麼養老繭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