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養老院兼職4年多了,目前待業,有資格考社工證嗎
社工資格考試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組織的,旨在專業化、職業化社工隊伍。一般都是每年6月組織考試,在本省的人力資源網站上報名(具體參照本省的網站),社工報名條件要求很嚴,具體如下: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以下條件的可報名參加考試。一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2、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3、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 4、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5、取得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二 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並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後,從事社會工作滿6年; 2、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3、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3年; 4、取得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1年; 5、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博士學位; 6、取得其他大專以上學歷或學位,其從事社會工作年限相應增加2年。
2. 社會工作者在養老機構中工資誰發
誰簽訂的協議?如果是跟社區被借調到養老機構,那你的工作工資肯定是社區法
3. 養老院招聘護工5000-8000是真的嗎
現在家政公司都以香港養老院高薪招護工為誘餌,騙取高額培訓費。最後領一本從網上辦來的培訓證書或上崗證。根本拿不到正規的《勞動職業資格證》。安排工作無非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我被白白騙走了幾千塊,現在進廠打工了。
4. 養老院需要幾個社工證
摘要 一個敬老院最少十個以上,最少要十個以上啊
5. 養老院需要招聘的人員有哪些
看護,廚師比較多。
養老營養服務人才
民以食為天,吃是天天要碰到的事,但是老人如何吃是一門學問,尤其是高齡或者患有疾病的老人,更需要十分的重要。這就需要服務型的人才針對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提供不同的科學膳食方案。
另外,現實社會中集體用餐,集中配送服務越來越受到老年群體特別是空巢老年群體的歡迎,要使這種用餐方式持續發展下去,老年營養服務人才的專業支撐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個性化的老年飲食需求會越來越豐富,對老年營養服務特別是專業化細分化的營養服務也會越來越多。老年健康服務人才
健康應該是養老院的標配吧,畢竟誰也不想老年生活是在患病的情況下生存,但是難免會有個別的存在。
所以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或者有效的解決,這就需要招聘這種可以為老人定製老年個體健康問題發生前的干預方案,還有就是這類的人才還要做好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要做好直接面向老人的健康服務工作老年護理服務人才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如何對老年人進行科學規范的養老護理也就成為社會、家庭、子女直接面臨的大問題。
養老護理涵蓋了養老健康問題的護理,常見老年疾病的護理,常見老年精神疾病的護理,臨終關懷護理和居家養老方面的護理等等,內容多、個性化強、要求高、服務對象廣,十分需要大批人員從事養老護理專業服務工作,因此需要培養大批養老護理服務人才。
6. 哪個養老院有招人的 我想去養老院工作,現在五十八歲,等老了以後就住在這里,
焦作養老院招聘人嗎,我現在五十二歲,老了就住哪裡。
7. 養老院社工是什麼崗位
8. 社會工作專業有哪些就業渠道
從理論上講,我國的社會工作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就業范圍很寬,機關、企事業單位、公益組織、社區、學校和醫院甚至軍隊,部分招考公務員的崗位中要求社會學專業的崗位社會工作碩士專業是可以報考的。
我在讀社會工作專業的時候給自己定的規劃就是考社會工作的碩士研究生(MSW)畢業後參加省公務員考試,考社區管理崗,在此過程中利用專業所學和工作經驗,考社工師證。
感謝提問
9. 大專學歷出來啥也不會沒文化沒技術做養老院社工怎麼樣
,大專學歷可以坐牢,養老院社工,因為養老院社工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只要做到心系就好,做到有責任心就能幹好這份工作
10. 養老院社工有前途嗎
一、和公務員相比沒有編制。
社工從事體制內的工作,和公務員工資內容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沒有編制,導致工作不穩定,隨時就得走人。
二、薪酬待遇低
大部分社工工資只有兩三千左右,和正式編制比起來,沒有任何福利待遇。有的地方鼓勵社工參加社會工作師考試,只要考上社會工作師就按照約定給給予一定的高工資。
三、工作出路窄
社工雖然和公務員工作的內容是一樣,但在出路上卻有天壤之別,公務員可參加遴選考試,也可以被提拔,進入更高一個平台,而社工只能是在街道社區這個層面上工作,如果想上一台階,只有考公務員這一條路。
社工是離群眾最近的群體,無論是在疫情一線,還是在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把青春奉獻給了基層,卻得不到應有待遇,長期在基層超負荷工作,有的甚至連婚姻問題都沒有解決。他們為老人、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送去了溫暖,自己的溫暖卻得不到保障,這也是他們留不下來的原因。他們是最基層的幹部,他們更需要得到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