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敬老院的老人很可憐,你老了,會同意去敬老院嗎
對於敬老愛老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大家的一個重視,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尤其是現在社會當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老了之後子女會忙著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照顧老人,這樣的重任很難以完成,因此當我老了之後會同意去敬老院,因為這也是一個大勢所趨。
也並沒有因為沒有孩子的存在,使我們兩個人沒有愛情的牽扯,反而會讓我們減少了很多矛盾與爭吵,使我們的愛情越來越深。我現在的狀態屬於那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能想得到老的那一天的寂寞,但是我是一個天生樂觀派,我相信我能戰勝在敬老院時候的那種孤獨。
『貳』 修改: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將努力使敬老院蓬蓽增輝
把「使敬老院蓬蓽增輝」改為 「給敬老院送去溫暖」。
『叄』 年輕人為何住進養老院
近來,杭州養老機構濱江綠康陽光家園新來了14名年輕「住戶」。表面上看,作為「住戶」,他們每月只需支付300元就能住進30平方米的「標間」;但實際上,他們還有另一重身份——作為養老院招募來的志願者,每月要完成20小時的助老志願服務。
不過具體到年輕人入住養老院的問題,要推廣也不得不提到一個現實的難點。以杭州為例,2017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每百名戶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4.24張。而此前《浙江日報》曾報道說,有的養老院「一床難求」而有的養老院空置率居高不下。
不只是杭州,市區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其實是全國普遍存在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拿出少數床位來給年輕志願者,恐怕也不太容易。反之,一些郊區新建的民營養老機構卻空置率較高,因為老人嫌其離家、離大醫院、離購物場所都太遠,交通不便,或者收費太高。以新聞中的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為例,是一個大型的公建民營項目,從相關報道來看硬體的確不錯,但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話,此地距離市中心、西湖風景區都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車程。
換言之,養老院老少混住,讓志願者和老人當鄰居當然不錯,但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床位多寡的「老問題」。顯然,面臨老齡化社會,市區需要更多「小而微」的養老機構,不斷增加床位;而郊區的民營養老機構則需要在配套設施、管理服務上多想些辦法,比如說開通班車、修建配套的醫院、超市等等。
『肆』 有誰能提供一篇800字的<<去敬老院有感>>急需.
今天是周六,沒有課,系學生會與系團總支聯合組織各班派兩名代表(我和我班學習委員代表我們班去的)到附近的敬老院去和那裡的老人嘮嘮嗑,聊聊天。說實話,我還真就沒去過敬老院呢!
到了敬老院門口,有一個老人活蹦亂跳的出來迎接我們,非常熱情,嘴裡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後來才知道,這位老人神經有點...)。不過這里有很多這樣的老人的,呵呵。
敬老院一共四層,我和幾個人來到三樓的一個房間。一進房間門是兩張床,有一位老爺爺在其中的一張床上坐著。我過去和老爺爺攀談起來。老爺爺今年已經78歲了,很和藹,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是林彪的部隊。身體由於在朝鮮戰場上負過重傷行動起來不太方便。不過還好,後來就在戰場的防空洞里養了四個月的傷,終於痊癒了,但當然也留下了後遺症,也正是今天行動不便的原因吧!
老人給我們講了許多朝鮮戰爭的故事。雖然已經55年過去了,但老人仍是講的津津樂道,繪聲繪色,就彷彿是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是啊!一場戰爭對於一個人來說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一場戰爭改變了他的一生,2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因為戰爭不得不背井離鄉,從南方到北方,到朝鮮戰場... ...親眼看著身旁的戰友倒下,自己又身負重傷... ...五三年回國後就再沒回過四川老家,隨部隊來到了石家莊,後來被分配到當地一家工廠上班,就這樣在這里生活了下來... ...
老人平常沒什麼愛好,不聽戲,也不怎麼下棋,沒事練練氣功。平時除了和那裡的老人說說話,就是晚上去看看電視,一天也就過來了。
老人有一個兒子,住的是老人自己的房子,卻TM把老爺爺一個人放在養老院15年了~鄙視!!!
我和老人聊的很高興,下面說說別人的情況。
在我和那位老爺爺聊天的同時,其他人一直在和其他兩位老人下象棋。別說,他們下的還真不賴,也下的挺高興,嘿嘿!至於我班的學習委員嘛~嘿嘿,她可就慘了!一進屋就被那屋裡的一位老人當成自己的女兒了,嘴裡還一直喊著三兒~三兒~... ... 哈哈~逗死我了~
直到我們完成任務,即將收隊的時候一點人才發現少了一個人!少的正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她竟然被那位老人拽住不讓她走~嗚嗚~後來她剛一出門,那位老人居然哭了起來... ...她實在沒辦法,又回屋裡耐心的哄了老人一會兒,說過兩天還會來看他的,這樣老人才肯放她走... ...可是她一走,老人又哭了起來... ...實在沒有辦法,只有狠狠心離開了... ...
就這樣,我們很圓滿的完成了這次任務,也算是一種難忘經歷吧!最後我們全體去敬老院的同學在一起合了影。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空巢老人」現象正在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對此,關愛獨居老人的精神生活不僅是個人和家庭問題,也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空巢老人」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關心和支持。
「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共處,只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老人。空巢老人中近一半沒有配偶相伴.「空巢」的增多給老年人帶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問題,也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關愛「空巢老人」,除了家庭的責任外,更需要社會各方攜手努力。為此,我認為:首先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及社區養老設施。政府應積極引導逐步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社會保障服務產業。如:養老院、護理院以及老年醫院等。其次,加強尊老、敬老宣傳教育。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孝道,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來關愛「空巢老人」,人人都盡一點力,獻一點點愛。形成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氛圍。作為子女,要多為父母做些實事,要注重對父母的精神贍養,工作再忙也要經常回家看看,與父母進行感情和思想交流,讓老人在溫馨、和諧的家庭和社
會中感受親情、溫情,安度晚年。
好了,今天我算是沒白去,感想頗多,但恕本人文采有限,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觸,只能寫成這樣了!~呵呵.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後,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誰都會有老的一天,要好好善待老人!學會換位思考,假如呆在養老院里的是你... ...
『伍』 對敬老院老人說的暖心話
對敬老院老人說的暖心話
給敬老院老人的寄語:
1、花紅柳綠春光好,正確養生可防病;早上起床深呼吸,排除濁氣好心情;五指並攏揉腹部,順逆時鍾各五十;空腹一杯蜂蜜水,養陰滋潤是高招。願快樂安康!
2、秋降來一絲絲寒雨,那是我對你久久的牽掛;秋凝聚一片片紅葉,那是我對你濃濃的思念;秋成就一處處金黃,那是我對你深深的祝福。親愛的朋友,我在想你。
3、秋季養生重在調養,關鍵在四個方面:"多事之秋"先調睡眠;秋風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鬱情緒;調整飲食防秋燥,清補為主;重在養肺、飲食應增酸少辛。
4、潤肺生津數草莓,能助消化通腸道。欲補氣血強筋骨,防止血栓是葡萄。
5、初春的種子已經發芽了,我的簡訊已經來到了,送你一顆給力希望種,為你種下一個幸福年,願你一春好心情,祝你給力好生活,平安又甜蜜。
6、冬季防寒需細心,一霜一雪皆傷人。衰草枯楊霜冷麵,雪到化時一倍寒。每餐一個大頭蒜,營養早餐不能斷。保暖內衣身上穿,一朝一夕勤鍛煉。簡訊問候心生暖,幸福好比玉生煙。冬季養生,祝你快樂!
7、縱欲耗精,損傷正氣。思慮煩多,心勞成疾。安然無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8、少肉多豆,少葷多素,少酒多茶,少鹽多醋,要想身體歡,食物常新鮮,喝開水,吃熱菜,胃腸健康少病害!
9、天氣變化真正快,轉眼霜降已到來,冷空氣頻頻襲來,朋友簡訊送關懷,出門要把衣服帶,睡覺要把棉被蓋,加強鍛煉動起來,心情舒暢樂起來,祝健康常在!
10、春天,讓我們放飛希望,放飛夢想,將美好的祝福送給每一個人,喜悅臉上洋溢著春天的微笑,伸出熱情的雙手讓我們永遠留住春天!
『陸』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敬老院生活
古語有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長輩、父母會老,自己也會老,那麼,老了以後的生活如何過得既有品質又有趣味,是如今社會上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總之去養老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上綱上線上升到孝於不孝這個問題,那些在家裡跟著孩子被孩子們各種嫌棄各種打罵的老人有的是!他們過的幸福嗎?還有的孩子們忙碌到不能經常回家,老人在家裡終日對著空盪盪的房子,這樣的老人也不幸福吧…。所謂孝順就是多陪伴,多關愛,關愛作為子女的大多數都可以做到,可是多陪伴,呵呵,殘酷的生活根本不給我們多陪伴的機會,我們要努力工作,爭分奪秒,為了使家人獲得更好的生活,就像父母年輕的時候一樣。
『柒』 不錯不努力是要結婚的,努力就可以住更好的敬老院。我前女友發的啥情況啥意思
可能就是網上看到雞湯類的一時有感觸唄。這句話目前用於鼓勵女性堅強獨立,保持個性
『捌』 人老了在養老院住好還是在家住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已經在緩慢步入人口老齡化的階段,二胎放開了,身邊的老人跟小孩子就慢慢多了起來。那麼要想照顧同時孩子跟老人,有的人會有點顧不過來,所以,有人就糾結要不要送老人去養老院。
中國的傳統是養兒防老,如果你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了,那麼就會被說不孝順,感覺把自己養育多年的父母給拋棄了的,有點大逆不道。而且大多數老人是不太想去養老院的,畢竟誰也不想好好的家不待,去外面住。那麼老人住在養老院真的比自己在家待著好嗎?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網友一:現在社會上結婚的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且現在工作競爭壓力那麼大,工作還特別忙,還得照顧四個老人,如果再加上小孩,那簡直都忙不過來,所以老了還是去養老院呆著好,不給孩子增添負擔。
網友二:作為兒女,肯定希望自己的爸媽晚年過得幸福安康,畢竟他們為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在這個房價物價高的時代,你根本就無暇顧及老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去上班,應酬。有時候就想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好跟那些老人們聊聊天喝喝茶,但是又怕送過去了人家說閑話,說自己對老人不孝順,連爸媽都捨得送出去。
網友三:現在這個社會,老人身體健康硬朗,在家待著還好,如果不是很正常的老人,吃喝拉撒都要別人照顧,而自己又忙著上班,根本就沒時間照顧,那就只好把老人送養老院了。但凡有一點,誰也不希望把老人送去養老院的,畢竟在外都不如自己的家好。
網友四:送老人去養老院還是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其實他們內心是不想去的。但是大多數父母都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只要兒女說什麼都答應。其實,他們缺少的是女兒的陪伴,不管養老院多好,還是不比自己家。
網友五:看完心情復雜!絕大多數的老人還是希望在家呆著的,畢竟老人缺少的是子女的陪伴,如果有時間有精力,誰也不希望送自己的爸媽到陌生的地方待完後半輩子!
『玖』 如何看待年輕人住進養老院
我認為年輕人住進養老院這個行為本身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也有的年輕人他們還是比較嚮往老年的這種生活,不喜歡像很多人那樣整天忙忙碌碌而又沒有什麼作為。所以他們希望去感受一下養老院的那種氣氛那種環境,去找回那種失去的童年的感覺。每一條路都是人自己選擇走的,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分評價他們,怎麼樣也不能說年輕人住進養老院就是一件非常惡劣的事情,就應該受到我們的抵制,既然他喜歡就讓他這么去做吧,我們不喜歡的話不去效仿就行了。
總的來說年輕人住進養老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為了去幫助老人,去愛護這些老人,讓他們擁有一個比較好的晚年,而很少有年輕人是因為不思進取圖安逸,而進的養老院。所以說我們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這樣的事情,不能夠一味的指責或者一味的贊許。
『拾』 我們將努力使敬老院蓬蓽生輝 這個病句怎麼改
這個句子里「蓬蓽生輝」這個成語用得不恰當,
蓬蓽生輝
發音 péng bì shēng huī
釋義回 蓬蓽:編蓬草、荊竹答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裡,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這句話可以改為:
我們將努力使敬老院煥然一新。
煥然一新的意思是: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