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聽到的頻率

老年人聽到的頻率

發布時間:2021-12-25 13:17:12

⑴ 給老人新買了台收音機,他們要聽戲曲,可是就是調不到。請問應該是什麼頻率

買個插卡便攜小音箱,大約100多元,網上下載點老人喜歡聽的戲在U盤或者卡里,隨時可聽。

⑵ 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可聽范圍:聲音的振動頻率的范圍。亦稱可聽閾。人為20—20000赫茲,其上限隨年齡增長而降低。許多哺乳類的上限比人高。來自水中的聲波能通過頭蓋(骨傳導)和側線器官由體表直接進行傳遞。昆蟲類因具鼓膜器官,其可聽范圍一般要比人更移向高音側,蝗蟲為300—90000,蟋蟀為300—8000,螽斯為800—45000赫茲。更低音的感受一般藉助於振動感受器。昆蟲幾乎沒有聲波分析裝置,而具有對雄蟲鳴叫聲似乎敏感的聽覺器官,因為它對聲音的強弱能有很好的反應,因此聲音的節律是十分重要的,可通過對神經信息的分析來辨明;

⑶ 人類聽到頻率

因為大象進行交流的「聲音」是一種次聲波,其頻率低於20Hz即小於20次每秒,不在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之內,所以人類聽不到大象之間的交流「聲音」.
故答案為:低於.

老年人聽力損失主要以什麼頻率損失為主

老年人的聽力損失大多以功能性聽損為主,簡單來說就是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回,這類型的聽力損失大答多表現在在安靜的環境下聽得見,環境嘈雜或者講話的人速度過快就會存在聽不清楚的情況,這類患者聽損大多是低頻較好中高頻有聽力損失。

⑸ 65歲以上老年人能聽到的正常赫茲是多少

這樣的話老年人也有很多的情況和發展不好,一個老媽用學的是不一樣的,當然沒有可能有什麼發的。aqui te amo。

⑹ 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大約是多少

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

人能夠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大約是20-20000HZ。次聲波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

1~3Hz的次聲波可以使人產生恐懼,地震前動物的不安,就是這個頻帶次聲波引起的;3~6Hz的次聲波能使人神經失常,失去理智;8~12Hz的次聲波可以使人思維集中,增強記憶力。



(6)老年人聽到的頻率擴展閱讀

自然界中次聲的來源很多。雷擊、地震、颶風、火山爆發、極光、山崩、森林火災等都可產生次聲,不過次聲最大的來源還是海洋。

1953年,前蘇聯科學院院士蘇列金認為,在風暴和強風的作用下,在波濤表面上方會發生波峰部的波流斷裂現象,於是便會產生次聲波。次聲波的能量與波浪的長度的平方成正比。當海浪速度為20米/秒時,每平方米的波浪峰面上次聲的功率可為3瓦。

所以,一個並不算大的風暴,次聲波的功率就可達數千瓦。同時,由於次聲波的能量在空氣中傳播時消耗很少,因此比起其他高頻聲音來它可以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危害也能隨之傳得更遠、更廣。

⑺ 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是多少

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但是人耳最敏感聲音頻率范圍是1000Hz-----3000Hz之間的聲音。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 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拓展資料

1、聲音是一種壓力波:當演奏樂器、拍打一扇門或者敲擊桌面時,他們的振動會引起介質——空氣分子有節奏的振動,使周圍的空氣產生疏密變化,形成疏密相間的縱波,這就產生了聲波,這種現象會一直延續到振動消失為止。

2、聲音作為波的一種,頻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屬性,頻率的大小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音高對應,而振幅影響聲音的大小。聲音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強度正弦波的疊加。這種變換(或分解)的過程,稱為傅立葉變換(Fourier Transform)。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聽到的頻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延長壽命迷信 瀏覽:672
楚雄市內養老院 瀏覽:831
河北退休金漲幅 瀏覽:173
老人61大壽有什麼講究 瀏覽:784
養老保險繳費憑證在哪個科室辦理 瀏覽:982
移動養生師怎麼收費 瀏覽:791
口腔醫院重陽節 瀏覽:223
高檔老年公寓招工 瀏覽:715
六安農村社保退休領取標准 瀏覽:825
好消息2018年養老金 瀏覽:451
重陽節出生取名 瀏覽:779
養老金賬戶才6萬 瀏覽:669
安鋼醫院體檢費用多少錢 瀏覽:19
城鄉養老交哪個額度的好 瀏覽:548
減少養老機構的服務有什麼意義 瀏覽:990
60歲頭發由白變黑 瀏覽:626
你認為抱團養老靠譜嗎為什麼 瀏覽:589
鉤老人帽要多少針 瀏覽:517
河北女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736
男友中秋節送禮品孝敬父母怎麼回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