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人怎樣學書法
一、選擇書體及字帖:我認為從楷書入手較好。楷書從漢朝就已有其雛形,魏、晉大為盛行,至隋、唐乃集其大成,初學者學習哪一朝代的為好呢?我認為從唐楷入手學書,有法可依,能把筆畫寫得方中矩,圓中規,直中繩,長短合度,輕重合宜,結構穩健,從而奠定堅實的基礎。初唐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用筆潔凈,結構精嚴,對後世影響很大。歐書《皇甫君碑》最足以代表歐書險勁的風格,而且是已印行的歐體字中最清晰、神氣最完足的。《九成宮醴泉銘》用筆樸厚凝重而又挺拔勁健,結體平穩中追求險峻。梁 對歐字極為推崇,說:「寫透歐書,碑版皆可書矣。」清朝楊守敬說:「歐陽信本之醴泉銘,趙子固推為楷法極則,人無異議。」初學者學此二碑,可避免結構鬆散的毛病。中唐書家顏真卿44歲時書寫的《多寶塔碑》多用方筆,橫輕豎重對比鮮明,富於立體感,結構方整嚴謹,宜於初學。顏真卿晚年某些作品筆畫豐滿雄強,結體寬舒,往往追求天真爛漫,返樸歸真的意趣,初學易失於臃腫丑怪,不宜作為入門途徑。晚唐書家柳公權所書《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用筆方圓兼備,點畫清勁,有如錚錚鐵骨,結體中心緊聚,四外舒展,學之能夠得到瘦硬的筆畫與嚴謹的結構。
以上所舉各碑,只要教授得法,學者持之以恆,在半年至一年內「入帖」是不成問題的。
二、練紙筆、運腕、基本點畫寫法。
最好看看這方面的專業書籍,再拜一位書法家作為老師,相信很快就會寫出一幅好字的。
B. 中老年學習書法從什麼書體入手好敬請指點!
喜歡什麼練什麼
隸書是篆書的款速寫法,楷書是隸書的快速寫法,後又衍生出了行、草
書體是書法藝術的不同時間階段的產物,喜好看你個人
C. 成人如何學習書法啊
學書法 首先要學會觀察 逐漸去體會人家的運筆,收筆,如果是我的話應該怎樣來寫 往往那些經常學會觀察的人要比那些一味的去自學的所達到效果要好的多 姿勢很重要 就象一個人的身著打扮一樣 給人一種親近感 如果是對書法從未接觸過的或者是初學者應當從正楷學起 若有一定的書法功底的也應從楷書學起 總之一句話 楷書是基礎是學好行書草書的必要條件 功到自然成嘛 中國書法家之眾多 唐楷乃之最盛行也 我的建議就是可以從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 、啟功、張瑞玲等正楷大家學起 就拿我來說 我的書法偶像是王羲之他老人家 但我學楷體還是從顏真卿學起 學書法也要靠天分 要博採重長 開取先河 自古書體成一家 所以要互相融合 方可擁有你自己的書法 這只是我的見解而已 算是拋磚引玉吧 祝願你學有所成
D. 中年人學書法應該從什麼字體開始學起
歲數小的,學啥都快。學書法其實也不管年齡哈。
硬筆字與毛筆字的用筆方法,筆順,力度,間架結構,等等,幾乎都一致。
【書法】與【寫字】,概念不同。前者是彰顯了「個性」,大多數人不認識沒關系;後者是為了交流用的,目的是讓絕大多數人認得。
您大概是想靜下心來練練【寫字】,來提高提高自己吧?
那麼您是否最好先寫「行楷」?這比「正楷(也就是楷書)」好入門。因為楷書是【最不能掩藏敗筆的】。常說「楷書不藏拙」,有一丁點不順眼,別人一眼就看出來啦。
推介您先學學宋徽宗的【瘦金書】體。歐陽中石的字體,(毛澤東的同事)舒同的(舒體)。這用硬筆(鉛筆,圓珠筆)也能練。只是握筆方法不同而已。
若執意學毛筆字,那就是【顏體】或者【隸書】。隸書最好掌握:橫平豎直,長的橫筆永遠是蠶頭鳳尾。一撇帶一點活彎;一捺不太強調「一波三折」。如圖。「漢隸」就稍微見點功底啦。
不用買啥啥字帖,可以從網上截屏,或者列印一篇,就夠自己練一陣子了。
E. 老年人如何學習書法
上老年大學有專業老師教你練書法,你也可以在家用字帖練習。
F. 中年人如何學習書法
練習書法最重要的環節,我以為是思考; 想想某一個字,如何開筆,如何收筆,結回構怎樣布置,答橫豎撇捺折點如何使用 ? 然後,可以下筆,下筆後,再對比一下自己所喜歡的書法作品中的寫法,進行休整;直到滿意 每天十個字; 書寫自然功到而成
法,本人以為,可以理解為章法 即排版布局 值得研究
呵呵
臨貼 重點在於技法 不思考,很難有收獲
G. 中年人怎樣學書法
現在有一種字模,名字是《龐中華硬筆書法字模》只要你每天照著上面練習一個禮拜就見成效
H. 淺談老年人如何學習書法藝術
李國祥 一.書法與書法藝術 1、什麼叫書法(寫字) 書法是指漢字書寫的法則,學習書法首要的是掌握其寫字的規律和技巧,從而把字寫得正確、清楚、整齊,進而寫得熟練,美觀。 2、什麼叫書法藝術 書法是有一定原則和規律的並帶有一定的技術性,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一種書法形式(屬適用性藝術).書法藝術是運用審美的法則,在寫字的基礎上加以升華的藝術,並具有很強的欣賞價值和審美價值.魯迅先生說:"書法藝術是高級藝術". 3、書法藝術為什麼美 這種美主要是因為書寫工具是用動物毛製成的毛筆,筆鋒柔軟富有彈性,它使書法獲得了藝術必須講究變化的基礎,再有就是漢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發展變化而來的,這就使書法具備了藝術必須源於生活和自然,藝術必須用形象思維進行創作的條件.因而,書法藝術也正是以豐富的表現手法,在作者的思維指導下創造其美的. 藝術貴在變化、貴在個性。而書法藝術和其它藝術又有其不同之處,書法藝術,由於它的色彩極為簡單,白色的紙和黑色的墨。因此,變化就比較困難。有了變化,才能使其獲得藝術的魅力。這種變化一則依靠書體的變化,如甲骨文、鍾鼎、小篆、隸、楷、行、草諸體;另外也依靠書法家風格的變化,同是一種書體,由於作者經歷、文學修養等的不同,所書效果也各異,「兵無常陣,字無定形」。但從根本上來說,書法藝術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點畫、線條的變化上。書法就是通過點畫的粗細、濃淡、斷續、向背等等的變化來反映作者的審美情趣的。書法能以有限的點畫而致無窮的變化;正是從線條的變化中獲得了生命力。 4、書法藝術的歷史地位 我國歷史上都非常重視書法,有秦朝程邈在獄中創隸書被釋放並委以御史的典故。在歷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唐代書法地位最高,它創立了"書學"。"書學"是唐代最高學府(國子學、太學、律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六學之一."書學以專門培養書法高級人才,並把書法列入取仕、官制之中,以後各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視。 到了現代,新中國建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的重視、群眾的熱情參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復興使我國的書法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①書法藝術院校及書法學科的建立; ②書法藝術報刊不斷增多; ③以政府的名義舉辦書法藝術比賽、展覽; ④出國搞書法藝術交流、講學的活動日益增多; ⑤學習漢字和書法的外國人越來越多; ⑥書法家追求藝術的自覺意識增強。二.書體、朝代及代表性書法家 1、甲骨文。出現在商、周時代,是刻寫在龜甲、獸骨、人骨上用以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發端。 2、篆書。出現在周、春秋戰國以及秦代。分大篆、小篆,代表書家有李斯。 3、隸書。出現在秦,成熟在東漢,隸書又叫"分書"。相傳為程邈所創。(實際程邈只不過收集整理而已)。 4、楷書。東漢形成,高峰期是唐代,由隸書演化為楷書,相傳是王次仲所創。代表書家有唐代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5、行書.晉代頂盛,相傳是東漢劉德升所創,行書是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書寫流暢迅捷而又易於辨認,婉約妍美而通俗暢達,因此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及審美價值。至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代表書家有晉王羲之,唐顏真卿,宋米芾、蘇軾、黃庭堅,元趙孟頫,明祝允明、黃道周、王鐸,清何紹基等。 6、草書。出現在漢代,相傳是東漢大書法家張芝所創,他取法於杜操、崔瑗的章草而創草書(又稱今草)。以後各朝代的代表書家有唐代的張旭、懷素,宋代的黃庭堅,明代的王鐸,現代的毛澤東、林散之等。 7、魏碑.北魏時代,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造像石刻。魏碑是在漢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它風格獨特,筆法厚重剛健,結構寬博嚴謹,氣度高逸宕放,具有鮮明的美學標志。代表書家有清鄧石如,近代康有為,現代有肖閑、孫伯翔等。三、怎樣學習書法 1、老年人學習書法的意義:老年人學習書法可以鍛煉意志、培養情操、提高修養、激發愛國熱情、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具體有四個方面的益處。 ①鍛煉身體、戰勝疾病。 ②陶冶情操、延年益壽。 ③生活充實、老有所樂。 ④弘揚書藝、老有所為。 2、什麼叫"文房四寶":我們一般把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 3、怎樣選擇"文房四寶":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書也要講究工具的選擇。 ①筆(毛筆)。毛筆的種類很多,可分硬,軟,兼毫三種。 毛筆中最有代表性的珍品要算湖筆(浙江吳興縣的善璉鎮,舊屬湖州府,因而得名)。還有現在上海的周虎成、安徽涇縣的三牌毛筆都比較好。我們選擇毛筆,並不一定講求牌號,一般來說要具備圓,齊,尖,健就可以了。 ②墨。常見的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松煙墨,二類是油煙墨,三類是松油墨。 平時練字,用墨不必過於講究,用一般的墨汁就可以了。現在市面上有現成的墨汁賣,較好的有"一得閣","曹素功",還有"中華墨汁",都可以搞創作用。 ③紙(宣紙)。宣紙可分生,熟和半生半熟三種。以安徽宣城出廠的宣紙而得名,現在最好的宣紙是"紅星牌"。宣紙的特點是質地綿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書寫後墨的層次清晰,著筆深固,便於長期保存。有」紙中之王「之美譽。初學練字,用紙不必太考究。一般用毛邊紙就可以了。 ④硯(硯台、硯池、面田或者墨海)。是磨墨不可缺少的工具。硯的品類繁多,著名的有廣東肇慶端溪出產的端硯,安徽歙縣出產的歙硯以及山東的魯硯,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石質堅潤細膩,但膩而不滑,堅而不燥,貯水不涸,歷寒不冰.平時我們練字可以用杯子,盤子裝墨,不必講究。 除此之外,學習書法還必須備有其他的輔助工具,如毛氈,筆架,筆筒,筆簾,壓條,印泥,印章等。 4、初學從何入手:沒有具體規定,因人喜好而異,最好從楷書入手為宜。 5、怎樣選帖:幾千年來我們祖先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碑帖,因此初學者如何選帖確成了首要問題。我認為應該注意"選墨跡,依情性,擇善本,守一帖,旁其他"(統稱十五字選帖法)。 6、怎樣臨摹:學習書法,首先必須臨摹。臨有對臨,背臨,意臨等。摹有雙鉤(描紅),摹寫。古人說:"臨易得形態,摹易得位子"。最好是臨摹並施,心眼同到為最好。 7、怎樣執筆:採用五字訣執筆法,擫、壓、鉤、格、抵。執筆要五指其力,要做到"指實掌虛",執筆還有,枕腕,提腕,懸肘之分,還有坐,站之分,我認為還是採用懸肘站立寫字為好。 8、怎樣運筆(用筆,行筆):用筆的方法,前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了不少的經驗,總之是方,圓兩大類。即:起筆、行筆、收筆、提筆、按筆、換筆、挫筆、拖筆、戰筆、搶筆、衄筆、絞筆、折筆、轉鋒、折鋒、中鋒、側鋒、露鋒、逆鋒等,具體不一一論述。總之是要方圓互用,中側兼施。四、學習書法應注意的幾點 1、老年人學習書法的優勢和不足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優勢是:①有時間,②有經歷,③有恆心,④有毅力,⑤沒壓力,⑥能吃苦,⑦經濟條件也較好。 不足是:①信心不足,②精力不足,③動力不足,④視力不足,⑤記力不足。 2、樹立信心,持之以恆 學習書法要發揚優勢,克服不足。要學好書法,最重要的是信心,恆心。"熟能生巧,勤能補拙"。 3、要重視字外功的修養 各種知識之間,彼此是緊密相聯的,要寫好字單靠字內的功夫是不夠的,還應當重視字外的修養。 4、解放思想,大膽創造 周恩來總理說:"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用跟蹤的辦法是不能超越別人的"。從歷史上看,書法藝術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直在不斷地演變革新。因此,我們一定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膽創造,為自己的有生之年過得更充實,更樂觀,更輝煌,為繼承和發揚我國的書法藝術,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貢獻. 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於宜章玉溪廬
I. 老年人學習書法有哪些好處
書法實際的好處,要看你能在這個舞台能站多高、能走多遠,想要功成名就,靠實力也靠機遇。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書法的目的可能就是能寫一筆好看的字,字如其人嘛,在江湖上混,字要能拿得出手。
J. 老年人應該怎樣學習書法
一、學習書法首先要熱愛書法,熱愛書法不僅僅在感情上,而是要從理性上去認識它。只有從高度上加深認識,才能產生深厚的愛,由愛產生出婀娜多姿的藝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